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教育在傳染科護理中的應用論文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1年至2012年我院傳染科收治的480例患者作為本次護理研究的觀察對象,2011年傳染科共收治244例患者,而2012年傳染科收治了236例患者,在兩年時間內,對傳染科醫護人員進行了安全教育。
1.2安全教育方法
1.2.1樹立良好的安全意識
在傳染科護理管理中,必須樹立良好的護理安全理念,即在護理工作中,無任何護理差錯、安全事故、護理糾紛及并發癥等情況發生,與護理活動每個人員、每個環節緊密相連。為了幫助傳染科醫護人員樹立良好的護理安全意識,必讀定期對科室重點醫護人員進行培訓和考核,以轉變他們的護理觀念,提升他們的護理技能。而對于新進醫護人員或者存在職業暴露現象的人員,護士長應該與之進行有效的溝通,并給予生活上、工作上的關心,以轉變其護理觀念,增強其護理責任心,積極投人到護理工作中。
1.2.2強化安全防護教育
由于醫護人員是傳染科室被感染人群,為了避免職業暴露現象的產生,保證醫護人員生命安全,必須強化醫護人員的安全防護教育。傳染科醫護人員在日常護理工作中,要學會自我防護,在保護患者安全的同時,要樹立自我保護意識,護理過程中要佩戴手套和口罩,護理后要勤于洗手和消毒,在于患者血液或者體液接觸時,必須做好相關的安全防護措施,若出現被感染現象,要及時上報,給予相應治療。如,若醫護人員在于Hlv患者體液或血液接觸時受到感染,在短時間內可服用大劑量AZT藥物,并對其體內的HIV抗體進行檢測和記錄,并定期進行復查。
1.2.3做好護理安全保障
首先,要對護理風險有正確的認識,并做好相關的預防工作。傳染科醫護人員必須嚴格學習護理事故條例,對護理過程中存在的安全隱患、護理風險及產生原因進行正確識別,以為護理安全管理提供重要依據。其次,及時發現安全隱患,確;颊呱踩榱私档妥o理風險,避免護理糾紛的產生,醫護人員在護理過程中,善于發現護理安全隱患,并采取有效的管理和控制措施,以達到護患共贏效果。再者,制定嚴格的護理制度與流程。傳染科醫護人員在日常護理工作中,必須嚴格按照相關的護理制度與流程辦事,才能避免護理差錯的.產生,提高護理服務質量,避免護理糾紛的產生。
1.2.4采取有效風險防范措施
首先,傳染科疾病患者如果私自外出將對周圍環境造成嚴重污染,并擴大疾病傳染范圍,因此醫護人員在患者人院時,必須向患者介紹醫院環境,講解疾病傳播路徑,并提出隔離要求,以避免大面積傳染事故的產生。其次,由于不同的傳染疾病,可能出現交叉感染現象,因此傳染科室必須制定相關的管理制度,采取有效的防護措施,并嚴格按照無菌操作和消毒隔離規程要求,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和指導,以避免院內感染的發生。再者,由于很多護患糾紛都是因醫療費用引起的,所以醫護人員必須在患者住院期間,列出詳細的治療清單,讓患者能夠了解醫療費用的去向,消除患者及其家屬對醫療費用的疑惑,避免護患糾紛的產生。
1.2.5注重護理細節管理
在傳染科護理管理工作中,為了保證患者安全,必須注重護理細節上的管理,以營造零風險病房環境,滿足患者護理需求,提高護理質量。如,在傳染科室醫療物品管理上,必須實行“采購一保存一使用一廢棄”一條線管理措施,并由專業進行管理。同時在護理過程中,要注重人性化護理服務,以減輕患者痛苦。如,在患者人院時,護理人員應該詢問患者有無疼痛感,具體的疼痛位置、程度及持續時間,并采取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并對整個護理干預措施進行詳至田記錄。
2結果
經過安全教育后,傳染科醫護人員安全意識得到有效提高,并采取各種護理安全管理措施,有效降低了傳染科護理風險,整體護理滿意度為984%,護理失誤率為O%。
3討論
由于傳染疾病具有較強的傳播性和傳染性,在相對環境下,可能導致大范圍的傳染現象。而傳染科醫護人員作為傳染科護理管理重要責任報告人,不僅要給予患者有效的治療護理措施,同時樹立良好安全意識,做好相關安全防護措施,以對傳染源進行有效的控制,避免疾病擴散。傳染科護理管理風險主要分為兩個部分,即患者安全風險和醫護人員安全風險;颊甙踩L險產生原因主要有:新進醫護人員操作技能相對較差,如在執行醫囑過程中發生錯誤、輸液操作不當等,增加患者痛苦,容易引發護理糾紛;病房環境衛生較差,未能按照病種安排病房,導致交叉感染的產生,引起患者不滿。而醫護人員安全風險產生的原因主要有:在治療或者護理過程中,皮膚經常與傳染性疾病患者體液、血液等接觸,未能及時清洗,皮膚殘留有大量的病菌;在治療中皮膚容易被銳器刺傷,受到感染。本研究在傳染科護理管理中,對醫護人員進行了安全教育,幫助醫護人員樹立良好的安全意識,并制定相關的安全護理管理制度和流程,加強對醫護人員的培訓和考核,采取各種護理管理防護措施,有效降低了傳染科護理風險性,保證了傳染科護理質量和安全性。
作者:沈碧強 黃珍康 劉海玲 單位:湛江市第二人民醫院
【安全教育在傳染科護理中的應用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