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最新政策出臺「重磅消息」
教育部對幼升小到高考進行了全面的改革。下面YJBYS小編為大家搜集的一篇“教育部最新政策出臺【重磅消息】”,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最近,國家教育部先后出臺了有關高考的學業水平考試、綜合素質評價、加分項目瘦身與自主招生三個重磅文件,引起社會極大關注,也帶來很多猜測。
對于此,從幼升小到高考的家長都應正確理解,不能被某些所謂業內人士的解讀誤導,更不能讓他們來影響,甚至決定你和你的孩子的人生!
對此文件我們的分析是至少有8個激變要早應對:
一、高考加分項目歷史上最大幅度縮減,孩子對于自己未來選擇的余地更大了。
教育部文件規定:
1、取消體育特長生加分項目
在高中階段獲得“重大國際體育比賽集體或個人項目前6名、全國性體育比賽個人項目前6名”、“國家二級運動員(含)以上稱號”的考生,均不再具備高考加分資格;
2、取消中學生學科奧林匹克競賽加分項目
在高中階段獲得全國中學生(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學、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全國決賽一、二、三等獎的考生,不再具備高考加分資格;
3、取消科技類競賽加分項目
在高中階段獲得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含全國青少年生物和環境科學實踐活動)、“明天小小科學家”獎勵活動、全國中小學電腦制作活動一、二等獎,國際科學與工程大獎賽或國際環境科研項目奧林匹克競賽獎項的考生,不再具備高考加分資格;
4、取消省級優秀學生加分項目
在高中階段獲得省級優秀學生稱號的考生,不再具備高考加分資格;
5、取消思想政治品德有突出事跡加分項目
在高中階段被認定為思想政治品德方面有突出事跡的考生,不再具備高考加分資格。
以上加分占歷年高考加分項目的54.55%
【親之助解讀】特定的體育項目被取消,各種“定制人”的項目被取消,意味著孩子和父母在協助孩子選擇未來方向的時候,有了更大的自由度和選擇空間,鋼琴和嗩吶都可以了,捏陶和涂鴉都可以了,各種其實是提前學習的所謂奧林匹克項目都不用理會了。孩子們可以有更多的選擇,也可以有更多的自由度,父母要加強自身的學習,給孩子做更好的榜樣和示范。
二、得語文者得高考,語文在12年的基礎教育中、在中考和高考中第一重要。
高考改革后,三門統考課語文、數學、外語,其中外語可以2次參考,取最高分計入高考總分,就高考總分的區分度來講大大降低;數學在今后的命題中要大幅度降低難度,區分度也會較大下降,只有語文的廣度、難度提升,因此語文在高考總分中區分度會最大,最容易拉開學生檔次。
有人說:“得語文者得高考一點都不過分!語文的提高需要長期積累,小學不抓,中高考就會后悔,到時候想抓也來不及。未來語文的地位就像原來小升初中奧數的決定性作用一樣,而比奧數更能一錘定音。得語文者得高考,得閱讀者得語文。閱讀習慣將成為學生小學入學前后第一重要的習慣,并將一直持續下去!”
【親之助解讀】閱讀源于興趣,源于對知識的渴望。所以不要滿足于繪本,3~5歲,可以看繪本編故事,6歲以上可以把故事寫出來,7歲以上可以創作繪本同人故事。古文古詩親子共讀,可以對詞、對聯、對詩,讓文字的韻律和優美深入到孩子的心靈深處。一個只能發發微博、微信的人是無法勝任需要簡潔、扼要、順暢溝通的現代工作崗位的。
三、幼升小、小升初、中考擇區、擇校重要,擇班同樣更重要了。
教改前,擇區、擇校最主要的是獲得更多的優質教育資源,教改后擇班的重要性會被進一步強化。
【親之助解讀】父母要進一步加強自己的教育能力,強化家庭教育,彌補因為擇校、擇班不利帶來的風險。
教改后,小學、初中弱校、強校間的差異被生源升學的最大化均等性所弱化,趨同性變得越來越明顯。
【親之助解讀】未來的社會,需要特色的人才,因為很多基礎工作都已經在40后~70后的努力下完成了。所以學校學習的趨同,對于有自我特色的孩子來講是最大的機會。可以說沒有特色,未來便沒有機會。
高考考試制度變為“3+3”、學業水平考試、綜合素質評價和自主招生四者的結合。
其中最重要的“3+3”和學業水平考試這兩項,反映在教學中必然的唯一選擇是:不久北京及全國的中學校都將展開“分層教學”和“走班制”教學,這就會出現“同班不同學”的現象,因此,未來一個學生進了任何中學除了獲得這所學校的名頭外,要想得到更大的好處關鍵在班級的選擇上,而班級的選擇雖然是自由的但卻是完全按照分數進行的,不同分數的班講課的難度、進度、師資、教材、考題、生源等都是不同的。
所以,教改后你進了什么學校相比較教改前已經不那么重要了,而能夠進什么班將起更關鍵和最直接的作用。家長們不要再被名校的光環所籠罩了,此名校已非彼名校,教育生態環境已經完全改變,我們的思想觀念要徹底轉變了!
【親之助解讀】走課制度是個非常好的制度,分級教學也是好制度,其根本意義在于可以讓孩子為了自己的未來,在學科、學習難度、學習進度方面進行取舍。所以不僅父母要學會取舍,孩子也要盡早開始學會規劃和自我管理。
能否更早地了解自己和規劃未來,才是真正的起跑線。如果你不怎么會甚至沒概念,歡迎關注我們即將推出的“發現自我,規劃未來”親子共同學習課程。
四、培養孩子各方面興趣要常態化,放棄功利化導向,越早越好。
雖然以后的高考取消了文藝、科技、體育等特長生的所有加分,這些興趣愛好似乎都不再重要了,其實這是重大誤解!
家長們必須要了解到——
最多兩年以后,高考錄取將不再區分一本、二本、三本,甚至連考試大綱也要取消,大學的錄取將完全按照專業進行,學什么樣的專業與孩子的興趣、愛好直接相關,人學自己喜歡的、感興趣的,干自己喜歡的、感興趣的就充滿樂趣也更容易成功、成才。
要想知道自己的孩子對什么感興趣,就要從小學開始進行常態化發現和培養。
原來很多家長帶孩子學文藝、科技、體育特長主要是為了小升初升學,功利性很強,現在功利性因為小升初升學模式和直升校的緣故已經被極大弱化了,但與孩子的前途、未來的關系卻被強化了,所以學特長的出發點、目的都會不一樣了,后者變得更重要了,越早發現孩子的興趣、特長所在,家長就會越輕松、越坦然、越自信,孩子今后的出路也越平順。
【親之助解讀】不要看人家的孩子在學什么,他們都是您孩子未來的競爭者和合作者。競爭者不需要追隨者,合作者需要互補,所以要找到你的孩子擅長學習什么和熱愛學習什么。
不要擔心孩子沒有長性,每次興趣的發生,都會給孩子在這個興趣相關的技能、知識方面得到發展,同時還能激發對于基礎學科的興趣——因為想要更好,就想要學習。
五、教改后,高中校都會“大亂”,學校的實力是關鍵。
所謂的“大亂”,是指各個高中校要在幾乎所有的方面做出與改革配套的調整,是全面的改變而不是局部的。
比如分班、分層、一年多考課程的設置、安排、師資調配、課時設置、教室利用、課程研發、學業課程與高考課程的配置、綜合素質評價制定、實施等等。
都會與以往完全不同,對每所中學都是前所未有的挑戰。
在這其中學校的綜合實力是最關鍵的,對學校的要求遠勝過對每個學生的要求。
拿北京市為例——
教改后,特別是中考名額分配出臺實施后,北京市幾乎所有普通高中校的生源水平都會同一性地普遍下降,對北京的孩子來講力拼中考進入各級各類重點高中校對高考追求更優質大學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重要得多,各個學科富有實力師資的保證是各校制勝的最關鍵因素。
對普通高中校而言,更優的師資是保障“差生”能超越自身能力有更好、更高起點的決定性因素。
【親之助解讀】更優的師資再也不是在課堂上傳授知識的從教經驗,而是能夠啟發和促進孩子自我完善和提升的老師。如果老師更年輕,更接近未來,是好事!他們會成為孩子的朋友和支持者,而不是管理者和控制者,甚至不是引導者,因為好老師是幫助孩子超越自己而非近似自己的。
六、高考不再分文理科了,各區縣學校的`真實差距家長做到清清楚楚地了解。
高考改革后最重要的學科是語文、英語、數學,語文會更凸顯,因此高考改革的走向更偏“文”。
【親之助解讀】所謂的“偏文”,其實是偏向知識的管理,而非知識的掌握,F代技術的發展,使得知識的獲取只在指尖,任何成為知識載體的人都喪失了存在的價值,只有能夠管理知識、能夠應用知識、能夠拓展知識的人才能在未來有機會成為領導者和創造者。
七、綜合素質評價進入高考是好事,但別太在意,不會起決定性作用。
對高考的學生進行綜合素質評價本來早就該有,人的發展畢竟不能僅僅看考試分數。教育部文件對學生的綜合素質評價做了以下規定:綜合素質評價內容包括思想品德、學業水平、身心健康、藝術素養和社會實踐5項。
1、思想品德
重點是學生參與黨團活動、有關社團活動、公益勞動、志愿服務等的次數、持續時間;
2、學業水平
重點是學業水平考試成績、選修課程內容和學習成績、研究性學習與創新成果等,特別是具有優勢的學科學習情況;
3、身心健康
重點是《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主要結果,體育運動特長項目,參加體育運動的效果,應對困難和挫折的表現等;
4、藝術素養
重點是在音樂、美術、舞蹈、戲劇、戲曲、影視、書法等方面表現出來的興趣特長,參加藝術活動的成果等;
5、社會實踐
重點是學生參加實踐活動的次數、持續時間,形成的作品、調查報告等。
這五項中除了學業水平外,其他絕大部分內容都帶有主觀性和可人為操作性,很難有客觀標準,目前更缺乏誠信的監督機制和懲戒體系。因此,文件也規定綜合素質僅供大學錄取時參考,毫無疑問的必然結果是:大學錄取首先看高考分數,當分數相同時,綜合素質評價內容才會起附屬作用。
對此,有一部分專家、學者認為,從2015年以后的高考將從“挑分兒”向“選人”過渡。這是很片面的,屬于盲目樂觀,準確的說法應該是:在挑分兒為先的前提下,向選人靠近,但不可能取代。綜合素質評價進入高考錄取參考因素后,各個中學必將建立人人有份兒的、龐大的、復雜的評價機制,目前沒有任何相關標準,也會大量增加各個中學的工作負擔,怎樣防止“千人一面”是一個關鍵點之一,要不然增加了負擔卻全都流于了形式。
還有一點很重要,高考結束后,各大學錄取時間很短暫,要求大學錄取工作人員耐心閱讀每個考生“不知真假”的綜合素質評價內容,是極其龐大而痛苦的工作,這樣錄取的參考性會大打折扣,分數幾乎的唯一性不可避免。
【親之助解讀】對上述這段話,我能夠給出的評價只有“無知”二字,如果要說得更狠一點,可稱為“腦殘”。在大數據時代,通過數據對人的特質進行評價和區分,將變得非常容易。大學的老師也能夠通過招生,找到自己的“合作者”而非繼承者。在知識難以儲存、傳播和獲取的時代,繼承者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未來,老師也需要有所成就,所以能夠找到有潛質的“合作者”將會越來越凸顯其重要性。
知識的發現、甄別需要合作者,知識的應用和轉化需要合作者、知識應用的發展和提升更加需要“合作者”,不能預見到這一點的老師,也將成為被淘汰的對象,更不要說他們的學生了。
八、高考改革男孩更苦,女孩更樂。
男孩受自身生理特點的影響,頑皮,比女孩更難約束自己,好習慣的培養比女孩更困難。語文變為第一學科后,女孩的自我約束和紀律性,使她們更容易也更愿意接受家長、老師的建議去按部就班地提高語文水平。而男孩大多數一般還會依然故我,F在考上知名大學的女孩本來就比男孩多了,高考改革后女孩更是如魚得水了。
因此,男孩的家長們就得更操心點了,早點培養他們的好習慣,特別是閱讀習慣?傊,怎么說也不能讓男孩子在這關鍵的一輪中再輸掉一局吧!
【親之助解讀】再一次要罵一句“弱智”了。之前的教育方式,其出發點是傳授知識,而不是讓每個孩子都能順利獲取知識。改革之后,孩子有更多的機會選擇適合自己的老師、學科、學習難度和學習進度。男生向來有后來居上的能力,純粹因為男女大腦發展速度和方式有別的原因。之前男生要多花數倍時間才能學會的知識和技能,在未來因為節奏和程序的調整,可以在其準備好之后,事半功倍地快速掌握。所以女生可以繼續沿用類似原有教學進度和模式的學習計劃,而男生因為同一體制但更多樣化的選擇,可以擺脫和同齡女生的競爭,變得更有自信和更有方略。
所以,女生的父母無需沾沾自喜,男生的父母更加無需惴惴不安。我們相信,所有的改革都是為了更好而不是更糟糕。如果對改革的解讀由既得利益者和受其左右者解釋,那一定是反改革的,否則對解釋者不利——最大的不利可能涉及到這些解釋者職位存在的合理性——他們也算是生死之搏了。
【教育部最新政策出臺「重磅消息」】相關文章:
重磅消息:新SAT不得拼分11-26
2017年河北出臺最新就業創業政策07-31
關于公租房政策的最新消息09-22
ACCA最新改革消息11-11
2017年教育部免費師范生最新政策08-21
寧夏出臺政策鼓勵鄉村創新創業02-13
2017年山東各地出臺創業補貼政策08-11
2017年廣州出臺創業扶持補貼政策11-10
全民創業政策先行,江西省出臺多項優惠政策11-30
最新養老金上調消息:各省市養老金政策細則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