- 相關推薦
大數據在幼兒教育中的應用論文
摘要:當前幼兒教育已再也不能在電子信息大流中獨善其身,繼續保持其“粗放”式教學,而應當向“集約”型模式轉換。不僅在班級規模、人口規劃、教育資源配置上力求實現數據化精確管理,更需要在教學措施與方法上實現“數據化思維”的滲透。只有做到內外合一,雙向貫徹,幼兒教育才更有可能發揮其巨大啟蒙作用。
關鍵詞:大數據;幼兒教育;多元發展
達爾文之后的100年,尤瓦爾赫拉利稱“生物學的研究可以總結為三個詞:生物即算法”。的確,在以云計算為依托的時代大幕下,這些起初看起來難以收集管理的生冷數據已脫掉“偏遠”的外衣,因為人工智能的發展讓它們變得觸手可及,從采集到處理分析,大數據逐漸變成現代社會的工具,成為具有通貨意義的鑰匙。“大數據”思維的受眾也在不斷拓寬,未來不僅局限在某一領域,教育行業理當惠及更深,學前教育尤甚。日本久保尤希也曾指出“使用數字來進行有條理的分析,從而決策的能力即數字力”。那么同樣,運用具有針對性的數據化教育,從而培養學齡前兒童的理性思維與數據感知力對日后智力發展具有奠基作用。每位學生,都應當被當作獨立的“客戶”對待,通過對入學學生注冊個人“成長數據庫”來進行全方位、深層次的記錄,來有效檢測學生的“成長值”。每位教師,都是信息資源的經紀人,掌握采集、處理、分析、反饋數據的能力成為教師必備職業素養之一。教師與學生的關系也成為平等并互利共贏的“合伙人”。尤瓦兒赫拉利在他的著作《人類簡史》中提及“現在數據取代了機器,成為了最貴重的資產”。誠哉斯言!掌握數據資源者就好比坐擁資本的資本家,數據具有自動選拔力與分層性,掌握數據資源越豐富并具備越強分析能力的教師勢必對行業動態有著靈敏的嗅覺與前瞻的洞察力。久而久之,數據將教師分門別類,一類是少數的研究型教師,他們專門負責制訂計劃與決策,并做好數據更新工作;一類是與硬數據(純數據)相分離的教職型人才,數據的這種獨特性質,使學生隱私極易泄露,因此正確處理好保護數據與個人利益的沖突是今后長期的博弈。著名經濟學家路德維希馮米塞斯曾發出忠告:“就今日而言,有很多人忙碌于資料之無益覆蓋,以致對問題說明與解決喪失了其對特殊的經濟意義的了解!痹诮逃I域里亦如此,數據充斥生活的方方面面,信息量龐雜而泛濫,每個人不可避免存在認知死角與偏見,數據的過剩與浪費易導致決策失誤,因此要求教師必須具備去蕪存菁的能力。實際上“用數據說話”從古到今都是標桿性座右銘,任何決策都賴于對一系列數據的分析,由傳統的線下討論決策到線上數據分析,實際上是偏見的下移,理性與權威的上升。使教師決策既不受制于隨機抽樣中偶然性的干擾,也無須面對“黑箱操作”引起的不公平競爭,最大限度保證了每位參與者的機遇均等,且合理規避了小概率事件的發生。所以數據化思維理應被運用到學前教育中。
一、設計學校統一App實行線上教學
對于學齡前兒童來說,尚處于服從權威與命令時期,便于推行對兒童日常行為的及時監測,例如通過每日檢測體溫,每周食譜營養預值報表公布;每日天氣狀況監測與通風時間公布。兒童階段免疫力仍十分低下,極易受流感等季節性疾病干擾。因此,身體健康與安全理應當作第一要務,通過精準數據庫指向,可以定期考查數據相關性,如分析兒童肺活量與日鍛煉時間的關系,并通過數據研究來制定運動規劃,以減少傳統教師分組帶幼兒出行運動的成本,提升安全系數。綜上所述,可見用數據庫管理幼兒日常生活實現了合理科學管理,最大限度減少管理成本,對于管理層實時決策來說是種好方案。
二、線下收集數據并及時反饋
現代學前教育鼻祖福祿貝爾認為愛玩是每個孩子的天性。因此,設計一套“恩物交際圈”顯得尤為必要。人類生態學家布朗芬布倫納于1979年提出生態系統理論,其認為環境和個體發展之間有密切聯系,這種聯系就構成了整個生態組織系統。其中,微觀系統指與個體關系最近的環境及其互動關系。所以謂“恩物交際圈”即相互隔離的密閉空間,規模不大且每一區間都有各自功能與屬性,教師及時記錄幼兒行為。例如,劃定區域分別為“廚房”“玩具廳”“購物場”等,通過幼兒使用物品次數與玩具用量來分析幼兒敏感物并作出教學規劃。首先合理設計恩物數量,對于兒童眼中的“熱門”玩具相對少放,在社交廳內玩耍過程中需要靠幼兒間相互協調以實現各自愿望。其次,對于需要集體協作完成的玩具不應束之高閣,要擺放在最顯眼的位置,且需要動手拼裝,由此激發幼兒合作與動手操作意識。教師應當認真監控并將數據精細化處理,上傳至數據庫,給予每位參與幼兒中肯的成長值。分析最不受幼兒歡迎的玩具與原因,捕捉每個兒童的敏感區域。
三、針對成長值定期展開小型競賽,以正面獎勵為主,使幼兒善于揚長避短
根據米哈里的“心流理論”的觀點:“游戲中可以帶給人一種積極的生命體驗,從而給他們注入源源不斷的精神力量!币虼,游戲競賽有利于兒童培養專注力并體驗到投入其中的快感。要求教師做到,游戲設置要具有清晰的培養目標,并做到挑戰性與能力范圍配合,還要切實反映近期教學內容。給予每位幼兒以獎勵,從而開發其潛力,并反饋刺激學生,從而樹立數據思維,懂得如何在平時增加成長值。每個幼兒都具有使命感與危機意識,要學會面對玩具借完不歸還的信用危機,并降低成長值。在幼兒心里種下“優秀”的種子,喚醒內生動力,加速成長。
四、教師建立個人數據庫與微觀數據庫,與幼兒一同成長并保持向幼兒的開放
(1)親切而富有美感的畫面中同時記錄著教師的成長值,同時設置“贊”與“匿名踩”,在教師每日任務下有評價欄,幼兒可以通過選擇“笑臉”“哭臉”等表情及時反饋教師。這樣不僅使傳統意義上的績效考核充滿趣味性,更能夠拉近師生距離,培養平等觀念與實事求是的做事原則,倒逼教師革新教學方法。(2)對于數據的分析不應過于重視平均指標,而應當從微觀入手理清數據背后的邏輯關系,或者倒推因果關系,而不是一味通過冰冷數據作判斷。否則數據化教育幼兒不過是“流水線生產模具”,數據不應成為衡量幼兒的功利性器具,而應是發現幼兒的動態指向標。
五、劃定顏色分區,按同質不同表現的幼兒歸類,安排適當教師管理
美國幼兒教育家D.E.DAY于1983年提出內在個別差異論,“指正常人格是由一系列的行為模式組成,每一個行為模式只有在特殊的環境中才會顯現。在某一特定環境中表現出內向特質的幼兒到了另一環境中可能表現出來的是外向特質!彼裕趯τ變哼M行大量觀察記錄后適當分類,分出同質的孩子并劃分入不同顏色分區,研究具有相同動機卻不同表現的幼兒如何處理各自之間的矛盾。倘若紅色熱情區幼兒在與藍色沉穩區幼兒發生爭執時總采取暴力狂躁態度,則可根據此類現象建模,研究幼兒后天對外表現與內生性格的相關性,甚至根據數據指向可以推測幼兒的原生家庭特質。綜上所述,將“大數據”思維滲透學前教育是一項精密工程,需要教師不斷提高自身技能水平。數據的背后不僅只是數據,更是一種與時代接軌的思維方式,一種量級上的飛越?缭健袄蠋煋咧v臺傳道授業”,學生“坐而得道”的傳統教學模式,向“線上分析與線下互動相結合”轉變。從過去培養硬知識唯分數是從,轉向注重人文性熏陶與技能運動。從教與學分離到教學相長,從學生唯教師馬首是瞻轉向客戶與用戶互利共贏。最終,教育的三維目標便水到渠成,這才是教育該有的樣子。
參考文獻:
[1]尤瓦爾赫拉利.人類簡史[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4.
[2]張瑞雪.捕捉兒童敏感期[M].北京:中國婦女出版社,2013.
[3]維克托邁爾舍恩伯格.大數據時代[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
【大數據在幼兒教育中的應用論文】相關文章:
教育游戲在幼兒教育中的應用論文05-23
論音樂在幼兒教育中的應用論文11-30
數據挖掘在旅游電子商務中應用論文11-28
傳統民間游戲在幼兒教育中的應用分析論文12-02
閃存在大容量數據采集系統中的應用03-07
新媒體在幼兒教育中的應用探究畢業論文12-07
數據挖掘在CRM中的應用分析03-22
數據挖掘技術在CRM中的應用03-22
ERP系統中數據倉庫的應用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