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小學英語跨文化意識培養(yǎng)
外語與它所代表的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如果違背了外國的文化習俗,就可能冒犯對方,甚至引起文化沖突。因此,我們應把語言教學置于跨文化的環(huán)境中,把跨文化交際列為英語教學的一個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抓住文體障礙、誤解和沖突的焦點,有針對性地培養(yǎng)學生跨文化意識,提高英語交際能力。只有這樣,英語教學才不失其完整性,才能真正做到學以致用。為此筆者在英語教學中進行了以下一些嘗試。一、創(chuàng)設文化氛圍,引導學生感受語言文化
1.利用課內(nèi)教學環(huán)境培養(yǎng)學生跨文化意識
我們大多數(shù)的教室布置是對稱結(jié)構(gòu),給人一種嚴肅和莊重的氣氛。前后各有一塊黑板,前后墻對應掛上一些名人名言,如“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做舟”等,以鼓勵學生勤奮刻苦,勇攀高峰。而英語國家教室的布置則像個展覽會,追求與眾不同、別出心裁。于是我借鑒它們的經(jīng)驗,對教室進行特色化布置:有的是手工英語卡片展覽,有的是實物布置,有的是英語手抄報展。布置完后,我再讓學生互相參觀各班的教室。這不但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英語的興趣和參與的積極性,也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去了解英語及英語國家的文化背景。
在課桌擺放方面,小學教室基本上都是按以下左圖所示的“傳統(tǒng)型”模式擺放,顯示了國內(nèi)傳統(tǒng)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觀念,對比之下,英語國家的教學則強調(diào)以學生為中心,尊重學生,鼓勵學生自己的個性。因此,在和其他任課教師協(xié)商后,我對課桌采取了“U模塊型”的擺放。經(jīng)過“ U 模塊型”調(diào)整后的座位,教室中間留出了一塊“舞臺”供學生自由表演和展示。教師和學生的距離縮短了,學生和學生之間的交流也更多,更方便了。
2.利用課外環(huán)境培養(yǎng)跨文化意識
課外學習是課內(nèi)學習的延續(xù),相對于有限的課堂學習,課外的學習卻是無限的。搞好校園文化建設,營造濃郁的英語文化氛圍,可以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了解英語國家的文化。于是,我就提議學校在教學樓上張貼圖文并茂的英語諺語和格言,宣傳欄里張貼英語國家簡單有趣的帶有解說的圖畫故事,課前或課間播放英語歌曲,讓學生在校園里也可感受濃郁的英語文化氛圍,促進它們的課余英語學習。我還利用英國家的傳統(tǒng)節(jié)日,通過講座、英語劇表演、故事會等形式多樣的活動讓學生多途徑接觸英語文化,讓學生在學中玩、玩中學,既學到了英語文化方面的知識,也增加了實踐的機會,起到了學以致用的良好效果。
二、激活教材內(nèi)容,引導學生正確理解英語文化內(nèi)涵
不了解中化差異是學生誤用、錯用英語的重要原因。中英文化差異大量存在于在人們的交流與交談中,如問候、稱贊、致謝、道歉以及委婉語、禁忌語乃至身勢語言等。為此,英語教師應努力激活教材內(nèi)容,進行文化比較,及時點撥學生領(lǐng)會文化異同現(xiàn)象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意識。
1.結(jié)合英語傳統(tǒng),激活英語教材
英語傳統(tǒng)在英語教學的作用不可忽視。在教授“星期”時,我先告訴學生“Monday”和“Sunday”分別表示中文的“星期一”和“星期天”,隨后我再有意識地用提問學生“你們知道一個星期的第一天是那一天嗎?最后一天呢?”當我聽到學生們不假思索地回答“Monday 和Sunday”時,我清楚地知道學生們并沒有真正掌握這兩個詞的英語涵義。
于是我告訴他們,英國人傳統(tǒng)上都會在“Sunday”這天去教堂禱告祈求一星期的好運,就像我們在“元旦”和“春節(jié)”都會祝愿人們新年行好運一樣。經(jīng)過這樣的解釋,學生們很容易就明白了“Sunday”才是星期的第一天,避免了因中英文化的不同而產(chǎn)生的混淆和誤用。 在中文中,用“星期”加上“一”至“七”等數(shù)字,即可表示“星期”的每一天,但是,卻不一樣了!靶瞧凇钡拿恳惶於加貌煌脑~來表示,小學生掌握起來比較困難。針對學生的難點,我又借助英語傳統(tǒng),告訴他們“星期”各詞的由來!靶瞧凇痹从诠虐捅葌,后來傳到了古羅馬,古羅馬人就用自己信仰的神的名字來命名,再后來又傳到了英國。當?shù)厝擞钟盟麄冏约旱纳竦拿指脑炝似渲械乃膫名稱,由此形成了今天英語“星期”各天。例如剛才提到的“Sunday”就是“太陽神之日”,“Monday”就是“月神之日”。通過適當引入英語傳統(tǒng),不僅激活了教材,也激起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yǎng)了他們熟練掌握和運用英語的能力。
2.對比中英語言文化差異,激活英語教材
中英語言文化差異大量存在。比如,人和英國人面對“贊賞”,就有迥然不同的表達方式:中國人受到別人贊賞時一般會很謙虛,并習慣說:“過獎,過獎”或者“哪里,哪里”以示禮貌;而英國人會很高興地道上一句“Thank you verymuch.”或者“I amglad to hear that.”。所以在教學“Thank youvery much.”這一句型時,我會盡量多地介紹它的使用場合。英國人與中國人在接受禮物時的習慣也截然相反,英國人收到禮物一般不推辭,而是表示感謝,并會當面打開禮物加于稱贊,所以在教學present(禮物)這一單詞時,我會有意識地告訴學生這一跨文化差異。通過比較中化的差異,可以使學生學到生動的文化知識。
在教學中,我還針對小學生的年齡特點,注重講解中英方文化對“顏色”的不同運用。如中文里的“黑”與英文里的“black”雖然意思相同,但在用法上卻存有差異,中文里的“鼻青臉腫”在英文中是用“You have got a black eye.”來表示的,“紅茶”的英文是“black tea”而非“red tea”;“green”在英文里還可以用來表示無經(jīng)驗、不成熟;“blue”一詞在“Youare blue.”句子中,則表示“傷心、難過”的意思。通過文化比較,可以讓學生逐漸減少受中文母語影響造成的語言誤用。
三、教授英語背景知識,培養(yǎng)學生跨文化意識
英語背景知識,對提高交際能力起著很大的作用,也是英語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風俗習慣。了解英語國家的文化習慣,才能正確地用英語表達思想,才能根據(jù)不同的場合、不同的對象進行得體的交際。比如在見面時,中國人通常用“去哪兒?”、“忙嗎?”、“吃了嗎?”等等,表示友好的問候,并不關(guān)心答語的實質(zhì)內(nèi)容。而在英國人看來,這些問題是非常奇怪的,也容易產(chǎn)生歧義,他們見面問好通常用“Hello”,“Hi”,“Goodmorning”,“How are you?”等等表示類似的意思。如果無視其中的文化差異,生搬硬套,就免不了許多誤會。
《英語課程標準》指出:“文化是指所學語言國家的地理,風土人情,傳統(tǒng)習俗,生活方式,文學,行為規(guī)范,價值觀念等,接觸和了解英語國家的文化,有益于對英語的理解與認識,有益于培養(yǎng)世界意識。”從語言的特征和文化的范疇與內(nèi)容來看,語言與文化的關(guān)系是十分密切的。語言既是文化的一個重要的組成,又是文化的載體。學習一種語言,就必須了解這種語言所代表的文化,不然將無法正確理解和運用這種語言。這些年的英語教學實踐,使我深切地體會到,在向?qū)W生教授英語時,將英語與它所承載的文化緊密地結(jié)合起來的重要性。只有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意識,讓他們明白中英文化的異同,才能確實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從而使小學英語教學再上一個新臺階。
【小學英語跨文化意識培養(yǎng)】相關(guān)文章:
談中學英語教學跨文化意識培養(yǎng)01-08
關(guān)于高職英語教學中的跨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03-02
淺析大學英語教學與學生跨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03-06
淺談跨文化交際意識及能力培養(yǎng)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