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ub id="h4knl"><ol id="h4knl"></ol></sub>
    <sup id="h4knl"></sup>
      <sub id="h4knl"></sub>

      <sub id="h4knl"><ol id="h4knl"><em id="h4knl"></em></ol></sub><s id="h4knl"></s>
      1. <strong id="h4knl"></strong>

      2. 嬰幼兒麻疹的觀察護理論文

        時間:2024-10-14 23:19:12 護理學畢業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嬰幼兒麻疹的觀察護理論文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麻疹病毒體外抵抗力弱,對熱、紫外線及一般消毒劑敏感,56℃30min即可滅活,但耐寒及耐干燥,室溫下可存活數日,人類普遍易感,病后可獲持久免疫力[1]。該病主要在6個月~5歲小兒間流行,發病季節以冬春季為多,但全年均可發生。我國自普遍接種麻疹疫苗以來,麻疹流行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是近年來發病率有升高的趨勢。我院自2013年1~3月共收治麻疹患兒343例,經積極治療和精心護理,取得滿意效果,現進行如下報告。

        嬰幼兒麻疹的觀察護理論文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3年1~3月我院收治的343例麻疹患兒,男200例,女143例,年齡26d~8歲,合并肺炎36例,合并心力衰竭與肺炎16例。本組患兒均有不同程度咳嗽、發熱、口腔麻疹粘膜斑、全身皮膚斑丘疹。

          1.2病情觀察

          患兒因通常不能直接表達身體的不適,由于患兒營養不良、加之年齡小,體弱者癥狀較重,容易并發心肌炎、心力衰竭和肺炎,需要對病情變化進行細心和密切的觀察,從而及早給予有效的治療,才能減少并發癥的發生。

          (1)前驅期除觀察體溫外,應注意有無麻疹粘膜斑。

          (2)出疹期密切觀察患兒的咳嗽、皮膚情況以及精神狀態,當患兒出疹期間有持續高熱、呼吸急促、咳嗽加劇、透疹不暢、煩躁等時,提示患兒有并發肺炎的可能。

          (3)當患兒出現吸氣性呼吸困難、聲音嘶啞、哮吼樣咳嗽時,為并發喉炎,應保持呼吸道通暢,同時給予氧氣吸入,必要時氣管切開。

          (4)患兒出現煩躁不安、心音低鈍、面色蒼白、氣喘加劇,心率達160~180次/分,為并發心肌炎,應加強心電監護,同時要絕對臥床休息。

          (5)患兒出現驚厥、昏睡、嘔吐、前囟膨隆,為腦炎的表現,立即報告醫生,配合搶救治療。

          1.3護理方法

          (1)隔離:患兒入院后行呼吸道隔離,臥床休息,室內宜安靜,光線宜柔和。空氣新鮮,注意保暖,但不可過熱,室內溫度18℃~20℃,每日通風,空氣消毒。出疹前后5d隔離期內,如合并肺炎、應延長隔離期至出疹后10d。

          (2)飲食護理:飲食宜清淡、易消化,營養豐富的流質及半流質或軟食,忌刺激性,鼓勵患兒多飲水,切勿盲目忌口。

          (3)高熱護理:對于體溫過高的可酌情用小量退熱劑,如泰諾林、百服寧等,而對于不超過39℃一般不必作特殊處理,當疹子出透后,體溫可逐步恢復正常[2]。對于麻疹患兒為了避免刺激皮膚影響皮疹透發,不宜采用冷敷和酒精擦浴降溫,同時使用藥物降溫使體溫維持在38℃左右,不可降至過低,避免急驟退熱而致患兒虛脫。

          (4)五官、皮膚黏膜的護理:剪短指甲,保持皮膚清潔,出汗時要及時擦干,勤換清潔柔軟的棉內衣。部分患兒由于眼部分泌物多結痂使眼不能睜開,可用生理鹽水清洗雙眼,必要時使用氯霉素眼藥水或金霉素眼藥膏。對于有口腔潰瘍的患兒可每日用生理鹽水漱口,還可涂制霉菌素甘油等。口唇干裂者可涂石蠟油。

          (5)心理護理:由于患兒年齡較小,同時處于陌生和被隔離的環境之中,加之皰疹的刺激,會使患兒產生恐懼、緊張的負面情緒,患兒會哭鬧不止或者焦躁不安,因此醫護人員要以和藹的態度,溫柔的語言取得其信任,同時細心愛護,體貼患兒,消除其緊張和陌生感[3]。做治療時,應采取鼓勵表揚法,保持患兒情緒穩定,對于較大的患兒,應耐心的給予解釋,爭取配合治療。

          (6)出院指導及健康教育:向患兒家長宣教麻疹的隔離、防治知識,解除家長的思想壓力,緩解家長的不良情緒,同時對于營養不良的患兒要增加營養,進行適量的運動,增強體質,隨天氣變化增減衣服,少去人群擁擠的公共場所,并按時完成計劃免疫。

          2結果

          343例患兒入院后給予精心治療與護理,均治愈出院,合并嚴重并發癥的患兒治療時間都有不同程度的延長,但最終也都治愈出院。

          3討論

          急性患者為重要傳染源,無癥狀帶病毒者和隱性感染者較少,傳染性也較低。傳染期患者口、鼻、咽、眼結合膜分泌物均含有病毒,恢復期不帶病毒。麻疹的傳播方式是經呼吸道飛沫傳播,患者咳嗽、打噴嚏時,病毒隨排出的飛沫經口、咽、鼻部或眼結合膜侵入易感者。麻疹的潛伏期為6~21d,平均為10d左右,曾接受過被動或主動免疫者可延長至3~4周。典型麻疹臨床過程可分為3期:

          (1)前驅期:從發熱到出疹為前驅期,一般持續3~4d,主要表現為發熱、咳嗽、流涕、流淚、眼結合膜充血、畏光、咽痛、全身乏力等,部分患者有頭痛,并可出現胃腸道癥狀如嘔吐、腹瀉等。在病程2~3d,約90%以上患者口腔出現麻疹黏膜斑,為麻疹前驅期的特征性體征,具診斷價值。此斑位于雙側第二磨牙對面的頰粘膜上,為0.5~1mm針尖大小的小白點,周圍有紅暈,初起時僅數個,1~2d內迅速增多融合,擴散至整個頰粘膜,形成表淺的糜爛,似鵝口瘡,2~3d內消失。

          (2)出疹期:病程第3~4d時發熱、呼吸道癥狀明顯加重,此時出現皮疹。皮疹初為淡紅色斑丘疹,壓之褪色,大小不等,直徑約2~5mm,疹間皮膚正常。出疹高峰時皮疹可融合,顏色轉暗,部分病例可有出血性皮疹。

          (3)恢復期:皮疹達高峰后,常于1~2d內迅速好轉,體溫下降,全身癥狀明顯減輕,皮疹隨之按出疹順序依次消退,留有淺褐色色素沉著斑,1~2周后消失,退疹后有糠麩樣脫屑及棕色色素沉著為主要特征。綜上所述,對于麻疹患者采取及時有效的護理措施,在提高患兒治愈率的同時,也改善了患兒的生活質量。

        【嬰幼兒麻疹的觀察護理論文】相關文章:

        糖尿病足的護理觀察論文06-26

        臨床護理應用觀察效果研究本科論文6篇07-11

        探索嬰幼兒乳牙萌出期的居家護理08-01

        護理研究論文07-29

        臨床護理的論文05-15

        護理論文05-20

        心理護理的論文09-20

        護理專業論文[精選]07-25

        護理專業論文05-19

        護理禮儀論文07-03

        国产高潮无套免费视频_久久九九兔免费精品6_99精品热6080YY久久_国产91久久久久久无码
      3. <sub id="h4knl"><ol id="h4knl"></ol></sub>
        <sup id="h4knl"></sup>
          <sub id="h4knl"></sub>

          <sub id="h4knl"><ol id="h4knl"><em id="h4knl"></em></ol></sub><s id="h4knl"></s>
          1. <strong id="h4knl"></strong>

          2. 伊久香蕉在线视频网站 | 亚洲午夜精品A品久久 | 亚洲另类中文日韩 | 中文字幕不卡在线观看 | 中日欧美精品在线播放 | 日本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