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一種教育理想:教育應關注兒童的生存狀態
[論文關鍵詞]教育 生存狀態 人性 個性
[論文摘要]教育承擔著塑造完滿人格的責任。然而,人在教育中被異化、奴化、物化的現象并不少見。我們的兒童承載著過大的生存壓力,成為社會上生存最艱難的群體之一。教育的任務之一就是以兒童理想的生存狀態作為參照,使兒童現時過上完滿生活。它也應作為現時代的教育理想之一,成為廣大教育者努力的方向。
為了使兒童更好的發展,教育應每時每刻關注其生存狀態。從人類學的角度來講,人的自然本性決定了人生而向往天、地、人合一的和諧生活,人需要親近自然;人的社會本性決定了人生而具有與人交往、與人合作的傾向,人需要親近人類自身;人具有追求自由的本性,決定了他向往精神自由、無壓力的生活,人類需要親近自己的精神世界、··…這些恰恰體現了人類的生存理想,即人類理想的生存狀態。而在教育中,兒童理想中的生存狀態無疑應該成為我們教育努力的方向,學校、家庭、社會應順應兒童的合理要求,為兒童的發展創建合乎其本性的物質精神環境。本文的目的旨在揭示目前我國社會中兒童這一群體的生存狀態中的消極方面,并以此為基點,為教育改革提幾點建議。
一、目前兒童生存狀態探視
1.兒童真實的生存空間狹小。
人生而具有社會性。正因為此,馬克思提出,“人的本質不是人生而具有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人是一種社會存在,人只有生活于人類社會中,接受和參與社會生活,才能使天賦得到應有的發展,成長為人。一個人最大的快樂莫過于與他人交往,細心地去理解和感受人際關系中、大自然中、藝術中的美,體會人與人之間真摯的情感,感受人與大自然的和諧,領略高境界的藝術內蘊。而我們卻通過應試教育使兒童的精神空虛的只剩下了各種符號和抽象概念,兒童失去了感受生活和欣賞美的眼睛,精神生活貧府。為了保證升學率,我們的教育希望學生一心只讀圣賢書,甚至有些學校禁止學生在課外時間的自由交往;我們的教育為了便于管理,將學生“罐裝”起來,密封保存,以防止其與外界的“不良因素”發生反應,影響其健康成長。出于這種目的,我們不敢把真實的社會生活呈現給他們,我們給兒童的大多是超驗的、抽象的、真理性的知識。離開了社會中的其他人,個人也就失去了發展的空間和條件。因此學生的抗教育、反教育現象不斷出現,出現新的教育無力,教育成了異化人的一種手段,它不是引導發揮人的潛能,而是過度智力開發,成了一種強制的、令人生畏的外在力量。
2、教育上的超負荷使兒童不堪重負,心理健康問題日益突出。
“上學最早的,是我;回家最晚的,是我;玩得最少的,作業最多的,睡覺最遲的,最累最困的,是我是我還是我”。這首在校園里流行的“歌曲”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我國學生的生存狀態和壓力。快節奏、單一化、重復性的活動每天都在進行,兒童的活動被局限于一個有限的空間,有學習的權利,卻沒有玩的自由;有享受物質的客觀條件,卻精神貧痔,不為人理解。我們的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壓抑了兒童的自然本性,習慣于過度智力開發、強制教育,以犧牲人性的自由發展為代價換來所謂的“尖子生”充其量不過是應試的能手,考試的機器。當行為被動時,由于情感上的反逆,他們自然會承載很大的壓力。正因為此,近年來,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日益突出,強迫癥、抑郁癥、過度焦慮、偏執甚至精神分裂等在學生這個群體中出現,并開始引起社會的重視。
3、社會和學校教育在某些方面作用的不一致,使兒童成長為具有多重性格的矛盾體。
通過教育在外界施加的影響,兒童習慣于服從權威,習慣于聽從師長,失去了自由發展的最初的自主動機和力量。他們缺乏必要的判斷力,生活自理能力較差,缺乏自己做出決定的勇氣,自信心不足;另一方面,兒童喜歡新奇的事物,可塑性很強,但同時心理不成熟,經歷單純。與成人不同,兒童的社會化更多的是被動的接受社會、家庭、傳播媒介的影響,他們缺乏自我選擇和決斷的能力。目前大眾傳播媒介對社會的影響滲透到社會的每一個角落,它們對兒童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受眾之廣泛、內容之多樣使兒童很難抵制其誘惑力;加之教育對兒童的教育疏導不夠及時有效,他們易受社會上某一時期占主流的文化形態的影響和驅動。學校教育的強制規定性和紛繁復雜的社會環境對兒童的不可抗拒的吸引使我們的兒童走向了兩個極端—一方面表現的自立能力、判斷力差,另一方面可能固執、任性、孤獨,缺乏與人合作的精神,有時思想行為又過于成人化。由于教育和社會作用的不一致,兒童成了擁有多重性格的矛盾體。
[1][2][3]下一頁
【一種教育理想:教育應關注兒童的生存狀態】相關文章:
心理健康教育理想:教育的一種哲學反思03-18
論析大學應確立以文化為主體的教育理想03-18
應重視教育的情感性的教育理論論文03-27
淺談家庭教育應重視名利教育12-06
債轉股審計應關注的幾個題目03-24
略談德育與生存教育的契合論文12-03
生存教育的重要性論文12-03
存貨審計中應關注的幾個題目03-24
應關注企業現金流量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