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物流服務于企業利潤的運行機制及相關模式
摘要:在我國物流業方興未艾,如何開展高水平而又符合國內市場特征的物流活動,尤其是針對生產企業實際的物流活動卻很不夠,本文從生產企業與物流企業兩個方面分析了物流演進的模式,希望能對物流的進一步普及有助益。關鍵詞:物流;現狀;共同化; 配送
“物流”( Logistics)早期是指物質實體從供應者向需要者的物理性移動。我國80年代才接觸“物流”概念,此時的物流不單是考慮從生產者到消費者的“貨物配送”問題,而且還要考慮從生產者到原材料的采購,以及生產者本身在產品制造過程中的運輸、保管和信息等各方面全面、綜合的提高經濟效益與效率的問題。
國外物流管理先于企業內部充分發展,而后隨著物流共同化趨勢的發展,物流子公司、專業物流公司等專門的物流企業相繼涌現,是一個由小到大,滾動發展的過程。我國的物流企業出現于90年代初,與企業內部的物流發展幾乎同步。由于國內大多數企業內部適合市場經濟體制的物流制度尚未建立,這就注定我國物流企業的建立,不可能基于國內企業對物流的需求,而只能面向一個特定的顧客群——“三資”企業?上驳氖,經過短短10年的發展,我國的一些大型企業如科龍、青島啤酒、長虹、春蘭等著名廠商,或為了進軍國際市場,或為了與進入國內市場的國外知名品牌競爭,紛紛將提升企業的物流能力看作加強競爭力的重要體現,亦準備將本企業自身的各種物流活動交由專業物流公司代理?梢哉f,經過近10年的艱苦創業,我國物流企業終于迎來大發展的春天。但也應看到,隨著我國加入WTO在望,國外的大型物流企業會憑借其雄厚的資金、完善周到的服務,一方面將國際上先進的物流理念導入國內,使社會物流企業服務的對象進一步擴大,另一方面勢必對國內物流企業造成沖擊。因此,國內的物流企業有必要苦練內功,加強管理與學習以便更好的為社會服務,在激烈的競爭中站穩腳跟。
1 我國企業物流
1.1特征
企業中,物流是指工廠從支持生產活動所需要的原材料進廠,直至成品出廠送達顧客全過程的物料流轉、移動和儲存(含停滯、等待)及與之有關的咨詢管理活動,并具有以下特點:
1)社會性 廠內物流是社會流通領域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社會物資流通的現代化、合理化對生產企業的外委物流、銷售物流起著制約的作用。而企業物流各個環節的合理化程度也直接影響社會物資流通的效率。二者互相制約、互相影響、互為前提。
2)經濟性 完整的物流成本應該包括從原材料開始直到商品送達消費者的全部費用。降低生產物流成本和提高物流服務水平是物流管理所肩負的兩大使命。
3)配合性 企業物流必須服從和服務于生產工藝流程的需要,并以之為核心交織在生產工藝流程之中,配合生產管理的統一運作。
4)動態性 企業物流隨著生產節拍而準時、均衡地從原材料提供者向產成品方向動態的流動,同時,這種均衡性又是隨著生產環境、條件、市場、產品型號、加工工藝、分工方與客戶的改變而改變。
5)復雜性 產品逐漸向多品種、小批量、多批次、短周期方向發展,導致了生產的復雜和多變,要求企業生產物流系統必須具有高效率和高柔性的功能。
6)立體性 產品的工藝性能要求各類物料在生產過程中分區域管理,同時在異地應解決流水線(總裝線)上的零部件的準時化需要。
7)系統性 物流活動一端連接著生產、一端連著消費者,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對物流系統進行系統綜合、系統分析和系統管理等系列過程稱為物流系統化。
8)協調性 企業物流與工廠的管理是密不可分的。企業以物流系統化為總目標進行物流革新,重新構造微觀物流系統。
9)持續性 按照生產原理,最佳的生產組合是保證所有資源正常有序的運轉。
1.2現狀
我國生產企業原有的物流管理形式,源于前蘇聯50年代的管理基礎,采取自貨自運與委托國營專業運輸企業代運的模式,至今有很多大中型企業幾乎沿用這種沒有實質性變化的模式(如武漢鋼鐵公司等)。這與發達國家或跨國集團企業、外資企業(如通用汽車公司、IBM公司等)的先進生產物流管理模式相比,我國的生產管理觀念、生產方式、管理方式、物流管理觀念和運作手段較落后。加之我國工業基礎(設備、資金、工藝、專業化生產、生產結構等)薄弱,導致我國生產企業物流離現代化物流有較大差距。經過五十年的演變,企業物流從節約資源到提高生產率的兩個利潤源,已有了較為穩定的框架,使我國傳統的生產企業物流具有兩面性。一方面,具有傳統的計劃生產的物流模式,即計劃性強、勞動密集程度大,反映大多數生產者的思想觀念和操作素質、生產設備和工藝、技術手段與目前國內平均生產力的需要;另一方面,隨著我國發展的日趨國際化,尤其是即將加入WTO,國際物流的現代化發展趨勢必將促使我國生產企業物流同步發展。但尚未改變產業結構沿襲傳統生產方式的企業必出現停滯、低效、高消耗的傳統生產企業物流管理方式與柔性大、成本低的現代化企業生產和管理方式之間的矛盾;或由于人們思想認識的滯后,會出現傳統生產企業物流管理形式對物流現代化改造的不理解與排斥,從而導致對傳統生產企業物流改造的難度增大。建議:對企業物流的改造,必須顧及全局,力求物流合理化、有效化,推動全員參與,逐步統一認識,逐漸納入到能與國際接軌。當前,我國企業的物流務必對自身企業物流現狀反思,更新物流管理觀念,切忌盲目照搬先進國家與企業的先進物流模式,逐步引進和借鑒現代物流模式(如生產物流模式中準時化配送—JIT)并結合我國實情,穩步向現代化物流方向推進,挖掘“第三利潤源泉”,加快物流人才的培養,在五年或稍長時間內縮短與經濟發達國家企業物流的實際差距。
2 我國物流企業
2.1物流企業的優勢。
相對于企業內部的物流部門,物流企業最大的優勢在于進行物流合理化活動的領域極其廣泛,可以與多個企業合作進行物流共同化,參加有關企業集團的全部物流活動,與營業倉庫聯合協作,開展搬遷物流業務,尋找新貨主,合理組織運輸及回程車輛的運輸等。這些合理的物流活動,都是企業內部物流部門鞭長莫及的。
2.2現狀
我國一些沿海大城市,專業物流公司已經出現,但由于這些物流公司成立時間不長,知名度尚需提高(他們的客戶多為三資企業),再加上我國城市的物流設施“先天不全”,使他們在經營中困難重重。
長期的計劃經濟體制形成企業“大而全”、“小而全”的生產模式,使各部門普遍存在自給自足的現象,導致貨運市場出現貨源封閉,信息不暢狀態,必然有物流專業化服務程度低下格局。尤其是,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期出現了多主體,粗放型的單車或幾部車經營模式,更不利于貨運行業的規模發展與規范管理,對國有大中型運輸企業的主體
【物流服務于企業利潤的運行機制及相關模式】相關文章:
高科技企業利潤提成激勵模式研究03-23
企業物流營銷組合模式探討03-21
芻議物流企業新型服務模式03-21
如何讓物流服務于市場營銷03-21
· 物流企業經營模式研究03-19
電子商務下企業物流模式探析03-22
如何讓物流服務于市場營銷論文11-16
電子商務在企業物流管理中的模式創新03-19
電子商務企業物流模式的經濟學研究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