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

      1. 護理個案論文

        時間:2024-05-16 15:09:15 護理學畢業論文 我要投稿

        護理個案論文8篇[優]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論文吧,論文一般由題名、作者、摘要、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和附錄等部分組成。你所見過的論文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護理個案論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護理個案論文8篇[優]

        護理個案論文1

          1考核結果

          在追蹤考核過程中,責任護士對體溫單、患者入院評估單、健康教育計劃單里的內容基本掌握,醫囑單和護理記錄單內不掌握的內容較多。

          2個案追蹤考核中發現的問題

          2.1醫院中的部分制度與本醫院的實際工作不符

          一方面是大家對等級醫院評審要求的規章制度等相互照搬照抄,沒有結合醫院實際情況,片面追求材料的準備;另一方面,護士的工作往往是通過經驗積累或口口相傳完成的,對于各項規章制度等缺少理解和實踐,造成理論與實踐脫節的現象。

          2.2護理人員的學習方法有待改變

          第一周期等級醫院評審注重片段式的提問和檢查,沒有指導醫院加強內涵管理和過程管理,對所發現的問題缺乏追蹤及持續有效監管,使得醫院的培訓缺乏針對性,流于形式,護理人員在工作中機械記憶,被動工作,注重完成工作量。

          2.3不理解護理程序

          追蹤考核過程中,護士的思路仍然以執行醫囑為中心,片段性護理,很少考慮患者的個體需求。

          3改進措施

          3.1完善相應的制度、規范等

          根據本院的具體情況,完善護理制度、流程等,補充原來沒有的`、口口相傳的規范,修訂操作性不強和過時的護理制度、流程等。對運行中感到不妥的制度,隨時修改,使理論與實踐相統一。

          3.2對護士長進行個案追蹤法考核

          護士長的理念和能力直接影響護理人員的綜合素質,護理人員對各項規章制度等的理解和運用情況,取決于護士長的培訓力度,所以,首先要培訓考核護士長。

          3.3建立個案追蹤考核法的長效機制

          建立培訓質量管理小組,制定計劃,定期進行個案追蹤,考核護士的服務過程,提高護士學習知識、運用知識的能力。綜上所述,個案追蹤考核法作為一種新的培訓方法,使得培訓工作更加有針對性,保證了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

        護理個案論文2

          摘要:外科傷口為細菌感染,治療不當能夠造成傷口感染現象出現,造成傷口愈合時間延長同時質量效果差。外科醫療工作者要系統的分析、合理的控制、良好的交流、耐心護理,推動傷口快速愈合。從恢復階段中要保持良好的觀察,了解傷口情況同時制定應急方法。

          關鍵詞:外科傷口;換藥方法;護理

          1外科傷口換藥的目的及方法

          1.1換藥的原則:無菌操作是每位醫護人員必須牢記的準則。外科工作者從換藥過程中,和病人進行直接的接觸,所以一定要做到無菌操作。從換藥過程中應當了解患者傷口位置、現狀等等,從換藥過程中保證材料齊全。在換藥之前應當保持自身清潔,做好相應的預防措施。從換藥完成時能夠結合傷口具體現狀科學合理的轉變治療計劃,存在另外特殊情況的病人要快速調整治療方案,防止傷口惡化。

          1.2外科傷口換藥目的:換藥為業務過程內非常關鍵的操作,同時為外科病房內非常常見的治療手段。外科患者身體損傷,很有可能出現出血現象,出現感染之后也許存在化膿情況,上述種種均能夠導致敷料污染。換藥,也就是更換敷料,能夠及時消除覆蓋物,保持良好的環境,推動肉芽組織快速恢復,推動傷口痊愈。工作者從換藥過程中,能夠了解傷口具體現狀,結合傷口具體現狀轉變治療計劃,制定相應的應對措施,推動傷口痊愈。部分患者存在水腫情況,從換藥過程中能夠合理控制松緊度,防止給血管產生壓迫造成血液不能夠流通阻礙傷口痊愈。

          1.3傷口的處理方法

          (1)從換藥過程中通過碘伏進行殺菌,避免給傷口產生刺激,同時能夠通過凡士林油紗有效的緩解病人產生的痛苦,同時避免組織液滲漏現象出現。

          (2)血供充足,感染可能性低的傷口能夠通過生理鹽水進行處理,隨后進行包扎。

         。3)在皮膚存在明顯破壞的傷口,從破壞的地方通過鹽水進行殺菌,從附近區域通過碘伏進行殺菌,殺菌完成之后,能夠通過鹽水紗布及凡士林紗布進行包扎,推動傷口快速痊愈。

         。4)在傷口出現感染之后要特別強調進行引流排膿,某些情況下應當拆開縫線,進行合理的引流,能夠通過雙氧水及生理鹽水進行殺菌,出現壞死組織之后要進行清理,同時能夠通過抗生素紗布進行填充,從傷口附近要能夠通過碘酒及乙醇進行殺菌。另外傷口出現感染之后應當及時更換敷料。

          1.4換藥的常用藥品:

          (1)鹽水,

         。2)3%雙氧水,

         。3)0.02% 高錳酸鉀溶液,

          (4)0.1%雷佛奴爾

         。S紗條)、0.02%呋喃西林溶液。有抗菌和殺菌作用。用于感染創面的清洗和濕敷。

          (5)抗生素溶液,

          (6)1%~ 2% 苯氧乙醇溶液,對綠膿桿菌具有殺菌作用,效果最好,采用創面連續濕敷,

          (7)油劑紗布,具有引流、保護創面、敷料不易干燥以及延長換藥時間等作用。創面分泌物少者,可 2~3 d 更換一次。常用有: 凡士林紗布; 魚肝油紗布: 具有營養和促進肉芽、上皮生長等作用,用于愈合緩慢的傷口。

          (8)粉劑、軟膏類,

         。9)中藥類,如紅油膏、生肌散、生肌玉紅膏、紫花燒傷膏、濕潤燒傷膏、大青膏等,具有止痛、拔毒生肌、排膿去腐等作用。

          2醫務人員在護理中的注意事項

          2.1注意事項

          2.1.1無菌一期傷口換藥通常保持于24小時、72小時,系統了解腫脹滲出現狀。

          2.1.2從手術之后三天之內應當保持換藥,尤其要強調產生血腫及引流現象規避風險為特別重要的。

          2.1.3骨科創面比較普遍的'為皮膚壞死、褥瘡創面,鹽水通常同部分階段,能夠從感染明顯、滲出明顯的創面內得到采納,能夠有效的緩解水腫現象,避免滲出現象。

          2.1.4再植手術通?梢越柚腕w溫保持一致的呋喃西林溶液換藥,給手指進行換藥要防止環形包扎,某些地方要通過紗布進行填充。

          2.1.5在創面方面而言,第一應當強調清創,在遭到明顯破壞的肌腱和血管組織進行處理,從換藥過程中能夠有效的處理,假如執意保留,很有可能導致感染現象出現。

          2.1.6從進行了相應處理的創口中,應當特別強調維持肉芽生長狀態,肉芽組織具備非常明顯的抗感染特征,若不存在滲出現象,那么應當避免通過抗生素及另外藥物進行處理,通過碘伏進行殺菌即可。

          2.1.7油紗條和創面保持一定距離,要從鹽水紗布中,避免鹽水流失。

          2.1.8出現感染現象之后應當開展細菌培養+藥敏再換藥,保證其安全性。

          2.2護理措施

          2.2.1心理護理:身體遭受損傷的患者往往精神比較緊張,可能造成患者和家屬情緒失控,在患者非常的擔憂。部分意外情況也許能夠造成患者和家屬產生消極思想,為治療產生明顯阻礙。護理工作者應當了解其心情,推廣普及相關知識,推動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在精神層面進行撫慰,推動患者提高治愈信心。

          2.2.2積極配合醫生:醫生和護士應當保持良好的溝通交流,維持治療室良好的環境。按階段在基礎設施開展檢驗,根據實際情況領取基礎設施,合理布局,保證醫生可以馬上利用。從換藥環節之內,護士應當做好防護工作,從清潔過程中,應當避免給傷口造成明顯的刺激,某些情況下應當通過凡士林紗布進行包扎,推動醫療工作順利進行,了解患者現狀,進行工作匯報。護士應當保證患者和家屬了解具體現狀,告知患者注意事項。患者通常情況下能耗非常明顯,要科學合理的調整飲食結構,特別注重補充蛋白質,推動傷口能夠快速愈合,保證治療效果。

          參考文獻

          [1]高洪霞.人文關懷護理在門診換藥病人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xx(25)

          [2]劉渤.人性化服務在換藥室護理質量管理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xx(2)

          [3]鄭孝炳.外科換藥的環境條件和應掌握的環節[J].中華中西醫雜志,20xx(5)

        護理個案論文3

          摘要:目的:利用個案追蹤法提高麻醉護理技能,降低麻醉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方法:建立質控小組,完善與追蹤表內容相匹配的質量標準和評價體系,培訓質控小組成員學習個案追蹤方法,按照每周追蹤2例的頻次,在10:30~16:00期間,確定麻醉復蘇高峰段為追蹤時間進行追蹤。結果:壓瘡發生率下降0.6%,精麻藥品管理合格率上升11%,輸血質量合格率100%,全麻復蘇患者導管脫落率下降2.9%,全麻患者墜床發生率為0。結論:個案追蹤法有利于提高麻醉護理技能,降低麻醉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

          關鍵詞:個案追蹤法;麻醉;護理

          在發達國家,麻醉護士早已是一項傳統行業,美國和波蘭開展麻醉?谱o士教育已有近1個世紀的歷史[1]。隨著我國醫療改革的逐步完善,護理行業日趨細化,開始向專職化發展,麻醉護士成為我國近年來新興的護士工作種類。我國對麻醉護士的培養和教育尚處于起步階段[2]。個案追蹤是以患者為中心,通過訪談其就醫過程每個環節,證實醫院護理制度、工作指引是否完善以及護理措施是否到位,有助于規范護士行為,防止護理不良事件,提升護理質量[3]。我院自20xx年起運用個案追蹤法結合按能級分層次培訓,在提高麻醉護理技能方面取得較好的效果,現介紹如下。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

          追蹤患者納入標準:全麻,ASA評分Ⅱ級及以上。20xx年我院全麻手術患者10474例,復蘇室接收病人9861例,其中骨科2969例,胸科361例,腔鏡手術2229例,其它類手術4302例。我院麻醉復蘇室床位11張,護理人員15名,職稱包括主管護師2名、護師8名、護士5名,學歷為本科11名、大專4名。

          1.2方法

          1.2.1建立質控小組及完善質控體系

          (1)建立質控小組,培訓質控小組成員學習個案追蹤方法,按照每周追蹤2例的頻次,在10:30~16:00期間,確定麻醉復蘇高峰段為追蹤時間。制定追蹤表,報批護理部審核后使用。主要內容緊扣“人機料法環”:人———被追蹤對象主要是護士或?谱o士,追蹤的內容包括儀容儀表、資質、能級、職責、藥品了解、操作技能,培訓、考核。機———主要追蹤護士對日常工作中使用的機器能否掌握應用方法,保養和維護知識以及當機器出現故障時解決方法是否正確。料———追蹤內容包括麻醉前、麻醉中、麻醉復蘇病人的護理常規,入、出復蘇室標準,拔管指征,steward評分標準,精麻藥品管理規定規范,門診麻醉配合。法———主要包括護理常規、制度、規范、流程、預案、不良事件的制訂、修訂、培訓、考核、落實情況。環———包括兩個方面即環境和環節,其中環境主要指手術間藥柜、復蘇室、準備間、庫房的環境是否安全、安靜、整潔、整齊,環節指交接班環節以及不良事件、預警、危急值報告等環節。(2)建立并完善與追蹤表內容相匹配的質量標準和評價體系。

          1.2.2對象選擇

          Braden評分≤18分者;全麻患者手術時間≥3h者;術后蘇醒延遲(≥2h)者。

          1.2.3追蹤方法

          手術患者入復蘇室后,根據追蹤患者納入標準篩選出需要追蹤的患者,對當班護士進行個案追蹤,先現場觀察當班護士對追蹤患者的各項護理操作,并記錄不規范的環節,待當班護士操作完畢,根據“人機料法環”的原則,針對存在的問題進行提問,并設計突發狀況,考察被追蹤護士的專業技能及處理問題的能力。將追蹤記錄錄入質量標準和評價體系。

          1.3結果

          追蹤方法實施后與實施前質量監測指標比對:壓瘡發生率降低0.6%,精麻藥品管理合格率提升11%,輸血質量合格率達到100%,全麻復蘇患者導管脫落率降低2.9%,全麻患者墜床發生率為0。

          2討論

          2.1麻醉護理專科理論基礎薄弱

          麻醉護理在我國的發展尚處于起步階段,麻醉護理人員的素質還不能完全適應麻醉學科的發展[4]。廣東省對117所醫院麻醉護理人力資源現狀調查顯示,麻醉護士學歷組成是中專54.1%、?38.4%、本科7.5%[5]。由于麻醉護理專科人力資源有限,麻醉學科發展迅猛,專業的麻醉護士無法滿足臨床麻醉學科的需要,因此目前臨床大部分麻醉護士由手術室護士轉為麻醉護士,麻醉護理?评碚摶A薄弱。我院是教育部直屬三級甲等教學醫院,麻醉科是省臨床重點?,針對麻醉護理?评碚摶A薄弱現狀,護理部自20xx年起成立麻醉復蘇護理單元,設立護士長,將麻醉復蘇護理單元人力資源學歷結構進行調整,麻醉復蘇護理培訓實施按能級培訓結合個案追蹤法,夯實麻醉護士?评碚摶A,提升了麻醉護士解決臨床問題的'能力。

          2.2麻醉護理人員培訓內容應突出臨床麻醉的“護理”工作

          麻醉護理人員培訓目前多是與醫生一起共同接受麻醉專業醫療培訓,缺乏專業護理內容,對復蘇室護理工作存在安全隱患。通過本研究,作者認為,麻醉護士在接受麻醉專業醫療培訓的同時,必須進行麻醉護理專業培訓如麻醉護理、重癥監護護理、疼痛護理等,對麻醉專業使用的儀器設備使用保養納入培訓和考核內容,并通過個案追蹤形式強化培訓效果,提高麻醉護士實踐技能。

          2.3利用質量標準和評價體系確保培訓效果

          精麻藥品管理是復蘇室護士工作重點之一,建立精麻藥品管理制度和流程,利用個案追蹤,協助復蘇護士做好精麻藥品規范管理。手術患者全麻復蘇時易發生壓瘡。在個案追蹤時,通過查看患者易受壓部位皮膚狀況,提問壓瘡分期等知識,根據質量標準,監測復蘇護士對壓瘡預防的措施落實情況。全麻復蘇患者在蘇醒前煩躁,易導致意外拔管,通過個案追蹤,有利于考察復蘇護士對預防管道脫落的預判斷和護理措施執行情況。

          2.4個案追蹤法能有效降低麻醉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

          魏霞等[6]認為,預防護理不良事件發生作為護理安全管理的重要內容,是一個較為復雜的過程,且與人、設備等因素具有密切關系。林娟等[7]認為,重點科室護理工作量大,涉及面廣,與其他科室銜接環節多,細微差錯都可能造成嚴重后果,護理安全尤為重要。麻醉護理個案追蹤以患者為中心,在臨床實踐過程中,結合現場考核,先看麻醉護士操作,對操作存在的問題進行提問,根據提問結果再追蹤制度流程的完善,同時也便于對培訓效果,如麻醉護士對麻醉患者入、出復蘇室標準,拔管指征等護理?浦R掌握和應用等進行評價。追蹤法的實施可有效降低麻醉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麻醉護理如何適應現代麻醉學科發展,培訓具備人文社會科學、醫學、預防保健的基本知識理論和技能,能在臨床麻醉、急救復蘇、重癥監護治療及疼痛診療領域內從事臨床麻醉護理、護理管理、教學和科研的應用型人才[4],還有待進一步探索。

          參考文獻:

         。1]曹華麗,叢培麗.澳大利亞麻醉護士簡介[J].中華護理雜志,20xx,44(4):381-382.

         。2]王瑩,李秋潔,洪素.國內外麻醉?谱o士的培養方式學歷要求及需求量研究[J].護理研究,20xx,28(8):2821-2823.

         。3]何利君,周宏珍,趙志榮,等.個案追蹤法在護長夜查房中的應用與效果評價[J].護士進修雜志,20xx,30(2):221-224.

         。4]韓文軍,梁新蕊,張玲娟.麻醉專科護士發展與培訓現狀[J].國際麻醉學與復蘇雜志,20xx,34(2):188-192.

         。5]張偉英,陳香琴,李景田,等.麻醉護理現狀調查與專業構建思路[J].護理學雜志,20xx,24(3):61-64.

         。6]魏霞,洪楚云,蘇真嬌.個案追蹤法在ICU護理安全管理中的應用及評價[J].國際護理學雜志,20xx,34(5):1405-1407.

         。7]林娟,王萍,王國秀.重點科室護理安全隱患的整改效果分析和體會[J].現代醫學,20xx,40(2):104-107.

        護理個案論文4

          【摘要】目的 總結并探討甲狀腺癌手術前后的護理措施。

          策略 回顧17例甲狀腺癌患者從心理、術前準備、術后病情觀察等方面的護理策略和效果。

          結果 通過全方面的護理幫助患者渡過危險期,1例患者并發乳糜漏,后均治愈出院。

          結論 對患者進行手術前后的綜合護理,能有效減輕病情,推動疾病的恢復。

          【關鍵詞】甲狀腺癌,護理

          甲狀腺癌是頸部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由于手術范圍大,術后病情變化快,并發癥發生率高,嚴重影響患者的順利康復[1],因此加強手術前后的護理尤為重要。

          我科從20xx.7-20xx.12對17例甲狀腺癌患者從生理、心理、病情觀察等方面進行護理,加強手術前后的護理,療效滿意,現將護理體會總結如下:

          1.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本組17例患者均為甲狀腺癌患者,均經術后病理證實,年齡在26-66歲,其中男性5例,女性12例,術后病理均為甲狀腺乳頭狀癌,其中3例合并結節性甲狀腺腫,2例合并淋巴細胞性甲狀腺炎。

          1.2 治療及轉歸 本組患者7例行雙側甲狀腺全切除術,11例行甲狀腺癌標準根治術,8例行頸淋巴結清掃術,1例并發乳糜漏,住院期間均給予整體護理治療,從生理、心理,完善術前準備,嚴密觀察術后病情,加強切口與引流管的觀察及護理,重視術后并發癥的觀察及護理,后均痊愈出院。

          2.術前護理

          2.1 心理護理 患者常在無意中或體檢中發現腫塊,病史短而突然,或腫塊已有多年突然增大,多擔憂疾病的預后,表現出緊張、焦慮不安,所以對待患者應熱情,使其盡快適應住院環境,多與其溝通,了解其心理狀態,向其說明手術的必要性和術前準備的作用,,解除其思想顧慮,積極配合疾病的治療。

          根據患者情況,遵醫囑予鎮靜安 眠藥,使其處于接受手術的最佳身心狀態。

          2.2 術前準備 要指導患者進行體位鍛煉,即將軟枕墊于肩部,保持頭低、頸過伸位,以利于術中手術野的暴露[2]。

          指導其掌握深呼吸、有效咳嗽的策略。

          指導其進食足夠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飲食,鼓勵患者新鮮蔬菜和水果的攝入。

          術前遵醫囑予完善各項輔助檢查,根據情況予頸部及胸部備皮。

          3.術后護理

          3.1 病情觀察 術后遵醫囑予吸氧、心電監護,嚴密觀察生命體征的變化,觀察患者有無呼吸困難,聲音嘶啞、飲水嗆咳,有無手足麻木、抽搐感,觀察有無甲狀腺危象,如有異常及時匯報醫生對癥處理。

          3.2 切口及引流管護理 切口應觀察有無腫脹,周圍皮膚有無滲血及青紫,定時擠捏引流管,保持其通暢有效引流,嚴密觀察引流液的量、顏色和性質,如有出血或乳糜漏及時匯報對癥治療。

          3.3 體位及飲食指導 術后患者頸部應制動,以免過多活動引起出血,術后麻醉清醒、血壓平穩后可改半臥位,以減少切口張力利于引流管通暢且利于呼吸順暢。

          術后6小時后根據患者情況予進溫涼半流質飲食,切忌過燙。

          進食時觀察有無嗆咳等不適。

          3.4 術后并發癥的觀察和護理 (1)呼吸困難和出血 是術后最危急的并發癥,多發生于術后48小時內。

          按醫囑床邊備氣管切開包,立即配合床邊搶救或進手術室,迅速去除血腫;若為喉頭水腫者,囑其不說話,遵醫囑使用激素。

          (2)喉返神經損傷 觀察有無聲音嘶啞或失音。

          應做好安慰解釋工作,以減輕病人焦慮。

          (3)喉上神經損傷 外支損傷可引起音調降低;內支損傷在進食或飲水時發生嗆咳、誤咽。

          發生嗆咳,要協助病人坐起進食,或半流質飲食。

          (4)甲狀旁腺損傷 出現口唇、四肢麻木、手足抽搐時,立即靜脈注射10%葡萄糖酸鈣。

          抽搐時,立即用壓舌板或匙柄墊于上下磨牙間,以防咬傷舌頭。

          限制含磷較高的`食物,如牛奶、瘦肉、蛋黃、魚類等。

          (5)乳糜漏 術后觀察引流液情況,引流量突然增加,且由黃色變為乳白色,應懷疑淋巴漏的發生,及時報告醫生進行引流液的化驗,早期診斷治療。

          遵醫囑予持續恒定的負壓吸引,制約飲食,補充營養,應用奧曲肽等有效的醫療護理措施[3]。

          1例乳糜漏患者經積極治療后完全治愈。

          3.5 出院健康指導 (1)教會患者自行檢查頸部,出院后定期復診。

          (2) 指導其練習頸部活動,推動頸部的功能恢復。

          頸淋巴結清掃術者在切口愈合后應開始肩關節和頸部的功能鍛煉,預防肩下垂。

          功能鍛煉應持續至出院后3個月。

          (3)幫助其調整心態,配合治療。

          (4)對于甲狀腺全切除者,應早期給予足量的甲狀腺制劑,預防腫瘤復發。

          (5)術后忌碘飲食,勿食海鮮類食物。

          4.小結

          甲狀腺癌的發病率在逐年升高,外科手術切除是改善其預后的最有效策略。

          由于甲狀腺癌根治性手術創傷較大,因此護理工作在手術療效和患者預后方面越來越重要,精心的護理是手術成功的重要保證。

          總之,從生理、心理、健康等各方面對患者進行綜合護理,,能有效減輕病情,推動疾病的恢復。

          參考文獻

          [1] 黃雪輝,黃梅連,吳秋莉. 甲狀腺癌患者的圍手術期護理[J]. 當代護士 20xx,(1):67-68

          [2] 周磊,陳秀娟,李晶. 甲狀腺癌的圍手術期護理[J]. 現代護理 20xx,30(3):151-151

          [3]李偉漢,張浩,劉平賢. 奧曲肽在甲狀腺癌根治術后乳糜漏治療中的應用[J]. 醫師進修雜志, 20xx,28⑶:36-37

        護理個案論文5

          1、兒科護理學中如何實施病案教學

          1.1教學案例的收集與整理

          進行病案教學中,注意選擇一些比較典型的、時效性強的案例,把抽象的內容用形象的、生動的案例表達出來,對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很大幫助。所選擇的案例有以下幾方面要求:

         。1)所選的案例能夠與教學目標相匹配,要貼切、恰當,能反應教學內容。

         。2)案例要生動形象,在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的同時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3)案例要容易被學生理解,難易適度。

          (4)基于內容的重點難點之上來創設問題。

          1.2病案討論

          教師對討論內容和結果在進行整理、總結、分析之后,聯系相關學科知識和基礎理論,針對難度較大的問題進行全面、深刻地點評,其目的,能夠使我們的同學盡快的習慣臨床思維方法。此階段,案例中的關鍵點及案例討論中存在的長處和不足必須要特別的講明,把病案中涉及到的理論背景重點指出,結合相應的學科知識做必要的強化,以此幫助學生認識和理解相關的疾病。

          1.3設計實例

          例如在進行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患兒的護理教學時,以一個典型的病例導入新課。如:患兒,男,11個月,因哭鬧,多汗一個月就診,混合喂養,未添加輔食,母親妊娠晚期有肌肉抽搐史。小兒常居在室內,經常腹瀉,至今不能扶站。查體:體重9kg,身長70cm,發育營養尚可,前囟2cm×1.5cm,枕禿,未出牙,方顱、肋緣外翻,肝右肋下1cm,脾(—),輕度“O”型腿。病例中播放患兒的臨床表現,尤其是骨骼改變引起的幾種常見體征(枕禿、方顱、肋緣外翻“、O”形腿等等),結合發病機理及圖片進行講解。采用多媒體形式,使學生更直觀地了解佝僂病患兒的癥狀和體征,嚴重患兒出現的后遺癥,加深了學生對佝僂病臨床表現和護理的`認識,并在看完病例后提問:判斷小兒生長發育是否正常?為什么會出現上述表現?常見病因有哪些?首先,以問題導入新課讓學生帶著疑問和好奇心去聽課,這樣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和注意力。其次,教師精講佝僂病各期的臨床特點,討論出現上述體征的發病機制,然后請學生討論,并且提出護理診斷和護理措施。最后,在案例討論結束時教師進行總結,內容包括討論情況、學生發言和對案例的分析等,并將案例進一步引申,與相關理論相結合,從而歸納出重點內容。

          2、病案教學應用的啟示

          2.1促進學生的主動學習

          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是主動的、積極的知識探究者,而不是被動的、消極的接受者。病案教學法能夠最大限度地利用學生的時間和能力,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

          2.2培養學生學會學習

          教師是學生構建知識的組織者和促進者,病案教學法強調以學生的活動為主,在探究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生能夠自覺地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掌握了學習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同時,為學生的終身學習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3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創造精神

          病案教學的目的,是讓學生從一個決策者的角度出發,根據案例中所提供的資料,作出自己的判斷,案例討論的結果也可能略有差異,沒有人告訴你答案。在這樣一個主動思考和參與的過程中,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2.4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

          學生跨學科的綜合素質的培養,對于學校和教師來說,都是個難題。案例的設計和選擇中,不同學科的知識被整合在了一起,學生通過課堂討論和教師的適當引導,各科臨床知識與基礎知識間的應用和聯系實現了活學活用。由此可見,病案教學法培養了學生跨學科的綜合素質。

          3、結語

          病案教學法在兒科護理學教學中的應用表明:課堂內容與案例的情境有機的結合在一起,從臨床角度,提出相應的護理問題,一方面,能夠將教學內容簡單易懂,生動形象的教授給學生,學生的學習興趣被有效激發,鍛煉了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同時,在討論的過程中,也鍛煉了學生的語言表達、邏輯思維及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另一方面,由于案例教學法要求教師具備多學科專業知識,可以促進教師專業素質的提高,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得到提高。由此可見,病案教學法的應用增強了兒科護理學的教學效果。

        護理個案論文6

          【摘要】:目的 探討2型糖尿病患者治療和護理要點。方法 全面評估患者情況,做好心理護理、觀察病情變化及做好健康指導。結果 經過系統護理干預后順利有效通過治療達到預期效果。結論 做好2型糖尿病護理,提高患者生活質量、預防嚴重并發癥的有效措施。

          【關鍵詞】:2型糖尿病,護理

          糖尿病是一組由多種原因引起的胰島素分泌缺陷和作用缺陷而導致以慢性血葡萄糖(即血糖)水平增加為特征的代謝疾病群。本病除碳水化合物外,尚有蛋白質脂肪代謝紊亂。臨床上出現多尿、多飲、多食消瘦等表現,久病可引起多系統損害,導致失眠、腎、神經心臟、血管等組織的慢性進行性病變,引起功能缺陷及衰竭。重癥或應激時可發生酮癥酸中毒、高深性昏迷等急性代謝紊亂。

          糖尿病史繼心腦血管病、腫瘤、艾滋病之后的第四位致人死亡的疾病,患者人數以加速度上升,其中2型糖尿病患者占了90%-95%。目前我國糖尿病患者病率正在明顯增加,已經與歐洲發達國家的糖尿病患病率相似,我國糖尿病的總人數已經處于世界第二位,超過4000萬,到20xx年預計將達到6000萬。糖尿病合并感染其發生率為百分之三十五至百分之九十,感染時糖尿病嚴重并發癥之一,是引起糖尿病死亡率明顯上升的重要原因。[1]

          一、 臨床資料

          患者李惠瓊女性,68歲,退休醫生,已婚,無過敏史。于20xx-4-20患者因口干,多尿約十年,加重2天,嘔吐半天入院,查T36.4℃、P100次/分、R20次/分、BP108/74mmHg。入院后科測血糖HI,遵醫囑予補液小劑量胰島素、抗感染及三餐前優必林70/30 18u、18u、18u皮下注射及監測餐前血糖等治療。于20xx-4-27出院。

          二、 護理

          1、 心理護理:評估病人對疾病的反應、對健康和生活的`信心、有無焦慮、悲觀失望甚至恐懼心理、對疾病抱消極的態度、不配合治療及護理。關心和理解病人、及時將糖尿病的基本知識和預后告知病人和家屬、使他們了解糖尿病不能根治、但可以通過飲食控制、終生治療、規律生活和適當體育鍛煉而避免并發癥的發生、可以和正常人一樣生活和長壽、鼓勵病人說出心理感受、耐心傾聽病人訴說、并與之交流、溝通、幫助病人認識病情、說明不良情緒與病情加重密切相關、解除焦慮、緊張心理、與病人家屬共同商討制定飲食、運動計劃、鼓勵親屬和朋友多給與親情和溫暖、使其獲得感情上的支持,鼓勵病人參加各種糖尿病病友團體活動、增加戰勝疾病的信心。

          2、 胰島素治療 :遵醫囑予小劑量胰島素把高血糖調到132mmoL/L ,餐前食用優必林70/30來調控血糖 ,使用胰島素時要注意不良反應:如a、低血糖反應,b、胰島素過敏,c、注射部位皮下脂肪萎縮或增生,停止該部位注射后可緩解自然恢復。

          3、 病情觀察:觀察患者血糖控制在理想狀態、定期監測血糖、血壓、血脂、糖化血紅蛋白、眼底、體重等,以正確判斷病情。

          4、 健康指導: 健康教育是重要的基本措施之一,是其他治療成敗的關鍵,良好的健康教育科充分調動病人的主觀能動性,積極配合治療,有利于控制疾病,防止各種并發癥的發生和發展,教育內容包括:

         。1)、 糖尿病知識指導:采取舉辦集體講座,提高有關學習資料和個別輔導相結合的方法,對病人進行全面有效地指導,是病人和家屬認識糖尿病是一種需終生治療的疾病,了解各種治療方法在控制疾病,防治并發癥中的作用,自覺地配合各項治療。

         。2)、飲食指導:飲食治療被認為是糖尿病治療的基石,合理膳食可以使患者逐漸恢復到理想體資。病人應掌握飲食治療的具體要求和措施,如控制熱量、合理配餐、定時進食、食物選擇等。

          (3)、運動指導:讓病人了解體育鍛煉在治療中的意義,掌握體育鍛煉的具體方法及注意事項,運動時隨身攜帶甜食和病情卡片以應備急需,運動中如感到頭昏、無力、心悸等應立即停止運動。

         。4)、用藥指導:患者掌握胰島素的注射方法、不良反應的觀察和低血糖反應的處理。

         。5)、疾病監測:用使血糖測定儀者應學會其血糖儀的使用方法,測三餐前血糖,并記錄結果,作為藥物劑量調整的參考。

         。6)、并發癥預防:規律生活,注意個人衛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保持全身皮膚、尤其是口腔、足部和外陰的清潔,如有破損或感染應立即就醫告知病人避免引起酮癥酸中毒及高滲性昏迷等的誘發因素。

          (7)、定期復查:指導病人出院后定期復查與糖尿病控制的有關各項生化指標,一般每三周復查果糖胺,每2-3個月復查糖化血紅蛋白。每年定期對眼底、心血管和腎功能進行檢查,以早期發現慢性并發癥,及時得到治療。

          參考文獻

         。1] 曠炎平,王林靜,鐘淑婷,葉新. 2型糖尿病并發感染者血清維生素和免疫水平分析及臨床護理研究 .[J]護士進修雜志20xx年2月第27卷第4期.

         。2] 陳燕.多樣性護理方式對2型糖尿病患者治療依從性及療效的影響. [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xx年3月11日第28卷第8期

        護理個案論文7

          【摘要】多年臨床經驗認為,孕婦之整體護理應根據孕婦需要,因人而異,個體化,科學化,人性化,具體化;切實做好乳房、乳頭、皮膚、衣著、運動、清潔衛生等護理尤為重要。

          【關鍵詞】孕婦需要;臨床護理

          1乳房的支托

          懷孕期婦女乳房在體內激素刺激下,乳腺管增生,乳腺泡發育,乳房組織發育增大,乳頭易勃起,對刺激敏感,孕婦常有觸痛、脹和沉重等不適感。此時,穿戴合適的乳罩可達到滿意效果。首先,穿戴乳罩支托乳房,避免乳頭與內衣接觸,可有效減輕不適’其次,戴乳罩可以維持正常而又美觀的乳房外形。由于乳房沒有隨意肌,若不用乳罩支托,孕期的乳房外形則容易改變,合適的乳罩應該具備可以隨意松緊之特點:隨著胸圍的增大,乳罩大小需要相應調整;乳罩支持乳頭所在的正確位置應是乳頭連線在肘與肩之間的水平位,防止乳房的重量將乳罩往背部方向牽拉。

          2乳房的清潔

          清潔乳房不僅可以保持乳腺管的通暢,又有助于增加乳頭的韌性,減少哺乳期乳頭破例等并發癥發生。在初乳出現階段,初乳在乳頭處形成結痂,應先以軟膏加以軟化然后用溫水拭除;如果產前使用肥皂或酒精洗乳頭,除去了乳頭周圍皮脂腺分泌,去掉可保護皮膚的油脂,可使乳頭過于干燥,很容易發生破裂而受損害。所以準備母乳喂養的孕婦,不主張使用肥皂和酒精來清潔乳房。乳房的`護理應該暴露于陽關和空氣中進行。孕婦每天準備一條干凈毛巾用溫水清洗乳房,擦洗時切勿造成乳頭乳頭刺激而引起疼痛。在懷孕的最后3個月,使用干凈毛巾磨擦乳頭以增強乳頭的韌性,有助于預防乳頭破裂。也可指引孕婦,在清洗乳房后,用少量油脂置于大拇指和食指上,然后拇指和食指輕柔地旋轉乳頭30s,將油脂均勻地涂在整個乳頭上。

          3乳頭的護理

          正常的乳頭為圓柱形,突出于乳房平面,呈一結狀。乳頭扁平或輕度凹陷者,往往在分娩之后會自然突出,如果乳頭內陷,可致產后哺乳發生困難,甚至無法哺乳,從而繼發乳汁淤積,繼發感染而發生乳腺炎。對于乳頭內陷者,應該于懷孕5—6個月時開始設法糾正。具體做法是以雙手大拇指置于靠近凹陷乳頭的部位,用力下壓乳房組織,然后逐漸向乳頭的位置向外推。每日清晨或入睡前4—5次,待乳頭稍稍突起后,用手指輕微提起使它更突出。也可用拔火罐方法向外吸出,或用1個5ml注射器的外管扣在乳頭上,用1橡皮管連接另1個5ml注射器,利用負壓抽吸,也有助于乳頭外突。每次清洗乳房,軟毛巾擦干后,以手指捏起乳頭根部輕輕向外牽拉,并揉捏乳頭數分鐘,長期堅持,糾下內陷使乳頭凸挺。

          4皮膚的護理

          妊娠期新陳代謝旺盛,孕婦的汗腺、皮脂腺分泌增多,陰道分泌物也增加,常導致孕婦不適感。經常沐浴、更換內衣可以促進舒適,沐浴和擦身可以在孕期任何時間進行

          (胎膜已破者禁止沐。=洺O丛杓瓤梢员3制つw清潔,又可以刺激皮膚、促進血液循環,有助于松弛肌膚、請除污物、消除疲勞、振作精神、促進心身爽快,同時促進皮膚的排泄功能,減輕腎臟的排泄負擔。妊娠最后3個月階段,由于長大的腹部致使孕婦身體不易保持平衡,進行浴盆動作苯拙。容易滑倒,所以不主張盆浴,建議采用坐位淋浴方式。處于對安全的考慮,護士要提醒孕婦:

          (a)沐浴時,地面加防滑墊;

         。╞)沐浴時間不易過長,以防發生頭暈;

         。╟)沐浴水溫適中,過冷或過熱的均可刺激子宮,引發早產。

          5孕婦的衣著

          理想的孕婦服裝標準是能有助于糾正膨脹的人體外形,衣著既美觀富有時代感,又不緊縮身體。因此,孕婦穿著應該依據不同季節,選擇不同的質料制成,其式樣應該符合從肩以下寬松、無腰帶、便于洗滌。孕期提倡穿彈性好的連褲襪,避免穿環形襪帶以及圓口松緊的長筒襪,因為長筒襪妨礙下肢靜脈回流,加重靜脈曲張。隨著孕期增加,孕婦身心重心發生前移,常常需要改變身體姿勢才能維持身體平衡,此時孕婦穿鞋要考慮安全性,為此不能穿高跟鞋或容易脫落的涼鞋。穿高跟鞋會增加腰和后背肌肉的支撐力量,加重姿勢的改變程度而導致背痛和疲倦,許多平底鞋,缺乏支托作用,走路是震動會直接傳到腳上,也不便于行走,用樣導致孕婦疲倦、腿痛、背痛等情況。孕婦的鞋最好:

          (a)腳背部能與鞋緊密結合;

         。╞)具有牢固支撐身體的寬大后跟;

         。╟)鞋后跟高度在2—3cm左右;(d)鞋底帶有防滑紋。

          6休息與活動

          人體由各種類型細胞組成,每種細胞都具有特殊功能,當神經細胞能量耗盡時就會使人感覺疲勞,可能做出有害于身體的某些反應。預防疲勞要比從過度疲勞中恢復過來更重要,而孕婦很容易疲勞,必須向她們強調防疲勞的意義,使其掌握有關的預防措施。休息和睡眠可以使細胞能量得以補充,是避免疲倦、恢復精力的有效方法。休息和睡眠時間因人而異,且與每天消耗的精力有關,應該使孕婦獲得自己認為需要并感到滿足的睡眠時間。除每晚8h睡眠外,還應使孕婦在白天至少有1h的休息時間。休息時爭取舒適的臥位(主張左側臥位)或坐位(腿抬高),強調使孕婦心理及身體各部肌肉,如腹部肌肉、腿和背部充分松弛,同時盡可能伸展肢體,促使心臟搏出的血液更容易流向四肢。懷孕期間參加室外運動可以獲得陽關和新鮮空氣。運動量的大小應根據孕婦的具體情況而定,以孕婦不感疲勞為宜。室外散步是最好的運動方式,散步不僅簡單易行,可以刺激全身肌肉活動,并增強身體某些部位的肌肉力量,尤其是與分娩有關的幾組盆地肌肉。除散步外,護士應建議孕婦參加一些娛樂活動,例如:聽音樂、看電影、拜訪朋友等,也有助于松弛即將當父母者的焦慮心理,減輕精神壓力,每天安排不同方式的活動內容(如走路、站立、坐位等);

         。╞)活動的時間宜短;

         。╟)站立時,兩腿平行,兩腳稍分開,把重心壓在腳心附近,這樣不易疲勞;需要長時間站立時,每隔幾分鐘變換兩腿的前后位置,把體重放在伸出的前腿上,可以減少疲勞度;

         。╠)走路的正確姿勢是抬頭,伸直頸部,下額抵住胸,后背挺直,繃緊臀部保持全身平衡。每走一步注意踩實了再走第二步,以免跌跤;

         。╡)上下樓梯時,注意避免過度挺胸腆肚,看清階梯,一步步慢慢上下,使整個腳掌置于階梯上,使用腿部肌肉抬起,自然地登每一層階梯而不向前后傾斜。尤其妊娠晚期,隆起的腹部容易遮住視線,注意腳踩穩了再移動身體,如有扶手,應該扶著走;

         。╢)避免彎腰拾物,拾取地面物品時先曲膝后落腰蹲好后再撿拾。

        護理個案論文8

          關鍵詞:個案追蹤法; 護理不良事件; 上報; 效果分析;

          隨著人們對身體健康意識的提升, 醫療及護理安全成為關注的焦點;同時我國衛生部也給予了高度重視, 在《三級綜合醫院評審實施細則 (20xx版) 》中明確指出:臨床醫護人員必須實事求是、嚴格按要求向上級報告護理不良事件, 且實施非懲罰上報制度, 以期提高臨床不良事件上報率, 進而預防與控制護理不良事件的發生[1];但結合本院20xx年以前實際情況來看不良事件上報率依然呈現不高現象。本文回顧性分析本院20xx年將個案追蹤法應用于護理不良事件上報的效果, 并給予總結, 旨在提高臨床護理不良事件上報率;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西峽縣人民醫院是一所二級甲等綜合醫院, 實際開放床位1000張, 預申請二級綜合醫院等級評審。按照《二級綜合醫院評審實施細則 (20xx版) 》的目標要求[2], 自20xx年1月起對全院上報的護理不良事件實施個案追蹤法管理與上報制度。本研究將20xx年護理不良事件的上報情況作為改進前組, 20xx年護理不良事件的上報情況作為改進后組, 其中20xx年共收治各類疾病患者103472例, 20xx年共收治各類疾病患者112463例。

          1.2 方法

          改進前護理不良事件上報采用逐級上報制度, 具體由護士長收集并整理科室已定性的護理不良事件報表, 每個事件報表均由事件描述、原因分析及事件后果三個部分組成, 整理完善逐級進行上報。改進后組護理不良事件上報均采用個案追蹤法進行管理與上報, 具體如下:

          (1) 護理部設專人負責全院護理不良事件的管理, 每天對全院護理不良事件上報情況在院內網不良事件上報專欄進行查看;不良事件上報后, 護理部專干人員于8h內進行現場查看, 主要訪談不良事件責任護士、在班護士、病人及家屬、護士長等相關醫務人員及后勤保障人員, 還原事件經過并給予現場反饋意見[3]。

          (2) 相關護理單元由護士長組織科室全體護理人員進行不良事件的分析, 制定整改措施, 護理部全程進行指導并定期進行效果評價[4]。

          (3) 護理部每月對全院上報的護理不良事件進行統計分析, 隱去當事人姓名及科室在護士長例會上進行反饋, 并制訂整改措施;每半年召開一次全院護理人員不良事件分析大會, 進行警示教育, 組織全院護理人員認真學習, 嚴格實施, 消除護理隱患及缺陷。年底對于改進醫院工作流程有重大貢獻的不良事件上報者給予獎勵, 使“以患者安全為中心”的文化理念深入人心。

          1.3 統計學方法

          所采集的數據應用SPSS19.0進行分析處理, 計量數據以%表示, 行χ檢驗, (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自20xx年1月實施個案追蹤法對護理不良事件進行管理, 統計20xx年護理不良事件上報304例 (0.26%) , 20xx年護理不良事件上報96例 (0.09%) , 20xx年改進后較20xx年改進前護理不良事件上報例數明顯增加, P<0.05, 見表1。

          表1 20xx年與20xx年護理不良事件發生情況比較

          3 討論

          追蹤法是現代醫學臨床中常用的一種評價方法, 其是一種以患者為核心的追蹤評價方法;追蹤法可分為兩個類型即系統追蹤法與個案追蹤法;颊咴谂R床診療及護理過程中護理不良事件時有發生, 不僅直接影響臨床療效, 同時還給患者增加了治療痛苦導致產生不良情緒, 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護理糾紛的發生率。眾多研究均認為, 個案追蹤法應用于臨床護理實踐有著較好的應用效果;其優點主要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1) 個案追蹤法可提高護士對不良事件的認知程度;通過個案追蹤法科室具體訪談后發現護士對不良事件的定義、報告的種類、分級、目的、責任、報告流程還未完全掌握[5], 且對臨床護理不良事件上報存在認知不足;通過定期組織護理不良事件個案追蹤研討會, 臨床護理人員對護理不良事件上報的`意義有了更深的理解, 提高護理不良事件上報的行為;同時, 還能從不良事件中吸取經驗, 提升專業技能[6]。

          (2) 個案追蹤法提高了護理人員及護理管理者的安全意識;通過個案追蹤法訪談護士及護士長發現, 護士長對于護理不良事件有意或無意的忽略, 瞞報漏報及其在管理方面存在諸多漏洞均是造成護理不良事件低上報率的重要原因[7]。在個案追蹤中因為要訪談護士及護士長, 無形中也督促了大家對不良事件的高度關注, 護理部同科室一起從環境、人員、物品、流程、制度、系統查找真因, 制定改進措施, 并定期進行效果評價。

          (3) 個案追蹤法有助于構建護理安全文化通過個案追蹤, 我們詳細了解了每一例不良事件背后的故事, 并每月在護理長例會上反饋, 每季度召開全院護理不良事件交流大會。從不良事件中吸取經驗, 修正安全管理系統, 分享經驗教訓, 使醫護人員理解了不良事件導致的危害以及解決后的影響, 可提高患者安全照護的意識及不良事件上報的行為, 在工作場所創造了一種安全文化氛圍[8]。同時, 本研究通過對本院臨床護理不良事件應用個案追蹤法進行管理與建立上報制度后發現, 20xx年臨床護理不良事件上報率 (0.27%) 明顯高于20xx年的 (0.09%) , P<0.05;提示個案追蹤法對提高護理不良事件上報率切實有效, 為完善臨床護理安全管理制度創造了有利條件。

          臨床中護理不良事件較為常見, 因易對患者造成傷害而備受關注。不良事件報告管理在營造安全文化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 它體現的是一個護理工作者維護患者安全的素質和責任感, 自覺自愿地思考關于患者安全的問題, 并有如何去解決的愿望, 是關心患者安全、對患者負責任的表現;還可對臨床中護理不良事件進行及時反饋, 以逐步完善臨床護理安全管理制度。個案追蹤是以“患者為中心”的視角來評價臨床護理工作, 要求評價者從患者的角度檢視護理的全過程, 其不僅可有效提高了護理不良事件的上報率;同時還能更好地發揮護士的潛能, 提高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 增強護理安全意識, 以達到預防與控制臨床護理不良事件的發生。

        【護理個案論文】相關文章:

        護理個案論文05-15

        護理整體個案論文范文11-11

        護理個案論文8篇(精選)05-16

        護理研究論文03-18

        護理禮儀論文11-15

        臨床護理的論文05-15

        護理本科論文大綱11-27

        護理論文寫作03-18

        護理綜述論文03-06

        骨科護理論文03-03

        国产高潮无套免费视频_久久九九兔免费精品6_99精品热6080YY久久_国产91久久久久久无码

        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