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高校國際經貿專業雙語教學向全英文教學過渡的經驗探討
摘要:從雙語教學向全英文教學過渡是國際經貿專業教學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對教學工作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本文通過問卷調查,結合教學實踐,對兩種教學在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教學實施與考核方面的差異性進行了分析,提出了實現這一過渡所必須完成的三個轉變。
關鍵詞:高校國際經貿專業 雙語教學 英文教學經驗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高漲,我國經濟與世界經濟的聯系日益密切,市場對于具備雙語能力求職者的需求與日俱增。特別對于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本科畢業生來說,既能掌握國際經貿的一般知識與技能,又能具備英文聽說讀寫能力,能用英文與外國企業和人員交流洽談業務,已經成為應屆畢業生就好業、拿高薪必不可少的條件之一。自2001年教育部頒布《關于加強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提高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以來,雙語教學已經在眾多高校中普遍推廣,但由于語境所限,學生在專業交流中暴露出英文聽說能力差的問題。所以,進一步從雙語教學推廣到全英文教學已經成為當前高校本科教學的一項重要改革內容。
華僑大學自2002年以來,一直強調專業課雙語教學的重要性,在多學科教學中引入雙語教學(其中在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培養中將《國際經濟學》、《國際貿易實務》等專業課程開設成雙語課),積累了一些有益的經驗。2012年,華僑大學為了促進國際交流與合作,成立了國際學院,開設了國際商務專業全英文班,2014年新增了國際經濟與貿易和分子藥物學兩個專業全英文班,進行了從雙語教學向全英文教學轉變的積極嘗試。筆者自2009年起一直從事《國際經濟學》、《國際貿易實務》等雙語專業課程的授課工作,2013年起在國際商務專業教授《國際經濟學》全英文課程,在教學工作積累了一定的教學經驗和體會。本文在對華僑大學國際商務專業全英文班、武漢大學數理經濟和數理金融全英文班、廈門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全英文課程、南開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全英文課程學習的200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的基礎上,研討如何從雙語教學過渡到全英文教學的問題,希望能夠得出一些有益的結論,以便與其他老師共享經驗,互通有無,取長補短,共同進步。
一、雙語教學和全英文教學的教學目標差異
要順利實現從雙語教學向全英文教學的成功過渡,首先要明確二者在教學目標上的差異性。目前的全英文教學,特別是在從雙語教學向全英文教學的過渡期中,往往存在“雙語表述全英文化”、“先漢譯英再英譯漢”的誤區,使得學生感覺全英文學習難、趕不上節奏,學習效果還不如雙語教學或直接學習漢文教材。這都是沒有明確雙語教學和全英文教學在教學目標上的差異性所造成的。
雙語教學的目標是為了培養學生用英語來理解和表達專業理論的能力,引導學生多閱讀有關專業的英文文獻和資料,提高學生對國外有關專業知識、研究方法和前沿理論的了解水平,力求樹立學生用英文思維、感知國際動態,注重國際意識和交往能力的良好習慣。其中,培養學生用英語來理解和表達專業理論的能力是基礎目標,提高學生對國外有關專業知識、研究方法和前沿理論的了解水平是現實目標(即考核目標),而樹立學生用英文思維、感知國際動態,注重國際意識和交往能力的良好習慣是最終目標。三種不同的目標體現出雙語教學強調中英文表述的對比學習法,是一種“漢譯英”再“英譯漢”的循環學習過程,即要求學生在漢語理解的基礎上用英語記憶,再通過英語記憶反饋漢語理解的深化和擴展程度,最終達到能用英語進行專業學習和交流的能力。
與雙語教學不同,全英文教學的首要目標就是要求學生養成用英文思維、感知國際動態,注重國際意識和交往能力的良好習慣。跳過漢語直接用英文理解和表達專業理論,跳過漢語直接用英語習慣邏輯進行專業交流和研究,這是全英文教學中老師和學生首先要努力去習慣的內容,是全英文教學的基礎目標。通過對200名學生的問卷調查,約84%的學生表示“在剛接觸全英文課程時,最不習慣的是課本和授課中的英文表達方式”。
全英文教學的第二大目標是引導學生在閱讀有關英文專業文獻的基礎上,對專業知識能聽懂會表達,系統掌握國外有關專業知識、研究方法和前沿理論。全英文教學不僅要求學生應在專業學習中具有一定的閱讀水平,更強調學生在聽和說方面具有靈活運用的能力。很多學生在雙語教學中閱讀能力較強,也具備一定的寫作水平,但在與人用英語進行專業知識交流時,就顯得心有余而力不足了。問卷調查顯示,約78%的學生在全英文課程學習后,認為最大的收獲在于“與人用英文進行專業交流更有自信了”,約56%的學生認為“自己具有較強的理論應用強力”。
全英文教學的最終目標是培養具有外向型的綜合能力強的應用型人才。由于全英文教學對于學生專業技能的培養要求更高,所以培養出來的學生涉外交際能力和綜合實務能力更強。問卷調查顯示,約90%的學生認為“全英文教學比雙語教學更能使學生適應外向型企業的用人要求”,約72%的學生認為“全英文教學比雙語教學更能培養學生綜合應用理論的能力”。
二、雙語教學向全英文教學過渡中的教學內容差異
1、過渡中的教材差異
雙語教學所選用的教材類型較為多樣,如原版教材、自編教材、雙語教材、改編教材等,而全英文教材適宜選用原版教材。以《國際經濟學》為例,問卷調查顯示,約90%的學生歡迎在“雙語教學中,以全英教材為主,中文譯本為輔的教材搭配”,而約68%的學生歡迎在“全英文教學中,選用全英教材”。
兩種教學所選用教材難度也應有所差別,理論性較強的課程,雙語教學教材難度應比全英文教材略高,而專業學位課等實務性較強的課程,全英文教學教材難度應略高。因為理論課程背記的內容多,學生借助母語學習,效率會更高;而實務課程實踐應用的內容多,學生實務交際能力的培養更為重要。
2、過渡中的教學重點差異
雙語教學的過程中,老師可根據學生接受程度,適當調整英文授課內容的比例,尤其在知識點解釋和評論時,輔以中文教授,效果會更好。85%的學生最希望老師“在理論解釋和推導中用中文授課”。在全英文教學的過程中,傳授知識不應該成為教學的重點,老師應更多地發揮引導學生思考的功能,讓學生能自主思考、自主學習才是教學的重點。67%的學生認為,全英文比雙語教學好主要是由于“能更好地培養自學能力”。
3、過渡中的教學難點差異
雙語教學中的難點在于學生常常會依賴知識點的漢語解釋,盡管用雙語學習,但最終的成果仍然是“漢化的版本”,使英式表達和英式邏輯能力的培養目標大打折扣。常?梢园l現,學生在期末考核中用中文回答的部分往往邏輯更清晰,表述更準確,而用英文回答的部分邏輯不連貫,表述不準確,錯誤率更高。全英文教學的難點在于培養學生“英式思考、英文會話、英式寫作”的能力。“英式思考”是基礎,“英文會話”是途徑,“英式寫作”是目標。很多學生英文寫作的能力很弱,原因之一就是缺乏英式思考和英文會話的能力。許多在國內從事教學科研多年的老師和學生向國外期刊上投稿,常常因表達不當,讓外國人看不懂外語而失敗。
三、雙語教學向全英文教學過渡中的教學實施與考核差異
1、過渡中的教學實施差異
教學實踐的最佳形式是先由學生課前自學預習課文,發現問題和疑難,然后在課堂上針對這些問題和疑難,老師組織和引導學生進行充分的討論,最后通過老師歸納出主要的知識點和理論架構,并適時通過課堂習題的方式現場考察學生的掌握情況。但現實教學活動并不能完全實現這一形式:雙語教學中,較大的英文閱讀量使學生課前預習的效率比較低,而課堂上學生更依賴老師漢語講授的內容和總結;而在全英文教學中,學生面對的語言問題更大:課前預習中難以完成必須的閱讀量,或讀完了但沒能抓住要點,更談不上提出具體的問題和疑難;課堂上聽不懂老師的問題,或知道意思沒法用英文表達出來,更談不上能師生互動地進行討論和爭辯;課后忙著找老師要課件或筆記,再通過翻譯成中文加以理解和記憶。要減少和消除這一現象,需要老師在雙語教學和全英文教學中采取不同的手段加以解決。筆者的經驗是雙語教學中要引導學生逐步減少對中文教輔材料的依賴性,具體的方法是從英漢對照形式的解析逐步過渡到全文的解析,如課件中逐步減少中文表述的內容等。而在全英文教學中則應該先引導學生模仿教材進行案例列舉和要點歸納,如課本上以中美貿易為例表明比較優勢是國際貿易產生的原因之一,課堂上可以要求學生再以日本和東盟為例,談談比較優勢在雙邊貿易中如何發揮作用的。這樣既能使學生對理論的理解有所加深,又能訓練學生的英文專業表達能力。再引導學生培養多角度的思維能力,如在自由貿易爭議一章中,要求學生分別站在政府、企業和消費者角度,談談贊同自由貿易和反對自由貿易的看法。這樣能夠打開學生的思路,激發學習興趣,同時也訓練了學生的英語思維和英語交流能力。最后是鍛煉學生的英文寫作能力,如要求學生用英文記筆記,做習題、寫課程日記,寫辯論稿和發言稿等。通過寫作的形式一方面讓學生自己檢驗學習效果,另一方面鞏固學生的英文思維和表達習慣。問卷調查顯示,有94%的學生同意“英文寫作比英文口頭交流更能提高自己的英文專業表達能力”。
2、過渡中的考核差異
課程考核是教學工作中一項非常重要的環節,它既能反映學生對課程知識點的掌握水平,又能反映出教學的實際效果和問題。雙語教學中的考核形式有全英文試卷考核和半英文半中文試卷兩種,而全英文教學的考核形式只有全英文試卷形式。雙語教學考核目標的重點是知識點,其次是英文閱讀和寫作能力,而全英文教學考核目標是知識點與英文閱讀寫作能力并重的。這就決定了全英文教學考核的題型應該更多樣化、更實務化。全英文教學考核中主客觀題的比例應該適中,不宜過多客觀題,使得無法達到英文寫作能力考核的要求,也不宜主觀題過多,造成在規定時間內無法完成試卷作答的情況。全英文教學考核不宜全是標準化試題,適當給出一些開放式問題更容易考查學生專業知識應用和英文表達的水平。全英文教學考核中的辨析題和案例分析題應該成為必考題型,因為這兩種題型更容易考查學生理論應用于實際的能力,更能反映出學生英文表達能力的高低。最后,全英文教學考核中可以嘗試加入口試的內容,通過對話形式考查學生用英文靈活表達專業知識的能力。
四、總結與思考
綜合以上內容,我們不難發現,雙語教學和全英文教學具有較明顯的差異性,對老師和學生的要求也大不一樣。要成功實現從雙語教學向全英文教學的過渡,需要循序漸進地完成三個方面的轉變:一是完成教學目標方面的轉變,讓老師和學生都意識到英文能力的培養是全英文教學的基礎內容,應用交流能力才是最終目標。二是完成教學內容方面的轉變,要重視教材的精選,讓學生逐步降低對用漢語學習的依賴性是教學的重點和難點。三是完成教學實施和考核方面的轉變,徹底擺脫“漢譯英”到“英譯漢”的學習習慣,培養學生“英到英”的表達習慣是教學成功的重要標志。
要完成以上的轉變并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情,還需要逐步完善以下幾點內容:
一是重視全英文教學的師資選拔與培養。全英文教學對老師素質的要求更高,老師素質的高低直接關系到全英文教學質量的高低。學校應完善對專業全英文師資隊伍的選拔原則和制度,為老師參加教研和培訓提供更多的支持。可以通過多樣化的在職培訓來提高全英文教師的教學能力與水平,不僅要強調老師外語水平的提高,更要強調老師外語教學方式的培養。同時,學校要建立有效的教研激勵機制,定期獎勵教學研究成果,充分激發和調動老師的積極性,尊重和保護老師在教研中的重要成果,鼓勵老師創建特色課程。
二是解放思想,敢于進行教學改革。全英文教學要求師生之間、學生之間在課上課下都能形成良好的互動習慣,這就要求學校在教材選擇、授課形式和考核方式等方面的規定要保持足夠的靈活度和倒向性,既要給予空間,讓老師發揮主觀能動性,積極思考,突破創新,使課堂學習更加活潑、務實,又要指明方向,引導老師教學工作向更為國際化、實務化的方向前進。
從雙語教學向全英文教學的轉變,是大勢所趨,但又任重道遠,還有許多更為細致和緊要的工作需要諸位老師同仁一一實踐。本文拋磚引玉,還希望其他老師能在教學實踐工作中總結出更加有意義的經驗,供大家共享。
參考文獻:
[1]李燦.對我國高校實施雙語教學的幾個相關問題探討――以會計學學科為例[J].高等教育研究,2007(1):50-52
[2]吳平.五年來的雙語教學研究綜述[J].中國大學教學,2007(1):37-45
[3]呂紅.《國際結算》雙語教學的方法研究[J].科技與管理,2012(5):116-119
[4]李文娟.專業課全英文教學面臨的問題與建議[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3(8):349,359
[5]吳文莉.金融專業本科層次全英教學模式的探討[J].科技信息(科學教研),2007(31):539,542
【高校國際經貿專業雙語教學向全英文教學過渡的經驗探討】相關文章:
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探討06-12
探討生命化音樂教學論文04-15
化學實驗教學探討論文06-23
中職旅游專業歷史文化教學特點探討論文05-08
探討蒙醫藥學專業開設專門用途英語教學課程05-29
高中地理教學有效性探討06-13
淺談從《外貿函電》課程談國際貿易專業雙語教學的思考與建議05-29
傳播學課程與雙語教學質量05-23
民辦高校計算機專業實踐教學策略06-11
加強應用型本科專業基礎課教學改革探討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