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

      1. 高職院校大學語文課程改革的指導思想和方法新探

        時間:2023-03-21 15:15:35 論文范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關于高職院校大學語文課程改革的指導思想和方法新探

          【論文關鍵詞】高職學生;人文素質;大學語文;課程改革

          【論文摘要】高職院校能力本位的教育理念,包含了人文素質教育的內容。大學語文作為高職院校一門重要的人文課程,成為學生人文素質教育改革探索的突破口。指導思想上,體現素質加能力的培養定位。在方法上,結合高職學生的特點和需要,精心設計每一個環節,力求體現知識性、思辨性、實踐性,有利于學生向社會人和職業人的過渡。

          高職院校能力本位教育思想,以及以此為思路的課程體系建設,不能離開“以人為本”的精神指導,不能忽視人文素質教育,無論綜合素質教育中的智力因素,還是非智力因素,大多與人文素質相關,如智力因素中的觀察能力、思維想象能力,非智力因素中的興趣、情感、情緒、意志、個性等,都可以通過人文課程得到鍛煉和提高。

          高職院校學制短、實習實訓時間多,不可能拿出很多課時用來進行綜合素質培養和人文素質教育。這種挑戰,促使我們找到突破口。我認為有三個方向值得探索。第一,在知識傳授、技能培養中融入綜合素質培養。像注意力、觀察力、記憶力、思維能力以及思想觀點等方法內容,教師都可以通過言傳身教使學生受到感染和熏陶,學生接受知識過程中,從教師那里得到人生啟迪、學習方法、治學心得方面傳授。第二,對人文課程體系進行深入探索。目前,已經有了一些好的經驗方法,比如,增加一些課時短、針對性強的學習方法和科研方法的課程;開設人文選修課,學生可依據興趣揚長避短,也可以針對不足對癥求藥;在人文課程中體現專業特色;將人文課程體系改革同校園文化建設和學生社會實踐緊密結合等。第三,人文課程的教學實踐改革,教師在吃透教育宗旨,轉變教育觀念和教學思想的基礎上對自己所擔負的具體課程進行改革嘗試。

          以上三方向,基本囊括了高職素質教育由大到小的三個研究層次,無論是課程體系改革,還是教育教學方法的改變,可以由宏觀到具體來推動,但最后的落腳點必然體現到具體每門課程中,貫穿在具體教學內容中。所以我們認為,與素質教育息息相關的人文課程的改革,在全面鋪開和推進之前,必須選好突破口,積累一定經驗,摸索出一套成熟的辦法,并以之回應和促進其他課程改革。我們選擇大學語文這門全院公共課,在某些班級作了一定嘗試,取得一些效果,為人文課程與素質教育的融合,積累了經驗,為今后人文課程的整體改革作了鋪墊。

          在教學指導思想上,幾年教學實踐過程,我們經歷了兩次觀念轉變,第一次轉變:從一般語文課到不是一般語文課的轉變。曾經認為大學語文是初高中語文課的延伸,因而,講授方式是填鴨式的,方法不靈活,教學內容不寬泛,此種情形下,出現三個誤區,過多糾纏于知識細節,那些知識,很多是學生們都學過的;過多強調文學鑒賞性;過多拘泥于教材課本內容。后來,我們逐漸明白大學語文不同于一般語文,它是使學生借助漢語言文學這個載體,加強閱讀的廣泛性,提高欣賞的趣味性,鍛煉思維的敏捷性,提高語言運用的周密性。在這種認識下,確立大學語文課堂教學的三個原則:一是開放性原則,大學語文針對的群體是思想開放的青年大學生,因而,不能簡單上成篇目解讀課或文學鑒賞課,應該以教材為切入點,舉一隅而以三隅反,向各個知識領域延展和滲透。二是自由性原則,自由,不是指課堂紀律自由,而是指對于文章的觀點主題甚至情感體驗,不能像其他專業學科一樣,蓋棺論定,一言堂,教師講,學生記,有標準答案。防止程式化的思維方法損害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發展,課上,允許學生質疑、提問、有不同意見,可以討論、辯論、思想碰撞。三是形象性原則,大學語文課要鍛煉學生形象性思維,使他們感性化地認識自然、社會和人,增加一點文學情愫,培養情趣,陶冶情操,注意營造詩意氛圍,教學中,多用感性化語言和方法,如敘事、描述、例證、多媒體等,同時注意形象思維的訓練,使他們一定程度上掌握形象描寫的修辭方法(類比、比喻、白描等)。應該說,以這種教學理念指導的教學活動達到了一定效果,大部分學生課外閱讀量明顯提高,一些學生在讀書習慣養成和方法的使用上,有所進步。

          隨著高職教育的飛速發展,國家對高職教育的定位越來越清晰準確。通過學習高職教育的相關文件,我們意識到,大學語文教學指導思想,還要進一步轉變,這種轉變的指導思想是:要明確針對高職學生的大學語文同針對其他普通院校學生的大學語文應有所區別。這種區別在于,高職院校大學語文應該體現素質加能力的培養內涵。因為我們認識到,高職學生基礎理論知識以“必須、夠用”為度,然而,用發展的眼光看,“必須夠用”也是內涵具有變數的標準,今天必需,明天可能過時,現在夠用,未來肯定不夠用。所以,人文課程要自覺擔當輔助作用,幫助學生建立保證永遠“必需、夠用”的彈性機制,使他們具備一定的終身學習的素質,造就他們在未來社會中保持全新自我的機能,作為主要人文課程的大學語文,要高站位,積極挖掘學生潛能,在人才的全面素質的培養上下功夫。再從高職學生未來的“應用型人才”社會角色定位分析,“應用型”不僅是有一技之長,還有“應時應事為用”的特征。他們大多不會涉足深度探索的研究領域,也不太可能過“術業有專攻”的書齋生涯,他們的人才路線是觸類旁通,由已知涉獵更多已知,兼有“社會人”和“職業人”的雙重角色,是社會中最動態、最有活力、同時起伏沉降也是最不穩定的一個群體。所以,大學語文還應注重培養學生的“適用性”,“適用性”包含豐富內容,認識自我從而能夠準確定位,觀察別人以能交往有度,了解社會能夠更好融人其中,接觸自然尋找精神依傍,這些是做人的“適用性”,還有做事的“適用性”,如較強表達能力、人際交往中的從容應對能力、組織策劃能力。還有二者相兼的;如心理基本素質、邏輯思維素質、良好習慣素質等。

        站在這個高點,檢視大學語文的教學改革,目標和思路變得異常清晰:高職學生的大學語文教學,就是以作品為載體,通過閱讀和理解,學習作品中認識自然、社會、人生和自我的一些方法,達到反觀自身的目的,提高做人的品位和做事的能力。具體包括如下幾個層次內容:第一,汲取人生的和生活經驗;第二,得到有益的方法啟示;第三,培養情感和情操,樹立健康的心態;第四,鍛煉和提高某些能力素質;第五,培養廣泛涉獵的讀書習慣。這些內容,基本上涵蓋了大學語文這門課程所能包容的素質教育的內涵,在具體教學中,以作品確定主題,在一個主題中,有時能夠體現幾個層次內容,關鍵看教師的設計和把握。

        [1][2]下一頁

        關于高職院校大學語文課程改革的指導思想和方法新探

        【高職院校大學語文課程改革的指導思想和方法新探】相關文章:

        高職院校提高學生英語閱讀水平的方法探討05-31

        談高職英語教學現狀和改革08-24

        成本還原方法新探05-29

        初探高職藥學教育改革05-16

        試析高職院校校園網組建與應用05-02

        試析高職院校教學管理斜學化05-29

        高職院;旌蠈W習模式設計與應用探究論文05-03

        淺談校企合作下的高職院校繼續教育06-04

        高職院校企業戰略管理學探索論文04-11

        淺析中等專業學校語文課程改革05-31

        国产高潮无套免费视频_久久九九兔免费精品6_99精品热6080YY久久_国产91久久久久久无码

        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