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知識運籌與工業設計
-- 浩漢產品設計股份有限公司 陳文龍
工業設計要進行知識整合的工作,將需求轉換成具有無形價值的商品。
從知識的角度來看: 因為工業設計是一種需要轉換信息的能力,能夠以復雜的形式來處理復雜的事務;糾結了美學、工學、商學一堆夠復雜的信息與需求,將市場的消費流行的情報與公司的策略轉換成可視化的創意,就是一門“知識”(Knowledge)的工作。
從另外一個觀點來看,在知識經濟的時代里,強調是應用知識來創造無形價值。所有的廠商,企業都想試圖把有形的價值(人力、機械設備、廠房…)轉換成更高的無形價值。有形的商品本身的價值有限,商品所附帶的意義,包括商品背后的理念,其所代表的品味、帶給使用者的感覺,歸屬感才是無形經濟價值所在。這些無形價值的產生通常是源自于“創新,品牌,信任與關系”;工業設計本來就是透過塑造新產品來提升產品的附加價值(value-added),因而滿足消費者與生產者的利益,所以也符合知識工作的特質。
波特的競爭理論來看,成本、速度與差異化已經是目前面對數字時代廠商應具有的競爭力。在數字時代的今天,更強調“速度、聯結性、無形的價值”;亦就是對“時間、空間、與質量”地更重視。因此如何應用知識的運籌來進行工業設計在成本、速度、差異化上取得競爭優勢?會是工業設計的新議題與方向。
工業設計配合產業能夠提升這三項的競爭優勢,必須是以一種“知識整合”的模式才能面對數字時代,達到競爭優勢。
1.在產品差異化方面:工業設計要用知識來形成創意。
在設計開發新產品時,會先想到其定位為何?通常有兩個主要的方向:“抬高價位與降低成本”。目前大部分企業在做的事是降低成本,但是問題在于依賴降低成本的策略能持續多久?當越來越多的國家與廠商擁有相近的生產要素,技術或人力時;提高產品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價值,不能再只是依賴價格競爭,也就是發展差異化(differentiation)--“設計開發出別具特色的產品,使你和其它產品有所區別,創造出獨特的價值,掌握消費者不同的需求并滿足他們想要的產品”才是致勝的策略。因為當大部分的企業在做的是價格競爭,而非差異化競爭時,便可能會落入「競爭合流(competitive convergence)」的瓶頸,也就是大家都朝同樣的方向競爭,最后大家提供的產品都沒什么差別,消費者只能被迫從價格上做選擇,因為廠商彼此之間沒有太大的區別,最后可能通盤皆輸。
差異化的創新表現在整體的商品上是一種被大眾接受與喜愛的“產品真善美”,雖然外觀的美否,是一種共同的視覺標準,但設計師要將審美的經驗演練成一種直覺的專業知識,看得懂外,還要能夠作得出來,除不斷的演練、比較與洞察外,更向其它的技術信息源學習、交流經驗,才能持續地保有創新的能力。對一個設計組織來說,更進一步地要去建構一個知識交流的網絡系統,讓具備知識的人和需要知識的人結合起來,形成知識工作的架構,透過內外知識的互動,加入不同技能,想法與價值觀,在刻意的結合后,激發出更有創意的解決方案。這個架構在接下來談“速度”的內容中,會以浩漢的實例一并說明。
2.在相對與競爭者速度優勢方面:工業設計要用數字的先進技術知識來完成創意。
如何作到產品設計快速化可以從兩個方面來著手,數字科技加上有效的管理系統上,因為網絡的發展,使知識管理成為新的基礎平臺。
所以工業設計要因應”速度”的競爭力,我認為其觀念是在設計創意的發展過程中(從外觀、結構、功能到生產、行銷能同步地展開),透過具有實務操作的經驗加上充分應用數字科技,將信息與數據整合于共享的“有管理之系統”內,讓這個系統流通于所有會參與工作的各相關部門與人員,其目的是使時效及品質大幅提升,因為有足夠的資料充分提供決策的依據,讓設計開發的流程與方法因而得以不斷地改善。這個大的架構會涉及到知識管理的應用與概念。
以浩漢設計為例,以往公司未拓展國際業務據點前,因為位置集中,可透過每周的干部會議,以及落實走動式管理即可知道整個公司的營運狀況或是各項項目的工作進度。而浩漢國際化后,以營運規模來看,浩漢設計大概同一時間都有數十個項目同時在各地進行,加上各管理負責人與項目經理時常需要在世界各地出差奔波,若想隨時掌握各分公司項目的狀況與營運績效,靠以往的管理方式很難能夠全盤掌握。
為了改善這樣的情形與面臨e世紀速度的競爭,浩漢在內部組織做了一個調整,將公司內部的組織予以扁平化的調整外,并設計架設了一個“KMO(Knowledge management office)知識管理”的平臺(如圖)以方便進行溝通,讓知識貫穿于彈性決策之中,以形成“亂中有序的混沌管理模式”。其中屬于各項專業的部門組織,形成所謂的同業團體組織,并結合各地的分公司及結盟的伙伴,構成一個有機的設計聯網組織,而總管理室則轉型扮演成支持與仲裁的backoffice角色,這樣的系統支持了項目經理去進行設計項目的管控及各設計案在資料與知識的取得 -- 對創新的知識化上亦提供了一個可產生新效益的體系。透過INTERNET,不論身處何地,都能經KMO這平臺,隨時且快速的了解公司內部各個項目的執行狀況,對執行有問題的項目,系統也可以透過預警或對策的方法,讓資源互相聯系,并及早解決相關問題。
3. 在低成本的實現方面: 工業設計以資源整合的知識來達成整合,可分為一種是「一致性」地,如果開發一新產品其定位在價格競爭,廠商便得確定其政策必須貫徹于企業的整體,而非只有在設計開發與制造生產的部分控制成本;其它如:服務、行銷..,任何的政策都必須符合低成本的原則,這樣成本才能透過是積“多”成“少”。另一種是「互補性」地,這時候有關于新產品設計開發的活動便會涉及所有參與同步互動與支持補給的資源端,透過整合所帶來競爭優勢; 增加競爭者模仿的困難度。因為整合是需要互動與互信的,而且技術的對話與溝通互補是需要時間去磨合地與建立地。
一個組織若能建立一個“超垂直整合”的體系,將上下流-從調研,設計,結構,實驗,確認到模具,生產..所有合作的專業廠商或個體納入,讓信息獲得的環境建立在充分而且有效地的網際網絡系統(internet & intranet)之上,隨時可以掌握新產品發展的過程與方向,方便形成信息與決策。設計工作一旦展開時,除了藉由計算機虛擬的設計原型(prototype)與目標顧客端作聯結,與顧客(包括訂購商,使用者與協力廠商)在設計提案上作實時的溝通,并將決定的結果作情報的回饋,因為信息系統貫穿了所有價值鏈上的活動;提供了所有活動改善效益的機會,可以找到最佳也最有成本競爭的組合來進行設計開發的工作,這樣所組成的最佳“智能資本”設計團隊在成本上將具有競爭地力。
有人為未來的新經濟作了個定義,the new economy has being powered by technology, driven by ideas, rooted the innovation and enterprise。從這四個關鍵詞: technology、ideas、innovation、enterprise,我想新經濟的核心應該是創新與冒險進取精神。工業設計本質是創新,所以如何提升成為進行“知識整合”的工作,把工業設計的知識轉成更高的無形價值,應該是我們要努力方向!
------------------------------------------
email:
論文出處(作者):
【知識運籌與工業設計】相關文章:
工業設計制造技術的應用07-27
工業設計中的價值潛力研究05-11
認知、知識和創新本質06-01
自我管理與知識管理05-16
初中物理電學知識梳理08-10
試論圖書館知識管理與知識服務的關系論文(通用8篇)05-27
如何讓學生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05-22
改進我國企業知識治理08-28
企業知識管理應用論文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