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教育論文
當代,論文常用來指進行各個學術領域的研究和描述學術研究成果的文章,簡稱之為論文。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情感教育論文,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幫助。
教學中如何滲透情感教育
【摘要】本文通過語文教學中,情境的設置,語言的激活,文本解讀的豐富性及個性化,學生主動參與,拓展情感空間等幾個方面,探討學生的情感體驗及人文情懷的培養。
【關鍵詞】語文教學;情感體驗;人文情懷
在科學掃蕩我們生活的時候,在計算機化和數字化時代到來的時候,越來越多的學生疏于用書面去表達的時候,語文學科面臨著越來越嚴峻的考驗。有關語文課程改革的口號此起彼伏,推動課改越來越朝著人性化的方面發展。在這個大前提之下,語文教師應該體現其良心與職責,通過語文學習,使學生的心智和人格健全起來。新語文程標準也明確規定“欣賞文學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悟作品的內涵,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能說出自己的體驗,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現力的語言!彼,語文教學中學生的情感體驗是一個值得探討的課題,本文試從幾個方面加以論述。
1大膽革新,創設情境,提供交流的平臺
情感教育該如何進行?怎樣的一個過程才算是比較完美的?教育心理學原理告訴我們,教師在教學中努力使學生產生清楚的具像性知覺及表象,并以理性高度認識,揭示事物的本質,由此產生和發展情感,這就是情感教育。由此可見,情感教育源于知覺和表象,是閱讀主體與文本對話交流的過程,是主體對文體體驗和感悟的過程,追求真實的交流和深刻的體悟,是情感教育的核心。而課堂上我們看到,在教師繁瑣的提問干擾下,思維漂浮在熱鬧的問答上,學生由于沒有沉靜的閱讀品格,這樣的一種心智活動實際上已經消亡,情感體驗也顯得簡單化、標簽化、虛偽化。針對這種情況,在實際教學中,我們要作一些嘗試:
(1)大膽的開放課堂,設置情境。我們以古典詩詞教學為例,由于時代的變遷,生活境遇的懸殊,中學生對古典詩詞容易產生“隔膜”。因此,古典詩詞教學中創設情境營造氛圍不可少,教師通過創作情境營造氛圍,使學生對閱讀材料產生“親近感”,從而形成良好的專注傾聽的心理機制。
據聞一多的學生回憶,聞先生給他們講授“楚辭”,喜歡選擇在黃昏時分授課。隨著最后一抹晚霞的消逝,口含煙斗,腋下夾著布包的聞一多笑容可掬地來到教室。落坐后,聞先生點點頭,高聲吟誦一段源于《世說新語》的開場白:
“痛飲酒,讀楚辭,方可以為名士!……”
在充分調動學生情緒之后,昂揚的激情師生之間彌漫開來。在單一的情境之下,學生往往感到乏味,課堂變化,開放課堂,會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作為一個自然的人,()我們提倡讓學生在一種更人性化的環境下學習。配合課本的內容,我們可以把課堂引向戶外,徐徐的和風,蟈蟈兒的齊鳴聲,夜空中星星的閃光,空氣里彌漫開來的芬芳,都可以成為教學的輔助,幫我們在更廣闊的天地里,理解作者的情懷,構筑人和自然的和諧關系。
。2)現代化手段的運用。在實際教學中,綜合其他的藝術手段,會起到良好的功效。隨著多媒體教學的運用,語文教學也更具有時代性。以杜甫的《蜀相》為例。教師可借助多媒體教學的手段展示成都草堂的近況,截錄展播電視劇《三國演義》中諸葛亮五丈原前的衰颯形象,先從直觀上讓學生有一種滄海桑田,華屋山丘之感,使教學在一種肅穆、蒼涼的氛圍中展開。與此相應教師應以深沉、傷痛的言語敘說,杜甫對諸葛亮的敬仰及詩人坎坷經歷。
2發揮語言魔力,注重審美特性,豐富情感體驗
在語文教學中,關鍵要從語言入手。這里包括師生誦讀時的語言,也包括文本中的語言。
。1)首先教師要有良好的語言基本功以及范讀能力,聲調的高低及表情的變化,手勢的運用都要能巧妙地撥動學生的心弦。如范讀《鄉愁》宜用沉靜、低緩的語調,哀婉的語氣,把作者思念親人,眷戀親人祖國的感情表現出來。而誦讀《安塞腰鼓》則要情緒高昂、亢奮,語速隨著腰鼓的節奏而相應改變,充分感受腰鼓的氣勢。學生隨著老師誦讀,也要有“文章不厭百回讀”的信念,常讀常新。
。2)其次,我們在閱讀的過程中情感體驗也是一種審美體驗。教師應該傳遞文本閱讀中的愉悅經驗,讓學生意會,學會欣賞。我們再次以王維的《山居秋暝》為例,其中“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兩句給我們營造了一種美麗、和諧、恬靜的意境。喧聲→蓮動→舟行,我們以為作者是為熱鬧鋪排,而恰恰相反,詩人妙筆生花,借動顯靜,著力表現幽靜的情趣。“蟬噪林逾靜”蓮動并不與幽靜相抵觸,反而有搖曳生姿的動人神韻。通過對這些詞語的分析,學生很快就能感知以動寫靜的手法,及王維詩中有畫的特征。詞語是美的,畫面也是清新、淡雅的,學生感性認識因此而得以豐富。
3主動參與,利用聯想和想象,拓展情感體驗空間
語文教學中的情感體驗,需要學生的主動參與,完成教與學的互動,合理地利用聯想想象,可以外延文章的內涵,拓展我們的視野。豐富我們的情感體驗。
。1)聯想的作用,我們以朱自清的《春》為例。讓他們聯想相關的描摹的春天的詩文,作一次橫向比較。如孟浩然的“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的有聲的春天,“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有情的春天,“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的溫暖的春天,“日出江花紅似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賞心悅目的春天……春作為被歌詠贊美的對象,春在人們心目中,是值得永遠向往的,憧憬的。學生對春天也會油然而生出贊美熱愛之情。
。2)其次,利用想象,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創造性。我們要尊重學生的人格,更要尊重學生的創造欲望。以詩歌為例,詩歌的語言往往非常凝煉,可以讓學生發揮想象,再現畫面。如杜甫的《旅夜書懷》最后一聯“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這個比喻,學生通過想象,看到“水天空闊,沙鷗飄零,人似沙鷗,轉徙江湖”的畫面,再比如《沁園春?雪》同學們根據詩文,再現北國風光:冰天雪地,群山綿延,大雪紛飛,翩翩起舞,仿佛銀白色的象群在奔跑……大山、高峰挺拔聳立,天晴后,陽光下奪目的白雪……學生的積極參與,是溝通作品的好的方法之一。
。3)在行動上參與,組織學生上臺演講,反串課文中的角色,編排課本劇。延伸情感體驗的空間。當同學們去扮演喜極而瘋的范進時,他大笑著說:“我中了,我中了。”在輕松的表演中,對那個朝代的知識分子的命運會有更深刻的了解,在嬉笑之后,也許會產生更深沉的同情、批判、感慨,而當一個同學模仿聞一多慷慨之詞,作最后一次演講,也會使同學被聞一多的勇氣和激情所感染。
這樣的情感體驗,不僅能加深學生對課文本身的理解,也能豐富學生的情感生活。我們常說“以情動人”,有情才能打動心靈。在語文教學中,我們就應讓學生在情中學、在情中寫。在新課程理念的引導下,在新課程的實施過程中,我們應當樹立全新的觀念,讓我們的課堂多彩起來,讓我們的語文教學“動人”起來。
【情感教育論文】相關文章:
關于初中的政治情感教育論文11-08
淺談情感教育的意義論文06-13
應重視教育的情感性的教育理論論文03-27
關于情感教育數學方面的論文11-12
幼兒教育積極情感培養的論文12-08
淺談英語教育中的情感教學論文11-22
活動中的情感效應初等教育論文12-12
初中物理教學活動中的情感教育論文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