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

      1. 觀課議課心得體會

        時間:2024-04-25 18:09:14 學習心得體會 我要投稿

        觀課議課心得體會

          我們有一些啟發后,常?梢詫⑺鼈儗懗梢黄牡皿w會,通過寫心得體會,可以幫助我們總結積累經驗。那么你知道心得體會如何寫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觀課議課心得體會,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觀課議課心得體會

        觀課議課心得體會1

          觀看陳大偉教授的《有效觀課議課》錄像也有了較長一段時間,這段時間里我也有了一些想法。觀課議課的目的在于促進一線教師的發展和成長,進而促進學生的發展和成長。陳教授以對眾多案例的運用為載體,以分析、討論案例中教師的教學行為和學生的課堂表現來研討教師教學的目標性和有效性為主要形式。從這些典型的案例分析和反思中我也看到了自身的日常教學中的教學理念,教學行為,教學方式所存在著的問題。在很多時候,雖然在教學過程中我也常反思自己的教學,但與錄像中的教師們比起來卻如蜻蜓點水般膚淺,反思僅停留于一些表面的現象中,并沒有從學生的學習狀態、學習思想,和學生長遠的發展以及教師的思想,教學細節等進行更深入更本質的思考和研究。

          在錄像中陳教授提出了“觀課議課”這個有別于傳統的“聽課、評課”的方式。觀課議課與聽課評課有著本質的區別,對于我來說這是一個意識上的轉變,轉變了我很多固有的.,消極的思想。他指出觀課要對教師“教”的行為進行觀察。觀課的目的是發現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是以學生的學習為主要觀察對象,而不是觀看老師的表演。而議課就是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行為以及寄托的教育理想進行詮釋、理解、討論和對話。議課是寫問號,評課是寫句號,二者的內涵和外延,前者更豐富深刻和有效。觀課議課摒棄了傳統評課的概括式評價,議課者要作為參與者帶著問題和研究方向全程參與授課的全過程。

          我想,每一位老師或許都曾有課堂教學失敗的經歷,甚至還有被評判得體無完膚的經歷,其實,作為評課教師,第一要做的就是呵護授課教師的自尊心,每一堂課都不會是完全失敗或者完全成功,每一堂課都有授課教師的心血,那就有可取之處。陳教授認為教研的目的是,針對問題提出改進的方法,而不是將某些人一棍子打死,再沒有教學的勇氣和熱情。對于其中的失誤,我們要委婉地說出來。而對一些我們公認的“好課”,教研的目的也不是探討“好在哪里”,而是探討“為什么這樣設計就好”。

          學生的現實幸福和未來發展是教育活動的根本出發點和最終歸宿,堅持以學習為本,以學論教。把學生的學習活動和狀態作為觀課議課的焦點,以學的方式討論教的方式,以學的狀態討論教的狀態,以學的質量討論教的水平和質量,切實提高教師的教的水平。陳教授的話,具有很深遠的教育意義,提出了一種全新的理念,時刻都是以學生自主發展為前提,倡導了與時俱進的綠色教育,他的講座實在幽默,能夠讓人聽進去,不會枯燥無聊,通過這段時間的學習,我收獲了很多,觀課議課是教師專業化成長道路上的有效途徑,作為年輕教師的我,更應該積極地參與到觀課議課中,以不斷地加強自己的教學水平與發現自己的不足,能夠迅速的在教師領域中成長起來。

        觀課議課心得體會2

          隨著教育改革與發展的不斷深入,觀課議課成為了教師專業成長的重要方式之一。而作為初中化學教師,參與觀課議課在我職業生涯中有著重要的意義。在觀察、思考、交流與提升中,我愈發認識到化學教學的價值與挑戰。下面將結合我的觀課經歷,總結出對初中化學觀課議課的心得體會。

          首先,在觀課過程中,我深刻感受到課堂氣氛對化學教學的重要性;瘜W是一門實驗性較強的學科,因此,創設積極的課堂氣氛對學生培養實驗探究能力至關重要。在一節觀課課上,我注意到教師迅速進入化學實驗,讓學生們迅速投入實驗中,而不是枯燥的表格填寫。這樣的課堂氣氛使得學生們保持了高度的學習興趣,并且自覺地、積極地參與其中。因此,我深刻認識到課堂氣氛不僅僅是學生學習的環境,更是他們產生興趣和參與度的關鍵。

          其次,在觀課中,我對有效的知識呈現以及教師與學生的互動方式有了更多的了解;瘜W的學習往往需要直接感知物質并進行互動交流。在觀課過程中,我目睹了一位教師運用生動形象的比喻、實物模型、多媒體教學等幫助學生理解化學概念的例子。通過這些手段,教師很好地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使得學生們更容易地理解和記憶化學知識。同時,觀課過程中,我還注意到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方式對于化學教學的重要性。教師在提問環節時,往往能很好地引導學生思考,鼓勵他們自主探究。而學生們也愿意展示自己的觀點和思考過程,進一步促進了課堂的互動氛圍。因此,有效的知識呈現方式以及良好的師生互動方式對于化學教學的有效性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再次,在觀課議課中,我對化學實驗的重要性和安全性有了更深刻的體會;瘜W的本質決定了實驗在教學中的重要性,而化學實驗隨之帶來了安全的重要性。在一節觀課課中,我注意到教師十分重視實驗的安全性,從實驗室條件的提前檢查,到實驗操作的'周密安排,再到事后實驗廢物的處理,教師都給予了充分的重視。這樣的實踐告訴我,安全是化學教學的前提,只有做好了安全工作,才能讓學生們更好地進行實驗探究,提高他們的實驗技能和能力。

          最后,在觀課議課中,我也加深了對課堂評價與反思的重要性的認識。在觀察了一節極富啟發性的觀課課后,我被教師的課后反思所折服。教師在分享自己的教學思路和課堂反思過程中,對自己的教學進行了全方位的評價和提升。這樣的反思不僅對這節課的教學質量評價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對教師本人的教學水平提升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因此,觀課后的反思與評價對于教師的專業發展至關重要。

          綜上所述,初中化學觀課議課經歷讓我深刻認識到了課堂氛圍對化學教學的重要性、有效的知識呈現方式和師生互動方式的重要性、化學實驗的重要性和安全性以及課堂評價與反思的重要性。這些體會不僅使我在教學實踐中更加注重課堂氛圍的運營、教學方式的調整、實驗操作的安全性的保證,還使我更加注重了對課堂教學的反思與評價。隨著職業生涯的不斷發展,我將會繼續以觀課議課為契機,進行不斷地反思和提升,努力提高我的化學教學水平。

        觀課議課心得體會3

          信息技術在當今社會的發展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為了更好地應用信息技術,提高教學效果,我參加了一場信息技術觀課議課活動。通過這次觀課和與老師的討論,我有了一些新的收獲和體會。

          首先,在整個觀課過程中,我深刻體會到教師的核心地位。觀課的老師將每個學生都視作一個獨立的個體,關注他們的學習需求和能力差異,并因材施教。尤其是在信息技術這個領域,老師的指導和引導至關重要。他們通過巧妙的講解和示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力。在課堂上,老師不僅僅是一個傳授知識的人,還是一個學生思維的引導者和問題的解決者。這讓我深刻地認識到,無論科技如何發展,教師的作用都是不可替代的。

          其次,在觀看課堂演示中,我發現了信息技術與其他學科之間的聯系。通過觀看這堂信息技術課,我更深刻地認識到信息技術與其他學科的融合。信息技術既可以獨立教授,也可以與其他學科相結合,起到促進學科之間互相滲透的作用。在這堂課上,老師將信息技術與數學相結合,通過設計一個導線電流和電壓的關系的實驗,使學生通過信息技術手段去處理和分析數學數據。這種跨學科的學習方式不僅提高了學生對信息技術的理解,也增強了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應用能力。

          再次,在與老師和同學的討論中,我感受到了合作學習的重要性。觀課結束后,我們進行了一次關于課堂教學的討論。在討論中,我認識到合作學習對于信息技術的學習是至關重要的。通過合作學習,學生可以相互交流和合作,互相分享經驗和想法,提高學習效果。同時,合作學習也培養了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和溝通能力,這對于他們未來的發展是很有幫助的。

          最后,觀課活動讓我認識到了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信息技術在各行各業都有著廣泛的應用,不僅僅局限于課堂教學。通過觀課,我了解到,現在許多企業都在使用信息技術來進行管理和決策。信息技術的使用不僅提高了效率,還使得決策更加科學和準確。在未來的發展中,信息技術必然會繼續發揮重要的作用,而我們作為學生,更應該主動學習和了解這方面的知識。

          通過這次信息技術觀課議課,我對信息技術的'認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我認識到了教師的核心地位和重要性,意識到了信息技術與其他學科的融合,體會到了合作學習的重要性,同時也認識到了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這次觀課讓我對信息技術有了更加全面的認識,也讓我對未來的學習和發展有了更大的動力。信息技術正在改變我們的世界,我們也應該積極主動地去應用和學習它。

        觀課議課心得體會4

          化學作為一門普遍的自然科學學科,在初中階段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作為一名初中化學教師,我一直以來都非常重視觀課和議課的過程,以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和理論素養。近日,我參加了一堂初中化學課的觀課,深感收獲良多,通過這次觀課,我對于課堂內容的安排、教學方法的選擇、學生互動的鼓勵等方面都有了更進一步的思考和實踐,從而對于我的教學工作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二、課堂內容的合理安排

          觀課中,我看到了這堂課的內容設計得非常合理,在課堂開始,教師通過引入“氧氣燃燒”這個有趣的實驗現象,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好奇心。然后通過一系列的實驗和活動,讓學生親自動手操作,感受化學實驗的樂趣。不僅如此,教師還利用多媒體技術,展示了氧氣的性質、氧氣在生活中的應用等相關知識,將實驗現象與理論知識相結合,使得學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三、教學方法的多樣選擇

          這堂觀課的教師在教學方法的選擇上非常靈活多樣,他不僅利用了實驗活動、多媒體展示等方式,還采用了討論、合作學習等方法,隨時調動學生的積極參與。在實驗環節,教師引導學生討論,通過觀察實驗現象和運用已有知識,進行問題的解決和思考。通過合作學習,學生不僅能更深入地理解知識,還能培養自主學習和合作能力,提高學生成就感和思維能力。

          四、鼓勵學生的積極互動

          觀課中,我注意到這堂課中教師非常注重學生的積極互動。在講解過程中,教師經常帶領學生提問,鼓勵他們大膽表達自己的觀點和疑惑。通過互動的.方式,學生不僅能夠更好地理解知識,還能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和學習興趣。在活動和實驗過程中,教師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他們親自動手操作,感受科學實驗的神奇和專業性,提高他們對于化學學科的喜愛和學習動力。

          五、心得體會與進一步思考

          通過觀課體驗,我認識到一個好的教師需要不斷思考和學習,不僅僅是掌握教學技巧,更是善于創新和挑戰。合理的課堂內容安排、多樣的教學方法選擇以及積極的學生互動鼓勵,是促進學生積極參與和主動學習的關鍵。我也認識到了化學學科的重要性,要不斷提高自己的理論素養和實踐經驗,以更好地開展初中化學教學工作。

          總之,通過這次觀課,我受到了很大的啟發和激勵。我的教學觀念得到了更新和拓展,對于教學內容的安排、教學方法的選擇、學生互動的鼓勵等方面都產生了新的理解和思考。相信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我能夠更好地運用這些經驗和思考,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促進學生對化學學科的認知和熱愛。

        觀課議課心得體會5

          1.有效觀課議課心得體會

          學習了陳老師的《有效觀課議課》,我對觀課議課有了新的認識:

          拿到書就以為觀課議課就是聽課評課,其實,觀課議課與聽課評課是不同的。觀課議課,它主張充分發揮其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和教學改進的功能,以發展性的取向做課,而不是以展示性的取向獻課,主張直面教學過程中的問題,不讓老師背有被批判得一無是處的包袱。每一位老師或許都曾有課堂教學失敗的經歷,甚至還有被評判得體無完膚的經歷,其實,作為評課教師,第一要做的就是呵護授課教師的自尊心,每一堂課都不會是完全失敗或者完全成功,每一堂課都有授課教師的心血,那就有可取之處。我們教研的目的是,針對問題提出改進的方法,而不是將某些人一棍子打死,再沒有教學的勇氣和熱情。對于其中的失誤,我們要委婉地說出來。而對一些我們公認的“好課”,我們教研的目的也不是探討“好在哪里”,而是探討“為什么這樣設計就好”。

          我認為觀課議課的首要前提是仔細觀察課堂教學情況,收集課堂教學信息,“坐在學生身邊”觀察學習效果,這樣在議課中才能根據問題討論解決的方法。觀課時,不僅僅要用眼睛看,還要用心靈感悟和體驗,用頭腦思考和判斷;“觀”對觀課的老師來說只是形式,而實質是要走向深刻的思考的。

          如今,我們是否真正做到正確的觀課議課呢?

          2.有效觀課議課心得體會

          感悟之一:以人為本的理念在觀課議課中體現的淋漓盡致。

          陳大偉強調要加強與師生的溝通,了解學生為什么這么做,了解教師這樣教,沒有了解情況前不隨便下結論。

          感悟之二:觀課議課是促進教師思想、實現專業成長的捷徑。

          陳老師在聚焦課堂教學中,走出了一條適合教師專業成長的途徑——觀課議課的模式。并用“以學論教”指導我們的思想,“把學生的學習活動和狀態作為觀課議課的焦點,以學的狀態討論教的狀態。通過學生的學來映射和觀察教師的教。”這充分體現了新課程的“以生為本”、“教為主導”、“學為主體”等先進的`理念。

          感悟之三:觀課議課是教師改善生活,提升生命質量的過程。

          課堂教學是教師生命流淌的過程。作為教師,課堂教學是其職業的生活的最基本的構成部分,它的質量,直接影響教師對職業的感受、態度和專業水平的發展、生命價值的體現。因此課堂教學對他們而言,不只是為學生成長所作的付出,不只是別人交付任務的完成,它同時也是自己生命價值和自身發展的體現。

          課堂教學是學生生命成長的過程。幸福的教師能影響和促進學生幸福的校園和課堂生活。因此我們不能不小心謹慎,不能不奮力成長和改變。研究課堂,改進課堂就是我們教師的一種責任。

          3.有效觀課議課心得體會

          繼續學習的目的就是通過研究和改進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和專業技術水平。是學校教育工作的重要內容,從教二十余載,經歷較多。很多次培訓都是流于形式,對老師的幫助不大。8月28日聽取了進修學校王長麗主任的學術報告后,我對觀課議課有了新的認識:

          聽課評課不要再流于形式了,不要再“為完成任務而完成任務”、“只聽不評”、“你好我好”了。這樣的教研有什么意思呢?這樣,還不如自己有問題到電腦上查一查來得快。”可是,當面臨真正意義上的聽課評課的時候,比如評課分等級、評課找問題,我又覺得教學壓力實在太大了,沒有了安定感,更沒有了自豪感。以前總覺得當老師是有成就感的、是自豪的,可是現在,越來越覺得老師難當,特別是課堂教學,越來越不知道該怎么教了,一旦遇到講課出現問題,被領導批評指責,那心情更是糟糕,情緒很消極,自信心都沒有了。和同事們聊一聊,大家都有同樣的感受。不可否認,教育的發展對教師來說是個永久的壓力,也不可能消除,所以,在這樣的壓力下,教師的生活、工作負擔明顯加重,身心疲憊的教師們很少有靜下心來專攻改進教學方式方法的行為。那么,如何減輕壓力,讓教師們愿意研究教學呢?陳老師提出了“觀課議課”的方法。

          觀課議課與聽課評課不同,它主張充分發揮其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和教學改進的功能,以發展性的取向做課,而不是以展示性的取向獻課,主張直面教學過程中的問題,不讓老師背有被批判得一無是處的包袱。每一位老師或許都曾有課堂教學失敗的經歷,甚至還有被評判得體無完膚的經歷,其實,作為評課教師,第一要做的就是呵護授課教師的自尊心,每一堂課都不會是完全失敗或者完全成功,每一堂課都有授課教師的心血,那就有可取之處。我們教研的目的是,針對問題提出改進的方法,而不是將某些人一棍子打死,再沒有教學的勇氣和熱情。對于其中的失誤,我們要委婉地說出來。而對一些我們公認的“好課”,我們教研的目的也不是探討“好在哪里”,而是探討“為什么這樣設計就好”。

          觀課議課的教研活動就是研討課堂事實和現象,不針對授課教師,只針對課堂,探討原因,研究發展變化的可能性和實現條件。從這一點來看,就大大降低了評課評人的的利害關系,從而減輕教師的壓力。我們都希望教師們能走向幸福教育,少一些彼此傷害和打擊,大家能夠共同觀察、收集、探討、研究和改進教學,這才是幸福而有效的教研。我認為觀課議課的首要前提是仔細觀察課堂教學情況,收集課堂教學信息,“坐在學生身邊”觀察學習效果,這樣在議課中才能根據問題討論解決的方法。觀課時,不僅僅要用眼睛看,還要用心靈感悟和體驗,用頭腦思考和判斷;“觀”對觀課的老師來說只是形式,而實質是要走向深刻的思考的。

          總之,觀課議課的教研活動需要改進和學習,在新的理論和方法指導下,改進課堂教學方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和專業技術水平。

          4.有效觀課議課心得體會

          前段時間,有幸在璩xx工作室線上學習中接觸了各位大家,他們為埋頭于教學一線,受制于成績、制卷、開會、交表、評比各項事務中的我,推開了一扇扇的大門。詩歌教學內容的設計、校本研訓的專業指導、信息時代背景下的教師專業發展、論文寫作……內容豐富,專業性強,令我受益匪淺。聽了他們的講座,只覺自己如井底之蛙,教書近20年,專業學習意識不強,很多時候憑經驗做事,缺乏理論支持,不科學不高效,應當思變。

          整個學習過程當中,我對成都大學陳教授講授的“觀課議課的相關問題與策略”感受最為深刻。實際工作中,作為教研組長,我最怕的事情就是評課,可偏偏這樣的場合又特別多。理論上來說,作為語文老師,公眾場合說兩句話不是難事,可為什么最怕這樣的說話呢?暗自思忖,有三個方面。

          一是怕自己評得不對。每一堂公開課來到我眼前,其實授課老師都做了精心的準備,甚至有些時候是團隊在背后共同打磨,比起他們的精心探究,匆匆上陣聽課的我,恐怕還沒他們事先收集的資料多,了解的背景多,看過的課例多,就憑個人經驗,怎么能夠一定看出問題呢?個人的看法難道不會以偏概全嗎?對于這一節課,無實踐的假想一定會是最適用的嗎?理論或者經驗只能指導實踐,而不能代替實踐。更何況參與這節課的教師個人風格、學情狀況等各種因素都不能夠獲得足夠公允的信息,于這堂課而言,置身事外的聽課者個人角度的評價是否妥當?

          二是怕自己說得不中聽。評課,以往都是大家圍著授課老師七嘴八舌,授課的老師便頻頻點頭。這種感覺不是很好。上課的老師三五次的磨課最為辛苦,課上得不錯(怎么界定?)固然是好;但如果發揮失誤,或者確實出了問題呢?實話實說會讓人尷尬。很多時候評課,為了不挫傷老師的積極性,我都會斟酌一下自己的用詞,所有聽課的老師估計也是一樣的心理。于是就出現了陳大偉教授所說:先說優點一二三,再說不足一點點,而且不足還要往那些無關痛癢的方面去說。總之,結果就是,大家都完成了任務,長舒一口氣,但收獲甚微。

          三是怕自己評得不高端。一直以來我都認為,一次聽評課,實則是兩次學習的機會:授課教師給一次觀摩學習的機會,評課專家給一次研修提升的機會。所以評課專業精當,更有助于青年教師成長。我本人也是在多次大咖的評課中獲得了一些心得體會,用之于課堂,頗有感悟。多年以后被代入“專家”的角色,卻只覺修為不夠。想要很誠懇地表達自己的看法,給年輕教師一些幫助,奈何眼界有限,愧矣!

          聽了陳教授的課,我有頓悟之感。從源頭上,我就應該改變:這不叫聽課評課,而應該是觀課議課。聽課用耳朵,觀課則是調動各感官,除了教師的授課內容及策略,還有學生的聽說讀寫反應,還有整個課堂狀態。另,評課是自上而下的審視,議課則是共同參與的研討。觀課者亦是當事人,他和授課老師一樣,在有計劃有目的的觀課議課活動中擔任必不可少的'一份子。思想上一轉變,問題便迎刃而解。既是團隊探究,直言無妨,意見相悖無妨,課不成功亦無妨,思維只有碰撞才能產生火花,事物只有處于矛盾中才能發展變化。探討更好的教法學法,成功固然可喜,失誤同樣富有價值。

          除此之外,陳教授還特別指出,缺乏課前溝通協商是傳統聽評課效率低下的原因之一。的確如此,接到通知去聽課,授課內容課堂上才知曉,40分鐘聽下來立馬評課,聽什么?評什么?聽的評的恐怕都只是一個大概的印象。每次聽評課都是這樣的程序,聽課目的不明確,評課重點不集中,大家的對話失去共同的基礎,研修效果大打折扣。為了改變現狀,陳教授特別指出,課前要確定議課主題,確定議課團隊人選,分解議課主題觀察與研究的方向,還要根據各自方向挖掘經驗,收集信息。換言之,要讓散漫的聽評課變成有主題的課堂教學研究活動。

          “主題”是我在陳教授講座中聽到最多的詞。這個詞讓我意識到,教學教研,是要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的,每做一個活動都力求探討或解決一個問題,只有這樣逐步推進,一點一滴的積累,才能通達千里。陳教授說,觀課議課提倡以發展性取向“獻課”。我想,著眼于發展,就要有一個方向的指引,“主題”就是我們前行的方向。什么是主題?陳教授指明了兩處來源:一是問題,教學當中遇到的問題。二是教師在教學中有超越有創新的地方。即這堂課,我們嘗試用某種方式解決教學活動中的困惑或問題,大家都來看一看,說一說,這么做可以嗎?或者這堂課,大家來看一看,我的創新之處是否有價值?確定好主題,再圍繞主題,思考討論,反復嘗試,有的放矢地解決教學問題,當然事半功倍。

          學習之后,很想要把這樣的理念帶到工作中。剛好,有一個青年教師同課異構的活動,有幸作為評委之一參與。這堂課來自七年級下冊綜合性活動“我的語文生活”。因通知倉促,沒有時間組建議課團隊,便自行閱讀教材教參,在網上查找相關課例資料,最終給自己確立了觀課議課的主題——如何合理設置任務情境,并據此細分觀察方向:同樣的教學內容,不同的任務情境設置,學生參與的熱情度和表現力的區別。為此,我制作了簡易的表格,想要嘗試一下該種方式的觀課議課。

          活動結束,回顧這兩堂課。老師功底都不錯,信息技術運用純熟,也依次完成了教材規定內容,作為活動課課型,有學生的成果展示,有教師的要點歸納,但在新的觀課議課理念下,通過實時記錄,我能很明顯地感覺到課堂學生表現力的高下除了班級的差異外,還深受教師創設情境的影響,動畫指引、生活實景、虛擬故事、時事背景……各種情境細細比對,讓人覺得這里很有研討的價值。

          走在求知的路上,也許所思所行還很不成熟,但我愿意勤勉奮進,實干篤行,永遠做一個樸實沉毅的教育追夢人。

        觀課議課心得體會6

          10月15日,我們第四期骨干教師在進修學校的組織下,走進了縣小、民小的課堂進行教學觀摩活動,讓我受到了許多啟發。老師們為我們呈現的每一堂課都具有學習意義,他們的精心展示對于正在語文教學路途上摸索前進的我來說,真是受益匪淺。

          無論是縣小還是民小,他們的校風、學風都是值得我們借鑒與學習的。學生豐富的課間活動,多樣的興趣小組活動,規范的.升旗儀式,具有教育意義的主題班隊活動這些都是我們農村小學有待改進的地方。在周三下午,我們語文班第一小組的學員參加了民小六年級組的集體備課教研活動,既感受到了民小老師們團結協作的精神,又學習了集體備課的新理念、新方法,特別是李校長對這方面知識的講解、補充,使我們收獲了很多。

          新課程標準要求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教師是這個主體的引導者。楊老師的課就特別注重啟發式教學,讓學生主動學。他的教學設計非常到位、新穎,他不是把問題直接拋給學生,而是啟發學生自己去挖掘,愿意主動去學。

          大部分老師都非常注重引導學生朗讀。讀的方式多種多樣,齊讀、分組讀、示范讀、開火車輪讀。但不僅僅是讀正確、流利便可,而是要透過讀去體會作者要表達的情感,發掘文本所蘊含的知識。例如:程老師為了使學生能更好的領會文章所表達的情感而讓他們用多種方式去把文章讀得很透徹;李老師則要求學生用讀原文的方式來回答問題,不僅不脫離文本,還提高了學生的閱讀分析能力。

          老師們都注重學生學習方式的培養,在課堂上穿插一些學習方法,使學生會運用這些方法來解決相似的問題。如,程老師和王老師教給學生的識字方法就靈活多樣,講得細致到位;劉老師告訴學生“不動筆墨不讀書”,指導學生抓重點詞句、聯系生活實際來感悟文本內容。

          多數老師都注重用語言來激勵、評價學生,特別是低年級的幾位老師,他們評價學生的語言是那么貼切,到位,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孫老師的那節課,她運用“你真聰明;孩子,你真棒;沒關系,你再聽一聽;看誰把自己的小嘴巴管的最好”等來鼓勵學生,這些樸實、自然的語言,對我感觸很深。在以后的課堂上,我也要試著讓我的學生感受這些美麗的評價語言。

          總之,這次觀摩學習,使我認識到自己要成為一名骨干教師所欠缺的東西還有很多,更深刻地體會到學習的重要性與緊迫感。在以后的教學中,我必須不斷向在教學上有獨特見解的老師們學習,博采眾長;多進行教學反思,提高自己駕馭課堂教學的能力;把新課程的理念滲透到教學中去,不斷提高自己的語文素養。

        觀課議課心得體會7

          李老師的《清澈的湖水》后,我深深地思考:閱讀教學要樹立“以讀為本”的教育思想,讓學生在“讀中感知,讀中感悟,讀中積累,讀中體驗,在讀中訓練學生語感、思維和表達能力!北菊n教學,教師以讀為主線,組織了教學的全過程:

          1、整體感知、自主擇讀

          閱讀課文,應讓學生從整體入手,了解課文主要寫的是什么,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情感,然后引導學生從自己的認知、經驗、情感出發,抓住重點擇讀課文。這就改變了過去由教師主宰閱讀教學的方式,把選擇權留給了學生,充分發揮了學生閱讀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本課教學中,讓學生品讀感悟描寫景色美的句子時,我認為不應有指令性的語言,而應充分尊重學生的選擇,學生喜歡哪句就讀哪句。教師在學生讀時注意傾聽,抓住問題的'關鍵,再點撥、引導,深化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感悟,體驗。

          2、讀有所思、讀有所悟

          讀書要做到“讀進去讀出來”!白x進去”就是讀中有思考,“讀出來”就是讀中有感悟。學生對讀書的思考和感悟往往還停留在表層,這就需要教師的引導和點撥,如本課教學中,教師引導“面對這清澈的湖水,你想到了什么?”學生說:“湖水很美麗”,教師反問:“假如你去游覽時,你會把垃圾扔進湖里嗎?”等等,這些指向性的語言,就是把學生的思維引向課文的深層含義。有人會問,這不是教師的指令嗎?對。但構建的意義與傳統的不同,它是建立在學生自我實踐的基礎上的,學生想不到的問題,教師要幫助想到。教師和學生要看成合作伙伴的關系,這才是有生命的語文教學。

          3、 讀中生情,以情促讀

          學生在初讀課文時,對內容的感悟,對情感的共鳴,對生活的聯系有了一定的基礎,但還沒有達到入神內化的地步,教師還要抓住時機,趁熱打鐵,激勵情感,再次深入課文情境。如:“你們已經畫出了描寫美麗景色的句子,能美美地讀嗎?”可見,情感是教師、文本、學生之間的紐帶。

          4、 讀后互評,評后再讀

          學生讀不出情感往往是忽略了評議的作用。評議就是相互啟發、相互引導、相互指正、相互借鑒。評議是師生共同參與的過程。如:“能美美地讀嗎?”教師指名學生讀,后滲入評價信息,促進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文本之間的多項交流,通過學生個體間、學生個體與群體之間思維的碰撞和相互交流,彼此領略語文學習的精彩與美妙。

        觀課議課心得體會8

          作為一個教師,我在教育的道路上走過了很長一段路程,不斷成長和進步。在這個過程中,我體會到了許多關于教育的經驗和智慧。在我看來,教師的成長是一個不斷學習和適應的過程,同時也是一個與學生共同成長和進步的過程。在我成為一個老師的過程中,我取得了一些成長心得體會。

          首先,堅定信念是教師成長的關鍵。教育是一項充滿挑戰和困難的工作,尤其是在現代社會中,學生的需求和問題更加復雜多樣。作為教師,我們必須具備堅定的信念,相信每個學生都有無限的潛力和可能性。這種信念會成為我們戰勝一切困難和挑戰的動力,使我們能夠堅持不懈地幫助學生成長。

          其次,持續學習和自我反思是教師成長的關鍵。教育是一門永遠不會學完的學問,每個學生都是獨一無二的,他們的需求和問題也是千差萬別的。作為教師,我們應該持續學習和深入研究各種教育理論和方法,以便更好地滿足學生的需求。與此同時,我們也需要不斷地反思和總結自己的教學經驗,思考如何改進和創新教學方式,提高教學質量。

          再次,與學生建立良好的關系是教師成長的關鍵。學生是教師的未來,他們是我們的學生,也是我們的朋友和助手。作為教師,我們應該努力與學生建立良好的關系,互相尊重和理解。只有與學生建立起真誠的友誼和信任,我們才能更好地了解他們的'需求和問題,并幫助他們成長!

          最后,教師之間的交流和合作是教師成長的關鍵。教育是一個團隊合作的事業,沒有任何一個教師能夠獨自完成。作為教師,我們應該積極參與教育研討會和專業交流活動,與同行教師分享經驗和教學資源。同時,我們也應該與學校管理層和家長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共同努力,為學生提供更好的教育環境和機會。

          總而言之,教師的成長是一個不斷學習和適應的過程,需要我們堅定信念、持續學習和自我反思,與學生建立良好的關系,并與其他教師進行交流和合作。通過這些努力,我們才能成為一名優秀的教師,為學生的成長和未來做出更大的貢獻。讓我們努力學習和成長,為教育事業做出更多的貢獻!

        觀課議課心得體會9

          在觀課的過程中,我深刻認識到培養學生科學素養是化學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學生通過科學實驗、探索性學習等方式,不僅能夠學習科學知識,還能培養科學思維和科學方法。

          在課堂上,老師將化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緊密結合,讓學生了解化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通過實際操作和觀察,學生們深入理解了化學原理,并學會了運用科學方法解決問題。

          通過這次觀課,我認識到培養學生科學素養需要注重培養他們的觀察力、實驗能力和邏輯思維。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將采用更多的實踐性教學方法,讓學生親自動手、動腦思考,培養他們的科學素養。

        觀課議課心得體會10

          肅寧鎮數學等級授課結束了,我有幸全程參與了這次,通過這次活動,使我深刻感受到了小學課堂教學的生活化、藝術化。聽了各位們的課,被他們上課的那種激情所感染,在課中先用情感開啟了的思維。他們不只是授課,更是與心靈的溝通,用自己的那份熱情喚起了學生的求知欲,課堂氣氛活躍,學生積極配合,探討問題,課堂效率很高。特別是滑村張云琴老師的數學課,讓我體會到課堂教學的靈活性、靈動性、老師自上課至課終,老師始終圍繞學生運轉,學生一直環繞老師運行。老師對學生并沒有過多的限制和束縛,學生的想象、討論、聯系是自由進行的,學生占據了課堂的主陣地,但是,學生沒有脫離軌道,沒有脫離精妙設計的運行軌道,教師充分放了學生,學生充分離老師,而結果是圓滿的,成功的,學生學到了知識,教師達成了傳道、授業、解惑的天職。

          教師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解決問題。每一節課,每一位老師都很有耐性的對學生有效的引導,充分體現教師以學生為主體,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的教學理念。老師們的.精煉、豐富,對學生鼓勵性的十分值的我們學習、在思想教育方面,這些教師都處理的比較好,自然真摯的情感流露感染了學生和聽課的每一位學生及教師。從中我更深刻地體會到了學習的重要性與緊迫感。

          教學是一門藝術,教學語言更是一門藝術,誰能將它演繹得好,就能抓住學生的心。數學課更能體現語言的嚴密性和嚴謹性,要盡量的簡練,例如東澤城小學李坤麗老師的課,她講的是《平行四邊形的面積》這一節,她的語言樸實無華,但恰到好處,一步步引領著學生去探索知識。

          以前我也參加過很多聽評課活動,很多老師都不愿意或者不敢發言的現象,整個氣氛比較沉悶。但這次議課大不相同,老師們都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做課老師大方得體,說著自己的困惑或成功之處,議課老師或直接或委婉的發表者看法,大家一起探討著所出現的問題,是那么的和諧快樂。

          通過這次觀課議課活動我對新課改有了更深的認識。我會把這次吸取的經驗應用到教學中,另外我希望有更多的機會參加這樣的活動,讓自己有更多的進步。

        觀課議課心得體會11

          所謂課堂觀察,是指運用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結合的方法,通過觀察,并憑借相關輔助工具,如觀察量表、錄音錄像設備等,對課堂運行狀況進行記錄、分析和研究,并在此基礎上謀求學生課堂學習的改善、促進教師發展的專業活動。

          作為一種教學研究的新范式,課堂觀察是一個完整的行為系統,一種科學的研究方法,一組規范的工作流程;是在專家引領下,由教師團隊合作實施的,有深刻的學術背景,廣泛的實踐基礎,有獨立的價值追求的創新教學研究體系。這也正是目前眾多像鄭州市豐慶路小學一樣的學校,采用并實施課堂觀察進行教學研究的意義及價值所在。

          一節課堂觀察課的始末

          課堂觀察是一個行為系統工程,最早由華東師范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提出并發起,后來開始在全國推廣。此系統由學生學習、教師教學、課程性質和課堂文化構建成一個框架,依據“我觀察什么課”這一問題,生發出一系列的觀察維度:學生在課堂中是怎樣學習的?是否有效?教師是如何教的?哪些行為是適當的?這堂課目標的達成效果如何?我在該堂課后的整體感受如何?等等,具體到某節課,可以有不同的調整。一般來講,課堂觀察包括課前會議、課中觀察和課后會議三個基本階段,下面我以豐慶路小學六年級的一節數學課的課堂觀察為例,對三個階段進行解析。

          楊陽老師要上《看圖找關系》一課了,提前一天召開了課前會議。會上,楊陽老師把自己的教學目的和思路講給參與觀察的老師,并提出自己對此節課的困惑,希望能給予重點觀察。觀察老師一起確定觀察的目的、重點和量表制作等相關事項,并作了明確分工,給參與人員提供很好的溝通和交流的平臺,為后續觀察行動奠定基礎。此次課前會議最終確定五個觀察維度――“學生回答問題情況”“教學內容及教學行為時間分配”“教師提問及理答情況”“教學目標的達成及效果分析”“學生的錯誤和教師的處理”,分別由相應的五位教師制作對應的觀察量表,以便于在課堂上進行觀察。

          課堂上,楊陽聲音洪亮,一口流利的普通話使其在表達上游刃有余。她按照之前的備課計劃,并結合課堂生成的情況,時而引導啟發,時而鼓勵點撥,顯得嫻熟且老練。觀察老師坐在后排,按照課前會議上確定的分工,依據觀察技術要求和觀察量表,選擇恰當的觀察位置、觀察角度,迅速進入觀察狀態,將定量和定性的方法結合起來,記錄觀察到的典型行為,做好課堂實錄,記下自己的思考。

          課中觀察是整個觀察系統的主體部分,所采集的信息是課后會議分析的基礎,課中觀察的科學性、可靠性關系到研究的信度和效度問題以及針對行動改進的課后分析報告的質量。

          在學生愉悅的“老師再見”聲中,楊陽的課順利結束了,緊接著準備開課后會議。會前分別由觀察老師統計數據,整理記錄,楊陽老師進行課后反思。大約15分鐘后,課后會議正式開始。先由楊陽老師做課后反思的匯報,接著由觀察老師發表他們的觀察記錄內容及意見。

          負責觀察“教師提問及理答情況”的劉玉蘭老師說:“本節課楊陽老師共提出40個問題,其中關于第一幅圖就提出21個,我個人認為引導有點過細,會讓學生在學習的時候疲于應付老師的問題,而欠缺思考的時間。學生個別問答次數最多,共36次。面對學生的回答,老師鼓勵稱贊的有29次,老師無應答的有10次,學生答后老師追問4次,相對來說追問次數較少,對文本的拓展延伸不夠,建議繼續深入挖掘分析!

          楊靜老師在觀察“教學目標的達成及效果分析”后,提出本節課楊陽老師的教學目標基本達成,對學生的`引導也算到位,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她在講解第二個圖的時候,沒有體現量與量之間的關系,引導力度不夠,沒有進行深層次的拓展。盡管其他許多方面都做得不錯,但是在目標達成的有效性上還是稍顯欠缺。當然,對于這個問題,楊陽老師在課后反思時也提到了,希望在以后的教學中注意改正。

          在各位觀察老師都發言后,教導主任陳霞做了總結:“楊陽老師這節課總體來說還是很不錯的,對學生的學習情況了解比較充分,且注重對學生語言的鍛煉及信心的培養,能關注全體學生,基本做到了以學生的學習為本,這是值得在座所有觀察老師學習的。這里我提三點意見供大家參考:第一在教學目標的達成上,需要進行更深入的挖掘和拓展,具體到這節課應該是量與量之間的關系,需要進一步的引導來實現;第二應該給予學生充分的合作探究的機會,教師要做到在完全尊重學生學情的基礎上進行恰當的引導;第三無論是上課教師還是觀察教師,都要多進行反思,反思教學過程中自己的優勢和劣勢,一方面要填補自己的劣勢,同時更要注重把自己的優勢發揮到極致!

          課堂觀察最終指向學生的學習

          課前會議、課中觀察和課后會議是一節課課堂觀察的三個重要環節,但還不是課堂觀察的全部。課堂觀察的最終效果如何,還要看教師是否在以后長期的課堂教學中不斷實踐、思考和提升。

          課堂觀察需要觀察者、被觀察者和學生之間展開合作,以合作體為組織依托,可以使課堂觀察更加專業化。同樣是反映集體的智慧,但課堂觀察與集體備課的最大不同之處在于,課堂觀察更體現了操作層面的合作,抱著求同存異、尊重多元的心態,通過對話、傾聽、討論等交流方式,直接問診、把脈課堂。

          鄭州市豐慶路小學上過多次課堂觀察課的田中華老師告訴記者,以前老師也進行聽評課,那多是感性的,覺得這堂課總體上很好,但具體為什么好,卻總是說不太清楚。實施了課堂觀察后,觀察老師每人選擇一個角度進行觀察,用準確的數據進行記錄,這樣量化的課堂可以讓講課老師和觀察老師跳出原來的思維定式,重新打量課堂、研究課堂、思考課堂,探尋提高學生課堂學習效率的內在機理。

          高質量的課堂觀察就是一種研究活動,它在教學理論和教學實踐之間架起一座橋梁,為教師的專業發展提供一條很好的途徑。只要用心,無論是對于觀察者或者是被觀察者,都足以影響其一生的教學,進而影響學生一生的學習。

          課堂觀察是促進教師教學專業發展的途徑,改變原來教師單兵作戰的方式,形成合作的學校文化,增進教師的責任感和歸屬感,這是毫無疑問的?墒,有一點一定不能忽略,課堂觀察的起點和歸宿都指向學生課堂學習的改善,都是為了讓學生更好地學習,提高課堂學習的效率。與傳統的聽評課不同,課堂觀察更多是關注學生如何學習、會不會學習以及學得怎樣,即使確定的觀察點不是學生,但最終仍需要通過學生是否學得有效而得到檢驗。因此,課堂觀察的過程是合作體關注學習、研究學習和促進學習的過程,始終圍繞著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的提高而進行的。

          鄭州市豐慶路小學的校長孫坤方認為:“實際上,課堂觀察只是一種形式,提高學生課堂學習的效率才是實質。課堂觀察中的所有事件,包括學生學習的互動,或者教師教學目標的達成以及課堂提問的有效性等,通過教師行為的改進、課程資源的利用,教學目標的拓展或者課堂文化的創設,都會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學生的學習。教師參與課堂觀察固然會促進自身與學校的發展,但更為重要的是為了關注、研究與促進學生的學習,因為學生學習是課堂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和學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不論是觀察教師還是學生,最終目的都是為改善學生的課堂學習而服務的。”

          尋求課堂觀察的內涵發展之路

          課堂觀察是教師研究課堂的一種方式或方法,但不是唯一的,也不是教師開展教研活動的全部,更不是包治教學百病的靈丹妙藥。它善于對課堂行為的局部進行分析與診斷,而對課堂的整體的、綜合的、宏觀的把握還有一定的局限性。

          有人指出,實際運用中有些課堂觀察常常停留在“觀察”層面,偏向于教育事實的羅列。一些教師在運用課堂觀察技術時比較熱衷于其操作性,當下蜂擁出現的一些課堂敘事研究,有很多還停留在事實羅列的“現場文本”層面,遠未能成為“研究文本”。其原因就在于教育理論的缺失或者淺表化地運用,原始材料沒有結構化,結論并非建立在大量原始材料的分析基礎上,而多是“感想和臆斷”。

          陳霞主任在接受采訪時說,課堂觀察需要一定的時間、設備和技術的保障,來完成觀察程序的三部曲,同時因為其對觀察老師提出了一些專業性的要求,不是所有老師都能夠勝任的,這些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課堂觀察開展的廣泛性。目前,豐慶路小學只在數學學科實施了課堂觀察,因為“數學好量化,好操作”,今年9月份已經著手準備在語文等其他學科教學中推進,但由于時間、人力以及操作性方面的限制,目前還沒有正式運作。

          針對課堂觀察自身的局限性,有專家建議:在觀察的過程中應更加細致和深入,不斷實踐,不斷思考、總結,每一次觀察的范圍都是有限的,不能企求一次的觀察能網羅所有的行為,否則就會使觀察流于形式,趨于膚淺?梢赃x擇一個點,把課堂觀察設計成系列問題進行研究,然后把一次次不同行為的觀察串聯起來,就會突破課堂觀察自身的局限,形成對課堂行為的整體把握。

          要做到整體把握課堂,尋求課堂觀察的內涵發展之路,就需要有一個很好的合作共同體,教師可以在其中進行自由、分享、互惠的對話和交流,發現對方的優勢,并互相鼓勵,這樣才可以確保觀察的持續性和有效性。

          對于合作共同體的構建,華東師范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副所長崔允博士提出,合作共同體中,觀察者應該多看上課教師的優點,鼓勵他人是非常重要的,但最終還是要服務于自己的課堂,豐富自己的課堂經驗,加深自己對課堂教學的理性認識,這樣既能使上課教師獲得成就感,也能形成課堂的良性互動,彼此都能在合作共同體中得到進步。

        觀課議課心得體會12

          【關鍵詞】教研;觀課;議課

          一、“觀課”、“議課”之我見

          觀課與聽課比較!奥牎敝赶蚵曇,“聽”的對象是師生在教學活動中的有聲語言往來;而“觀”強調用多種感官收集課堂信息。在多種感官中,“眼睛是心靈的窗戶”,透過眼睛的觀察,除了語言和行動,課堂的情境與故事、師生的狀態與精神都將成為感受的對象。觀課教師結合所觀摩的課,就教學設計、教學基本功、教學環節、教學方法、媒體的使用、學生活動及板書設計等方面進行認真、細致地研討,總結課的精彩之處,提出值得探討的問題。觀課議課是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一種有效的教學研究形式,是發揮集體智慧、相互協作促進、共同發展的團隊學習方式,是教師專業化成長的重要途徑,是教師從經驗型走向理論型、研究型、專家型教師的必由之路。

          評課與議課比較!霸u”是對課的好壞下結論、作判斷;“議”是圍繞觀課所收集的課堂信息提出問題、發表意見,“議”的過程是展開、促進反思的過程!霸u”有被評的對象,下結論的對象,有“主”、“客”之分;“議”是參與者圍繞共同的話題平等交流,“議”要超越“誰說了算”的爭論,改變教師在評課活動中的“被評”地位和失語現象。評課活動主要將“表現、展示”作為獻課取向,執教者重在展示教學長處;議課活動以“改進、發展”為主要獻課取向。評課需要在綜合全面分析課堂信息的基礎上,指出教學的主要優點和不足;議課強調集中話題,超越現象,深入對話,促進理解和教師自主選擇。

          二、發現課堂教學的前提條件――觀課

          觀課是用心靈感悟課堂。與聽課對“聽”的強調不同,觀課的“觀”強調用多種感官收集課堂信息,孔子說:“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也就是說,要認識人和事物,既要看他的作為,了解他的思路,更要考察他的動機、價值追求,這樣才能更真切地認識、理解和把握觀察對象。

          觀課需要主動思考。思考的內容至少應該包括以下幾各方面:第一,在觀察教師教的行為和學生學的行為時,必須思考授課教師行為背后的教學理念和教育追求。必須判斷和思考授課教師的教學行為是否收到了預期的效果,思考學生的學習效果與教師的教學行為之間有什么樣的聯系。第二,需要思考“假如我來執教,我該怎么處理?”這種思考使觀課者不做旁觀者,而是置身其中。對“假如我來執教,我該怎么處理”進行思考,一方面讓自己在觀課中真正有收獲、有改變,是觀察和研究一節課的過程成為自己學習這節課、準備這節課的過程。另一方面,可以防止自己在議課時信口開河,使自己關于教學改進的意見建立在可以操作、可以轉變為實踐行為的基礎上,從而使議課能夠真正對教學實踐產生影響。第三、需要思考議課時交流什么和怎么交流。觀課議課致力于建設合作互助的教師文化,合作是共同的,互助是相互的,在授課教師無私地提供了研究和討論課堂教學的案例平臺以后,觀課教師應該怎么辦?我們認為,從授課教師的教學中獲得啟迪和幫助以后,觀課教師應該真誠地提供自己的經驗、表達自己的意見讓讓他人分享,這是對觀課議課參與者的道義要求。進課堂觀課,不是為了完成學校布置的`聽課任務,也不是為了幫助授課教師,而是為了自助,即為了自己認識教學、理解教學,為了自己的專業成長。

          三、理解課堂教學的重要環節――議課

          議課要以平等對話為基礎。教學活動具有無限豐富性和多種選擇性,在復雜的課堂教學活動面前,我們都必需抱有“我們未必了解別人”、“我們未必正確”、“即使我們正確,正確的方法也未必只有一種”的謙遜。因為未必了解情況,所以不能簡單下結論,而是需要詢問需要傾聽,少用句號,多用問號。因為自己未必正確,自己不可能完全從邏輯上把握、規定和制約教學活動,所以對話和交流時就不能強加和壓制。因為正確的方法未必只有一種,所以需要容忍多樣性、鼓勵多樣性、探討多樣性。即便是給別人以有效的教學方法,也只能采用非獨斷性、非強制性的指示和指引。

          在平等交流的議課過程中,我們既要克服參與者消極接受評判和批判的“小媳婦心態”,唯唯諾諾,防止自我省略與自我刪除。又要防止采取高傲的、拒人于千里之外的非合作態度,唯我獨尊。自信而不封閉,虛心而不盲從。事實上,當一個人不愿意聽別人說的時候,別人也就不想聽他說;而當自己什么也不敢說的時候,別人也就不屑同他說。這樣會失去獨立和平等的對華關系,正所謂“話不投機半句多”。

          四、教師進行教學研究的重要途徑――觀課與議課的有機結合

        觀課議課心得體會13

          【關鍵詞】職業教育;心里咨詢;觀課議課;提高效益

          陳大偉教授主張的用觀課議課代替以往的聽課評課,必然給中學課堂教學研究帶來一系列的良性變化,而這種變化的出現無疑需要參與者在觀課議課過程中形成良性人際互動。良性的人際互動是觀課議課順利進行并取得積極效果的前提。這使我想起了心理咨詢過程中對建立良好咨詢關系起到重要作用的幾個重要技術和原則。在觀課議課過程中合理的變通地使用這些原則有利于觀議課活動的進展和觀議課目標的實現;诖,我結合心理咨詢工作與觀課議課活動的要求總結出在觀議課活動中實現良好的人際互動需要做到的幾點要求。

          首先,觀課議課參與者之間應相互尊重。

          相互尊重就是要互相尊重對方的思想感情,內心體驗,尊重對方的職業理想,生活追求,尊重對方的價值觀念,尊重對方的獨特性!八诵枰闹皇翘嵝讯皇侵甘之嬆_”,陳教授在他的《有效觀課議課》一書中如是說。我們認為,只有相互尊重才能使觀議課參與者之間做到“推心置腹,暢所欲言”而又不“指手畫腳”。由于相互尊重所創造出來的安全氛圍使觀議課參與者有更好的合作態度,對觀議課活動有更高的期望,使成員之間在平等對話的關系中議課,“從根本上降低了課堂教學研究的利害關系”,從而更好地做到求同存異、相互借鑒、相互支持、相互成全、相互培養。這是觀議課實現“一中求多”并最終取得積極效果的基礎。

          其次,觀課議課參與者之間應真誠相待。

          尊重基礎上的真誠要求對人既不虛偽地吹捧又不刻薄地攻擊,參與者之間坦誠相待,相互袒露心扉,由于對方的真誠態度,大家都不再懼怕暴露真實的自己,包括自己的缺點、不足、過錯和失誤,也包括自己的優點以及創新帶來的成就感。在這個過程中,觀議課參與者之間彼此開放,相互滋養,相互潤澤,觀議課的目標更容易實現了。

          再次,觀課議課參與者之間應做到共情。

          共情,通常也稱作同理心,被人本主義心理學家認為是影響咨詢效果的最關鍵的咨詢特質。在心理咨詢的過程中,咨詢師對來訪者做到充分的共情,深入來訪者內心去體驗他的情感、思維,使求助者感到被理解、悅納,對咨詢關系有積極影響,從而使咨詢取得更明顯的效果。在觀課議課活動中,參與者也要提高自己的共情能力,促進觀課議課目標的實現。陳教授所說,議課時“要看對方的臉色,考慮對方的感受”,這就是共情!袄斫夂妥鹬厝诵宰顬楹啙嵉姆椒ㄊ窃O身處地,同情性地理解對方,對對方的處境、立場和心情感同身受”,這也是共情。

          在觀課議課過程中有了共情,觀議課教師就可以設身處地的理解授課教師的內心情感和勞動付出,理解授課教師行為選擇背后的價值取向。不會把授課教師置于被孤立、被評判、被指摘的境地,授課教師敢于主動暴露自己,樂于與議課教師有更多的交流和碰撞,與同行共同探討的同時促成更多的自我探索。

          在觀課議課過程中有了共情,授課教師也可以設身處地的理解觀議課教師提出的新情境、新思路、新選擇,理解觀課議課教師提出的種種疑惑,與觀議課教師一起去探索更多的可能性,豐富自己的課堂教學,豐富自己的教育思想,開闊自己的教育眼界。

          與心理咨詢不同的是,在心理咨詢過程中,共情只是對心理咨詢師單方面的`要求,而在觀課議課過程中則是對所有參與者而言。不僅觀議課教師要做到共情,獻課教師也要做到共情。在觀議課教師與授課教師思想的火花相互碰撞過程中,雙方都要防止碰傷對方的心靈,這一點至關重要。在心理咨詢過程中,心理咨詢師的共情要求咨詢師走出咨詢師自己的參照框架而走進來訪者的參照框架,而在觀課議課過程中的共情,要求參與者都能走進對方的參照框架去理解對方。在觀課議課過程中,雙方都既是受助者又是助人者。

          最后,觀課議課過程中需要參與者做到積極關注。

          心理咨詢中的積極關注是咨詢師對來訪者的言語和行為的積極面予以關注,從而使來訪者擁有正向的價值觀。我認為在觀課議課過程中的積極關注也應該是多關注自己以及其他參與者的言語和行為中的積極的合理的有效的正向信息。這并不否認“問題”在觀課議課中的重要性,也不是人為地屏蔽“消極面”。“問題”和“消極面”的存在豐富了我們的“對話”與“爭鳴”的內容,為我們探索真理、發現真理提供了一條條重要線索,是我們積極探索的起點。我們最終關注的是直面問題進行對話與爭鳴帶給我們的新發展、新成長和新的教育理念、教育假設。當我們發現了“問題”、“消極面”帶給我們的積極意義,也就是我們做到了對它們的積極關注。因此,每一個參與者都要從其他成員的言語和行為中提取一切有益于個體和群體發展的積極有效的信息,也就是“積極面”。而這“積極面”終將為教師的專業成長和幸福生活構建成功的階梯。

        觀課議課心得體會14

          肅寧鎮數學教師等級授課活動結束了,我有幸全程參與了這次活動,通過這次活動,使我深刻感受到了小學課堂教學的生活化、藝術化。聽了各位們的課,被他們上課的那種激情所感染,在課中先用情感開啟了學生的思維。他們不只是授課,更是與學生心靈的溝通,用自己的那份熱情喚起了學生的求知欲,課堂氣氛活躍,學生積極配合,探討問題,課堂效率很高。特別是滑村張云琴老師的數學課,讓我體會到課堂教學的靈活性、靈動性、老師自上課至課終,老師始終圍繞學生運轉,學生一直環繞老師運行。老師對學生并沒有過多的限制和束縛,學生的想象、討論、聯系是自由進行的,學生占據了課堂的主陣地,但是,學生沒有脫離軌道,沒有脫離教師精妙設計的運行軌道,教師充分“放”了學生,學生充分“離”老師,而結果是圓滿的,成功的,學生學到了知識,教師達成了“傳道、授業、解惑”的天職。

          教師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解決問題。每一節課,每一位老師都很有耐性的對學生有效的引導,充分體現“教師以學生為主體,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的教學理念。老師們的精煉、豐富,對學生鼓勵性的十分值的我們學習、在思想教育方面,這些教師都處理的比較好,自然真摯的情感流露感染了學生和聽課的每一位學生及教師。從中我更深刻地體會到了學習的重要性與緊迫感。

          教學是一門藝術,教學語言更是一門藝術,誰能將它演繹得好,就能抓住學生的'心。數學課更能體現語言的嚴密性和嚴謹性,要盡量的簡練,例如東澤城小學李坤麗老師的課,她講的是《平行四邊形的面積》這一節,她的語言樸實無華,但恰到好處,一步步引領著學生去探索知識。

          以前我也參加過很多聽評課活動,很多老師都不愿意或者不敢發言的現象,整個氣氛比較沉悶。但這次議課大不相同,老師們都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做課老師大方得體,說著自己的困惑或成功之處,議課老師或直接或委婉的發表者看法,大家一起探討著所出現的問題,是那么的和諧快樂。

          通過這次觀課議課活動我對新課改有了更深的認識。我會把這次吸取的經驗應用到教學中,另外我希望有更多的機會參加這樣的活動,讓自己有更多的進步。

        觀課議課心得體會15

          今天,全市數學教師匯聚一堂,一起享受了一次精神大餐——“獨學”環節研討課。

          從今天的兩節課,我們不難發現以下亮點:

          一、 注意營造和諧的教學氛圍

          和諧的教學氛圍,是課堂教學中學生生動活潑,積極主動發展的基礎,也是學生愉快學習,提高課堂效率,構建知識結構的重要條件。尹老師課前和學生一起玩做相反的游戲,師生臉上掛著開心的笑容,真正做到學生溝通,拉近師生距離,做好“高效課堂”的前奏。

          二、 選擇恰當的閱讀時機

          教材既是教本,更是學本,自主學習首先應從“我能讀”教材做起。尹教師從生活中的圖形去掉花外衣引出數學中的三角形,讓學生動手畫和用自己的話說“你認為什么是三角形?”學生看著自己畫的三角形試著總結,“我們概括的和書上的一樣嗎?”讓學生在想說出來卻說不出或說的不完全正確的'時候,老師讓學生第一次讀書。李老師讓學生獨立解放程,并找出幾個有代表性的同學進行板演,學生的書寫格式肯定是有對有錯,是在學生想做卻做不出或者不能判斷做的是否完全正確的時候,李老師抓住這個閱讀時機讓學生二讀課本,會解方程——這就是學生真正需要“讀”。

          三、 精心設計練習,體會學習快樂

          練習的質量直接影響到教育教學的質量,兩位教師精心設計的練習題由淺入深,形式多樣,讓每個學生練習的過程中不斷體驗成功的快樂,感悟數學的魅力,學生的情感、意志、興趣,習慣等在編織精巧的練習過程中得到培養,讓學生能夠自主—快樂地學習數學。

          聽完這兩節課,使我想到這樣一句話:你講給我聽,我是要忘記的,你做給我,我說不定記住了,你若讓我參與,我肯定能夠學會。讓學生在我們的課堂中自主起來,靈動起來吧!

        【觀課議課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觀課議課心得體會02-21

        《有效觀課議課》心得體會11-10

        培訓觀課議課心得體會08-11

        觀課議課心得感想通用03-01

        觀課議課心得體會[匯編15篇]10-23

        教師觀課議課心得體會12-22

        從聽課評課到觀課議課的轉變教學論文03-04

        評課議課心得體會08-09

        介紹觀課議課新教育文化的論文11-24

        議課心得體會09-05

        国产高潮无套免费视频_久久九九兔免费精品6_99精品热6080YY久久_国产91久久久久久无码

        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