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鐵運基礎設備維護管理問題及改革策略論文
在社會的各個領域,大家對論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論文是探討問題進行學術研究的一種手段。那么一般論文是怎么寫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我國鐵運基礎設備維護管理問題及改革策略論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摘要:
為了提升我國鐵路運輸基礎設備的維修管理工作,分析了基礎設備維修管理模式及其重要意義,指出了其中存在的問題,如用修矛盾明顯和管理部門眾多。提出了3種鐵路運輸基礎設備維修管理模式,即專業管理模式、站區管理模式、綜合管理模式。
關鍵詞:
鐵路運輸;基礎設備;維修管理;
引言: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鐵路運輸業發展得越來越好。鐵路的復雜程度決定了其維護與管理的必要性。鐵路運輸基礎設備的維修管理包括可以移動及不可以移動兩類。我國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一直采用政府和企業合作鐵路運輸合作的管理模式,但是這樣管理的運行成本太高且管理模式效率低下,政府與企業結合過多,管理維修的矛盾越來越突出,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國鐵路運輸事業的發展,導致鐵路維修工作效率不高,無法保障鐵路運輸的安全性。
1、我國鐵路運輸基礎設備維修管理模式
鐵路是運輸系統中最重要的一項運輸路線,鐵路運輸承擔著客運、貨運任務,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鐵路運輸基礎設備按照設備使用性質可以分為兩大類:可靈活移動的的移動設備和不可移動的固定設備。電力設備、信號、運行軌道、路線等都屬于固定設備。移動設備包括:車輛、列車。鐵路運輸基礎設備維修的管理與鐵路運輸質量息息相關。我國鐵路管理模式建設初期受蘇聯影響較大,基本上照搬蘇聯的管理模式,所以,鐵路運輸的改革需求尤為迫切。
我國鐵路由鐵路部門主管,通過專業管理部門的設置,實現客運處、貨運處、公務處、電務處、機務處、車務處等專業部門的獨立管理,并根據鐵道部統一的行業政策和法規,制定規章制度、管理辦法和技術標準,指導和監督其實施;A設備所有權屬于鐵路局,分別設置車輛維修、公務、專務、政務區段、配電、更新改造等日常維修保養項目。在經營收益與財務管理方面,各站段無任何經營自主權,只有其法定的業務范圍,收益來源于鐵路局清算,是典型的計劃經濟企業。
2、研究鐵路運輸基礎設備維修管理模式的意義
從我國鐵路的發展規劃來看,我國對高速鐵路建設的重視程度較高,而對鐵路基礎設施的重視程度較低。2011年后,鐵路的發展和管理逐漸被社會重視,人們開始注意信號、CTC、ATP、GSMR和其他特殊技術,鐵路基礎設施設備的管理逐漸成為研究重點。
鐵路路網規模的增加意味著鐵路建設成果的增多,在鐵路發展過程中,鐵路的基礎設備設施隨著鐵路的建設在不斷增加。但是與鐵路發展不匹配的是,我國鐵路從業人員并沒有顯著地增加,已無法滿足鐵路發展的需要。鐵路基礎設施設備的安全與鐵路的正常經營和可持續發展密切相關,在產業政策沒有重大變化的情況下,研究重點就是提高管理能力。企業謀求發展就要提升工作效率,從實際的鐵路工作來看,其基礎設施維護成本與鐵路整體的經濟效益呈明顯的負相關性,當維護保養成本降低時,鐵路的經濟效益會得到一定程度的增長。
3、鐵路運輸基礎設備維修管理模式存在的問題
我國鐵路技術越來越成熟,鐵路的體系設置和生產能力日益提升,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弊端,我國鐵路的技術體系設置及基礎運輸設備的維修管理模式比較老舊,沒有新的活力注入,影響了鐵路運輸事業的發展。我國最早是學習外國的管理模式,該模式的特點是從國家鐵路部門管理局到普通路局再到站距,這些機構會按照不同的崗位設置專業人員,設置特別的崗位,分別制定不同崗位的規章制度,形成專業內的高度集中,涇渭分明的格局,當時處于計劃經濟,單就鐵路系統來說,應用此模式具有必要性,在一定程度上為我國的鐵路逾運輸事業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3.1、鐵路運輸基礎設備維修管理的用修矛盾明顯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客運、貨運不斷增級,導致鐵路運輸事業的壓力越來越大,各行各業對鐵路運輸的需求也在快速增加,為了使鐵路運輸事業滿足社會發展需要,鐵路運輸要不斷提高運輸效率,由此導致鐵路運輸的空間變小、密度增大,使得鐵路運輸的基礎設備運行壓力增大,基礎設備負荷增加,基礎設備的.質量面臨嚴峻的考驗,所以,要做到隨用隨修,防止發生質量問題。
3.2、鐵路運輸基礎設備維修管理部門眾多
現代鐵路運輸部門的崗位眾多,不同的系統有不同的專業部門,鐵路運輸基礎設備維修部門劃分細致,部門較多,容易出現部門之間配合不到位的問題,使得各個部門相互協調的工作量增加,造成資源的浪費,同時也會使國家鐵路運輸設備維修的成本增加,造成不必要的經濟負擔。此外,基礎設備維修管理部門的安全責任和檢測設備質量責任界限模糊、不明確,會出現推諉扯皮問題,基礎設備的日常維修責任也不明確,容易形成安全漏洞。
4、鐵路運輸基礎設備維修管理模式改革策略
隨著鐵路技術的發展和改革,設備的運營維修模式發生了重要改變,為加強鐵路運輸基礎設備維修,提出3種管理模式。
4.1、專業管理模式
專業管理模式是通過專業的管理,把鐵路上的固定設備根據專業的不同,劃分為獨立的管理機構,根據管理機構的差異,分別負責不同的設備運營維修,采取了一種綜合管理、分項實施的管理模式。一般情況下,專業模式主要分為三級管理機構:一級管理機構以“段”為單位,二級管理機構以“車間”為單位,三級管理機構以“工區”為單位,根據設備專業設工務段、電務段、通信段、供電段、工務機械段、建筑段等。
4.2、站區管理模式
站區管理模式將一個車站作為一個戰區,在一個單元車站內,設置多個公務電務、車務、供電等崗位。其目的是增加運輸組織的作用,提高管理效率和專業維修水平。在戰區管理模式中,一級管理實施戰區管理,二級管理通過專業工隊進行管理。根據車站規模、車站人流量,車站等級等對固定資產的設備維修進行劃分,由上層領導統一安排,以站長作為核心領導,組織和協調各個部門進行設備的專業維修。具體任務劃分主要是以大領小,以等級較高的車站為領導中心,管轄周圍附近一片區域的公務電務、供電房建等固定設施的維修工作,并組織人員進行生產運輸。在任務進行過程中,主要由站長統籌負責,日常維修工作由不同片區的負責人作為副站長展開。這種戰區管理模式是鐵路系統的基礎模式,產生較早,由于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推廣性不是很高。目前主要是部分合資鐵路和一些地方鐵路在使用。
4.3、綜合管理模式
綜合管理模式與其他模式相比,具有一定的優越性,綜合管理模式擁有專業管理模式的管理系統,采取分層管理,對維修部門進行進一步整合,統一設置一個管理機構來運營維修管理。目前,只有少數合資鐵路公司使用該模式,中國鐵路也在進行研究推廣,從生產效率、安全質量、資源利用等各方面表現來看,效果良好,是一種可以持續推廣、發展運用的管理模式。
參考文獻
[1]康高亮,陳東生,黎國清,等.中國高速鐵路工務維修管理體系研究[J].鐵路技術創新,2018,(02):115-118.
[2]鄒亞玲.城市軌道交通固定設備維修管理模式選擇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學,2012.
[3]彭輝,朱力爭.綜合交通運輸系統及規劃[M].成都: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2006:128.
[4]趙文芳.關于客運專線基礎設施維修體系若干問題的思考[M].北京:中國鐵道出版社,2010:81-86.
[5]中華人民共和國鐵道部.鐵運[2008]42號.鐵路信號維護規則[S].北京:中國鐵道出版社,2008.
【我國鐵運基礎設備維護管理問題及改革策略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