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心內科護理質量控制系的建立論文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我院自2013年1月~2013年6月,針對心內科護理工作實際情況,構建了針對性的護理質量控制系。同時,選取2012年6月~2012年12月,心內科未實施護理質量控制系背景下的護理工作開展情況作為對比。同時,為了進一步詳細研究在護理質量控制系實施前后,心內科患者對于護理工作的滿意度以及投訴率情況,還分別選取了2012年6月~2012年12月以及2013年1月~2013年6月兩個時間段內,心內科所收治的200例患者(共計400例)作為受訪對象。400例受訪對象的基本資料為:2012年6月~2012年12月時間段內,共調查心內科所收治113例男性患者、以及87例女性患者,患者年齡在52~83周歲范圍之內,平均年齡為(67.5±2.1歲);2013年1月~2013年6月時間段內,共調查心內科所收治125例男性患者,以及75例女性患者,患者年齡在50~81周歲范圍之內,平均年齡為(66.8±2.5)歲。兩受訪時間段內,患者基本資料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在結合心內科科室常規護理工作特點的基礎之上,對護理質量控制系的建立需要重點關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1)需要構建心內科科室護理質量控制小組,由護士長擔任組長。要求組長能夠對各個護理人員的特點、能力掌握情況有一個基本的認識,結合個人資歷水平,為組員分配相應的質量控制工作任務,制定具體的職責與要求;(2)需要對存在的質量缺陷予以及時發現,確保護理質量的可靠性;(3)需要確定心內科科室具體的質量控制內容目錄,并按照基礎質量、專科護理質量、以及服務對象滿意質量對目錄內容進行劃分;(4)結合質量控制具體任務,編制相應的質量控制工作書。質量控制工作書當中,應當對責任人具體的質量控制項目、質量控制目標、質量控制標準、以及質量檢查管理方法有詳細的說明;(5)需要通過編制質量缺陷匯總分析表、以及公示表的方式,對護理工作中存在的缺陷進行及時的總結與歸納,分析其產生原因,制定針對性的解決措施,以確保對護理工作的可靠控制。
1.3統計學方法
本文中的所有實驗數據采用SPSS12.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期間比較以x2檢驗并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在護理質量控制系建立并實施后,接受調查的200例心內科患者對于護理工作的滿意度達到了98.00%(196/200),明顯高于實施前數據。同時,200例心內科患者接受護理后的投訴率僅為1.50%(3/200),明顯低于實施前數據。兩組數據對比存在顯著差異(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本文來自于《當代醫藥論叢》雜志。《當代醫藥論叢》雜志簡介詳見.)
3討論
大量的實踐研究結果向我們證實了一個方面的問題:在醫院面向社會大眾提供醫療衛生服務的過程當中,質量是最關鍵的要素之一。特別是在市場經濟的發展大環境下,對質量的保障可以說是醫院在參與行業競爭中,謀求不敗之地的關鍵武器。從護理工作的角度上來說,對其進行質量控制是至關重要的。特別是針對心內科而言,考慮到該科室所護理病患大多年齡較大,且病情危重,因此實施規范化、有序化的護理工作顯得格外關鍵。以上目標實現均需要通過構建心內科護理質量控制系的方式達成。與此同時,所構建的護理質量控制系當中,引入了包括計劃、實施、檢查、以及處理在內的PDCA循環工作模式,使得心內科護理工作者的工作積極性與工作潛力得到了很大的激發。事無巨細,護理工作中的任意一項操作均能夠落實到相關的責任人上,這也帶動著心內科護理人員質量管理意識、以及能力的提升。可以說,結合心內科護理工作的開展情況,建立護理質量控制系,并加以落實,對于提高患者對心內科護理質量滿意度,降低投訴率而言至關重要,值得臨床應用。
【心內科護理質量控制系的建立論文】相關文章:
數據化護理質量評價體系的建立及運作論文07-28
心內科護理論文10-23
心內科護理論文06-07
心內科護理論文[推薦]10-21
質量管理與控制論文10-26
心內科護理論文范文07-30
心內科護理安全管理論文09-30
心內科護理論文通用(7篇)10-18
護理系的相關論文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