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院校電化學實驗教學改革分析論文
電化學實驗課程可以使學生初步學習電化學基本測試技術,更好地理解電化學相關理論,為學習后續相關課程提供實踐基礎。為提高電化學實驗課程教學質量,筆者進行了教學改革,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下面談一下體會。
一、存在的問題
首先,民族高校中學生生源大多屬于民族地區和欠發達地區,理科基礎差,缺乏良好的技能訓練,造成了這部分學生在大學學習中遭遇困難。[1]在以往教學中教師忽視了這種差異,采用一刀切的方法,教學效果不好。想要提高教學質量,就必須正視這種差異性,采取必要的措施。其次,電化學研究方法具有響應速度快、測試效率高等優點。同時正由于這些特點使得這種方法存在一些不足之處,比如,對測試者本身理論知識的要求高,測試數據重現性不好等。[2]通過北方民族大學的教學實踐,學生普遍反映該課程相應的實驗難以理解,對實驗現象不會解釋,極易產生厭倦和抵觸情緒。最后,該課程存在的另一問題是學業評價方式不合理。以往的評價方式是看上交的實驗報告,而對于學生在過程中表現的評價基本沒有。這就造成學生缺乏動手實踐的熱情和積極性,實驗課的開設形同虛設,不利于學生實踐能力的鍛煉和綜合能力的提升。這樣的學業評價方式單一僵化,缺乏科學性和全面性。
二、教學內容的改革
針對目前電化學實驗課的現狀,筆者首先對教學內容進行了改革,對教學體系進行了重新梳理,具體內容包括以下兩方面。
1.調整實驗項目,分層分組實施
首先對原有實驗課程項目進行認真的梳理,參照其他高校課程改革的先進理念,提出了不同層次的電化學實驗,即:基礎性電化學實驗、綜合性電化學實驗和設計性電化學實驗。改革前的'實驗項目大多屬于驗證性實驗,改革后增加了實驗項目數量和類型。課程內容充分考慮學生個人專業發展興趣,讓學生盡早地接觸電化學專業領域的工程化問題,充分利用實驗教學的優勢,更好地幫助學生通過親自動手實踐理解電化學的基本原理。
2.正視個體差異性,自主選擇項目
針對民族高校學生的學習基礎差異性大的特點,學生可以自由選擇實驗項目,然后進行分組,基礎差的學生和基礎好的學生分到一組,一對一進行幫扶。在設計性電化學實驗中教師按組確定實驗教學方案,指導學生進行實驗。實驗的時間、地點等根據學生的情況進行調整。這樣就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進而培養對專業的學習興趣。
三、學業評價改革
為了更好地調動學生的熱情和積極性、實施與授課內容相適應的學業評價方案,筆者進行了學業評價改革。筆者在原有的終結評價的基礎上大幅增加了過程評價,改革后總評成績由過程評價成績和終結評價成績兩部分組成。終結評價的成績采用實驗報告的平均成績。過程評價觀測點則包括學習態度、自主學習能力、專業技能及能力拓展等內容。改革原有課程的考勤方式,采用實驗室使用記錄的形式,加上指導教師在原始記錄上簽字來考查出勤情況。學生在每次實驗前需要進行認真預習,提交預習報告。實驗中學生之間采用互評的形式考察實驗操作技能。最后學生進行專題演示,以講解表現及講解內容進行評價。電化學實驗課程在本科專業培養方案中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該課程在實施的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問題,筆者通過教學改革,取得了顯著的教學效果,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明顯提高,學習熱情高漲。盡管如此,上述談到的教學改革還存在有待完善和改進的地方,如何做到由“以教為中心”的教學向“以學為中心”的教學的轉變是每一名任課教師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需要我們不斷地進行探索和研究。
【民族院校電化學實驗教學改革分析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