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化學教學中對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論文
【摘 要】新課程把科學探究作為課堂教學的主旋律貫穿在化學學習的全過程。因此,培養學生對探究能力就顯得非常重要。在化學教學中應通過各種途徑,注重對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
【關鍵詞】化學教學 探究能力 培養
新課程《標準》總目標提出:義務教育階段的化學課程以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為主旨,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幫助學生了解科學探究的基本過程及方法,培養學生對科學探究的能力。使學生獲得進一步學習好發展所需要的化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新課程把科學探究作為課堂教學的主旋律貫穿在化學學習的全過程。因此,培養學生對探究能力就顯得非常重要。在化學教學中應通過各種途徑,注重對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
一、激發興趣,誘發探究動機
1.“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學過程中,努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有一個輕松愉快的心情進入多采多姿的與人類息息相關的化學世界,對自己感興趣的化學知識積極地去認識、探究,從而誘發學生的探究動機。
2.學習中努力挖掘教材、注重收集生產、生活中的化學素材,創設故事情景、問題情景、魔術小實驗等,造成懸念,以引起學生的注意。如學習“離子”的知識時先朗讀科普小論文《漫游原子世界》,鞏固原子結構的知識;學習《碳酸鈣》時,用“死狗洞”的故事情景引入;學習“二氧化碳”時,創設問題:你知道自然界中二氧化碳是怎樣產生和消耗的嗎?你知道舞臺云霧、人工降雨是怎么回事呢?你知道打開汽水瓶時冒出的氣體是什么嗎?人們經常用二氧化碳滅火,你知道二氧化碳為什么能用來滅火?在學習《燃燒》時進行魔術小實驗:“用玻璃棒”點燃酒精燈、“燒不壞的手帕”。學習溶液的酸性及堿性時,在分別裝有稀硫酸、氫氧化鈉溶液,氯化鈉溶液的三支試管中各滴入幾滴的紫色石蕊試液。這些故事情景,問題情景,魔術小實驗,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探究欲望,使之主動對學習積極地探究,在探究中培養了能力。
二、通過化學實驗發展探究能力
化學實驗是進行科學探究的重要方式,是學習化學,實現科學探究的重要途徑。在實驗探究過程中,學生可形成基本的化學實驗技能,發展實驗能力。反過來,實驗技能和能力又是學生學習化學,順利進行探究活動的保證。因此通過實驗不僅可以增進學生對科學探究的理解,且能夠發展學生對科學探究的能力。
1.加強課堂中的`學生實驗
新課程化學教材,沒有嚴格區分演示實驗和學生實驗,不再單列學生實驗,而把實驗內容與化學知識緊密配合。在教學過程中,盡量能讓學生親自體驗大多數的實驗,對于學生難以完成或有一定危險,對環境有影響的實驗,如濃硫酸的稀釋,硫的燃燒等實驗由教師來演示。這樣,在老師的指導下,讓學生有了多動手、動腦的機會,從而提高了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觀察能力,以及思考歸納總結等能力。 2.注意改進驗證性實驗為探究性實驗
在初中化學教學中引入驗證性實驗,可使學生了解科學研究外的一些方法,認識到科學理論或發現都必須通過驗證才能確認。并且學生在完成驗證性實驗的同時,可體會得到結果的樂趣,加深對知識的理解。但是由于學生掌握化學知識和技能的限制,通過簡單現象中驗證結果,對于過程和方法的驗證性實驗過多,沒有真正發揮驗證性實驗的作用,容易造成學生不能正確認識科學的研究方法。所以教學中改進驗證性實驗為探究性實驗,讓學生先做實驗,觀察實驗現象,在老師引導下,積極思考,分析討論作出合理的解釋和結論,這樣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如《二氧化碳的實驗制法》的教學中,首先讓學生回顧學過的知識中能生成二氧化碳的化學反氣:加熱堿或碳酸銅生成二氧化碳。這些化學反應在老師分析中一一排除。而用石灰石與稀鹽酸反應,不需加熱,室溫反應,反應前沒有氣體,產生的氣體只有二氧化碳,容易凈化。那么能用碳酸鈣粉末,碳酸鈉代替石灰石,用稀硫酸代表稀鹽酸來完成這個實驗嗎?下面對此問題進行了探究。
把班級學生分為A、B兩大組,每大組中四個人為一小組,分別協作完成下列實驗。A組:每小組中每人各一只試筆,分別放入等量的下列藥品:塊狀石灰石、碳酸鈣粉末、碳酸鈉固體、碳酸鈉粉末、再同時滴入稀鹽酸,觀察現象;B組:每小組中每人一支試筆,分別放入等量的下列藥品:塊狀石灰石,碳酸鈣粉末、碳酸鈉固體、碳酸鈉粉末、再同時滴入稀硫酸,觀察現象。
各組回答現象,根據現象交流討論得出結論:最適合于實驗抽取CO2的是藥品塊狀石灰石和稀鹽酸產生的反應。
3.開展課外家庭小實驗
家庭小實驗是學生所學基礎知識和實驗技能的運用;是理論聯系實際,發展學生的能力,開闊知識視野的途徑。開展家庭小實驗時,應根據學生學習情況聯系生活實踐,以生產、生活中挖掘實驗素材,讓學生利用家庭現有的物質用品等條件,根據所學知識、實驗原理設計實驗方案,通過自己的努力,順利達到實驗目的。例如“硬水和軟水的區別”、“乳化作用的應用”、“除去熱水瓶膽中的水垢”等。
三、指導學生查閱資料,交流討論,及時小結,使學生逐漸形成自覺的探究習慣
1.通過指導學生收集、查閱資料,自己解決淺層問題
課本中有一些與本節知識有關,但不屬于《課標》要求的知識點,如“核外電子的排布”、“金屬對冶煉方法”等,為指導學生自己查閱相關資料,從而獲取信息,通過分析去解決分學問題,以成為本節知識對外延續和深化。從而使學生逐漸養成不斷探究的習慣。
2.通過引導學生討論,使學生解決有爭議有難度的問題
化學學習中會有許多有爭議或有難度的問題出現,教師不能代替解答,應引導學生交流討論。討論時,教師要啟發學生層層深入對分析問題、疏導思維障礙,糾正思維偏差。
3.及時輔導、整理、小結,使小結成為學習中不可忽視的環節
指導學生整理、歸納、小結各知識點及知識點之間的聯系,分析知識點與考點的關系,研究學習方法,并對自己的學習過程、思維方法、思維品質進行評價和整理,從而使知識達到遷移。探究習慣一旦形成思維品質也就得到優化,探究能力也就得到了提高。
總之,在化學教學中,不僅要讓學生獲得化學知識,更重要是使學生掌握獲取知識的方法,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讓科學知識真正融入心里,為可持續學習和終生學習打下基礎。
【淺談化學教學中對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