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試析構建我國社會信任的法律保障體系
論文摘要 當前我國社會信任危機源于社會轉型期復雜的背景因素,既有信任自身形成機制的客觀原因,也有我國社會治理的政治和制度原因。法治是重建我國社會信任的必然路徑。當前的完善相關法制的重點方向為:提高國家機構公信力和社會誠信水平,保障新聞自由和信息有效溝通,建設公民社會。
論文關鍵詞 社會信任 信任危機 法制保障
“大頭娃娃”、“三鹿奶粉”、“瘦肉精”、“郭美美”、“毒膠囊”、以及持續不斷的醫患惡性糾紛等等一系列極具爆炸性的新聞事件強烈刺激著社會公眾敏感而脆弱的信任心理。2012年4月30日衛生部和公安部聯合發布“關于維護醫療機構秩序的通告”,盡管通告內容對醫患雙方都提出了要求,但顯然該通告不是針對職業醫鬧和廣大醫務工作者的,而是對社會公眾的一種告知行為。通告的發布讓筆者感到困惑,正常的行政和司法行為需要這種威懾性的通告嗎?通告所列的7類行為過去不違法嗎?通告會給社會大眾帶來怎樣的心理暗示?由此,筆者對當前我國社會信任問題作出一系列思考。本文試圖以社會信任問題為出發點,對當前我國社會信任狀況、成因和社會影響加以分析,由此探究提高我國社會信任的途徑。
一、當前我國社會信任現狀分析
(一)社會信任概念厘定
“信任”是眾多人文科學和社會科學領域的研究對象,可見“信任”是一個相當復雜的社會和心理現象。有心理學家認為:“信任是個體所有的一種構成個人特質之一部分的信念,是一種經過社會學習逐漸形成的相對穩定的人格特點”,還有學者認為:“信任是個體面臨一個預期的損失大于預期的得益之不可預料事件時所做的一個非理性的選擇行為”,前者強調的是個體的心理狀態,后者突出的是人們的行為方式。在社會學研究者看來,信任在很大程度上是作為一種突破了個體的關系而存在的,它已成為了一種社會關系,這種關系并非孤立存在,而是根植于整個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的背景網絡中,其生成有著深刻的社會制度的烙印。法學家劉焯將信任理解為一種主觀態度即主體對事物品質的真實性或他人行為的無害性、可靠性不懷疑的態度,筆者采納該觀點,同時認為信任在本質上體現為施信人與置信對象之間的一種社會關系,受到施信人與置信對象雙方面的多種復雜因素的影響。本文主要關注當前我國“社會信任”的現狀。
(二)我國社會信任的特點和現狀
傳統社會學理論認為,我國社會呈現“差序格局”,異于西方社會的“團體格局”。在差序格局社會里,每個人都是由己及人,像一波一波推出去的波紋一樣,孝悌誠信等道德規范維護著這個社會的行為秩序,以人情遠近規范個人行為,并由此復合成整個社會的自然秩序。而團體格局中,個人之于團體,乃是私與公,在團體內部則是平等的關系。簡言之,就是中國是一種“人情社會”,西方社會屬于“規則社會”。因而有學者認為中國社會賦予親友個人之間的信任,而缺乏共同組織之間的信任,以此推斷,我國應該是一個社會普遍信任度較低的國家。但上世紀90年代初,有關機構在中國的調查顯示,我國社會信任關系雖然呈現明顯的“差序格局”,但相信大多數人值得信任的比例高達百分之六十,高于美國等許多西方國家。筆者認為這些理論和現實之間并不矛盾,正體現了信任形成機制本身的復雜性,和我國近現代社會特殊的發展歷史進程。改革開放初期,我國經歷了建國后一系列社會運動后,形成了計劃經濟體制下高度集權的社會政治經濟局面,原來局限于家族和熟人之間的信任變成了對組織、對黨和國家的信任。社會分配并不是通過市場機制來實現,而是由國家統一組織按計劃分配,這種狀態下形成的社會信任關系也許只能通過信任“制度論”的某些理論加以解釋,即平等和平均的社會制度有利于提高社會信任。
改革開放后,推行市場經濟制度,西方民主思潮沖擊中國社會的思想體系,計劃經濟體制下形成的脆弱的社會信任體系迅速被打破,人們的信任關系向傳統的“差序格局”狀態回歸,相關調查研究顯示,中國相信大多數人值得信任的比例從上世紀90年代初60%,急劇下降到90年代末的30%,中國社會科學院 2011年發布的社會心態藍皮書顯示,對北京、上海、廣州三市市民的調查結果表明,三市市民總體社會信任屬低度信任水平,我國社會信任度正處于低值狀態。由此可見當前我國社會的信任危機并不是空穴來風,在經濟優先,效率至上的價值觀念下,“殺熟”(一種以熟人為目標的欺詐手段,如、非法集資)正成為頻繁發生的社會現象,對我國的社會道德和倫理產生巨大的沖擊。社會信任跌落的影響是顯見的,“三聚氰胺”和“大頭娃娃”事件使得國產奶制品在毒害了眾多嬰幼兒身體后,其自身的市場信譽也一落千丈,國貨在人們心頭留下永遠的痛;郭美美事件后中國紅十字會善款募集幾乎停止,社會慈善事業遭受沉重打擊;而醫患長期相互猜疑的結果則是血淋淋的生命代價。在更深層次上,社會缺乏信任增加了市場經濟的交易成本,有統計數據顯示,合同違約、逃廢債務等商業信用造成的經濟損失,合起來約超萬億:“信用”這一市場經濟的潤滑劑再次回歸到“質”的傳統水平;不信任帶來不安全感,富人開始選擇移民;社會發展動因變得模糊,中國社會有滑向“拉美化”的危險,重建社會信任機制已經變得刻不容緩。
二、造成我國社會信任下降的原因及對策
(一)當前我國社會信任跌落的原因分析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信任回歸“差序格局”狀態,與此同時,社會生產力高速發展,社會形態發生深刻變化,差序格局狀態下的信任形成機制卻一時難以轉變,并與社會制度和傳統倫理道德形成抵觸;而政治改革的滯后,使得社會制度體系存在弱化的趨勢,和欺詐成為嚴重的社會問題,弱化了社會信任形成的社會誠信基礎和制度保障。在經濟優先、效率至上的商品經濟社會,很自然地出現了信任關系的異化現象,具體表現在:第一,人際關系初級化,初級關系次級化。即原本陌生的關系通過有目的的拉攏成為初級關系,本應是親密的初級關系卻由于功利因素而變得形同陌路;第二,角色關系人情化,即公共生活領域中人與人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被注入“人情”的因素,在人情的重重包圍之下,一個人所扮演角色好壞的評判標準不再是是否履行了角色要求的權利和義務,而是是否給別人的面子、是否懂人情;第三,社會關系資本化,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已經被作為個人投資的目標,以便獲取更多的經濟收益,從而使“關系”具有了資本的特性,可以用作保值增值的工具,而正式規則制度則成為社會的一種擺設,私底下主導人們行為的是“關系潛規則”。這種信任關系的異化趨勢,反過來降低了社會信任的水平,因此,當前我國社會信任度下降,有著一定的社會經濟和政治變革的背景因素。
(二)法治路徑是重建我國社會信任的必然選擇
社會轉型或現代化過程中的當代中國恢復和提高社會信任,必須也應當倚重制度,亦即法律機制,走法治路徑。其必然性表現在:現代社會由于頻繁的商品交換、經常的人口流動乃至大量的移民而形成陌生人社會,非人格性的社會規范、法律制度成為管束和調整人們行為的主要方式和手段,因此制度信任(社會信任)成為現代社會的主要信任形態,“信任的達成………從關系層面轉向制度層面的變化是現代中國社會必然的道路選擇與發展方向”。其應然性表現在:(1)法律以其特有的規范性和國家強制力,促成和保證人們行為的確定性、無害性和可靠性,從而降低信任風險;(2)法律的公平正義原則要求社會實現人們之間制度上的平等,法律通過對利益關系進行權威性調整,平抑和減緩社會不平等現象和貧富差距,從而消除不信任因素,促進社會信任;(3)法律可以通過制度化的設計,明確社會主體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打擊和欺詐行為,從而防范社會信任異化。
三、構建我國社會信任的法律保障體系
(一)強化社會法治思想,完善相關法律法規,提高“社會公信力”
“公信力就是公眾對公共權力及特定角色形象的信任度,體現了它們存在的權威性、信譽度以及影響力。”以國家司法、行政為代表的社會公信力跌落,是我國社會信任下降的重要表現,國家機構公信力是社會公信力的核心內容,也是依法推進社會信任的主要著力點。提高國家機構公信力的關鍵是建立法律制度體系,確保國家機構依法行政和司法獨立。
1.依法行政方面
(1)改革政府的內部制度,轉變政府職能、建立有限政府,充分發揮法制手段在制度建設過程中的核心作用,用“法治”代替“人治”,政府做什么事情都必須有一個嚴格的法律依據。
(2)提高政府決策和行為的透明度,政府行為必須變得讓民眾可以預測和便于監督。政府的政務公開應形成制度,在國務院《》的基礎上形成法律,切實落實到基層,特別是與民眾利益極其相關的部門和項目要一律推行政務公開,讓民眾和人民代表有知情權、監督權、批評權和建議權。
(3)加強對官員、瀆職行為的追究,督促各級政府充分全面高效履行政府管理職責。近期諸多重大食品安全事故都是在新聞媒體報道后才導致司法介入,相關政府監管部門的懈怠、瀆職表現明顯,其中不排除存在情況。
(4)國家在制定各類經濟和社會促進政策時應盡可能實行普惠政策,減少差別待遇和特惠政策,比如國家取消農業稅就是普惠政策,而大量存在的各級政府和部門掌握的發展資金則屬于特惠政策。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特惠政策所能發揮的作用遠不是政策制定者所預期的,相關的監管工作也流于形式。
2.司法獨立方面
(1)司法系統獨立。通過制度建設,保障司法系統在機構設置、層級管理、組織人事、經費財政等各個方面的獨立性,給予司法系統以充分的社會信賴和權威,使之能真正地實現社會正義的目的。
(2)審判權獨立。沒有法官司法審判權的獨立,司法系統的獨立就是一句空話。盡管我國“法官法”規定了法官廣泛的權利,但是在現實社會環境中,法官的獨立還遠遠未能被社會認同,對法官獨立行使審判權的干擾因素在現行司法體制和審判權運行管理模式下廣泛存在。保障法官獨立行使審判權還需要在司法系統獨立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審判制度和確保法官的獨立性,
當然,全面提高司法公信力,還需要在建立司法部門激勵機制,提高司法人員素質,提高執法水平等方面加強制度保障,堅持司法公開,堅持程序公正與實體公正并重,完善錯案追究制度和國家賠償制度。
(二)依法嚴歷打擊各類欺詐行為,建立社會信用體系,提高社會誠信水平
商品經濟社會市場主體以追求經濟利益為目標,在外在約束與制度規約缺失以及失信成本低廉的情況下,誠信跌落也就不可避免。醫患矛盾激化其根本的原因在于長期以來醫院和一些醫生在經濟利益驅動下對患者的不誠信,患者在遭受經濟和人身損失后得不到有效救濟,也就是醫院和醫生的經濟利益與患者的經濟和人身利益沒有得到平衡。醫患關系、食品安全、教育問題等與每一個社會成員密切相關,鮮血和生命的代價告訴我們,當一種社會關系失衡,矛盾激化后,會產生的必然結果。
盡管“誠實信用”是我國民事法律制度的重要基本原則,但是與發達國家相比較,相關的立法工作明顯落后,可供社會查詢的公民和社會組織信用信息系統尚未建立,征信方面的立法層次尚停留在地方和部門規章的水平,社會信用服務產業尚未形成,完全不能適應當前社會發展的需要。提高社會誠信水平需要從兩個方面加以努力,一是依法嚴厲打擊各類欺詐行為,增加失信成本;二是建立以信用信息系統為核心的社會誠信體系,全面記錄和高效傳遞信用信息,通過拒絕交易形成全社會對失信者的聯防懲戒機制。
打擊欺詐行為,除完善相關刑事立法,加大刑事懲罰力度外,還需要進一步完善相關民事法律,在社會服務和大眾消費等民事活動和民生領域建立懲罰性欺詐賠償機制,動員社會力量對虛假宣傳、壟斷性不平等交易、亂收費、強迫消費(如過度醫療)等欺詐行為加以懲治,給予受害民眾法律救濟。
對失信者拒絕交易是傳統的信用形成機制,因此在傳統農業社會、行業內部和一些地理封閉性社會中,因信用信息的傳遞和交易活動范圍基本一致,失信意味著出局,故而能自然形成較高的信任局面,F代社會中當一個人可以通過轉移財產來逃避執行,可以遷居他鄉而漂白身份,那么他就不必為自己的社會信用擔心,傳統的信任自然形成機制喪失效用,必須建立適應社會發展的信用保障體系,其核心就是建立適應社會交往需要的信用信息收集和傳遞系統。我國在這方面的立法處于起步階段,2005年前后各省分別制定了“個人信用征信”與“企業信用征信”管理辦法,2011年7月國務院對《征信管理條例(草案)》再次征求社會意見,筆者認為,“引導、促進征信業健康發展”,固然是建設社會信用體系的目標之一,但是目前情況下,政府對社會主體的信用審查和淘汰可以、應該而且必須先行。具體方法可以包括建立財產實名制度、失信公示制度,完善法定代表人任職和審查制度,切實提高法定代表人的但責能力,并進行公示等等。
(三)保障新聞和信息的自由有效溝通,保障社團組織的健康發展,營造公平合理的社會環境
新聞媒體對食品安全事件的有效曝光,減緩了食品安全形勢的惡化,阻止了類似發生惡性醫患沖突事件的最終后果的發生(由于對象的不確定性,最后的沖突目標可能是政府),對相關行業的沖擊帶來的是社會大眾安全預期水平的整體提高。令人憂慮的是雜音漸高,有人不知是錯誤地還是別有用心地認為媒體揭露食品安全問題,降低了社會信任,降低了公權力的威信,其意圖和指向令人生疑。當人們看到社會對丑惡的鞭韃時他們知道美德終將降臨,當人們生活在罪惡之中的時候他們需要的不是對美德的頌揚。毫無疑問,新聞自由和信息的充分有效溝通總是有利于社會信任形成的,應當得到法律的充分保障。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公民個體意識增強,中國邁進了公民社會。公民團體是公民社會結構不可或缺的層面,我國公民團體的發展尚處于萌芽狀態,需要得到法律的引導和呵護。公民或者法人因其各方面的利益需求而組織化,是社會團體產生的原因,反過來團體利益又對個體利益加以規制,團體利益的最大化成為個體必須考慮的價值目標。團體作為公民自治組織有其自身的自律形成機制,不可能由政府糾集產生的,也不可能在政府控制下運作,“社會組織能否生存發展,應由社會市場決定,由公民選擇,而非依靠行政強制與壟斷!背姓J、維護、規制公民團體的權益,是我國法制必須邁出的一步,制定《社會團體法》,推動我國社會團體的健康發展,從而形成由公民利益→←團體利益→←國家利益(社會利益)這樣一個良性的博弈平衡過程,建立起我國公民的社會參與網格。
關于法制與建立公平社會的問題,筆者借用法國啟蒙思想家盧梭的話給予說明!皩τ谄降龋@個字不能用來暗示權力和財產對每個人都平均分配,而是權力不應該成為暴力,法律是一切權力行為的準繩!薄扒∏∫驗槭挛锏牧α靠偸莾A向于摧毀平等的,所以立法的力量就應該總是傾向于維持平等!
【試析構建我國社會信任的法律保障體系】相關文章:
我國電子商務法律機制的構建07-27
社會信任的法律重構10-17
淺談我國法律職業共同體的構建09-15
論構建***社會下的法律援助08-14
試析法律原則的定位08-12
論我國商譽權民事法律制度的構建08-05
試析我國保險法律法規存在的題目和缺陷07-14
試析我國遺囑自由及其限制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