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ub id="h4knl"><ol id="h4knl"></ol></sub>
    <sup id="h4knl"></sup>
      <sub id="h4knl"></sub>

      <sub id="h4knl"><ol id="h4knl"><em id="h4knl"></em></ol></sub><s id="h4knl"></s>
      1. <strong id="h4knl"></strong>

      2. 高中地理課堂如何進行創新教育論文

        時間:2024-09-11 03:36:49 地理畢業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高中地理課堂如何進行創新教育論文

          摘 要:中學地理新課程改革要求在中學地理教學中加強對學生進行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創新教育是以培養人們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為基本取向的教育。在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為迎接知識經濟時代的挑戰,如何培養中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已成為課堂教改的重大問題。本文將談談高中地理教學中如何實施創新教育。

        高中地理課堂如何進行創新教育論文

          關鍵詞:創新教育 高中地理 實施途徑

          新一輪高中地理課程改革的價值取向定位在促進學生的發展上,其中特別強調一點:要高度關注學生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的發展。可以說“創新”是知識經濟時代的靈魂。這就要求人們具有創新的意識和創新精神,養成探究的習慣和態度,具有較強的探究能力。而“創新”人才的培養有賴于教育的“創新”,實施創新教育的主渠道在課堂。因此,地理課堂教學必須承擔起培養創新型人才的重任,要從把傳授、繼承已有知識為中心的傳統教育轉移到在此基礎上著重培養具有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和創新品格的“創新型”人才上來。

          一、教師轉變觀念是實施創新教育的關鍵

          教育改革呼喚創新型教師,新課程呼喚新方法、新觀念,我們不但要在地理基礎知識、基本技能領域,而且要在發展領域達到培養學生能力的目標。作為教師要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首先自身要有創新精神。不斷學習現代教育理論、更新教育觀念是深化教育改革的前提。其次,教師要樹立現代科學的學生觀。現代科學的學生觀要求教師要以全面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應以學生為本。學生是獨立的個體,在素質教育和教育創新的進程中,教師要樹立正確的學生觀,要認同學生的差異性。由此出發,教師既當園丁,又當伯樂,在學校的整體教育活動中,讓好學生、“差生”都超越自己,這是教育創新的目的之一。然后,教師要樹立科學的教學觀,培養學生“學、思、創”的精神。同時,教師還要尊重學生對教學的意見,要研究學生個體的特點,因材施教,鼓勵學生勤學好問、大膽質疑,開展合作學習。只有教師轉變觀念,具有與時代相通的理念,能以自身的創新精神培養學生,追求創新的本質,才能有效地造就新世紀的創造人才。

          二、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

          研究表明:有趣、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能夠消除學生的恐懼心理,使學生獲得安全感,從而能夠最大限度地喚醒創新意識,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創新意識是創造性思維的原動力,創新意識越明顯越激烈,發展創造性思維的動力就越大;反之,沒有創新意識,迫于外界壓力去思維,絕不可能產生創新。創造民主、和諧、寬松的教學情境,師生不要被三尺講臺隔離開,而應有更多的師生在一起討論。這樣的合作性教學,不僅能夠使學生在輕松之中掌握知識,而且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促成其創新潛能的迸發。

          三、通過設疑布難,激活學生的創新思維

          學啟于思,思源于疑。疑問是思維的火花,有疑問者才有思維,經過思維才能辨疑解難、有所進取、有所創新。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多向學生設置疑問,引導學生向教材內容置疑,增強自主學習能力。如學習地球內部結構時可這樣導入:“在科學技術高度發達的今天,人們可以利用各種先進手段,直接觀測外部圈層復雜而壯觀的現象。可是與‘上天’相比,‘入地’卻難以實現。目前,人類能夠直接取樣、觀察地球內部物質的最大深度是10千米,而地球半徑是6371千米。那么,地球內部結構是根據什么來探測的呢?地球內部結構又是怎樣的呢?”用這樣的導入,能引起學生的好奇與興趣,把學生引入學習的情境。

          四、充分發揮現代教育技術的功能,培養創新能力

          現代教育技術是運用現代科技成果和現代教育理論,以關注學習者的需求為目標的教學多媒體。它可以使地理教師以間接形式主導教學,可以使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得到真正的確立;能使課堂教學活動多樣化、趣味化、民主化,為學生主動參與、自由發揮、提出新方法新觀點,創造生動活潑的氛圍。例如,在認識地球公轉特點及地理意義時,利用多媒體技術通過改變地球公轉運動的條件,假設“黃赤交角增大或縮小,地軸的方向不變”、“黃赤交角不變但地軸方向變動”、“黃赤交角為零”等,讓學生思考在不同條件下產生的不同結果;還可讓學生進一步聯想,假設這些運動條件與現實中正午太陽高度和晝夜長短變化規律不符時,將會產生哪些地理現象。這樣,學生的多端發散思維、創造性思維能力就得到了培養和鍛煉。

          五、開展豐富的地理實踐活動是實施創新教育的重要手段

          要開拓學生視野,提高思辨能力,培養創新精神,就必須開展地理課外活動,讓學生將所學課本知識與日常生活、生產實際和社會實際緊密結合起來。地理課外活動是地理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是課堂教學的補充與延伸,而且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形式,是更廣闊、更生動、更富有吸引力的大課堂。因為開展野外地理觀察觀測、野外考察、社會調查等活動,學生不僅要用腦子去想,而且要用眼睛看、用耳朵聽、用嘴說話、用手操作,這樣既可提高學生對地理學習的興趣,還能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更能在實踐過程中發現問題,進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激發學生的潛能和創造力,有利于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為培養創新意識鋪路設橋。

          總之,創新教育是在素質教育的基礎上更高層次的教育。地理課堂教學也只有不斷深化和推進創新教育,不斷探索其內在規律,才能大幅度地提高育人質量,培養出高素質、復合型的真正人才。

        【高中地理課堂如何進行創新教育論文】相關文章:

        如何對孩子進行家庭教育的論文05-31

        如何在地理復習課中進行課堂提問論文08-27

        對幼兒如何進行假期家庭教育論文07-08

        如何進行友好聰慧的數學教學-教育論文09-14

        課堂情境中的高中地理的論文08-05

        生活教育如何點亮道德與法治課堂論文08-31

        高中地理教育論文09-26

        在初中數學課堂中進行課堂檢測論文06-19

        如何進行論文答辯06-14

        如何進行論文開題報告09-04

        国产高潮无套免费视频_久久九九兔免费精品6_99精品热6080YY久久_国产91久久久久久无码
      3. <sub id="h4knl"><ol id="h4knl"></ol></sub>
        <sup id="h4knl"></sup>
          <sub id="h4knl"></sub>

          <sub id="h4knl"><ol id="h4knl"><em id="h4knl"></em></ol></sub><s id="h4knl"></s>
          1. <strong id="h4knl"></strong>

          2. 亚洲欧美中文一区二区三区 | 在线看片a免费人成视频 | 日韩欧美亚洲国产精品影视在线 | 中文字幕看片在线a免费 |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精品久久 | 中文字幕在线永久免费看精品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