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合作交流能力論文(精選6篇)
在現實的學習、工作中,大家都有寫論文的經歷,對論文很是熟悉吧,論文是描述學術研究成果進行學術交流的一種工具。一篇什么樣的論文才能稱為優秀論文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合作交流能力論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合作交流能力論文 篇1
摘要:數學在信息社會中的用途急劇增加,重要原因之一是數學能夠用非常簡明的方式,經濟有效地、精確地來表達和交流思想,在社會經濟、科技高速發展的今天,對數學交流的要求日益增高,因此在數學教育中,數學交流的重要性也應該得到重視。
關鍵詞:小學數學;合作能力;培養
在數學教學過程中,適時組織學生進行合作交流,給學生主動合作、主動交流的空間,讓學生去感受、理解知識的產生和發展過程。并在此過程中增強與人合作,與人交流的能力。
一、注重合作交流,著力改善學生的學習方式
在數學教學過程中,要讓各個層次的學生都能滿足他們的學習欲望,要給學生更多的思維空間,培養他們全面有序的思維方法。融洽、和諧的教學氛圍是煥發課堂活力的催化劑。同時,小組合作學習也在教學中有著不可忽視的優勢。創造機會、提供空間,讓學生在學習中自主探索、發現,在合作交流中相互啟示、發展,在師生共同評議中碰撞,形成共識,久而久之,會幫助學生形成一種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式,形成一種創新欲望和需求。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十分重視對學生合作意識的培養,力求在課堂中形成一種氣氛。如在考考自己的活動中,為了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教師給每一個小組的組長若干張口算卡片,在組長的帶領下,讓組內每個同學都有展現自我的機會,發現問題,大家互幫互助,共同進步。
二、建立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
小組合作學習能密切師生之間的關系,讓學生從被動服從向主動參與轉化,從而形成師生平等、協作的課堂氣氛,使教師真正成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另外,合作學習彌補了教師一個人不能面向每個學生進行教學的不足,通過學生間的討論與交流,某方面成績好的學生可以幫助這方面學習差的學生,知識技能互補,達到人人教我、我教人人的目的。
三、創設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創設情境”是數學教學中常用的一種策略。創設各種情境,可以極大地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學好數學的愿望,“會合作”數學教學模式認為:
(一)創設的情境,必須目的明確。創設問題情景,提出的問題就要緊緊圍繞教學目標,而且要非常具體要有啟發性,教師在創設情境時,要從生活情境中及時提煉數學問題,緊緊圍繞教學目標。
(二)“學習的愿望的源泉――就在于兒童腦力勞動”的特點本身,在于思維的感情,在于智力感受“創設有益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進行數學再創造。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推動學習的內部動力,有了這樣的動力,學會就會大膽地去想,認真地思考。
(三)要特別重視情境問題的創設,把它作為掌握數學知識、形成能力、發展心理品質的重要源泉。最好的學習動機是學生對所學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在學習新知識之前就要創設與教學內容有關的情境,激發學生求知欲望和主動參與學習的動機,使學習達到最佳境界。要注重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在導入新課時,設計富有學生情趣的學習素材和活動情境,為學生提供具有挑戰性的數學探索活動空間來激發學生的濃厚興趣和動機。
四、提供實踐機會,探究數學思維
數學的知識、思想和方法必須經過學生在現實的數學實踐活動中去理解和掌握,即完成主動建構的過程,學習內容才能內化為學生自己的認知結構。這種讓學生多感官的參與過程不僅對知識的獲取和保持起著重要作用,而且不同的學生思考的方法不同,有利于學生的個性發展。由于學生在操作中感悟、在操作中思考、在操作中創造,也獲得了學會合作成功的體驗,感覺自己就是學習的合作者、發現者、研究者和探索者,培養了學生思維能力和創新精神,開發了學生的潛能。
五、充分挖掘生活中數學現象,延伸課堂學習時空
課堂是學習各類知識的重要途徑,但課堂上所學的知識對一個人的成長是遠遠不夠的,所以,把學習的時空向外延伸是必然的趨勢發展。延伸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結合學習的內容,指導學生的課外活動。孩子們思維活躍、互相啟發、互相鼓勵、共同完善,不管是知道答案的,還是暫時沒有想出答案的,均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學習數學、表達自己觀點的欲望在此得以強化。
六、增強學生對數學的體驗和感悟
數學課程標準提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操作、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的重要方式!
小組合作學習注重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用自己的經驗來學習,使學生從自己的經驗出發,在合作中探索、發現和發展。小組合作學習,使每一個參與者不僅充分表現自我,而且在與他人相處中學會接受他人、欣賞他人、取長補短。在評價他人的同時,也接受他人的評價,有利于形成正確的評價觀,培養良好的心理品質,數學對于學生而言,不再是枯燥無味的、毫無用處的,而是充滿創造的具有生動情感的一門學科。
總之,培養會合作交流能力是現代教育教學中必不可少的,是實現素質教育、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方面,數學是學生“思維的體操”,在學生思維訓練中培養學生的會合作能力,對學生今后的成長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合作交流能力論文 篇2
一、從數學理論出發
生活之中,數學無處不在,二者之間息息相關。數學,一方面來自于日常平凡的生活,另一方面較之生活,它的深度與廣度又可以無限延伸。以此,作為初中數學教學的教師,首先自身必須深刻地理解數學和生活之間的淵源。在授課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發現二者之間的聯系,即生活中的數學。教師以此為切入點來進行教學,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欲求,提高了授課效率,還能使學生印象深刻,發展聯想性思維。與此同時,在非課堂時間也要不斷地鼓勵學生積極地尋找生活中的數學,并且養成善于發現、隨時記錄的優良習慣。例如在學習幾何圖形的章節時,可以從生活中的實物出發,鍛煉學生的立體思維感;從教室的四角聯想到立體坐標軸,諸如此類。由此,來使得比較枯燥的數學理論生動化、活潑化,使得其更加容易被學生接受,盡可能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教師的授課效率。
二、從數學授課方式出發
數學,對于學生的困難性和復雜性多半歸咎于它無可限量的靈活性。雖然只是紙上幾筆字畫,但腦海之中早已是思緒萬千。因此,盲目地學習數學絕對是事倍功半的,而作為教師則更要為學生指明學習之道,切不可茫然而行。就筆者的觀點而言,教師應當在授課過程中盡可能地鼓勵學生,做到以下幾點學習數學的習慣:猜想、分析以及歸納。
首先對于出現的數學問題,對其解答方法和答案進行適當的猜想;然后,通過題目所提供的條件進行有條理、有根據的分析;最后一步,也是不可缺少的一步,即是歸納。通過對出現并且已經解決的問題的歸納,可以得到再一次的提升,這也是舉一反三的秘訣所在。歸納是一個再理解、再消化的過程。
比如在教授二元一次方程的時候,筆者在二元一次方程解的過程中,就讓學生進行歸納總結。首先筆者在黑板上出了如下的題:求如下方程的解:①x2+2x +1=0,②x2+6x+5=0。這兩道題相對較為簡單,對于沒有接觸過二元一次方程的同學而言有一定的難度。但是①是一個完全平方和公式,可以作為一個引線。當題出完后,筆者做了簡單的提示,就讓學生嘗試著去解。5分鐘后,有2人解了出來,7分鐘后又有5個人解完,12分鐘后又有10個人解完。然后筆者選了一個同學,讓其對這兩道題的解題思路進行闡述。最后總結為“分解因數,兩個因數分別為0”。從歸納總結的結果來看,學生把握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要點,本堂教學算得上是成功的教學。
三、從數學實踐出發
數學已然被廣泛地運用到人們的現實生活之中,也成為了不可缺分的一部分。培根曾經說過:“瀏覽使人空虛,談判使人迅速,寫作與筆記使人準確……史鑒使人理智,詩歌使人巧慧,數學使人精致,博物使人深厚,邏輯與修辭使人善辯!痹趯W習數學的過程中,使得己身的思維得到發展,在實踐中再次創新也是學習數學的關鍵之一。數學,不僅僅只是紙上談兵,更加需要披靡上陣,在實戰中領悟、理解和掌握。
例如數學中的一些公理性的理論:兩點之間,線段最短。這個公理是無法通過正面論證而驗證出來的,只能說找不出推翻它的例子,這也是實踐之中所得出來的真知。還有像兩點確定一條直線、對頂角相等,這非常簡單的但是又不可否定、不可正面證明的公理性存在理論都是由無數次的實踐所總結歸納出來的。因此,作為一名中學階段的數學指導教師,應當指導學生積極地參與到實踐中去,不能只是浮在水面。
四、從數學情景出發
“情景教學”是值得一提的教學方式。情景教學可以是人物情景,也可以利用當代的多媒體技術,提前制作出相應的課件作為授課內容的部分。與此同時,再利用情景教學的時候也要注意時間分隔。通過學生的時間以及注意力集中程度之間的函數關系來設置課程安排,使其達到最大的利用價值。在情景教學完成之后,要注意由學生來進行概括總結,從情景之中能夠得出什么樣的結論,這些都是要由學生自己來完成的環節,教師只是扮演一個引導者的身份。
在完成三角函數后,筆者設置了這樣一個場景:有位工程師需要在一條水流湍急的河流上修橋,首先需要測量橋的寬度,目前工程師手上只有一個角度觀測儀、鉛筆以及皮尺以及若干白紙,筆者要學生用所學的知識幫工程師測量出橋的寬度。
有的學生就用三角函數的知識:首先選取參考點,以河對岸某點作為參考點A,以工程師所在岸選取垂直參考點B,并在該岸選擇另外一點C,構成一個三角形ABC;其次,利用角度觀測儀,測出對岸角A的度數;第三,利用皮尺測出AC的距離,則河岸的寬度AB = AC /tgA。顯然,本數學場景就是對學生所學數學知識的課外應用。通過這樣的數學場景設計,啟發學生思維,讓學生知道自己所學之所用,從側面提升教學質量。
五、從效率思維出發
有這么一個例子,一個小學一年級的學生算十以內的加減法要掰手指數數。一方面他知道一只手有5個手指,但是在算5+1的時候,還是要把一只手的5個手指再數一遍,這個例子就向我們揭示了思維效率的重要性。對于初中的學生亦是如此,盡管他們不用掰手指計算算術,但是他們的思維必定存在一些思維曲折,也是這些曲折使得其解決問題的速度大大降低。在初中階段,學生都已經逐漸形成屬于他們自己的思維方式和看待問題的方式,因此,教師就要引導學生避免思維曲折,直擊要害,避免多做無用功,盡可能地提高學生的思維效率。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從數學理論、數學授課方式、數學實踐、數學情景以及思維效率這幾個方面出發來發展學生的思維。同時,在發展過程中,會使得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知識整理能力、聯想構思能力、概括能力等方面都得到一定的提升,培養他們積極主動思考學習習慣以及善于發現并且從多方面思考問題的思維方面的優良習慣,從而在數學的學習過程之中逐漸地將學生所蘊藏的潛能盡可能地開發出來,養成一套思維習慣和思考方式,避免思考曲折,提高思考效率。同時,教師在初中數學教學中要從數學理論、數學授課方式、數學實踐、數學情景以及思維效率這幾個方面出發,來發展學生的思維。這樣,在發展過程中,就會使得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知識整理能力、聯想構思能力、概括能力等方面都得到一定的提升。
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合作交流能力論文 篇3
近幾十年來,伴隨著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和不斷更新,數學建模的開展越來越深入,使得數學應用已經成為高等教育數學教學的主旋律。學界指出數學科學的研究工作主要有兩個目標,一是充實數學科學核心領域,一是運用數學解決問題。
從歷屆國際數學教育大會,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每個國家的數學課程教學目標都是一致的,要著重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和建模能力,以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當前,我國數學教育隨著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高等數學教育取得了斐然的成績,但相對于國外數學教育和數學應用能力的培養還有一定些差距。如何準確把握、準確理解高等數學教學和應用能力培養的關系,怎樣改革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實現高等數學教學和應用能力培養的合理有序發展,已經成為當前高等數學教育需要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培養數學應用能力的重要性
目前國際數學教育改革的一個重要趨勢就是用學到的數學知識來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
高等數學是大學生課程學習的一門基礎性課程,這門基礎課是管理、經濟、化工、建筑、醫學等理工農醫類專業的必修課程,在有的高校文科類,比如文學、歷史、教育學等文科專業也同樣開設高等數學課程。高等數學對學生在學習期間以及畢業之后的工作和生活都會產生較大影響。
這主要是由于人們的日常生活實際往往和高等數學所涵蓋的知識是相通的、相連的,并且在分析問題時和解決問題時所展現的多維度思考方式的特點,非常容易引起大學生的學習和研究興趣。
同時,我們通過對比中西方大學生學習運用高等數學的能力中,可以發現:中國學生在常規計算方面要比較擅長,而數學應用能力相對較差;外國學生相對比較擅長在解決模糊且具有實際意義的問題,但是計算能力相對較弱。
另外,中國學生在近幾年的國際數學大賽中屢獲大獎,但是在重大數學問題研究方面,成果寥寥無幾。由此,也就說明我國大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存在較大缺陷,加強學生數學應用能力培養已經迫在眉睫。數學是技術發明和科學研究的必要條件,是一項基礎性學科,而且已經在社會的各個行業和生活學習工作的各個方面中得到廣泛應用。
當前,考量一個國家科學技術發達程度的重要標準之一就是其公民數學應用能力的平均值。同時,伴隨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加強學生數學應用能力的培養也已經成為數學教育改革的必然趨勢,也成為數學學科發展的助推器,因此,這也就要求高校和教師要把學生數學應用能力的培養放在突出位置,重點落實。
二、學生數學應用能力培養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數學應用能力培養現狀
通過調查研究發現,學生游刃有余的數學應用問題往往是那些思路清晰、題目明確、結論唯一的問題,可以相對比較容易得出結論和應用有關知識,這也證明學生的數學應用解決能力有一定基礎,但是在遇到復雜而又背景關系不熟悉的情況時,他們的解題思路就相對比較僵化,比較單一,有時候更是無從下手、不知所措,由此可以看出學生的數學知識在解決實際問題時還不能夠熟練應用,數學應用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
(二)學生數學應用能力培養存在的問題
1、思想認識不足大部分大學生,甚至是一些從事高等數學授課的專業教師,對加強大學生數學應用能力培養的認識也不盡相同,有很大一部分教師的認識相對比較不夠全面,沒有充分理解培養大學生數學應用能力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對加強數學應用能力教育的現實意義和理論意義理解不清晰。有的數學課程教師根本不考慮數學課程的主渠道作用,僅僅以應付考試、應付教學為目的,把培養大學生數學應用能力放在最邊上,但在實際的工作中卻鮮有行動。
2、教材編選滯后當前,大部分高校使用的高等數學教材在選編上仍然以理論性教材為主,主要以理論推導為中心,以論述講授為重點,這種教材已經遠遠不能滿足當前高等數學教學需要,對于培養大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發揮的作用相對較小,甚至阻礙了數學應用能力的培養。近幾年來,在高等數學教材的編著上,雖然已經逐漸認識到教材選編的重要性,但教材中數學理論知識應用的內容和比重仍然較少。
例如數學學科的專業教學,相對就更多地關注內容和體系,使高等數學成為純粹的學科,單一的專業,而學生的數學知識的應用則沒有益處,這種情況的不斷發展必將使學生弱視數學應用能力的培養,甚至喪失數學應用能力培養的意識。因此,高等數學教材的選編,對于學生數學應用能力的培養而言,是催化劑、是助推器,如若教材中的應用理念、應用知識、應用技巧不能與時俱進,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就不能得到有效培養和提高。
3、教學方法單一高校由來已久的應試教育教學模式已經根深蒂固,教師和學生都在為了考試而授課和學習,以分數論的局面還是當前高校評價學生和教師的主要指標,甚至在有的學校是唯一指標。數學學科具有嚴密的邏輯體系,應試教育下的灌輸式教學模式已經不能適應數學教育的發展需求。同時,傳統的教學模式主要是課堂講授,任課教師在課堂上占有主導地位,填鴨式教育形式較為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并沒有得到體現,長期的、單一的教學模式下,使得學生的思維方式僵化、思路不清晰,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更是無從談起。
4、實踐教學欠缺近幾年,通過數學建模競賽我們可以看到,大學生對于數學專業基礎知識的掌握已經相對比較牢固,非常令人滿意,但是在實際應用和創新能力方面還相對比較欠缺,數學軟件的應用、數學模型設置時間等方面還有待提高。另一方面,高校對于數學實驗教學的重視程度還不夠,實驗教學在高等教育改革中的重要作用沒有真正凸顯。
三、結束語
經過對學習高等數學課程的在校大學生和已畢業學生追蹤調查顯示:數學應用能力較強的學生更能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而僅僅是單純掌握數學理論知識的學生則相對較弱。提升大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已經成為了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項亟待解決的課題,成為數學教育界探索奮斗的重要目標和努力方向。
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合作交流能力論文 篇4
1、轉變教育教學觀念,構建創新探索平臺
教師具備創新精神就要想方設法為學生構建創新平臺。課堂是數學教學的主陣地,教師要在課堂教學方面做出積極調整。首先是創造良好的課堂氣氛。新型師生關系要求教師要與學生成為朋友,那課堂就應該是一個質疑、討論、交流、爭辯的地方,課堂氣氛應該是和諧的、自由度較高的、寬松的、公平的,要讓學生敢于發言,敢于參與實踐活動。課下輔導和作業處置,也要有良好的氛圍,要鼓勵學生勤學好問,特別是好問,學生不愿意主動請教老師,這是普遍存在的現象,只有拆除師生之間的防火墻,創新意識建立才會成為可能。
2、優化課堂問題設置,激發學生創新潛能
2.1問題設置的巧妙性
數學教學不是“告訴”教學,要讓學生能夠產生疑問,在對疑惑的探究過程中,建立數學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因此,教師在數學教學中,要注意數學問題的優化設置。要用巧妙的設置串聯課堂環節,讓學生圍繞問題展開討論學習。這樣的課堂學習才會培育學生的創新意識。
2.2問題設置的原則性
問題巧妙設置不是問幾個為什么就可以的,要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則。首先是對教材的解讀要對路。教師對教材要吃透,提出的問題才有針對性,要將問題的實現思路設計清楚,找準切入點。其次是要對學生實際有切實了解。學生層次不一樣,基礎有差異,課堂行為習慣也有不同,充分考慮這些實際情況,再設計問題,就會多一些針對性。最后是問題要有梯度性。教師設計的問題有沒有價值,一個很重要的標志就是問題的梯度性。問題不是孤立的,要形成系列,讓學生建立問題概念,也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所以,在問題設置時,就要體現一個梯度層次,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占領問題制高點,形成創新能力。
2.3問題設置的改革性
教師提出問題,學生回答問題。這是以往教學最常見的教學現象,好像教師的任務就是制造問題,學生回答問題也成天經地義,這其實是古板的教條的做法。教學問題來源于教材,教師對教材有自己的理解,學生對教材對教師教學行為也有自己的理解,既然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那就要想辦法體現其主體的地位。在學習問題設置時,就要考慮學生主動參與的問題。也就是要讓學生成為課堂問題的制造者之一。這樣才能真正體現學生的創新精神。
3、推進小組合作學習,拓展學生創新空間
數學課堂教學模式有很多,小組合作學習已經被廣泛采用,學習效果相當不錯。這種教學模式的推廣,對培育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都有積極作用。
3.1科學安排小組
小組合作學習就是鼓勵學生要在小組這個集體中,充分發揮主動學習精神,參與到數學問題研究、數學實踐活動中來。在組織小組合作學習時,教師要注意小組劃分的科學性和針對性。以小組為學習單位,這本來就是非常老舊的學習模式,之所以還要提倡這種方式,是因為現實教學對小組學習產生更多的依賴,現在教學對小組合作學習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3.2小組角色定位
小組合作學習在具體操作實施過程中,還要注意發揮關鍵角色的關鍵作用。首先是教師的角色定位,教師在小組合作學習中,不是旁觀者,而應該是一個總體控制者,不僅要設置任務,監督實施過程,還要注意及時調整,甚至參與小組討論學習之中,發現問題及時作出調整。其次是小組負責人的角色定位。小組合作學習能否取得創新效果,與這個小組負責人不無關系。要選定有組織能力、敢于創新、有指揮特長的學生擔任這個重要職責。
3.3體現全員參與
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時,還要注意去形式化,小組學習不是做樣子給人看的,要想搞得扎實有成效,就要在組織操作過程中,落實具體任務完成具體指標,特別是要注意體現每一個人的角色作用。
4、強化雙基訓練力度,延伸學生創新能力
數學能力的提升離不開扎實的基本功,創新能力的培養更是如此。所以,在實施創新能力培養時,還是要打好數學基礎,沒有良好的數學基礎知識基本能力做鋪墊,創新什么都會是空中樓閣,結果自然是一事無成。加強雙基訓練力度,就是要提升學生對知識技能的系統掌握水平。對學生進行創新精神創新能力培養和搞好雙基訓練應該是同步的,教師在組織訓練的過程中,就要滲透創新意識。這樣不僅能夠讓學生掌握一些系統的數學知識和技能,還能在學習的過程中開拓思維,建立創新意識,對數學知識技能學習又會產生積極的推動作用。因此,雙基訓練是延伸學生創新能力的重要手段。
5、繼續素質教育探索,適應時代發展需要
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創新能力,這也是素質教育的核心內容。數學教學要發展學生數學思維能力,需要經過長期的培養訓練才能形成。素質教育要求教學要圍繞培養學生能力展開,數學教學中的觀察、歸納、類比、猜想、判斷等學習手段,都滲透著創新意識的培養,要讓學生在具體學習中,能夠運用數學知識來解決一些實際的問題,并在操作過程中能夠有切實的體驗,在體驗中獲得更多啟迪。數學學習的最終歸宿并不是應試,這就要求數學教學要培育學生的數學能力。數學能力不僅僅是單純解決數學題目,而是要通過數學知識學習和數學實踐活動獲得超越數學應試的能力,如歸納能力、分析能力、判斷能力等。這些能力的建立才是真正的素質培育。因此,數學創新能力培養,其實是對人的整體塑造,是為適應未來社會適應世界發展做奠基。
6、結語
素質教育的開展在全國各地早已方興未艾,數學教學與素質教育接軌,這是形勢發展的需要。在數學教學中,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為學生創新能力培養提供構建平臺,這也是數學教學最重要的教學任務和目標。
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合作交流能力論文 篇5
初中數學在學生數學學習生涯中處于一個承上啟下的階段,通過小學數學的學習,學生已經明白了數學的特性和認知規律,所以初中數學學習最主要的內容是明確數學的學習方法,為將來更深層次的學習打下基礎。開展合作是數學學習常用高效的學習方法之一,起衍生而來的“自主、合作、探究”也是一種新型的學習理念,現下課堂教學中所涉及到的合作學習都是以學生之間的小組合作為主,班中學生年齡相仿,思維方式也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學生之間的交流更容易在一個和諧民主的氛圍中進行,該方法倡導學生們通過自主探究和合作溝通去深入探索教學知識和發現數學學習規律。這有助于體現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主體位置,可以培養其形成合作意識,并能不斷增強自身的合作能力,這種團隊奮進的精神將會是學生一生中最寶貴的財富。下文就將從課堂教學的三個部分具體闡述如何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
一、注重課前預習的重要性,引導學生進行預習合作
一般教學過程可以分為課前預習、課堂學習、課后鞏固三個部分。在以往的教學實踐中,學生往往忽視課前預習,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既在教師,也在學生,由于預習具有自主性、缺乏必要的監督機制,學生很難將預習落實到位;同時學生認為在課堂學習中會知曉學習內容,覺得預習就是一個無用功,反正老師在上課時還是會詳細講解相關內容,自己根本沒必然在這上面浪費時間。其實不然,預習是一件有百利而無一害的事情,教師通過選擇預習作業,可以讓學生會加下來的課堂學習產生好奇心,激發數學學習的興趣,學生也會因為對教學內容的熟稔而達到一個良好的教學效果,在預習的過程中教師也需要注意方式方法,可以采用合作預習法,讓學生自由組合,預習課文準備學習資料,學生相互之間既起到了一個監督的作用,也可以提升預習的質量。例如,在“勾股定理”的預習中,教師就可以“結合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幾何特征及函數特征”為預習題目,讓學生以合作的形式去準備學習資料,然后在課堂教學中與師生分享,通過實際問題的發現和預習,學生會提前感知到有關勾股定理的知識內容,且在課前有過思考,學生能夠更深層次地去探索相關問題,為課堂知識點的教學打下良好的基礎,并且在合作預習的過程中學生也能增強團隊意識,提高自身的合作能力。
二、課堂教學實行小組合作模式,讓學生在合作中掌握知識點
小組討論是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實現培養學生合作能力的主要途徑之一。小組討論必然有其優勢,但這都是要建立在教師合理分組之上。教師需要突破小組合作的時效性和組成合理性兩方面,許多教師在劃分學習小組時沒有考慮周全,通常前后桌會成為小組,但是長此以往,小組成員的固定必然會帶來思維的固定,這就違背了合作學習的初衷。另外就是小組成員的組合合理性方面,教師要把控各個小組的組成部分,均衡各組的實力,既要增強學生的合作自信心,又要能讓每個學生都發揮自身特長。因此教師在開展小組分組合作教學過程中,要有意識地突破這兩個障礙,真正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的優勢。同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強調“合作”的應用,通過溝通、辯論、探討等形式讓學生開展合作,深入探究知識內容本質,既讓每個學生都能在這個過程中掌握知識點,又能培養學生合作能力,實現全面發展。例如,在“直線、線段、射線”的合作學習中,教師可以讓每組學生整理出對直線、線段、射線的認識和理解,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可以了解到這三者的定義和種類,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以三者比較為題,讓學生詳細說出直線、線段、射線三者的共同點和不同點。在實施的過程中,有些小組存在意見分歧和無主導力等因素導致最后結果推算的失敗,當教師公布標準答案之后,每個小組都可以結合自身情況,談一下解題過程中的得失,這樣的合作學習才能達到共同進步的目的。
三、課后復習作業以實際問題為主,鼓勵學生用合作的形式體會數學的實用性
數學相對于其他學科來說是一門極具抽象性和邏輯性的學科,也正是因為這種屬性,很多學生都會在學習的過程中感覺到數學的枯燥和乏味,而課后作業又是學生在課堂學習中較排斥的一個部分,因此教師一定要嚴謹安排課后復習作業,可以多以數學實際問題為題,并鼓勵學生用合作完成的形式,這樣的課后作業既能讓學生體會數學的實用性又能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例如,在“二元一次方程”的課后作業中,教師就可以以“植物生長和溫度的關系”為題,讓學生自行分組,然后給每組學生一個植株,要求學生在合作種植的過程中觀察植物生長的高度和溫度的關系,最后再制成表格,得出其中的方程式。這個課后作業讓學生在與現實生活接軌的層面上完成初中數學的合作教學目的,學生在經歷合作培養植物的過程后會更明白團隊合作的重要性。
四、結語
數學的合作教學的目的很明確,就是要讓學生在合作中一起找到合適自己的學習方法并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做好引導者的工作,開發一些結合班上實際狀況的合作教學方法,讓學生享受合作學習帶來的樂趣。
參考文獻:
[1]張銀穎.淺談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J].學周刊,2016,33:203-204.
[2]張雪梅.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探究[J].中國培訓,2016,02:294.
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合作交流能力論文 篇6
[摘要]進入21世紀,人才的競爭越來越激烈,人才是否具有創新意識、創新能力和創新精神是非常關鍵的。而對學生創新能力有很大幫助的高職數學教學,在學生的創新能力的培養方面起著關鍵的作用。但在當前的高職數學教學中,存在著不少不利于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因素。本文在教學實踐的基礎上,研究這些不利因素,并給出了一些解決辦法。
。坳P鍵詞]高職數學教學學生創新能力
一、高職數學教學中不利于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因素
1.教學內容不合理
高等數學是一門基礎課,在高職高專課程體系的設計中,根據不同的專業要求,課程內容和學時數有所不同,大都放在第一學年開設。講授知識主要是極限、導數、微分、積分及多重積分等,根據需要,有的專業還講授一部分線性代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微分方程等。但教學實踐證明,大多數院校的高等數學教師抱怨學時不夠,教學大綱規定的內容講不完。這就造成了學生在下一步專業課的學習中遇到用高等數學知識時不懂、不會。專業課教師一般不可能補充高等數學知識,因為他們的學時也是有限的,這時學生要么重新自學數學知識(較難),要么放棄那些繁雜的數學推導,死記公式,既不懂得公式的物理背景,也不能靈活運用。他們的創新能力并沒有得到很好的培養。增加高等數學教學時數是不現實的,因為高職高專總學時數有限,還存在部分高職高專院校用到高等數學的專業不開設此課程,他們的理由之一是沒有學時。這些專業的學生畢業后,若要從事本專業工作,肯定后勁不足,也就是創新能力不強。
2.學生學習數學積極性不高
因為高職人才培養的目標是高級應用型人才,面向崗位,面向就業。學生關心的是如何學好實用技術,為將來畢業時找到理想的工作做準備。他們認為學習高等數學在今后的工作中用不上,還不如考上什么證有用。這就導致在學專業課時只想學簡單的、實用的,一旦遇到專業課程需要數學知識就放棄該內容的學習,殊不知,這正是今后走向工作崗位所必須的創新能力。因為一個大學生不可能只從事一種簡單的工作,如鉗工,畢業時可能讓當鉗工,經過一段的時間的實習、熟練,可能讓你當技術員、工程師或負責一個項目的設計、實施,這就需要你在本領域不斷學習,創新,才能取得進步,勝任未來的工作。如果學生把自己看成只能從事本專業簡單工作的技工,那對你的培養就不是大學高等教育,可能只是培訓班或中等技術教育。高等職業教育與中等技術教育或培訓班教育的本質差異應在于創新能力的培養,盡管他們培養的都是應用型人才。
學生學習高等數學積極性不高的另一個原因是:高職高專的學生在高考時分數較低,有的學校錄取時學生的高考成績才一百多分或二百多分。學校為了擴招,爭取生源,也把這些考分低的學生錄取到了工科、理科專業或其它需要以高等數學作為基礎或工具的專業。這些學生在學習高等數學時自然積極性不高,上課時不聽,或者根本聽不懂,導致惡性循環,不愿上高等數學課。因為高等數學是基礎、工具,學生在本專業的創新能力沒有得到較好的培養。
3.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主觀能動性發揮不佳
現在大多數高職高專的數學教師感到十分無奈,一方面學生學習高等數學的積極性不高,另一方面學校在評估教師時學生打分占了相當大的比重,盡管有些學校采取“3+1”質量考評體系,但在領導的心目中,學生不滿意、打分低的教師,就認為教學效果不好,導致這些教師無緣職稱晉升、評先、評獎。面對這種情況,高等數學教師們只好討好學生,難的不講,只講容易的,容易的一遍講不懂再講一遍。其結果是:學生應該掌握的'知識沒有講到,或者課時不夠,后面的內容沒有講。
二、高職數學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培養
。ㄒ唬┙Y合實際應用,激發興趣和求知欲
數學是思維的科學,獨立思考是什么也無法代替的,興趣不是與生俱來,要激發興趣就要使學生在學習數學過程中體會到學習數學的樂趣,以直觀引發想象,使學生能夠直接參與創造數學的活動,并感到自己有事情做,感受到自己能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增強自信心,培養他們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創造性學習的能力。學習數學興趣是關鍵,把抽象的概念形象化,不僅讓學生容易理解數學中的概念,而且還可讓學生知道自然現象、社會現象是密不可分的。如在微積分中極限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概念,一個使學生難于理解的概念,如果能從我國古代的極限思想入手,不但有助于學生對極限概念的理解,而且有助于學生了解中華古代數學的輝煌成就。在講新概念時,教師應盡量提一些學生熟悉或與學生已有知識、經驗相聯系而又不能解決的問題,使學生從開始就對新問題產生濃厚的興趣,創設誘人的學習環境。今天的數學在工程、管理、經濟等領域的作用與地位早已像它在物理等基礎科學的領域的作用與地位一樣。我們的教學中應該對此有較充分的體現?梢詫⒁恍┥唐返淖罴研б鎲栴},利用數學分析商品是否相關、是否競爭等等,都充實到教學中來。要做到這一點,備課時要對問題的引入進行認真的設計。
。ǘ┌l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營造良好氛圍
1.建立師生之間和諧友愛的關系
高職數學課堂教學不僅是學生認知信息的交流,更是學生情感信息的交流。學生的情感十分豐富,如熱愛、美感、羨慕等,這些都可以成為創造性教學的動機。在教學過程中,學校領導要從管制監督教師向為教師服務轉軌;教師則由師道尊嚴、以教師為中心向為學生服務、以學生為中心轉軌。教師要摒棄滿堂灌的教學習慣,利用學生“熱愛、美感、羨慕”等真摯情感,建立師生互動、教學相長、平等民主的師生間和諧友愛的關系。
2.鼓勵學生提出不同的見解
在教學中,要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見解,提出不同的意見,從而培養學生勇于探索、敢于創造的獨創精神,引導學生自主活動,使學生真正成為認知的主體。數學教學是提示數學思維過程的活動,教師要充分展示思維過程,使數學教學成為再發現、再創造的過程;教師要創設學習情境,提出不同問題讓學生參考討論,鼓勵學生提出不同的見解,互相爭論、互相啟迪,這樣將有利于促進學生創造力的發展。
3.保證學生有思考的時間
在高職數學教學中,教給學生一定知識已不是教學的唯一目標,更為重要的是讓學生得到獲取新知識的方法。因此,教師要給予學生參與的時間和權利,并養成學生獨立判斷、獨立處理問題的能力和不斷更新自己知識的進取性傾向。數學教師應改進教學方法,在教學中滲透學習方法指導、學習風格指導、學習策略指導。要從保姆型或管家型的角色中走出來,充當導演,讓學生自己去當主角,采取讓學生自管、自理、自學“三自”教學方式,來確保學生有必要的思考時間。
。ㄈ┖侠磉x擇教學內容,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盡管高等數學是高職高專院校一些專業的基礎課,是從事本專業工作的工具,但各專業在應用高等數學時有差異,如管理專業應用較多的是線性代數、概率與數理統計,計算機類專業應用較多的是離散數學,而工程類偏重微積分。為適應高職高專高等數學的教學編寫了不少教材,但真正意義上適合不同專業要求的教材還較少,因此,應組織講授高等數學的教師為不同專業需求編寫出優質的高職高專高等數學教材。教材要針對一定的育人目標,指導學生認識客觀事物,了解客觀規律。創新教育的目標、方向最終必須落實在課程中、教材中,通過教師講授來實現。因此,好的高等數學教材的編寫非常重要。大學生畢業時有了必備的高等數學知識作工具,在今后的工作中就容易出成績,創新能力就強。即使有些學生專升本,高等數學也是基礎課,必考課,學好本課的必要內容,對升入本科也是十分有利的。升入本科相當于擴大了就業面,工作適應能力增強,也即是大學生的創新能力在高職高專教育階段得到了較好的培養。
(四)注重思想方法訓練,提高學生創新能力
1.進行歸納思維訓練,培養學生創新精神
歸納是對事物的若干個體或若干方面進行分析、研究,發現它們的共同屬性的一種思維方法。歸納思維是創造性思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可進行歸納思維訓練的內容很多。在教學過程中,要經常指導學生對解題思路、解題方法或解題步驟以及各章節的知識結構進行歸納總結。
2.進行類比思維的訓練,培養學生創新意識
在高職數學教學中,類比是根據兩個或兩類事物的一些相同或相似的屬性,猜測另一些屬性的可能相同或相似的思維方法。在數學教學中類比的種類與形式多種多樣,可由性質、公式、法則的相似性進行類比或推廣,可由“數”與“形”的結構相似性進行類比,可由解決問題方法的相似性進行類比,還可以從有限到無限進行類比等。
3.重視直覺思維,培養學生創新精神
直覺思維是一種不運用推理過程而直接了解事物的行為或能力的一種思維方式。多年來,人們一貫重視邏輯思維能力的訓練和培養,忽視直覺思維的訓練,從而導致學生數學能力片面發展及思維僵化與保守,不利于數學活動中的創造發明。事實上,許多數學家都很強調“直覺”,他們對某些問題提出著名的猜想,這反映了他們有很強的洞察力,能一眼發現有意義的命題,然后再加以證明。證明有時能實現,有時則不能實現,但尋找證明的活動推動了數學的發展。因此,高職數學教學過程中,應重視直覺思維能力的培養,指導學生多猜多想。
。ㄎ澹┺D變教學方式,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保畣l式教學
啟發式教學作為一種全面、科學、辨證的指導教學實踐的思想和觀念,是指教師在教學工作中,依據學習過程的客觀規律,引導學生主動、積極、自覺掌握知識的教學方法。在教學中,要積極實行啟發式教學,加強思維訓練,激發學生獨立思考和創新意識,讓學生感受、理解知識的產生和發展過程,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和創新思維習慣。數學教學實質上是數學思維活動的教學,教師要講解問題解決的思維過程,揭示問題解決的思想和方法,突出“怎樣想的”,以使學生“會想”。在教學中,通過教師的點撥,激發學生思維的火花,千方百計地啟迪學生積極思考,使相關的知識系統化,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此外,教師在認真上好每一節課的同時,還應對學生進行多種學法指導,如數形結合、分類討論、函數與方程、化歸等思想,還有綜合分析法、放縮法、反證法、數學歸納法等教學方法,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都具有深遠的意義。玻多媒體教學
在高職數學中,教師要恰當運用多媒體等先進的教學手段。盡管隨著現代教育技術的發展,多媒體輔助教學已成為大學教學改革的方向之一,但是對高等數學教學而言,應有取舍的利用。因為高等數學教學的目的之一是培養邏輯思維能力,如果把定理、公式的證明、推導過程事先展現在學生面前,課堂教學就不再證明、推導這些定理、公式,那么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就沒有在課堂教學中得到培養,進而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總之,高職院校肩負著培養具有創新能力的高級應用型、管理型和技能型人才的歷史重任,我們只有通過對課程教學、課堂教學等等方面的改革和創新,才能培養更多的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優秀人才。實踐證明,只有勇于探索,努力營造和諧的教學氛圍,選擇合適的教學內容,創新與完善高職數學教學的方法與手段,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才能有效培養與提升高職生的創新能力及其綜合素質,才能為市場和社會輸送高素質的職業人才。
參考文獻:
[1]鄭金洲.創新能力培養中的若干問題[J].中國教育學刊,2005,(1).
[2]閆保英.對高職數學教學改革的思考與探索[J].山東省農業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4,(6).
[3]張亞春.對高職學生數學思維、探索和實踐能力培養的思考[J].中國高教研究,2004,(11).
【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合作交流能力論文(精選6篇)】相關文章:
成人英語教學中交流能力的培養論文03-19
加強學生數學合作交流意識的培養的論文10-30
淺談數學教學中創新能力的培養論文08-27
地理教學如何培養學生創新能力論文02-10
化學教學中培養學生質疑能力論文08-25
小學數學教學中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的論文08-28
高中地理教學中如何培養創新能力論文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