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網絡環境下高校圖書館與資料室的關系
〔關鍵詞〕 高校圖書館 系(所)資料室 網絡環境 專業閱覽室 專業 數據庫
長期以來,高校圖書館與系(所)資料室共存,在不同的范圍內,不同程度地為教學科研服務 ,均發揮了很好的作用。但隨著電子化、數字化、網絡化技術的廣泛應用,信息時代的到來 ,兩者還需共存嗎?筆者就此進行了調查研究,分析思考,并提出了自己的見解。
1 高校圖書館系(所)資料室的定位
1.1 高校圖書館的定位
關于高校圖書館的性質與職能,國家教委頒發的《普通高等學校圖書館規程》已明文指出: “高等學校圖書館是學校的文獻情報中心,是為教學和科學研究服務的學術性機構……應履 行教育職能和情報職能。”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文獻資源電子化和數字化,特別是中國科 教網(CERNET)和校園網的建立,數字圖書館的建設,使得圖書館具有文獻資源種類多樣化, 信息傳遞網絡化,文獻利用共享化等諸多特點,真正成為重要的信息樞紐,即信息的集散地 、知識的加工地。這樣,高校圖書館就能更好地履行情報(信息)職能,教育職能。這樣現代 化圖書館定位的實現就指日可待了。筆者所在圖書館已籌建數字圖書館,計劃將本館正在建 設的“包裝文獻”全文數據庫接上網,以促進文獻的開發和資源共享。
1.2 系(所)資料室的定位
系(所)資料室應該說是以圖書館為中樞的全校文獻信息系統的“末梢”,是專為各系(所)教 學、科研服務的文獻信息資源供應機構,它收集保管的文獻信息資源與本學科結合緊,內容 專深。因此,在為本系(所)的教學科研服務中發揮了很好的作用。但是,它只對本系(所)開 放,且開放時間少(雙休日和晚上一般不開放)。大大降低了文獻信息利用率。
2 高校圖書館與系(所)資料室關系的演變
2.1 從時間上來看
在80年代前,它們的關系可以說是親密無間的。自90年代以來,關系漸漸松懈,甚至各自為 政。
2.2 從業務聯系上來看
高校內部各系(所)資料室的編制屬系(所),業務歸屬圖書館統一管理。所以行政、組織人事 由系(所)領導。工作人員的業務學習與提高,專業職稱的評定都由圖書館統一管理。當然, 這種雙重管理模式就形成了“兩不管”的管理真空。
2.3 從經濟關系看
以前,各系(所)資料室的書刊由圖書館統一采購分配。后來,圖書由圖書館采購再分配到 各系(所)資料室,訂刊的經費由圖書館撥到各系(所)資料室自己訂購。再后來,圖書館不為 各系(所)資料室配置書刊文獻。另一方面,各系(所)的經濟形勢好,有資金自己購置。于是 ,圖書館與系(所)資料室的經濟關系脫節了,其他聯系也就松懈了。
3 網絡環境下高校圖書館與系(所)資料室關系的思考
就網絡環境下高校圖書館與系(所)資料室的關系問題,筆者通過電話詢問、走訪、查閱有關 資料等方法進行了調查了解。并請教了有關教授、圖書館界的專家及“訪問學者”。根據調 查情況,進行了認真思考。
3.1 網絡環境下,高校系(所)資料室何去何從
調查結果大致有三種情況。第一種:高校資料室應予裁撤,從而重點建設好圖書館。理論上 有專家撰文:“普通高校系資料室應予裁撤。”實踐上,長沙有高校已將系資料室的人、財 、物收歸圖書館。有幾所高校領導要求圖書館接收各系資料室,但圖書館方面覺得有些資料 室藏書量特大,數據庫的建立工作量也大,故暫未實施接收系資料室的計劃。第二種:任其 自然萎縮或改建分館。第三種:繼續投資建設系(所)資料室。
筆者認為:第一,電子化與網絡化是科技進步的需要和標志。將科教興國戰略帶來的中國科 教網(CERNET)、校園網以及與INTERNET的互聯作為依托條件,高校圖書館由傳統的模式向著 自動化、電子化、數字化、網絡化的現代圖書館轉化,將是必然的趨勢。數字化圖書館和校 園網建立后,全校各處都可以在網上檢索到圖書館的文獻資源及網上信息。如果繼續投資建 設現代化系資料室,這在人力、財力和物力上都造成了浪費,完全沒有這個必要。同時,圖 書館的電子化、數字化和網絡化也反作用于讀者,促使讀者對信息需求有了更高的標準。系 資料室如果沒有現代化的管理模式,就難滿足讀者需求。第二,因為某種評估(如教學評估 、學位點評估)要求系專業書刊數量達到某指標,那么各系去加強系資料室建設,使之達到 評估指標要求。投資加強系資料室,甚至新建資料室,這種作法是走回頭路,值得質疑。能 否將評估指標的內涵作出調整呢?如藏書點改在圖書館某室,或學校有某專業書刊多少?這樣 館和系資料室(原有的)的書刊都可算數。另外在評估指標體系中考慮到網絡環境的影響呢? ……諸如此類的問題,都值得有關的職能部門研究。第三,高校系(所)資料室曾經在所在的 系(所)的教學科研中發揮了一定的作用。有的規模還較大,資料較豐富。如果能維持學生課 程設計和畢業設計,那么就維持著,讓其繼續發揮余熱,不必去裁撤,也不必新增文獻資料 ,讓其自然地完成它所負的歷史使命。換句話說,叫做“任其萎縮”。至于有的學者提出建 立分館,筆者認為,要根據學校的規模與地域分布情況考慮建立分館與否。如果擴大辦學規 模,幾個學校合并為一所學校,那么有幾個校園就辦(n-1)個分館。在同一個校園內倒不必 辦分館,只需辦學科群的專業閱覽室就行了。
2002年第1期(No?1,2002) 彭香萍:網絡環境下高校 圖書館與資料室的關系 3.2 高校的書刊文獻集中在圖書館為好
其一,圖書館對文獻的采集和管理是規范的、專業化的(圖書管理專業已有碩士點、博士點) 。書刊的采訪、訂購、驗收、分類、編目、排架都是有序的、專業的、科學的。現在圖書館 普遍應用計算機集成管理系統,比圖書館傳統的管理在規范化、科學化方面又有了顯著的提 高。而且,隨著電子化、數字化、網絡化技術的應用,圖書館將在全新的模式下工作。例如 網絡環境下,文獻資源的采集模式就將呈現新的方式——網上采訪。圖書館工作將更趨科學 化、規范化。在系(所)資料室,尤其是新建資料室,圖書文獻管理難以有序。從人員素質來 看,現在資料室工作人員一般是身兼數職,沒有時間,沒有精力,也很少或完全沒有經過圖 書館專業的業務培訓。從工作條件來說,不可能各個系資料室再建一個圖書集成管理系統, 因為一個這樣的管理系統需耗資一、二十萬元,而且需不斷升級。
其二,圖書文獻在圖書館便于快速流通,提高了圖書的利用率。因為圖書的分類、編目、排 架、檢索、借閱期限以及圖書館設備都影響圖書的利用率。圖書館采用計算機集成管理系統 外借,借書有數量,有期限,到時還會催還。這就保證了圖書盡快地在不同讀者之間流通借 閱。如果在系資料室,圖書不是計算機集成系統管理,圖書的外借期限、數量均難掌握。圖 書的歸還只能靠教師的自覺性。甚至由于老師繁忙等多種原因,使得有的書長期滯留在個別 老師手里,而成為“死書”。同時,各系資料室都只對本系教師和畢業班開放,雙休日還不 開放,使得系管文獻資料得不到充分利用。這種服務模式違背了“書是為了用的”原則(即 阮岡納贊先生“圖書館學五定律”)。
其三,網絡環境下圖書館將其服務融入信息網絡的大環境中,實現資源共享,“下載”網絡 信息以彌補圖書館館藏的不足。這一點,系(所)資料室難以實現。
其四,可避免書刊的分散,經費的分散以及不必要的重復。因為學科有交叉,某些書刊,幾 個系科專業都需要,于是這幾個系科專業資料室就可能同時訂購,對整個學校而言,這就造 成了資金的浪費。這些書刊若放在圖書館訂購,就可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因圖書館訂購的 書各相關專業都可以利用。以筆者所在的學校為例:今年圖書館征求訂購意見時,電氣系相 當認真,列出了27種中文刊,42種外文刊,其中“工程熱物理”、“工程傳熱進展”等方面 的刊,機械系的“設計與理論”專業也需要;而“計算機科學”、“計算機學報”、“軟件 學報”、“計算機研究與發展”等都是計算機系需要的。又如,原版刊《Packaging techno logy and sciences》(包裝技術與科學)為包工系老師所鐘愛,機械系碩士點有一個專業方 向是“包裝機械”,也可用得上。以包裝為特色的學校,其圖書館一定會將此刊作為特色館 藏采集。如果各自為政的訂購,需訂購3份,則每年需花費經費約為8,000元×3=24,000元 。如果集中訂購,一份即可。這樣可節省資金16,000元。
其五,系資料室人員的定崗、定編、業務提高及職稱晉升等問題受到一些限制,處理較為棘 手。這些將影響圖書資料的規范化管理,也影響資料人員的積極性。
可見,在一個校園內,書刊還是集中在圖書館為好。
3.3 成立館系共建的專業數據庫或某些學科群的專業閱覽室,是一種理想的管理模式
館系共建分學科的專業數據庫或專業閱覽室是一種理想的管理模式。這種做法可使讀者有的 放矢,針對性很強地進入某室查詢某學科文獻,因而方便了讀者,為讀者節約了寶貴的時間 。我校是全國唯一的以包裝學科為特色的高等學府,館藏特色是“包裝”類。因此,我們建 立了一個“包裝專業圖書閱覽室”。該室開放幾年以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另一方面,建 立專業數據庫和專業閱覽室也有利于圖書館工作人員的專業化,能更熟練地檢索有關專業文 獻,更好地作好該學科的開發利用工作。這對提高圖書館的地位,發揮好圖書館的作用,優 化專業隊伍都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總之,在網絡條件下,高校要集中財力、人力、物力,進一步加強圖書館的文獻資源建設和 專業隊伍建設,使高校圖書館真正成為“學校的文獻信息中心”,為教學科研作好學術性服 務。
(來稿時間:2001年9月)
參考文獻:
1.吳艷玲.普通高校系資料室應予裁撤.大學圖書館學報,1999(2)
2.馬克芬,金玉玲.談高校系資料室的前景.高校圖書館工作,2000(4)
3.王世偉.論高校圖書館的特點及其對當代圖書館學教育的影響.圖書館建設,2001(1)
4.莫少強.關于建設我國數字圖書館的若干理論與實踐問題.世紀之交:圖書館回顧與展望. 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5.馮白云.網絡化與大學圖書館參考咨詢工作.世紀之交:圖書館事業回顧與展望.北京圖書 館出版社。
6.趙文化.試論網絡化圖書館信息資源的組織管理.高校圖書館工作,2001(2)
A Talk on the Relation between Academic Libraries and Reference Rooms
under Network Environment
Peng Xiangping (Library of Zhuzhou Technical College)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s some problems about the re lation between academic libraries and reference rooms.
【網絡環境下高校圖書館與資料室的關系】相關文章:
關于網絡環境下高校圖書館職能的拓展與深化02-28
網絡環境下的高校圖書館讀者服務工作思考03-21
網絡環境下高校圖書館印刷型期刊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探析03-21
淺析網絡環境下黨校圖書館的定題服務12-07
網絡環境下小學圖書館課外指導初探03-21
淺析網絡環境下數字圖書館服務業務的拓展03-21
網絡環境下高校輔導員創新工作路徑探討03-21
網絡環境下核工業圖書館生存與發展SWOT分析及對策03-03
試論高校圖書館網絡化建設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