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對作業成本法在我國應用的探討
【摘要】企業生產環境的變化對我國企業所采用的傳統成本管理模式提出了挑戰。本文就新興的成本計算管理模式——作業成本法原理與在我國的應用現狀展開剖析,并借鑒性地對作業成本法應用范圍作了初步引申。【關鍵詞】作業成本法 作業成本管理
一、作業成本法概述
作業成本法在西方國家于20世紀80年代末開始研究,90年代以來在先進制造企業首先應用,后來在金融保險業、醫療衛生業、商業等其他行業也得到了廣泛推廣。該方法是一種集成本計算與成本管理相結合的全新的管理模式。
1、作業成本法核算原理;凇白鳂I消耗資源、產品消耗作業”為指導思想的新興成本核算方法,作業成本法突破了原有的成本核算方式——采用人工工時或機器小時將制造費用進行分配,利用作業將產品成本與成本項目——資源聯系起來。具體來說,這一方法由兩階段組成:第一階段首先鑒別出消耗資源的作業,然后確認資源動因,計量歸集資源費用到相關作業;第二階段包括明確成本計算對象,確認作業動因,計算成本動因率將各作業匯集的成本分配到相關的成本對象。
2、作業成本法的應用價值。首先,與傳統成本計算方法相比,作業成本法能夠提供更為準確的成本信息。作業成本法計算的成本包括直接制造成本和間接成本,只是這種方法在分配間接成本時,不是采用單一的分配標準來分配所有的間接成本,而是根據各種間接成本的作業性質和特點采取不同的分配標準。由于引起各種間接成本產生的原因是不同的,因此采用相應的分配標準,以多個分配率來分配間接成本必將能使企業的成本計算更加準確,能夠提供更加正確的成本信息。
其次,傳統成本管理往往以產品為中心,而忽視了引起產品成本發生的原因。而通過分析以作業為核心的作業成本法在具體實施時的運用,我們可以進一步洞察產品盈利與不盈利的內部原因,增加增值作業,剔除非增值作業,進行成本控制、價值分析、業績評價以及各種決策優化。
當然作業成本法也有其局限性:在作業的認定、成本動因確定時不能排除成本計算中的人為主觀性;程序復雜、工作量大;前期配套設施成本較高等,因此,管理人員需要結合企業現狀在成本——效益之間做出權衡。
二、作業成本法在中國的應用分析
與作業成本法在西方的廣泛應用相比,我國目前尚沒有多少企業成功運用作業成本法,更談不上應用作業成本法提供的信息進行管理。分析其原因主要為以下幾點:
1、制造費用所占比重不大。從我國目前的基本國情來看,企業類型仍以勞動密集型企業為主,資金密集型或技術密集型企業在全部企業中所占比重還較小。在我國制造企業中,直接材料占生產成本的比重一般在70%左右,加上直接人工達80%之多(張嬈,2002),對于直接成本占很大比重的企業,使用作業成本法顯然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則。
2、實施成本高、缺乏應用作業成本法的動力。作業認定、確定成本動因、配套相應軟件、培訓人才等等都需要高額的支出,引進作業成本法顯得復雜,耗時、耗力。加上雖然目前作業成本法在理論上得到肯定,但從實踐來看,國內缺乏長期使用并取得良好效果的案例,很難使企業高層管理人員冒著風險投入資金與人力進行一項不知成功與否的改進。
3、缺乏進行作業成本法咨詢與設計的專業機構。作業成本法、作業成本管理本身是一種成本核算方法,是一種管理理念,在具體引進過程中是影響企業方方面面的,設計工作單獨依靠企業自身力量很難完成,計算機軟件與作業成本法整合也是作業成本法實施的重要保證。作為對作業成本法比較了解的財務軟件公司與高校研究人員可以參與其設計與推廣,但我國在這方面有突破的企業或機構很少。
除此之外,實務界對作業成本法了解不多、企業現代化信息管理系統落后、管理水平整體不高、人力資源缺乏等都成為作業成本法在中國運用的限制因素。
雖然我國應用環境整體上不成熟,但并不代表所有企業都不能使用。繼河南許繼電氣、廈門三德興,我國個別企業已開始推行作業成本法并取得一定進展。作業成本法作為先進的成本計算方法、先進管理方法與先進管理思想相統一的綜合管理體系,其應用也具有很強靈活性,它的更重要意義在于帶給管理者一種全新的管理思維。隨著應用條件的逐步成熟,相信在可預見的未來,我國企業對作業成本法(管理)的需求會日趨強烈。
三、作業成本法的應用領域引申探討
作業成本法產生于制造費用分配方法的改進,個別條件成熟的企業已根據自己現狀整體或部門的引進了這種方法,但是否可以在目前已采納的應用領域上將其范圍擴大?
銷售費用、管理費用這些非生產性費用,絕大部分是用于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但在目前實務中僅僅將生產成本作為產品成本,一定程度上造成產品成本的低估。運用作業成本法將銷售費用計入產品成本的做法,在國外已有研究和運用。美國的Ronald.Lewis(1991)認為“將營銷成本計入產品成本可以為銷售經理提供相關的信息,從而有助于他們進行客戶盈利能力分析、定價決策、進入或退出某個產品市場的決定,而作業成本法的原則適用于將營銷成本追溯到產品成本中去。”在國內,對于作業成本法在非生產領域的應用,潘飛、周為利、童衛華(2003.9.10)等人也做了相關研究。本人認為利用作業成本法,擴大成本范圍,更符合企業決策實際。作業成本法為非生產領域費用成本化提供了一個良好工具,對于費用成本化與當前會計準則制度的背離,可以由財務軟件公司設計自動從同一套數據中獲得兩套報告數據的系統,一套數據用于內部管理決策,一套用于對外公布?傊,隨著理論界探討的深入和實務界運用的探索,作業成本法作為先進的成本核算管理模式,體系必然會更加完善成熟。
【參考文獻】
[1] 王廣宇、丁華明:《作業成本管理-內部改進與價值評估的企業方略》,清華大學出版社。
【對作業成本法在我國應用的探討】相關文章:
時間驅動作業成本法在商業銀行的應用淺探08-28
作業成本法管理動因分析論文08-20
論作業成本法論文(精選12篇)12-16
我國企業名牌塑造探討06-06
我國物流成本管理探討論文06-05
發展我國文化創意產業的對策探討06-03
我國引進股指期貨后的相關題目探討04-28
我國內部審計發展方向的探討06-02
探討星巴克的管理之道對我國企業的啟示論文04-22
關于我國基層自治管理新實踐探討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