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生物教育的育人功能分析論文
摘要:進入21世紀后,中國的生物研究領域也取得了很大的進步,這大大提高了人們國家的國際地位。為了更好地提高中國的國際競爭力,中國的生物教學也取得了進步,教育重要的是要學會如何做人,只有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學的知識才能造福人類。在教書育人中,如何讓學生的知識與道德品質同時提升,這成了廣大教育者深思的問題,下面來介紹一下生物教學在教育中怎么體現育人功能。
關鍵詞:環保意識;保護生物多樣性;培養實踐能力;珍愛生命,學會生存
一、讓學生們學會珍愛自己的生命
隨著社會的進步,許多家庭進入了小康社會,許多孩子嬌生慣養,特別是青少年的心理素質不成熟,一旦遇到一點挫折,就承受不住打擊,對情緒的調控不是很到位,容易產生放棄自己的想法,出現自殺的傾向。研究表明,現如今學生的自殺現象日益嚴重。因此,生物教學中的育人就顯得尤為重要。生物教學中,讓學生們了解生命的進化史,另外也要讓學生們看到祖國的大好山河,秀麗風景,讓學生們領會到大自然的美麗。另外,在生殖課中,讓學生們知道自己是怎么來的,體會母親承受著怎樣的痛苦孕育出自己的,父母培育自己的時候付出了多大的心血,從而讓學生們提高自己珍愛生命的意識。
二、提高同學們的環保意識
社會的進步,經濟的發展,然后人們的生態環境造成了極大的創傷,環境日漸惡劣,生活污水,工廠廢水的排放,不但讓人們的生活環境不健康,也破壞了人與自然的和諧,在生物育人中,強調人們要保護環境,保護水資源,俗話說,水是生命之源。人類的生命起源于海洋。水孕育著生命,滋養著生命,由于水的存在,生命才能有條不紊地進行,才能維持大自然與人類的和諧關系。近幾年來,由于大量地使用含磷洗衣粉,排放的水進入河流和海洋,出現赤潮現象,使河流和海洋的生物性減少,破壞生態平衡。通過對學生們的教育,讓他們明白不保護環境的危害,從而讓他們能以身作則,做好自己,讓他們對破壞環境的行為給予制止。真正做到“保護環境,人人有責”。
三、學會保護生物多樣性
生物多樣性對人類的可持續發展,生態的平衡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這一點在生物教學中多次提到。生物多樣性是人們生存和發展的支撐,人們在地球上的衣、食、住、行都依賴生物的多樣性,正是因為有了生物的多樣性,人們的生活質量才不斷的提高,食物種類才不斷的豐富。生物多樣性中,樹木具有保持水土,調節氣候的作用。由于近年來人們被利益所驅使,亂砍濫伐,使得樹木大量減少,生物多樣性逐年銳減,黃河是中國的母親河,由于黃土高原的過度開采,黃河在流經黃土高原的時候帶走大量泥沙,沙漠化現象日漸嚴重,人工種植可以使生物多樣性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復。人類一些病無法治愈,但是正是生物多樣性的存在,才使得這些病的治療有了希望。紅豆杉在治療癌癥方面有著無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由于生態環境的惡劣,紅豆杉的數量少之又少。另外生態環境的惡化,使得全球氣候變暖,部分南極、北極的冰山出現融化現象,在南極和北極生活的動物即將失去自己的家園,這也對生物的多樣性造成了危害。在保護生物多樣性,可以教育學生做到:1.不亂扔垃圾;2.不屠殺小動物;3.不捕捉小動物;4.不亂丟垃圾;5.不使用塑料制品;6.不用一次性用品;7.一水多用。教育學生們小事從身邊做起。
四、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無論任何事,都是講究知識與動手相結合的學習方法,學習也不例外,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生物作為一門實踐性比較強的課程,自然少不了實驗這一項。教師可以根據自己的教學內容,充分利用自己周圍的環境,根據就近原則,帶領學生們進行各種各樣的實驗了。比如:調查本地的昆蟲以及昆蟲標本的制作,植物種植條件的研究,等等,通過這些實驗,培育學生們勇于實踐的精神。在實踐的過程中,學生們逐漸形成了嚴謹科學的學習態度。另外,在教學中,可以向同學們介紹優秀科學家的事例,以此來激勵同學們。比如,袁隆平經過自己的潛心研究,孜孜不倦,廢寢忘食,研究出了雜交水稻,解決了人們的溫飽問題。教育的目的是使人逐漸由自然人變為社會的人,從而融入社會中去。在與團隊合作的過程中,可以提高同學們的團隊合作精神,解決問題的能力,更加能增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讓學生更加能融入社會。
五、讓學生們學會如何更好地生存
對于人來說,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有了健康的身體,才有學習、工作可言。要想生存,必須具備相應的知識,比如,碰到地震,人們應該如何去應對,發生溺水,人們應該如何去做,下雨天打雷閃電人們應該怎么辦。這都是人們要解決的問題,在生物課的教學中,這些求生技能人們都會涉及。這樣在遇到危險的時候就會得心應手。在平常的生活中,也要多運動,加強體育鍛煉,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用生物課所學的知識來進行實踐活動的指導,有利于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另外,學生的心理也是比較脆弱的,教師也要正確引導學生,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
六、結束語
21世紀作為一個全新發展的世紀,生物學的發展也取得了很大的進步,對中國的生物教育也是一個巨大的挑戰,人們應該把教育放在育人上,通過教育,讓學生們珍愛生命,學會生存,保護生物多樣性,通過對學生們的教育,激發學生們的學習潛能,將來更好地為社會服務。
參考文獻:
[1]駱麗玲.淺議中學生物學科的心理素質教育[J].生物學雜志,2003,20(1):49—50.
[2]陽春燕,劉勇.在生物學教學中加強環境倫理教育[J].生物學教,2005,30(9):58—59.
[3]程虹.淺談生物社團教學中學生興趣的培養[J].科學教育,2012.
[4]周子龍.淺談生物教學中如何滲透思想教育[J].學周刊,2012.
【生物教育的育人功能分析論文】相關文章:
影視教育在高等教育體系中的功能分析論文05-02
微電影社會教育功能分析論文09-19
初中化學育人價值教育論文05-08
簡要分析育人為本的教育理念論文08-03
生物教育畢業論文07-06
大學體育人文教育論文范文08-11
小議遠程教育人文環境的構建論文10-17
教育科研論文:小學語文教學的育人之道06-07
幼兒教育人際關系培養論文201806-13
高校藝術設計教育人才培養方式論文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