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道路工程地貌勘測要求評析
公路工程地貌分區工程地質評估及防治,對于規劃、設計、施工常有重要價值,以下是小編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道路工程地貌勘測要求的論文范文,歡迎閱讀參考。
東南部河流沖積區本小區是夾于亳州和皖北丘陵之間的一個條帶,地史、地貌和河流變遷比較復雜,沖積區形成較晚。標準剖面為砂質土、粉質土和較厚的砂層,粘質土時見于偏上部和偏下部層位。主要的特點是沉積層經常變化,縱橫向延續均不甚穩定。地下水位偏高,部分砂層處于流砂狀態。
現代地貌分區———近代煤礦塌陷區:由于地下較大范圍煤礦開采,因不同層位采空、塌陷而造成非常特殊的工程地質條件。地表不均勻沉陷使大面積平地、農田變為洼地、池沼,有的已穩定,有的還在陸續沉陷,特別深層采空的自然沉陷會相當長。地下水體泄流重組,地表水富集,土層狀態失穩。
一、亳州市域公路工程地質的主要特點和工程評估
1從總體上看,亳州市域公路工程基礎地質條件優于蘇南和連云港等沿海地區,軟土地基較少,也沒有海淤土層,對工程較為有利。減少了軟基處理工程量。亳州的高塑性粘土層原始成分多為石灰巖的風化殘積物,片麻巖也常不是酸性的,含膠高嶺石等次生礦物較少,活性稍弱,土壤較易板結。工程地基承載力較好,但應查明溶洞,路線與構造及時避讓。
2亳州市域總的屬于丘陵、平丘地貌,因而大部分地區工程基礎的平面剖面變化較快而復雜。工程地質承載力較高,均可作樁基持力層。也可做重力或擴大基礎。
3丘陵、平臺區一般有較明確的強風化、弱風化或剝蝕基準面,樁基可穿過強風化,持力于弱風化層。
4平原區淤積土層和河流沖積層的層位雖然相對穩定,但在剖面上較薄的夾層往往在一定距離內呈扁平透鏡狀,尖滅過渡。在繪制鉆孔綜合地質剖面時,應充分考慮此一特點,認真分析沉積期和沉積物變化規律,特別是對較長橋梁地基,要搞準層位關系,切忌簡單同類連線,造成施工依據錯誤。一般只宜做摩擦樁基礎,不宜用重力或擴大基礎。該分區地質對路橋工程建設極為不利。尤其是對公路地基穩定和橋梁基礎安全帶來的威脅和甚大風險,施工擾動的后果也較難預計,總的來講可稱為“工程難區”。多年來,這些地方的舊路經常大面積變形,“屢填不平”,危險橋梁也較多,就是工程地質不良的實施。常常投入了論證、調查、勘測、設計、施工處理的工作量,包括專項設置研究課題攻關,投資也有明顯增加,才得以保證工程目標和質量,使我們更加深了對公路工程地質研究重要性的理解。
二、亳州市域公路工程常見地質條件和問題的工程對策
1基巖淺埋或接近裸露地段,地表狀況變化較大
(1)認真勘測,調查判定基巖剝蝕面標高和古地形變化、土層基本厚度及地下水位情況。
(2)根據道路設計標準要求,結合剝蝕面位置,確定地基處理深度,并設置石灰穩定類底板,以減輕基巖凹凸不平造成的不穩定因素。
(3)參照剝蝕面基準,綜合確定橋梁鉆孔樁、挖孔樁的基本樁長和嵌巖深度。在嵌巖挖孔樁施工時,嵌巖深度變化甚大,不易分辨是基巖還是浮石,難以掌握設計要求,工程停滯。我們通過排比鉆探和已施工孔資料,判斷出基本剝蝕面標高,然后確定終孔標準,較好地解決了施工難點。在橋梁施工中,鉆孔樁漏水跑漿,我們通過石灰巖剝蝕面一般地貌特點分析,判斷為淺裂隙、凹槽漏水,排除溶洞、斷裂,采用簡單拋填堵漏成功,節約了處理經費。
2Ⅱ區片麻巖風化、殘積地段,土壤有膨脹性,含水量高時不穩定,但土層層序較簡單
(1)摻石灰改善地基、控制膨脹性質,是常用有效的方法,含砂礫較多的殘積土,對于路基土石灰摻量可以少一些。
(2)一般橋涵可用擴大基礎。鉆、挖孔樁樁長較短,穿過強風化層進入弱風化層即可,宜用磨擦樁加支承樁綜合方法計算。由于弱風化層明顯保留原巖構造形狀,鉆孔嵌巖深度不必過分拘泥。
3亳州市域大部分淤積軟弱粘土層,往往呈一定范圍、厚度較薄的夾層出現,只在現代地表部分有時較厚,并不構成太大威脅。對表層軟土地基,一般用石灰或水泥穩定方法即可解決。
4厚度較大的沖積疏松粉砂層和流砂層,是亳州市域公路工程地質的要害,對橋梁基礎施工的影響尤為明顯。
(1)在地下水位較高、而粉砂或流砂層位偏低的地段,為了控制重交通道路地基持續、不均勻沉降,應采用強夯處置或用磚石擠密樁;粉砂或流砂層位較高,且有明確粘土夾層時,可以用水泥干粉噴樁加固。
(2)重視做好路基邊坡防護和橋涵構筑物附屬護砌工程。
5在地震預警帶區域,深部基巖多斷裂破碎
設計大型橋梁樁基必須謹慎,樁距宜密,樁徑宜大,樁長宜深,嵌巖應確保穩定,灌注混凝土的強度等級要適當提高。邳州大運河一線,基巖為石灰巖,破碎角礫巖多已重新固結,工程地質條件已經接近正常,只是需要加密勘察,使橋位避開活動斷層、樁位盡量避開破碎巖帶,設計保證達到抗震要求[7]。
6煤礦塌陷區
需要專題研究有關工程地質問題。最基本的工作是調查清楚地下采空區和保安礦柱的分布、采空層位及深度、沉陷穩定時間和狀況、地下及地表水文狀況等。
結語
公路工程地貌分區工程地質評估及防治,對于規劃、設計、施工常有重要價值。但由于路、橋工程涉及的地貌、地質層位相當表淺,以及工程地質隱患反映的滯后性,近來隨著高等級公路建設的快速發展,工程安全、工程壽命,與工程地質環境的關系已越來越被重視,因此本文介紹的這些收集資料和初步研究或許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道路工程地貌勘測要求評析】相關文章:
初探道路勘測設計中計算機的工程計算11-16
淺談道路勘測設計中計算機的工程計算03-01
道路工程的過程控制11-21
淺談中國地貌的形成過程12-04
工程類論文發表要求及注意事項09-04
工程師職稱論文發表要求及指導12-10
高級工程師論文發表要求11-24
土木工程論文格式及圖表要求03-28
2017年工程造價論文提綱要求03-27
評析機構股東積極主義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