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企業管理制度范文(通用5篇)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們每個人都可能會接觸到制度,制度是各種行政法規、章程、制度、公約的總稱。到底應如何擬定制度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關于企業管理制度范文(通用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企業管理制度1
原材料的質量要求及驗收方法
1、主題內容與適用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本公司為保證加工產品的質量,對所采購的原 材料的質量要求及驗收方法。
本標準適用于本廠的采購控制,并與《質量管理手冊》之《 采購控制程序》相適應。
2、引用標準及文件
下列標準所包含的條文,通過在本標準中引用而構成為本 標準的條文。本標準發布時,所示版本均為有效。所有標準都會被修訂,使用本標準的各方應及時使用下列標準最新版本。
3、采購質量要求及方法
3.1.1必須采購取得生產許可證企業的產品。
3.1.2向供貨方索要合格證明及相關證件。
3.2原材料采購應按計劃進行。原材料采購計劃應對其質量要求、包裝要求、運輸要求予以明確。應從供方評價合格的供應商采購。任何人未經廠長許可,不得擅自更換供應商和降低采購要求。
3.3原材料到貨,必須驗證供方提供的質量技術資料(如質量檢驗報告、質保書、合格證、生產許可證復印件等)。
3.4購入的原材料必須經檢驗室按《檢驗規定》進行驗證,符合規定要求的方可辦理入庫手續,不合格的原材料退回。入庫原材料分堆碼放、分類標識。
3.5必須對供應方的生產情況、質量保證體系以及實物質量進行考察,索取供應方的相關資料,在平等的前提下擇優選用原材料,并作好供應方的供貨記錄.對已實行生產許可證管理的產品,應要求供方提供生產企業的生產許可證復印件。
4、對驗收不合格的產品,按《不合格控制程序》聯系供方,妥善解決。不合格的原材料不得投入使用。因采購人員的錯誤導致的采購不合格由當事人負責賠償損失。
5、原材料的存放需符合物品保管的有關規定,原材料的采購和領用必須按規定建立臺帳。
6、加強庫存原材料的保管工作。定期對庫存原材料進行清理,對已受到或可能受到污染的原材料及時標識和隔離,立即報請廠長作銷毀或其他技術處理,不能直接用于生產加工。
7、倉庫的原材料、成品必須執行先進先出原則,以確質量穩定。
原材料管理制度
一、凡進公司所有原料必須經化驗室專門人員檢驗。
二、凡進公司的原料,必須按質分類堆放。
三、現場采樣必須嚴格按現行標準進行取樣。
四、經檢驗合格后進公司入庫。
五、原材料檢驗按國家相關標準執行。
六、未經檢驗的原料,生產車間有權拒絕使用。
質量管理制度
一、為加強質量管理工作,不斷提高產品質量,根據《產品質量法》和公司產品標準,特制定本制度。
二、公司應強化質量意識,樹立法制觀念,建立健全質量體系,落實質量責任制,實行質量否決權,應用全面質量管理、方針目標管理等先進方法,加強生產過程中的質量機制和質量調度,及時排除影響質量的因素,確保原材料、半成品符合技術標準要求。
三、建立各級質量管理機構。公司由總經理、生產副經理和經營副經理組成質量管理小組,由總經理任組長,生產副經理任常務副組長,負責日常質量管理活動,代表組長行使質量管理職責。生產副經理是公司的質量負責人。
1、總經理是企業產品質量的第一責任者,負責質量管理工作的領導。
2、質驗室是質量管理和質量檢驗的'專職機構,檢驗員在生產副經理(或管理者代表)直接領導下對產品質量具體負責。
3、車間主任負責按標準組織生產,改善工藝條件,負責生產過程中設備管理。
四、各部門在質量負責人的統一領導下開展質量管理活動,《質量手冊》是本企業開展質量管理活動的依據,各部門應嚴格按照各自的管理職責和權限的規定,努力做好本職工作。
五、質量負責人應在生產期間安排質檢員定期或不定期開展質量活動檢查,認真如實做好質量活動檢查記錄。生產期間的質量活動檢查工作至少每兩周進行一次。
六、對部門負責人違反質量管理規定的行為,質量負責人應及時向組長報告;對一般職工違反質量管理規定的行為,質量負責人應及時予以糾正,并根據情節輕重,作出對責任人的處理決定。
七、違反質量規定的行為分為一般性行為和嚴重行為。一般性行為是指違反質量規定尚未造成或輕微造成質量損失的行為;嚴重行為是指違反管理規定已造成嚴重或較嚴重質量損失的行為。同一般性行為一年內違反三次以上視為嚴重行為。
八、對違反質量管理規定的一般性行為,以批評教育為主;對違反質量管理的嚴重行為,視情節給予每次扣除20至50元工資的處罰。所有違反質量管理規定的行為及處理辦法都應由質量負責人按排專人予以記錄并保存。
九、根據生產工藝流程,建立健全檢驗制度,嚴格執行對來 廠原材料的檢驗,原料必須經檢驗合格后方可使用,取樣量及取 樣方法必須具有代表性,檢驗結果必須準確及時。
十、倉庫管理員必須對每批原材料進行驗收。
十一、每批出廠產品必須檢驗合格后,方能出廠。檢驗不合格的產品堅決不能出廠。
質量檢驗事故的處理
一、檢驗、試驗過程中發生下列情況按事故處理。
1、樣品丟失、樣品損壞。
2、樣品生產單位提供的技術資料丟失或失密,檢驗報告丟失或失密。
3、由于人員、檢測設備(儀器)、檢測條件不符檢驗、試驗工作要求,試驗方法錯誤,數據差錯,而造成的檢驗結論錯誤。
4、檢測過程中發生儀器、設備損壞。
二、凡違反上述規定所造成的事故均為責任事故。
三、發生質量檢驗事故后,經理應立即組織有關人員召開現場分析會,作出事故分析報告會。
四、發生質量檢驗事故后,應立即宣布其檢驗結論無效。
五、因停電、停水或其它原因而使檢驗、試驗中斷,應宣布其檢驗結論無效。
六、若質量檢驗事故造成經濟損失,責任人應負經濟責任。
七、經濟損失在100元以內為小型事故,小型事故的責任人應賠償20%-40%的經濟損失。
八、超過100元以上的大型事故,報廠部處理。
九、事故分析報告和處理結果應登記存檔。
十、發生質量檢驗事故后應采取有效的糾正措施。
十一、化驗員、公司經理應對糾正措施的執行情況負全責。
設備保養制度
一、所有設備必須實行掛牌責任制,遵循誰使用,誰保養的原則。
二、設備的保養以日常維護和定期檢修相結合的辦法。設備運行過程中要加強巡檢,定期檢修必須對零部件進行拆洗、加油、除塵、校正。杜絕跑、冒、滴、漏的現象。
三、設備不得帶病運轉或超負荷作業,保持設備處于完好狀態。 操作人員要做到“四懂三會”,即懂原理、懂性能、懂構造、懂工藝流程,會操作、會保養、會維護。
四、發生機電設備事故,班組必須進行自查,責任人必須在二天內將事故經過以書面形式向分廠匯報,對隱瞞、虛報和拖延上報的班組和個人,給予50元/次處罰。
五、各班組和個人有權利和義務對所使用的設備提出技改方案,凡被采用的,一次給予50 - 100元/條的獎勵。
六、對在生產中發生重大設備事故給予及時搶救的班組和個人,一次給予10 - 50獎勵,并通報表彰。
設備管理制度
本制度適用于本公司生產設備的購置、使用、維護保養、報廢等。
1、設備的購置。外購設備造型技術要先進,經濟要合理,能源消耗少, 滿足生產需要。
1)、根據生產需要,由生產車間(或生產技術部門)提出設備購置計劃,報總經理審查批準,由生產技術部門組織訂購。
2)、對生產急需的設備或部件,可由生產車間(或生產技術部門)臨時提出申請,經總經理同意后購置。
2、設備的驗收
1)、設備到貨后,由生產技術部門會同有關人員進行驗收、調試,檢查設備的性能,附件及技術文件是否符合裝箱單要求,并建立檔案和登記入設備臺帳。
2)、計量器具需經有關計量測試部門檢定合格后,方可登記入帳。
3、設備的保管使用
1)、設備使用前,需制訂設備操作規程,嚴格按生產工藝要求進行操作。
2)、設備要指定專人負責保管,每臺設備必須由一定熟練程度的技術工人專人操作,實行定機定人,對不達標的工人給以處罰。
企業管理制度2
一、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和國家統一會計制度及稅收制度。
二、依照法律、法規隨時接受財政、審計、稅務等機關的監督檢查。
三、財務部門應當對公司的實物、款項、財產進行監督,督促建立并嚴格執行財產清查制度。
四、認真作好會計基礎工作,以達到賬目清楚、數據真實、資料完整。
五、提高會計人員職業道德,強化會計人員業務水平,逐步科學化、現代化。
六、會計人員應當遵守公司商業秘密,不能私自向外界泄露單位會計信息。
七、建立嚴格的'發票管理制度,領用、開具發票必須有專人保管,不得轉借,撕毀或大頭小尾。
八、配合公司領導全面、科學、合理的規范會計工作,保證企業經營管理有序進行。
企業管理制度3
1范圍
本制度規定了現代企業管理工作的管理職能、管理內容與要求、制度的實施與監督檢查。
本制度適用于現代企業管理工作的管理。
2引用標準
下列標準所包含的條文,通過在本制度中引用而構成為本制度的條文。在本制度出版時,所示版本均為有效。所有標準都會被修訂,使用本制度的各方應探討使用下列標準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創建國際一流火力發電廠考核標準實施細則》--國家電力公司XX.11.21
3術語
現代企業制度:現代企業制度是適應市場經濟要求的、依法規范的企業制度。其基本特征是產權明晰,責任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
現代企業制度的基本內容包括三個方面:現代企業產權制度,即公司法人產權制度;現代企業組織制度,即公司組織制度;現代企業管理制度,即公司管理制度。
現代企業管理制度:是對企業管理活動的制度安排,包括企業經營目的和觀念、企業目標和戰略、企業的管理組織以及各業務職能領域活動的規定。
4管理職責與分工
4.1企業管理者組織形式:廠級領導、中層干部和管理人員。
4.2廠級領導負責企業的重大決策和整體經營活動;中層干部負責把廠級領導制定的戰略具體化,并指揮和協調基層管理人員的工作;管理人員接受上級指揮,負責協調基層組織的基本工作,具體負責各項基礎管理。
5管理內容與要求
5.1現代企業管理制度的內容主要包括:企業的安全文明生產管理、企業的科技信息管理、企業的設備技術管理、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和企業的經營管理。
5.2重視推行現代化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組織機構,并有效運作。組織機構的建立應遵循以下原則:
a)統一目標原則。即組織各部分都要有實現有關任務的分目標,為完成組織統一的總目標而努力。
b)權力系統原則。即企業從廠長到一般員工有一個統一的權力系統。組織各層次的每個員工均有上級,一個人只接受一個上級的指令,避免多頭指揮造成混亂。廠長應把一部分權力逐級下放,使各級管理者有職有權。責任到哪里,權力到哪里。
c)責權利相統一原則。各部門及各成員都有明確規定的責任、權力和利益,三者相互協調統一。
d)精干、高效原則。部門設置及人員配備合理、精干,相互分工明確,協調有序。
e)組織彈性原則。組織的結構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應具有一定的彈性,能根據組織需要適時進行調整和變革。
5.3積極推廣應用國際、國內先進的管理方法和手段,以提升企業整體管理水平。
5.4企業的安全文明生產管理
5.4.1企業應建立健全安全文明生產管理規章制度,明確各部門及各類人員的安全職責,認真落實安全文明生產責任制,做到獎罰分明。
5.4.2企業應確立年度安全文明生產目標,并制定保證目標實施的措施。
5.4.3積極開展"三安三化"工作,并注重實效,全面提高全員的安全意識。
5.4.4根據電力生產特點,認真實行定置管理,設備標志齊全、清晰,介質 流向清楚;
5.4.5保持生活區、廠區清潔整齊,道路暢通,綠化面積達到宜綠化面積的93%以上。
5.4.6煙塵、廢水排放達到國家或地方標準。
5.4.7工作場所的粉塵、室溫、噪音符合勞動保護規定。
5.5企業的科技信息管理
5.5.1認真落實國家、國家電力公司及主管公司關于加強科技工作的決定。建立健全科技管理體系,制定科技、信息發展規劃,全面落實各級人員責任制。
5.5.2積極組織生產技術人員、管理人員對安全生產、經營管理中重大問題進行研究,并積極承擔集團公司科技項目,不斷提高設備健康水平和經營管理水平。
5.5.3積極引進、推廣國內外先進的科技成果,促進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依靠科技創新促進企業發展。
5.5.4大力推廣應用國際先進水平的電力科技新技術,電力信息化達到國際先進火力發電廠水平。
5.5.5積極開發應用信息化管理體系,實現設備管理(缺陷管理、檢修管理、狀態檢修管理)、財務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安全管理、運行管理、物資管理、實時數據、文明生產、合同管理、班組管理、辦公自動化管理等領域的功能開發與實際運用,形成覆蓋全廠各生產崗位、管理崗位和檢修維護班組的計算機管理網絡。
5.5.6企業檔案目標管理達到國家一級。
5.5.7廣泛采用目標管理、tqc、網絡技術、量本利分析、定額管理;廣泛開展群眾性的合理化建議活動,形成制度化、規范化。
5.5.8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考核評價體系,加大獎懲力度,以充分調動全體員工科技興企的積極性。
5.5.9建立較為完備的競價上網技術支持系統,成立競價上網管理機構,明確相關人員的工作職責。按照電網競價上網規定,進行市場運作,以提高企業效率和效益。
5.5.10加強企業戰略規劃目標管理,成立規劃目標管理機構,制定其管理控制程序,明確管理職責,建立起規劃制定、分解實施、評價改進、監督考核一體化的閉環管理體系。
5.5.11加強調研和指標分析,建立與國內國外現代化火力發電廠的信息和技術交流制度,制定出科學可行的創國際一流火力發電廠指標體系。
5.6企業的設備技術管理
5.6.1建立健全設備技術管理標準,制定科學合理的設備技術管理發展規劃,并落實設備各級安全生產管理責任制。
5.6.2加強各項指標管理,使各項生產技術指標達到國際一流的標準值。
5.6.3積極推行優化運行、耗差分析,降低煤耗,提高設備可靠性。
5.6.4建立和完善設備檢修質量保證監督體系,實施檢修全過程管理,消除設備"七漏",使設備完好率達到國際一流規定的目標值。
5.6.5積極開展節能降耗、狀態檢修、在線監測等技術的應用,大力推廣設備檢修點檢制,不斷提高發電廠的安全性、經濟性和自動化水平。
5.6.6強化、細化設備技術管理。努力實現設備管理的安全性、基礎資料管理的規范性、十項監督的時效性、工程管理的計劃性、節能管理的效益性、科技管理的群眾性、環保管理的合法性、備品管理的科學性、狀態檢修管理的可追溯性。
5.7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
5.7. 1按照"以人為本,安全第一,效益至上"的企業方針,在人力資源管理上,建立"以業績考核為基礎,以動態管理為手段,以分配差距為杠桿,以調動職工積極性為目的"的良好的用人、用工、分配機制和管理體系。
5.7.2建立健全績效評價體系,采取多種分配形式,合理拉大分配差距,實行多元化的`分配制度,進一步提高職工工作責任心、積極性,形成收入能增能減的競爭機制。
5.7.3積極推行職工崗位動態管理,按照"公開、公平、公正、競爭、擇優"原則,通過公開招聘、競爭上崗來選拔和任用人才;形成全廠崗位靠競爭、報酬憑貢獻的良好局面。
5.7.4建立健全各級崗位培訓標準,加大培訓力度,使全員崗位培訓率達到80%以上,三高人才比例達到國際一流規定的目標值。
5.7.5按照"培訓是職工最大的福利"理念,從著眼于企業未來發展的需要出發,建立科學的、可持續的職工培訓計劃和獎懲制度,逐步實現培養人才由數量發展型向素質提高型的戰略轉變,實現職工"要我學"到"我要學"的轉變。
5.7.6注重人才的開發和應用,建立科學的調動、提升等用人機制,逐步實現人力資源的優化配置。
5.8企業的經營管理
5.8.1建立起完善的生產、經營經濟責任制和嚴密的管理規章制度,并嚴格執行。
5.8.2嚴格企業法制化管理,建立企業法制化管理體系,依法經營,從嚴治企。
5.8.3以經濟效益為中心,努力構筑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經營管理體系。制定年度經營責任制考核實施方案,建立內部模擬市場機制。將工資與可調電量掛鉤,以提高各類人員對安全生產的關切度,調動廣大干部職工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
5.8.4按照"超罰節獎"的原則,將"三費"進行分解承包給各二級部門,由二級部門按月申報、控制使用,以實現人人身上有指標,人人肩上有壓力。
5.8.5加強成本管理,建立健全控制成本的管理制度和措施,并進行成本控制、監督和考核。
5.8.6根據市場經濟需要,建立經濟活動分析制度,并定期進行經濟活動分析。
5.8.7加強預算管理,嚴格按預算控制各項收支,制定預算管理制度,每月在經濟活動分析會上對預算完成情況進行分析,及時發現預算中存在的問題并予以調整。
5.8.8加強資金管理,把預算內資金、預算外資金和結算資金分開管理,嚴格按照審批程序控制各項資金支出。
5.8.9加強審計制度建設,進一步夯實審計管理基礎工作。積極開展常規性的財務收支審計工作,認真履行審計監督職能。加強重點工程、合同、資金、資產及成本管理制度的審計,并針對審計中發現的問題提出相應的審計建議。
5.8.10健全完善監督約束機制。對合同管理實施全過程的審計監督,強化工程項目的審計監督和效能監察,推動工程管理水平的提高。
5.8.11強化計劃管理的龍頭作用和財務管理的中心地位,推行全面預算管理,把所需的材料費、管理費等納入年度綜合計劃和月度計劃,形成計劃、合同、限額三重控制。
6檢查與考核
6.1檢查
6.1.1制度一經發布生效,有關各方都必須嚴格遵照執行,標準化管理機構和被授權有該項管理職能的部門將對執行情況進行檢查。
6.1.2各部門和單位都必須按本制度的規定,對分管和歸口管理的內容實行制度化管理,達到制度的要求,并接受有關部門的檢查。
6.2考核
對違反本制度各項條款規定的有關部門和人員,將追究其責任,并由廠經濟責任制考核委員會給予經濟考核。
企業管理制度4
一、現代企業設備管理發展的特征
隨著市場需求變化速度的不斷加快以及相應產品品種多樣化的呈現,市場競爭的主體面臨著新的挑戰。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下,獲得一席之地。企業就需要盡最大可能來縮短相關產品的交貨期,并要以低價格高質量來贏得相應的市場。在這種狀況下,對于企業來說,最重要的就是要在不斷使用現代化設備的基礎上,如何來實現企業或者企業之間設備以及設備管理資源的有效集成,進而,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以及經濟效益服務。要想使企業設備為企業的發展奠定更好地基礎,需要先對相關企業設備管理的特征進行一定的了解。它的特征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企業相關產品結構的不斷調整。市場永遠處在瞬息萬變中。那么,對于企業的設備管理也需要不斷更新,才能滿足日益變化的市場的需要。因此,在設備的選擇、生產過程的選擇與規劃影響下,企業設備也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此之外,企業必須充分利用當下企業和企業之間的設備資源,來對已有的設備進行相應的更新改造,對設備的結構進行合理的調整,進而,來對資源進行優化配置。第二、設備的管理工作需要主動去了解并預測市場可能發生的變化以及技術發展的趨勢。對于這方面,需要從企業自身的實際出發,根據企業的發展戰略以及產品開發,來制定適合企業發展的戰略,如設備更新改造的規劃、企業相關設備的.管理以及維修策略。第三、設備技術方面。設備技術已有了新方向發展,比如,大型化、精密化、連續化、集成化。隨著這些先進設備的引進,企業相關設備的操作人員不斷減少。然而,維修人員及維修任務方面的比重卻不斷增加。這種狀況呈現出來的畫面就是:操作的技術含量在不斷下降,而相應的維修技術含量卻在不斷上升。可見,企業設備管理不僅需要先進的維修技術,還需要先進的管理模式。第四、先進的設備與落后的維修資源之間的矛盾給企業造成了嚴重的影響。因此,不僅要具有更高的可靠性、自診斷性、維修性,還要具有良好的售后服務以及相關的社會化維修能力,進而,來減輕企業相關設備的維修負擔。
二、設備管理模式的形成過程
總的來說,能夠使企業生產設備保持最佳狀態,并使它的壽命得以延長便是企業設備管理的目的所在。在設備管理理念方面,它經過了漫長的發展歷程。從最先工業早期設備方面的維修方式,比如,事后維修、生產維修、維修預防到后來美國所提出的后勤工程學,日本提出的全員生產維修等與之相關的設備綜合管理模式。從設備的形成過程中,可以清楚地知道隨著生產方式以及規模的不斷更新變化,設備的管理也有了相應的發展和完善。而在當下,相關的企業家以及企業已經開始探索設備管理的新模式。并對企業設備如何進行多方面的兼顧,比如,成本、質量、效益、環保,并提出了相關的解決方案。同時,企業設備相關的綜合管理模式有著它自己的基本內容。它包含了很多方面,比如,在設備的整個過程管理中,需要堅持修理、改造、更新相結合;堅持依靠技術進步,來促進生產發展,并堅持以預防為主的方針。在堅持這些基本內容的基礎上,對企業的設備管理模式進行不斷的完善和提高,進而,到達良好的設備投資效益。隨著現代化企業設備管理模式和相關體系建立,相關的技術裝備水平以及設備資產的管理水平逐漸成為相關設備管理的定位以及管理理念。進而,在這管理思想的指導下,企業設備管理的目標有了新的定義。它主要體現在這四大功能方面。第一、使相關設備資產運行的安全性得到保證,進而,使它對環境的危害降到最小。第二、使設備資產的功能得以保持和提升。第三、使設備資產的生產能力得到最大化。第四、在實現人和設備和諧共處的前提下,來追求運行成本,并維持相關費用的經濟效益。
三、現代企業設備管理模式
1.確立設備管理在企業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建立法人代表負責的全員管理制度
在現代企業制度中,相關的企業法人不僅需要對企業的工作進行全面的負責,還需要對企業的設備管理進行負責。對于企業的設備管理,還需要建立全員設備管理責任制,以此來對企業設備管理起到一定的保障。針對這種情況,需要確立企業相關的廠長、經理來對企業設備進行相應的管理負責,落實相應的責任制。對于企業的各級、各部門領導,需要對本部門的設備確立相應的職責崗位,使職責落實到位。對于企業內部的各個員工,則需要對該工作崗位進行相應的負責,確立相應的崗位設備管理制。通過這樣的方式,使相應的責任制落實到相應的工作崗位中去,進而使企業設備管理處于“人人有責,事事有人負責”的局面中。
2.需要制定切實可行的設備管工作目標與計劃
在企業設備管理中,需要對傳統的設備管理模式進行適當的調整,進而,建立符合現代企業設備管理的基本模式。那么,現代企業設備管理需要制定相關可行的目標與計劃。這些目標與計劃包含了很多方面的內容,比如,設備故障停機率、設備維修保養、設備的完好率、設備的利用率。對于企業設備管理的指標,需要納入到企業總的計劃和工作目標中去。并讓他們參與到企業的質量、利潤、產品中,進行相應的考核。同時,對于這些企業的總計劃和目標,需要有一定的費用保障,這是需要納入到企業的財務計劃中,以此來促進現代企業設備管理模式的發展。
3.需要在企業內部建立強有力的設備管理機構以及優秀的設備管理干部
對于現代企業設備管理來說,相應的設備管理機構需要建立一定的威嚴性。并把它作為企業內部的重要部門,還要對相應的工作崗位落實相應的具有較強管理能力的管理人才。同時,相關的設備管理人才不僅需要有較高的素質,還需要具有相關崗位的能力。在相關廠長、經理的領導下,對全廠的設備進行相應的監督和管理。
4.進行切實可行的教育培訓
對于企業的設備管理,企業相關的領導以及員工又具有的設備管理素質顯得尤為重要。面對當前企業經營機制的轉換中所出現的新情況以及新問題,不僅需要對合同工、職工轉崗進行相應的培訓,也需要對臨時工進行應有的培訓。當然,剛剛上任的相關領導和干部更要進行設備管理培訓。對于新時代下,現代企業設備管理模式不止這些方面,還包括了其它方面,比如,開展經常性的企業設備檢查工作,來防止相應設備事故的發生;對設備事故進行嚴肅的處理,進而,提高職工的設備管理意識?偠灾,企業設備管理模式的發展趨勢是和當下社會發展相適應的?梢姡瑢ζ髽I的設備管理進行合理的改造以及重組,采用適合企業的先進管理模式,也成為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有效措施之一。
企業管理制度5
現代企業制度是指以市場經濟為基礎,以完善的企業法人制度為主體,以有限責任制度為核心,以公司企業為主要形式,以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為條件的新型企業制度,其主要內容包括:企業法人制度、企業自負盈虧制度、出資者有限責任制度、科學的領導體制與組織管理制度。
現代企業制度的主要內容
根據以上分析,在較為具體的層面,現代企業制度大體可包括以下內容:
1、企業資產具有明確的實物邊界和價值邊界,具有確定的政府機構代表國家行使所有者職能,切實承擔起相應的出資者責任。
2、企業通常實行公司制度,即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制度,按照《公司法》的`要求,形成由股東代表大會、董事會、監事會和高級經理人員組成的相互依賴又相互制衡的公司治理結構,并有效運轉。
3、企業以生產經營為主要職能,有明確的盈利目標,各級管理人員和一般職工按經營業績和勞動貢獻獲取收益,住房分配、養老、醫療及其他福利事業由市場、社會或政府機構承擔。
4、企業具有合理的組織結構,在生產、供銷、財務、研究開發、質量控制、勞動人事等方面形成了行之有效的企業內部管理制度和機制。
5、企業有著剛性的預算約束和合理的財務結構,可以通過收購、兼并、聯合等方式謀求企業的擴展,經營不善難以為繼時,可通過破產、被兼并等方式尋求資產和其他生產要素的再配置。
【企業管理制度】相關文章:
企業食堂管理制度07-22
企業印章管理制度10-08
企業保安管理制度08-31
企業考勤管理制度03-23
企業培訓管理制度11-06
企業資產管理制度10-08
企業工傷管理制度04-24
企業倉庫管理制度06-29
企業管理制度06-30
企業會議管理制度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