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統一合同法:成功與不足
中國改革開放是從開放市場、搞活流通開始的,主要規范市場交易關系的合同立法較早受到重視。1981年、1985年和1987年相繼頒布了經濟合同法、涉外經濟合同法和技術合同法。三部合同法對于當事人利益的保護、交易秩序的維持和市場經濟的發展,發揮了重大的作用。但在進入90年代后,三法并存的合同法已經不能夠適應社會生活對法律調整的要求。改革開放的深入和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要求統一市場交易規則,要求從法律規則中剔除反映計劃經濟體制本質特征和舊的民法理論的內容,要求采納反映現代市場經濟客觀規律的共同規則,要求采納市場經濟發達國家和地區成功的立法經驗和判例學說,要求與國際公約和國際慣例協調一致,要求兼顧經濟效率和社會正義、兼顧交易安全和交易便捷,要求實現合同法的統一化、現代化,并盡可能增強可操作性。1993年10月,立法機關適時地將統一合同法的制定提上立法日程,委托學者專家設計了合同法立法方案,于1995年1月產生了由學者起草的建議草案,在此基礎上經過六年修改,終于在1999年3月15日的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獲得通過。我們欣喜地看到,中國在頒布第一部合同法19年之后,在實行改革開放20年之后,在即將迎來建國50周年的時候,終于有了一部統一的、現代化的,既符合中國實際又與國際接軌的合同法!我認為,統一合同法基本貫徹了立法方案所確定的指導思想和立法原則,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ㄒ唬┙y一合同法,反映建立全國統一的大市場的要求,結束了三法并立的局面,實現了交易規則的統一。三個合同法是改革開放初期由不同的行政部門牽頭起草的,分別規范不同的合同關系,相互間缺乏協調一致。關于合同概念,兩個法律使用經濟合同概念,而技術合同法卻沒有使用經濟合同概念,照理它應當叫技術經濟合同法,這是概念不一致;關于違約責任,經濟合同法采過錯責任原則,涉外經濟合同法和技術合同法采嚴格責任原則,這是責任原則不一致;關于合同主體,經濟合同法是法人、其他經濟組織、個體工商戶、農村承包戶,涉外經濟合同法是企業、其他經濟組織、外國的個人,技術合同法是法人之間、法人和公民之間、公民之間,這是主體不一致;關于基本原則,經濟合同法和涉外經濟合同法是“平等互利、協商一致”原則,技術合同法是“自愿平等、互利有償”和誠實信用的原則,這是基本原則不一致;關于合同訂立的形式,經濟合同法至少認可即時清結的合同可以采取口頭形式,而涉外經濟合同法和技術合同法根本不認可口頭形式,這是合同形式不一致;關于法律結構,經濟合同法和技術合同法是大陸法風格,即采取“總則 分則的結構,而涉外經濟合同法是英美法風格,只有總則沒有分則,這是風格不一致。統一合同法拋棄了經濟合同概念,不區分國內合同、涉外合同、商事合同和民事合同,包括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組織一切主體,調整范圍涵蓋一切合同關系,規定嚴格責任原則,實現了交易規則的統一。
。ǘ┙y一合同法,剔除了三個合同法反映計劃經濟體制的內容,使法律規則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性質和要求。例如,經濟合同概念,是從蘇聯拉普捷夫的現代經濟法學派繼受而來,本屬于計劃經濟的產物。80年代的經濟法教科書還講經濟合同的特征,一是主體的特殊性,即經濟合同主體只能是所謂“社會主義經濟組織”;二是所謂“計劃性特征”,即經濟合同是嚴格按照國家計劃簽訂的合同。這一概念正好體現國民計劃經濟體制的單一公有制和指令性計劃的本質特征。但隨著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的發展,社會經濟生活已經發生了根本性變化,F今的中國經濟,已經由單一的公有制的計劃經濟轉變為多種所有制形式并存的市場經濟,除國有企業外,有合資企業、外資企業、私人企業、合伙企業、個體工商戶和個體農戶。國家實行指令性計劃管理的商品不超過10種,數萬種商品的百分之九十九點九以上,都完全由當事人自由締結合同,不受國家計劃管制。因此,經濟合同概念在立法上已經失去意義。統一合同法拋棄了反映計劃經濟體制本質特征的經濟合同概念,明文規定以保護當事人合法權益為立法目的,規定反映市場經濟本質特征的合同自由原則、公平原則和誠實信用原則,不規定合同管理、合同管理機關和合同管理機關對合同的監督,不規定行政制裁措施,符合了市場經濟的本質特征。國家對市場經濟的宏觀調控和必要的行政管理,應當在行政性法律法規中規定。
。ㄈ┙y一合同法,從中國改革開放、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立全國統一的大市場和與國際市場接軌的實際出發,廣泛參考借鑒發達國家和地區成功的立法經驗和判例學說,采納現代合同法的各項新規則和新制度。例如,規定締約過失責任和先契約義務(42條);規定附隨義務(61條2款);規定后契約義務(92條);規定同時履行抗辯權(66條)和不安抗辯權(68、69條);規定表見代理(49條)和法定代表人的越權行為(50條);規定無權處分行為(51條);詳細規定了合同成立的要約承諾規則(13-35條);規定合同的成立以不要式為原則,以要式為例外(10條);規定合同中的免責條款原則上有效,例外無效(53條);借鑒英美法上的預期違約制度,規定拒絕履行立即發生解除權(94條2項)和違約責任(108條);規定強制實際履行規則(110條);規定合同的相對性原則(121條);規定違約責任請求權與侵權責任請求權的競合(122條);規定無名合同的法律適用原則(124條);規定合同解釋的方法和規則(125條);規定買賣合同的風險負擔轉移原則(142-149條);規定出賣人的權利瑕疵擔保責任(150條);承攬人的留置權(264條)和建設工程承包人的法定抵押權(286條)等制度。規定了各種新的合同,如贈與合同(11章)、融資租賃合同(14章)、委托合同(21章)、行紀合同(22章)、居間合同(23章)等;規定了法定解除權(94條)和約定解除權(93條)。
。ㄋ模┙y一合同法,在價值取向上兼顧經濟發展和社會公正,強調對消費者和勞動者的法律保護。既注重有利于提高效率,促進生產力發展,又注重維護社會公益,保護消費者和勞動者權益,維護市場經濟的道德秩序,不允許靠損害國家、社會利益、消費者和勞動者牟利。統一合同法規定了對格式合同的管制手段(39-41條);規定免除人身傷害責任、免除故意和重大過失責任的免責條款無效(53條);規定買賣不破租賃原則(292條);規定房屋租賃合同承租人的先買權(230條);規定房屋租賃合同承租人死亡后共同居住人的租賃權(234條);規定分期付款買賣合同的買受人遲延支付達到全部價款1/5,出賣人才能行使解除權(167條);規定具有救災、扶貧等社會公益或道德義務性質的贈與合同不得撤銷,受贈人可以請求強制執行(186條2款、188條)等制度。在設計和擬定法律條文時,凡涉及消費者和勞動者的,均首先考慮保護消費者和勞動者利益,貫徹保護弱者原則。
。ㄎ澹┙y一合同法,總結整理改革開放以來的立法經驗和司法經驗,凡民法通則、三個合同法經實踐證明是正確、合理的制度和規則均予以保留,將司法實踐中創設的合理的解釋性規則和判例規則,上升為法律規定。例如公平原則、誠實信用原則、合同定義、合同權利義務轉讓均以民
【統一合同法:成功與不足】相關文章:
合同法中預期違約制度的不足及完善02-21
統一合同法制訂中的若干疑難問題探討(下)03-20
具體的抽象,對立的統一03-20
合同法國際同一化對我國合同法的影響12-07
統一論文格式要求03-12
談歌唱中聲區的統一03-18
世界的物質統一性03-10
參考文獻常見不足11-29
論法與真理的內在統一性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