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

      1. 初中地理老師教學論文

        時間:2024-09-01 21:21:38 地理畢業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初中地理老師教學論文

          地理是我們需要寫的一門課程,各位,大家可以一起看看下面的初中地理老師教學論文,歡迎各位閱讀哦!

        初中地理老師教學論文

          初中地理老師教學論文

          課程目標是課程教學的靈魂,課程目標對課程教學具有導向、調控、激勵和評價功能,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作為三維課程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初中地理教學中往往被忽視。闡述了在初中地理教學中落實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的培養途徑,如,創設教學情境、開展辯論活動、運用典型案例、進行課外活動、引入地理歷史資料等。

          關鍵詞: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課程目標;培養途徑

          《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中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來表述課程目標,課程目標是課程教學的靈魂,課程目標對課程教學具有導向、調控、激勵和評價功能,所有的教學活動必須圍繞課程目標展開。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作為三維課程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教學中與"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目標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那么在初中地理教學中落實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有哪些途徑呢?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去嘗試。

          一、創設教學情境

          教學情境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營造的情感氛圍。從某種意義上說創設教學情境就是模擬學生的真實生活,使課堂教學內容更接近學生的現實生活,使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感受。研究《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就會發現:"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學習對終身發展有用的地理"依然是地理課程教學的基本理念,可見初中地理具有極強的生活性、實踐性。因此,在初中地理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模擬生活場景、播放音樂、視頻、插入美麗的畫面等手段創設一定的教學情境,隨著學生融入教師創設的教學情境,這不僅有利于學生掌握基礎知識,提高學習能力,最重要的是增強學生對地理事物和現象的好奇心,提高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從而形成一定的價值觀、環境觀。教學情境的創設可以貫穿于整個課堂教學過程,也可以僅僅是課的開始、課的中間或者課的結束。例如,在《巴西》這一節課的教學過程中,()為了達到"讓學生懂得保護熱帶雨林的重要意義,樹立全球環境保護意識"這一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在學生討論完熱帶雨林的`開發與保護這一話題后,我用綠色大樹的圖案作為背景,同時寫出"我們只有一個地球!"這幾個字,再插播《地球你好嗎?》這首歌曲,當學生聽到"當童話失去了森林,仙女也丟了魔棒"這一句歌詞時,教師適時講述:"亞馬孫的熱帶雨林被稱為‘地球之肺’,我們要保護熱帶雨林,保護地球環境,因為地球是我們的家園,家園只有一個,地球不可克隆。"在這樣的教學情境中,使學生懂得保護熱帶雨林的重要意義,樹立全球環境保護意識。

          二、開展辯論活動

          辯論是指彼此用一定理由來說明自己對事物或問題的見解,揭露對方的矛盾,以便取得最后的認識或共同的意見。孩子進入初中學習,也就開始了青春期,這個時期的孩子處在身心巨變時期,他們感覺自己已經長成大人了,總喜歡用批判的眼光來看待周圍的事物,開始對父母、師長以及周圍的事物表現出不馴服,總是認為自己的觀點是正確的,甚至不惜花費很多時間、精力來尋找各種證據來證明自己觀點的正確性,因此,大多數學生樂于參與各種辯論活動,積極性很高。初中地理課程內容淺顯、易懂,貼近學生生活實際,很多內容適合組織學生開展辯論活動,例如,在學習世界的人口問題時,可以組織學生就"人多好,還是人少好?"展開辯論,學生通過搜集資料、整理資料以及在課堂上激烈的辯論會認識到一個國家或地區的人口規模應該和該國或該地區的社會經濟發展和資源條件相適應,逐步形成正確的人口觀。

          三、運用典型案例

          案例教學法,是一種以案例為基礎的教學方法。新課程改革以來,案例教學被廣泛地應用于初中地理課堂教學中,這一方面和地理課程的生活性、實踐性強的特點息息相關,另一方面在課堂中通過對案例的閱讀、思考、分析、討論、總結等環節,有利于鍛煉學生獨立思考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利于鍛煉學生隨機應變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另外,通過對典型案例的分析,還有助于學生形成一定的世界觀、價值觀,有利于地理課程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的達到。例如,在《聚落》一節的教學中,為了使學生懂得保護世界文化遺產的重要意義,筆者將麗江古城的開發與保護作為典型案例引入本課,在學生了解麗江古城的概括,分析麗江古城在開發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的基礎上,教師提出問題:"如果你要去麗江古城去旅游,作為一名游客,你能為保護麗江古城做些什么呢?"在學生回答這個問題之后,教師進一步追問:"如果我們不保護像麗江古城這樣的世界文化遺產,后果將會是怎樣的?"通過學生的討論,學生就會明白保護世界文化遺產的重要意義。

          四、進行課外活動

          課外活動是學生的直接體驗,和學生的自身生活和社會生活密切聯系,是實現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重要途徑。課外活動既來源于課本,又超越了課本知識的局限,學生通過課外活動可以對自然、社會以及自我認知形成整體的認識。課外活動包含多種形式,如,開展地理課外閱讀、觀看地理音像、組織地理參觀、制作地理專題報告會、進行地理野外考察等。目前在我國大多數省份,地理屬于非中考科目,教學任務相對較輕,因此,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有條件在學校實際情況許可范圍內組織一定的課外活動,從而發展學生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例如,在學習《黃土高原》一節內容時,可以組織學生在課后搜集資料、整理資料舉辦"黃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成就展",這樣不僅有利于鞏固課堂所學基礎知識,同時還實現了本節課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五、引入地理歷史資料

          培根說過:"讀史可以使人明智。"其實,提起歷史,很多人認為歷史作用不大,無非就是一些死記硬背的東西,但是殊不知歷史距離我們生活并不遙遠,生活處處是歷史,歷史包含著人類社會一代代流傳下來的寶貴知識和經驗,是人類的重要財富,學習歷史能使我們了解過去,形成正確的價值觀。俗話說"史地不分家",在初中地理課堂中引入歷史資料,這不但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而且非常有利于增強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例如,在《美國》一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入在美國西部開發和鐵路建設中華人勞工的血淚史、介紹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華裔科學家等資料,來增強學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綜上所述,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是三維課程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以上途徑,可以有效落實初中地理課程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以上是本人拙見,僅供同行參考。

          參考文獻:

          王志洪。"日本"教學中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培養.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12(03)。

          朱慶松。案例教學在中學地理教學中的運用分析.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4(15)。

          農村初中地理教學論文初中地理教學論文:改變教學方式打造高效課堂新課標下初中地理教學改革的反思

        【初中地理老師教學論文】相關文章:

        關于初中地理教學論文11-28

        地理教學論文06-14

        關于初中地理課堂教學論文11-27

        中學地理教學論文11-29

        地理教育教學論文06-29

        關于初中地理學科教學論文05-18

        關于初中地理教學方法優化初探論文11-07

        地理教學論文范文11-22

        初中地理小論文怎么寫12-11

        国产高潮无套免费视频_久久九九兔免费精品6_99精品热6080YY久久_国产91久久久久久无码

        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