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課改心得體會
當我們心中積累了不少感想和見解時,寫心得體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這樣可以幫助我們分析出現問題的原因,從而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教師課改心得體會,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教師課改心得體會 篇1
20xx年2月26日、27日,我們聽了XX市教研室主任闞兆成同志所作的《論“十四個關系”》的報告,東平徐慶功局長所作的《打造高效課堂促進師生發展》和XX縣新湖鄉中學王慶良主任所作的《打造高效課堂狠抓教學管理和質量》的報告,受益匪淺;對照我校的所作所為,感觸頗多。收獲最多的是三個方面:一是解決了認識上的問題,二是指出了管理上的微觀問題,三是方法上提供了模板。
首先,談一下認識方面的收獲:
1、素質教育與傳統教育(應試教育)不是對立的。按考證兩個概念都不正確。應試教育應該說是傳統教育的范疇,素質教育應是素養教育,都應歸于教育這個概念的外延內!八刭|教育”由于長期應用就約定俗成了。
2、知識與能力的關系,兩者互為因果、互相促進。正所謂“見多識廣,經多見廣”。
3、關于什么是課程?既然課程是有課程綱要、課程標準、教材和其他材料組成的,有教師和學生及教學環境組成的生態系統。那么除了教師的備課,講義,教學案外,學生的所作所為也是課程的組成部分,學生的作業,就是學生做的,也就是了!
4、有關“教學目標”的設計,課改十年來,我第二次聽闞主任如此透徹的解讀,就是一個“實”字,實際、實用!不是生搬硬套,生拉硬扯。隱性的目標就是隱性的,是整合在教學過程中的。
5、啟發式教學與探究式教學的關系,我認為我們仍處于“形態”階段,我們應借鑒先進學校的經驗“臨帖、磨帖、入帖”,然后根據我們的探索“破帖”,成為我們“個人”的、“個性”的成功模式。
6、揚長教育與補短教育的關系。對二者的關系我們也進行過一系列探索,如“促弱推邊”包保制、分層評價等,但我們還沒有把這項工作做好,沒有做好的原因是這項工作實在是太麻煩,沒有形成確保制度落實的機制。
7、講考試與多元評價的關系時,闞主任講“升學率的高低就代表推進素質教育的高低”,這對我們講,就是思想認識再解放。推進素質教育,從來沒有人講就是不要質量!分數是衡量差異的標志,該精確的要精確,該模糊的必須模糊!
第二,管理上的啟示:
啟示1。思路清晰、明確?v觀XX縣教育局徐慶功局長所做的報告,一是指出了課改的原因,二是說出了課改改什么,三是怎么改,四是課改的策略性。既指出了什么是課改,為什么課改,又指出了課改改什么和怎么做的秩序性做法。同時又把實踐中的保障機制總結出策略性的認識觀點,來自學習與實踐的,令人信服。我們學校的做法是抓住課改的核心——改變教的方式和學的方式,以省規劃課題“三步一體教學模式的研究”為平臺改變教的方式的。以“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效性研究”為平臺,改變學的方式,實踐三年來,對比新湖鄉中學的實踐探索,還是有不小的差距。一是簡單化,在沒有解決好“改觀念”,就進入了改模式、方法、評價了;蛘哒f,還沒有完全改變觀念的時候就進入了正題,有的老師還沒有思想準備,有點“隔靴撓癢”的嫌疑,沒有思想的行動是不成功的。二是系統性差,我們的校本培訓做得不夠好,體現在培訓的計劃和程序性操作層面,培訓的內容不系統是我們的“致命傷”。
啟示2。策略中肯,實踐性強?梢哉f我們每一個人不缺智慧,最重要的是膽識和堅持,敢不敢“干”,能不能堅持干,這應該是各行各業都提倡的!比對我校幾年的實踐,我覺得我們缺的.正是這兩點。我們重視了師德建設,重視了積極踐行,重視了家校溝通,重視了教師的專業成長,出臺了一系列制度建設,但總覺得“火候”未到。
第三,方法上的借鑒:
“三人行必有我師”。同樣的事情,不同人去干,為什么會有不同的結果。我們校近幾年也進行了“學案導學”實驗,還進行了一年的“雙案”教學實驗,為什么我們沒有成功的經驗和做法,差在哪里了?
一差在環節處理的方法上。我們的“預習探究”環節在課上,新湖鄉中學的在課下(當課下作業處理),效益不一樣。
二差在模式不成型,人人必須過成型的課,我們沒有做到。
三差在機制運作上。新湖鄉中學比我校的機制好,他們有校級值日視導教學走課組,校本視導教學驗評組,他們的校本教研培訓落實到位,他們實行了“三包”責任制,我們沒有。我們還停留在外部,領導與被領導的傳統機制上。
通過以上分析,是不是我們就一無是處呢?當然不是,學習就是找差距,沒有謙虛的態度,是學不來的,照貓畫虎也做不到。立足實際,要找我們的優勢,“揚長補短”,借鑒他人之長,補自己之短。我們正處于:營造了好的德育環境,在教科研方面進行了有效的探索,積累了一定的經驗,我們的教學質量是穩步提高的。因此,我校我校提出了“高效能管理”和“高質量教學”的“雙高”品牌學校20xx年建設規劃。突出抓好以下工作:
一、教學教研信息平臺資源使用與管理工作。建章立制,組建學校信息教研組,充分發揮盛市、區教學信息資源作用,調動教師的積極性,科學利用,服務教學,使之成為教師專業發展的平臺之一。
二、研究制定關于教師教育、科研能力評價管理辦法,為推進學校高效課堂的實施提供制度保障。
三、改革單元測試評價方式,分層評價學生學業水平,抓好過程管理。為落實面向全體學生,做有益的嘗試探索。
四、加強校本教研培訓。充分利用學校期刊,外出學習等形式,對教師進行一次系統的培訓學習。對小組合作學習中的學生學習小組長進行分階段的培訓,落實面向全體、(分層)因材施教的課改理念。
教師課改心得體會 篇2
從20xx年起,課程改革在婁底實施,在這兩年里我對物理新課程作了初步的研究與嘗試,物理學科作為一門自然學科,在體現“自主、探究、合作”學習方式上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我認為物理學科更應該站在國家級課改的前沿去體現“以人為本,以學生發展為本”的理念,培養學生終身學習能力。談談我在課改中的體會。
一、教學觀念的改變
觀念的轉變是課改的先導。作為課改實施者的教師能否真正領會國家新課程理念,能否轉變舊有的教學觀念是課改成功的關鍵。我以為應做到以下幾點:1、認識物理新課程理念的內容:注重學生發展,改變學科本位;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注重科學探究,提倡學習方式多樣化;注重學科滲透,關心科技發展;構建新的評價體系;在認識的基礎上,去體會、鉆研、運用到教學中來;2、認識新教材的優點.新教材與舊教材相比主要優點有形式生動活潑,內容豐富有趣。3、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有了很大改變。傳統的“一問一答”式的教學方式,是把學習建立在學生的客體性、受動性、依賴性的基礎上,忽略了學生的主動性、能動性和獨立性,物理知識由教師做實驗得出結論直接灌輸給學生;新課程強調的教學是教與學的交流、互動,師生雙方相互交流、相互溝通、相互啟發、相互補充,教師是學生式的教師,學生是教師式的學生。
二、抓好課堂教學
課堂是實施課改的主陣地。在堅持集體備課的基礎上,結合各地先進經驗,建立了“以學定教,學案導學”的教學模式。學案作為一個知識的載體,實現了由已知經可知達未知。認真備課,精心設計學案,強化學案的導學功能。強化導學功能,是轉變學習方式、提高學習質量的必不可少的條件。要以學定教,順學而導。當然,教學中肯定會遇到學生理解不準、理解不深甚至理解錯誤的地方;會遇到限于學生的知識、閱歷還不知、不懂且有必要現在就知就懂的內容,這就需要老師的講解。新課程并非不講了,一切應從教學的實際出發,該自學時自學,該合作時合作,該講解時講解,但講要少而精,要深入淺出,要強化“導學”功能,用啟發式地
教包括啟發式的講,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
三、構建新的'評價體系
實施課改實驗是否成功,對學生的評價也是極其重要的環節。教育評價的功能在于促進,而不僅僅是選擇。評價應重視做到:
1、注重激勵性。
評價最終的目的是激發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因此,教師以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的學習活動,善于運用科學的贊美對學生進行正面的引導,不吝惜自己表揚的話語,以增強學生對教師的信任,增強學生學習的信心。
2、突出主體多樣性。
評價文體不再是唯一的教師,學生可以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學生也可以評價老師,學生家長也參與評價。不論是老師還是學生,都是平等的主體。教學過程中,教師可給與學生評價的機會:“你覺得他講得怎么樣?”“誰來說一下哪個地方好?”等等。讓學生參與評價,不僅有助于培養他們的自尊心、自信心,還可以使學生懂得尊重別人,學會接納和吸取。
3、在評價中講究批評的藝術。
中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常常會有做錯事情,說錯話的時候,教師除了要善于正面引導外,還要善于批評,讓學生在微笑中接受批評。
總之,新課程給我們帶來了很大的沖擊,也給我們帶來新的機遇和挑戰。只要我們能不斷探索“自主、探究、合作”的新型教學方式,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科學的思維能力以及終身學習的能力,我們的基礎教育事業一定會翻開新的篇章。
教師課改心得體會 篇3
近期,我校開展深化課堂教學改革動員大會并宣布課堂改革在我校正式實施。其目的要從根本上改變現有的課堂教學結構,打造高效課堂,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以“少講多學,精講多練”為宗旨,實施課堂改革。為落實課堂教學改革,我將在以下幾個方面努力:
一、 精心備課
想要提高課堂效率,就要把握好課堂的四十分鐘。這就需要教師在課前精心備課,安排好課堂環節。在課前,我要提前布置前置性學習任務,并鼓勵學生動用工具書或者網絡進行自學,達到前置性學習的目的。
二、在教學中轉變自己
首先要與學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將教師的角色轉1變為共同學習者。其次在課堂上,將課堂學環節改變:、開展前置23性學習活動。、設置導學目標。、啟發學生進行問題探究,小組45,合作互相交流。、學生匯報,教師引導學生進行總結。歸納檢測,當堂完成課堂檢測。要使教師在教學中在課堂中能夠真正的切實的改變,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落實:
。ㄒ唬﹦撛O生活化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新課改強調學生自主地解決學習中的一些實際問題。在教學中我們要善于從學生的已有生活經驗出發,設計學生感興趣的生活素材以豐富多彩的形式展現給學生,使學生感受到書本知識與生活實際的聯系一一生活處處有學問。通過學生所了解、熟悉的社會實際問題。
(二)把握教材的精髓,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耙詫W生為主體”的參與模式是教材的精髓,它著意于注意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所以,我們應積極開發,利用各種教學資源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素材,自覺改變傳統的“教教材”為“用教材”,即創造性地、靈活地使用教材。
。ㄈ┙處熞蔀閷W生變革學習方式,做培養學生能力的合作者、交流者和指導者的角色。在課堂上,注重讓學生親自去感悟、親自去體驗,把時間交給學生,讓學生活動起來,通過自己讀書、討論、思考學習到知識。改變以前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指導學生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學生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新課改的教學更注重的是學生的學習策略的使用,不以掌握知識的多少為目的,而是給學生提供知識平臺,在學生學習過程中,教師僅僅指導和幫助學生主動參與,親自實踐、獨立思考、合作探究。參與學生的各個環節的學習活動中去,與學生交流和溝通,準確地了解學情,及時引導學生解決問題或調整教學計劃,從而實現向學習方式的轉變,發展學生搜索和處理信息的能力、自己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在這過程中,教師不是統治者或權威者,而是作為學生的指導者、交流者和合作者,與學生共同探討問題,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啟發學生,與學生一道尋求真理,并且能夠承認自己的過失和錯誤,最終由學生自己獲得解決問題的答案。
三、在課后做好教學反思
所謂教學反思,是指教師對教育教學實踐的再認識,再思考,并以此來總結經驗教訓,進一步提高教育教學水平。教學反思已成為課堂改革的必要教學環節。那么,課后教師應如何做好自己的教學反思呢?
首先,要充分認識到反思的重要性,認識到教學反思是適合課堂改革的'需要,促進自我發展的重要手段和途徑,如果不對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進行思考,不對自己的教學經驗進行總結,上完課不去重新審視、分析,這樣的教師很難提高自己,所以不能為了反思,應付差事。
其次,要緊扣教育教學實際或案例。脫離實際的空談解決不了任何問題,反思能夠針對教學中的某一閃光點或某一失誤總結出實實在在的體會和認識。切勿貪大求多,總而言之要根據自己的教學實際寫反思。
在課堂改革之初,我想一定會遇到很多困難和疑惑,比如留守兒童的前置性學習在無人監督幫助的情況下究竟能完成多少?學生在討論過程中怎樣才能發揮合作的價值?我們在探索的過程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才能讓課堂改革以符合學生的實際情況的方式真正實施。我們將繼續努力,讓新課程背景下的課堂成為煥發生命活力的樂園。為開創我校教育教學的新紀元而努力。
教師課改心得體會 篇4
課改兩個月來,我的課堂無論是從形式還是從實質上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尤其是學生的變化更明顯,由一開始的不說到現在的會說,由被動學習到主動學習。反思這段時間我課改的得失總結如下:
一:有效指導課前預習,讓預習成為孩子們的學習習慣。
課前預習是對舊知識的鞏固,對新知識的初步認識,讓學生自己哪里明白學會了,哪些自己還不懂,有利于在課堂上加以探究。具體做法如下:
1、預習時,根據提示讀通課文,有難理解的詞語、句子畫出來,經過查資料盡量理解。
2、遇到動手操作的實驗題目,能做的盡量做,不能做的以小組做。
3、理出自己不理解的內容,把它問題化,留到課堂上交流。
二:把課堂真正還給學生,讓他們成為學習的主人。
在過去教學中,就是我教學生學,我講學生聽,他們的學習是被動的學習,這樣不僅打擊了學生的積極性,而且扼殺了學生的創新能力,所以這兩個月來在教學中主要從三個方面下功夫。
第一、首先做好后進生的思想工作。鼓勵他們積極動腦,大膽發言,勇于說出自己的意見,在合作中善于對別人的`意見進行補充。
第二、培養學生的自制力。開展合作學習,由于有了小組的凝聚力,組員之間互相提醒,互相幫助,學生的自覺性也提高了。
第三、課堂活起來。在開展合作交流時,把一個人的發言變成六個人的發言,在單獨回答時,變成以小組為單位,由于給每個同學提供了參與的機會,學生的積極性也提高了,課堂自然就活躍起來了。
三:科學分組,做到生教生,生幫生。
在分組時,要好、中、差相結合,好差結對,無論是課前預習、課堂表現、家庭作業、還是測驗都要看兩個人的平均得分,組與組之間看小組的平均分,這樣可以縮小優生和學困生之間的差距,從而調動他們的學校積極性。
總之,經過兩個月的課改,我發現以前不愛發言的學生現在變得積極了,后進生也進步了,。但是也存在著一些問題,座位調整后不自覺的同學有了搗亂現象,一些學生當別人發言時不認真傾聽,合作時有同學袖手旁觀,這些都應在課堂上注意完善。同時,我的導學案設計應該目標更詳細’學法更明確,這樣才會教會學生學習方法,讓他們學會學習,快樂學習,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教師課改心得體會 篇5
20xx年5月,在區教研室的帶領下,我有幸成為榆陽區教師濰坊培訓班的一員,到山東濰坊培訓。四天的學習考察,走訪了五所學校,觀摩了四堂語文示范課,聽取了三場專題報告,時間雖短,但271高效課堂和廣文中學的課程開發講座,讓我堅定了課改的信念,明確了課改的內容和方法,我深感受益匪淺,不虛此行。
一、堅定了課改的信念
去濰坊前,我對課改一直抱有質疑,總認為應試教育體制下的任何課改都是換湯不換藥,更何況教無定法,對于各種課改模式的理解也僅僅停留在表層。但前往昌樂二中聽第一節課時,我就被學生在課堂上高漲的學習熱情和敏捷的才思所震驚。
報告會上,發言人先進的教育理念闡述和不惟模式惟高效的課改原則,讓我頓悟:271模式實則是借助課堂這一主陣地,以提高學生課堂學習效率為出發點,引導學生走出題海時間的應試教育泥淖,同時開展海量閱讀、大德育社會實踐、學生自主管理等實踐活動,從而推進素質教育,讓學生自主發展,主動進取。當我們還將目光停留于抓成績,當我們的思想還徘徊于應試教育與素質教育的矛盾沖突時,昌樂二中己高瞻遠矚,把目光轉向了讓學生學會做人,學會做事。271模式為我們如何在應試教育體制下踐行素質教育,激發學生內在動力,做了很好的表率。
二、明確了課改的內容和方法
1、改理念。教育是對人的成全、培養完整的人;深刻的教育來自學生深刻的體驗;把每個孩子的一生變成一個精彩的故事。透過這些教育語錄,回想濰坊孩子們在課堂上積極自主的學習狀態,我們不得不發自內心的感慨:昌樂二中的教育理念著眼于人性,指向孩子更長遠的發展。雖然這里的孩子也有壓力,但他們是快樂而主動進取的;雖然這里的老師也很辛勞,但他們懂得教育的真
諦。濰坊的老師教學有法,教有所成;濰坊的學生學有所樂,學有所長。
2、改課程。有什么樣的課程就有什么樣的學生。在聽講座、與講課教師交流的過程中,我發現,這里的幾所學校都有一個共同點重視閱讀,課外活動豐富。昌樂二中給初一學生一周內安排6節閱讀課,學生人手一本習作,一本作文,一本閱讀摘錄均為16方格本。濰坊外國語學校的課文,一個單元只精講一篇,其余均被結合課外教材重新整合。濰坊一中兩周安排一次自由閱讀,每次閱讀固定為一個下午。為學生安排固定的時間、空間落實閱讀,以讀促學,以讀促教。在閱讀的過程中,不僅開拓了學生視野,為學生營造了一個純凈的精神世界,還為學生人生的發展積蓄了巨大的能量。確實,語文是讀出來的,而非教出來的。有了閱讀的厚度與深度,方可開拓人生的高度與氣度。
參加教師課改培訓
從六月下旬開始,我參加了株洲市新課程通知培訓,教師新課程培訓。通過這些天的培訓,使我深深的認識到,當今時代,不再以擁有知識量的多少來衡量一個人素質高低的唯一尺度,關鍵是創新能力的提高。在學校的教育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就成為素質教育重要的價值取向。我覺得探究教學要利于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習慣,能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開發學生的創新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的科學文化素質,拓寬學生獲取信息的渠道,開展探究教學模式成為數學教學的必然趨勢。以下是我的幾點體會與想法:
一、規模、力度大。
新課標貫穿了發展的理念。在教學中切實地落實發展的理念,必須建立以下幾種意識。知識意識:教學的有效知識是知識與發展的結合點。發展性教學不是提高教學知識的總量,而是提高教學的有效知識量。課程意識:新的課程計劃、標準不是教學惟一的資源;增加了選修課活動課,取消了教學指導書、參考書。
學生意識: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是教學的出發點、落腳點。。教學觀念的變化必然導致教育教學全方位的變化:教學內容、方法、形式的變化,領導、教師、學生角色的變化,教師生活、工作、思維方式的變化。要主動適應這些變化必須不斷學習、不斷改革。
二、用全新的課程理念開創教育的新境界
新世紀課程改革之風,吹開了課堂教學模式革新之幕,使課堂教學模式在經歷著一場前所未有的革命。而在這場革命中,教育教學理念無疑是最關鍵的。因為只有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才能催生先進的教育教學行為。
1、樹立以人為本的新課程觀。
為了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豐富學生的各種素養,新課改特別強調各地要嚴格執行國家課程,落實地方課程,開發校本課程,并要求有條件的地方應編寫具有地方和學校特色的相關教材。從某種程度上說,課程問題已成為教育改革的'核心問題,需要我們高度重視。那么,我們所需要的新課程觀是什么呢
1、真關注學生的主體要求與主體意識的培育,強調對學生個體生命發展的關注,更多地注重學生主體意識的培育以及對學生人格的完善。
2、明確課程是實施培養目標的施工藍圖,是組織教育活動的最主要依據,教師必須把以新課程為依托的教育活動當成是一種創造性勞動,使教學在創造中發展,在發展中創造,演繹出無窮的生命力。
3、思想素質方面,托新課程中的人文因素,使教學中的情意因素和過程提升到一個新的層面,以達到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和諧可持續發展,使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成為教學內容的血肉,成為教學過程的靈魂。
2、建立一身多面的新教師觀。
新課改倡導以人為本的主體教育,這種教育是發展個性,構建獨立人格、倡導以問題為紐帶的教育,是著眼于學生學會發展、學會創造的教育。因此,教師不僅在觀念上要不斷更新,而且教師的角色也要轉變。教師應由單純的教書匠和傳道授業解惑者,轉變為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個性發展的輔導者和社會化進程的促進者,以及把思想政治教學工作作為研究對象的科研者。
1、從師生關系看,新課改所貫穿的人本精神要求教育作為一種生命活動、作為師生平等交往和對話的過程,這就需要教師從傳授知識的核心角色中解脫出來,盡快充當起教學活動中的共在的雙主體之一的角色另一主體是學生,發揮出教師的主體性作用,促進另一共在主體--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的充分發揮。從這個意義上說,教師的角色應轉變為組織者和引導者。
2、從教學與研究的關系看,新課程要求教師必須是教科研者。要求教師必須充分發揮自身的教育智慧,在遵循教育規律基礎上大膽標新立異,敢于突破教材的限制,對教材不斷拓展、補充與創新,認真研究教學過程中出現的新生事物,深入探究新的教學模式,不斷總結每一時期的教學經驗。這一過程是教師由教書匠角色逐漸轉化為教科研者角色的過程。
3、確立交互主體的新學習觀。
新課程強調教師應該把學生的學習當成是一種創新活動,要求教師必須認真去構建創新學習觀念,摒棄傳統教學模式中總是強調學生必須從課本、教師那里接受現存的知識的學習觀念,大力推行體現自主、合作、探究理念的以研究性學習為代表的創新學習方式,通過接受、探索、模仿、體驗等方式的應用,使學生在民主、平等、寬松、和諧的學習氛圍中滿足學習需求,體驗學習興趣,發展學習個性,實現學習上的大飛躍。
三、創新教學模式的實驗構建教學的新飛躍
課程改革的關鍵是教學的改革。按照新的教學理念和新的課程標準的要求,教學要關注學生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發展,教法的變革,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在新課改的道路上,堅持不斷地實踐、不斷地探索、不斷地創新,才能真正構建出完全符合新課改所需要的創新教學模式,推動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對于創新教學模式的探索不能只講在嘴上、寫在紙上,而在行動上不落實。否則,教學就只會停留在原有的層面上,無法實現質的飛躍。新課改也會是穿新鞋走舊路,有聲勢沒實效,最終只能陷于膚淺。
新課改涉及到諸多復雜關系,需要全方位地協調。因而,從某種程度上說,新課改是系統工程,可謂任重道遠。但是,我相信,只要廣大教師能夠積極投入、大膽探索,各方齊心協力,新課程改革一定能夠探索出自己的成功之路。
教師課改心得體會 篇6
課改,強勢推進,沒有拒絕的可能,我接受。
可以說,我的課改,只是從這學期開始才真正付諸行動,開學時間不長,我的想法是,對本學科自身的特點,進行我認為適合物理學科、適合我們學校學情的課改。課改到現在,我認為我最大的變化就是人在上課的時候變得坦然了,以前只要有領導去聽課我都很緊張,不知道下面該怎么辦,現在倒是無所謂了,我的課改我做主,這一段我認為是必須要自己講的,我會自己講,不會因為其他狀況而有半點影響,而需要學生講的地方,我也不會多一句嘴。這樣的課改,我覺得才不會那么累。
物理學科,是一門自然科學,知識點很瑣碎,很抽象,但應用卻很廣泛。比如說初二物理的第一章,聲音,里面包含了聲音的產生條件、傳播條件、三個特性、樂音噪聲(從物理學角度劃分樂音噪聲、從環境保護的角度劃分)、人耳聽不到的聲音等等,一個聲音,就包含了這么多細微的知識點,可見物理知識點的瑣碎;有些知識像比如說什么是力臂,學生在平時生活中根本聞所未聞,從名稱上看也看不出他的含義,只能從課本概念上去認識他,而更多時候課本上面的東西是根本解決不了實際問題,應付不了現實中的中考的。比如說初三物理第一章里面的功,課本講解只是一個定義,一個公式,看完課本做最簡單的習題都束手無策,本周練了兩節課的習題課,再去做一份功的作業,人均分只有可憐的七十幾分,面對物理的特點,面對目前的形勢,怎么辦?我的想法是,大刀闊斧,從初二開始。
初二物理,剛開始接觸,基本概念比較多,所以我用大量的時間讓學生預習,手把手地教他們用物理的語言去解釋問題,上課時在黑板上展示每個組對這一節新課知識點的把握,由于時間關系,每個小組只能在黑板上列出知識提綱,可以借鑒活動單,也可以自己思考,形成自己的想法,然后利用眾人的智慧挑選出既不繁瑣、知識點也全面的一個小組的提綱作為我們課堂知識點講解的流程圖。雖然提綱里面沒什么實質性的概念,但我認為這反倒是好事,這樣可以給其他同學留下展示的機會,根據自己的預習結果,將提綱里面的內容充實好,也達到了梳理知識點的目的。每個組都是一個物理備課組,哪個組備課最充分,哪個組就有資格出一名同學作為本節內容的”導師”,導師的作用是穿針引線,組織好同學補充知識點的流程。在知識梳理的`過程中,學生在梳理時有什么疏漏的,我會從旁迅速補充。這樣的新課展示,我在初二試了幾次,效果還是可以的,我認為可行。但是問題自然也不少,學生梳理知識點難免動作比較慢,時間就比較長,我用一節課可以講完的知識點,現在學生至少要用到一節半的時間,再加上習題是必不可少的,所以每周一節新內容都沒有辦法解決,這也是我現在所苦惱的。
同樣的方法我也在初三的班級里面用,但是發現效果不如初二,我想這也是有客觀原因的,初三的物理內容難度上難度的加大,能力要求也隨之加大,而且可能是年齡的關系,學生也變得低調了,課堂的參與度不夠,所以新課展示的時候初三效果明顯不如初二,但是初三學生在習題課展示的時候就能看出長處了,畢竟已經學習了一年的物理,一些語言的應用還是比較準確的,思維能力加強,題目的處理能力自然也比初二好一些,但是很明顯參與面沒有初二那么寬了。
現今教學流行詞:探究、啟發。以前感覺探究式教學和啟發式教學很像,認為是同一種教學方法,其實他們既有共同點,也有不同點。首先,探究式教學和啟發式教學一樣,在整個教學活動中都是教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學生在學習活動中思維能力得到有效培養與提高。啟發式教學是相對注入式教學提出來的,探究式教學是對啟發式教學的進一步發展。探究式教學從形式到內容比啟發式教學更開放,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更充分的體現,能有效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同時他們也是兩種不同的課堂教學模式。啟發式教學是對注入式教學的變革,整個教學活動呈現出以學生的活動為主線,以教師的主導為輔線的動態構成,強調教師的啟發與點撥作用,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培養學生積極思考問題的習慣。但從本質上屬于“教師講、學生聽”的講授法的教學模式。以后我的課改行動就是變啟發式為探究式,最終達到學生徹底掌握課堂的目標。
課改道路很漫長,我在學習,更多的是自己的摸索,我有信心,一定會探究出適合我們物理學科的課改道路。
教師課改心得體會 篇7
XX放假前夕,我校連續幾天組織全體教師學習了《(鎮中心小學課堂改革實施方案)試行》文件精神、要求我們每位教師在新的學期全身心地投入到課堂改革的浪潮中,切實改變以往的教師教和學生學的方式,優化課堂教學內容、手段、和評價方式等,保證“雙減“背景下課堂教學的提質增效,提高我校的課堂教學質量。
作為一名一線的語文老師,我學習了各位領導和教師的課堂改革的建議和看法,感悟頗深,從中也悟出了自己的一些心得體會:
一、教師教學思想理念的改革
作為一個任教幾十年的語文教師,我一直處于一味的要求學生接受知識,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舊教學思想理念。通過這幾天的學習,我認識到課堂改革作為新
的教學理念,就是給學生發展提供空間,讓他們自主探索,發揮創造力,培養創法的能力,把“老師要求學"變為“學生想要學”,讓學生做課堂的主人、成為課堂的演員,老師為導演的教學理念。
二、課堂教學模式的改革
課堂改革主要目的就是保證課堂教學的提質增效,提高課堂教學質量。要想使課堂達到高效、教師應該從以往的.“滿堂灌''的模式中走出來。變為讓學生通過獨學、對學、群學、組內展示,班內大展示的新型模式,充分發揮學生的聰明才智,讓每個學生參與課堂,展示自己。
當然,一節高效的課堂以上的改革并不是輕而易舉的,它需要老師深究課本,細研學生,精心設計課堂。所以,新的學年,我將從以下方面來改變自己的教學:
1、充分做好課前準備。
要想在課堂有限的時間里提高教學效率、我將會在課前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深等教材,精心設計教案,保證在固定的時間內完成每個環節的教學任務,盡力做到不浪費課堂上的每一分鐘。
2、讓學生做課堂的主人。
課堂上,我將會轉變觀念,相信學生、大膽放手、學生能看懂的知識堅決不講、對于本節課的重點、難點、關鍵的知識點引導學生通過討論、交流解決問題,優生教差生,小組包全體。相信學生的學習能力,不能會不會都講。讓每位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這程中增強自信,享受成功的喜悅。
3、創設有興趣的語文課堂。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當學生對知識有濃厚的興趣時,就會產生渴求的欲望。我將會根據每節課不同的內容特點,釆用多種形式的學習活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對語文課產生興趣。
總而言之、課堂改革作為一種新的教學理念,在今后的課堂教學中,我一定要做好充分的準備,結合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對課程進行精心設計。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動力和能力,讓每位學生喜歡我的課堂,盼望上我的課。
教師課改心得體會 篇8
課改展示課的目的是為了發展學生,讓學生表現欲望得到釋放,從而獲得成就感,并在情感能力上得到提升。但每上完一節展示課后,我總覺得缸少一種活躍性。我百思不得其解。后來經過多次聽課以及與老師們的交流,我知道了出現此情況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種:
第一:學生底子薄,而且學生們搜集數學信息資料存在著局限性(學生手中只有課本),數學課堂上的語言又要求嚴密,導致著學生嚴重的動不起來。
第二:課堂中的孩子們缺少質疑。少了質疑,也就少了對抗,少了對抗,也就少了知識的生成,少了生成,也就少了情感的愉悅。
第三:評價的激勵功能運用的不太好。
基于以上幾種原因,我主要采取了以下幾種措施;
第一:課堂上對教材基本要求就是理解和熟悉,更重要的是發掘精髓,才能根據教材的目標去拓展。為了更好的讓學生挖掘教材,我把自己手中的有關數學的教輔書放在教室里,讓學生們碰到討論后也無法解決的.問題時,能夠及時翻閱教輔書。同時針對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在每次預設導學案的時候,把學習任務設置的盡量少些,而且是由易到難,讓每位學生能在課堂中打開思維,這樣不僅能達成目標,更重要的是讓學生能對目標進行深刻認同和理解。
第二:關于質疑的問題。小組建設在課堂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為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我在班內設置了質疑小組,讓他們對每節課的學習內容提出質疑,有時孩子們會提出一些有關這節課的很多問題,引起學生們的強烈的探究欲望,孩子們情緒高漲,同時也獲取了更多的有關這節課的知識。
第三:評價學生要適當。特別要對中差生多一些表揚,使他們建立學習的自信心,但也不能為了表揚而表揚,那樣就會失去評價應有的光環。評價學生要綜合學生的各個方面,評價方式要多樣化,一個會心的微笑、一個欣賞的手勢……。不管用哪種評價方式一定要發揮評價的激勵功能。
雖然我的課堂在一些細節上還存在問題,有待我去提高。但我相信只要有探索和改變的勇氣,我相信我的課堂會越來越精彩。
教師課改心得體會 篇9
拖著疲憊的身子放學回家,我們在人民路口下車后還站在原地議論紛紛,這就是今天下午課改體驗課的感受。
今天的課改學習上午由xx雙語學校的何文老師授課,他的理論課扎實深刻,作為奮戰在教育一線20年的教師,我對他的教學模式,教學思想理解得很透,也很贊同他的做法,理論是豐滿的,現實是骨感的,他的一節實踐課雖然重在教導教師們如何操作,但在上課中也暴露了時間難于掌控的問題,遺憾的是由于時間關系,他沒有進行更深刻的總結。
下午我們上的是體驗課,由xx的教師擔任培訓師,組織這一節課,因為是教師,大家都積極參與,表現出空前的熱情,整整一個下午,我們幾個教師在一起合作研究,合作分工,上臺表演精彩絕倫,更重要的是我們無拘無束,釋放自己,這根本不像一節合作探究課,更像一次聯歡會,也許這就達到了改革所要求的新課堂“知識的超市,生命的狂歡”,但我看我們的課程更像是“創意的超市,生命的狂歡”。大家在掌聲,歡笑聲中度過了一個愉快的下午。
可是經過一年新課改實踐的我們,還是有無數的困惑:面對根本不想學的學生怎么辦?面對基礎太差的學生,高考太難的現實怎么辦?面對一節課無法完成教學任務怎么辦。。。。。。我們像山崖邊的小草,面對新課改,唯有堅韌不拔,奮發向上,希望我們奮斗過的地方,能夠綠草如茵,因此我們組的.組名是“綠草如茵”,組訓是“堅韌頑強,奮發向上”,我們的組徽是“山崖邊的小草”,我們的組規是“分工協作,各盡所能”,我們的組歌是“小草之歌”。小草的精神是我們組八位成員的共同追求:淡泊名利,扎根土壤,默默奉獻,堅韌頑強!
相信有我們這樣的教師,中國的教育一定能迎來美好的明天!
教師課改心得體會 篇10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的頒布實施,把我們推入了教學改革的浪潮。閱讀教學是課程標準研制者精心設計的內容,閱讀課究竟如何上,才能真正實現教師角色的轉變,凸現閱讀教學的個性美;
閱讀課究竟如何上,才能構建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與價值觀的三個維度,處理好傳統和改革的關系等等。這些是每一個課改實踐者應該深刻探討的問題。
筆者是教學前線的課改實踐者,和學校同仁一直熱衷于閱讀教學,課改以來,我們熱情高漲,經;ヂ牷ピu,走出去,請進來,應該說收獲很大,便不可避免地使“劍”走了偏鋒,引起了我們的關注和反思。歸納起來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忽視了教師的主導作用
一堂閱讀課,教師按照自己的“偉大設計”,讓學生就若干問題去讀讀念念,說說講講,而自己只是發問者、點名者、旁觀者、旁聽者,充其量也只是贊不絕口地說“好”“很好”。不適時而收放,不相機而導向,不就誤而糾偏,不升格而總結,這就曲解了“自主學習”的真正意義。因其以繁多的“問題”,淹沒了課的中心目標;
以所謂的“見仁見智”,堵塞了課的升格途徑;
以所謂的“張揚個性”,掩蓋了閱讀審美的客觀標準;
以學生的頻繁“活動”,取代了教師的主導作用。這樣熱熱鬧鬧的一堂課,由于失卻了“主心骨”,難免處于一個很淺的層面上,閱讀教學中教師既是主導,又是特殊的閱讀主體,應以其豐富的閱讀體驗處于閱讀教學的最前列,應引領課堂教學的主流,在充分調動學生自主閱讀積極性的同時,起到正確導向、開啟思維、適時示范、精要點評高效對話等主導作用。
二、追求表面化的形式,忽視了閱讀教學的核心內容
為“適應”新課改,有的老師將心思用于課的形式上,以“標新立異”的形式來“包裝”并不生動的課的內容,經過一些“點評者”的推波助瀾,此風愈演愈烈。比如說“小組討論”,這本來就是很傳統的學習方式,近來卻被貼上“合作學習”的新標簽大加標榜。在一些教師眼中,它好像是新課改的新產物,以為這是學生“合作學習”的最佳形式或唯一形式。于是幾乎每堂課必有小組討論這一道“風景”。不少“討論”表面轟轟烈烈,實則空空洞洞。這里并非要否定這一學習形式,關鍵要看討論的有效度,就某一課文而言,它有沒有討論的必要;
就某一問題而言,它有沒有討論的價值。討論題,無論是由教師提出還是由學生提出,它都要能聚合課堂教學的焦點,能點燃閱讀文本的亮點。它要有一定的新穎度,能迅速激起學生對話的興趣;
它要有一定的難度,能有效開啟學生的思維;
它要有一定的深度,對閱讀理解起到承前啟后的作用。總之,能對提高學生的認知水平,培養其閱讀審美情趣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
三、以“拓展”“遷移”為由,游離于閱讀文本之外
此舉也逐漸成為一種“時髦”,以為不“拓展”“遷移”一下,就不足以提升課的品位,就不足以體現新課改的新理念。于是每堂課必有“拓展”“遷移”這一檔“節目”,一定要塞進一些課外資料,進行“讀寫結合”“內外互聯”式的強化“訓練”,以顯示課的容量之大、內容之豐。如此不分課型的、硬性的、“拉郎配”式的“涉外”活動,擠去了閱讀理解文本的寶貴時間,而對文本的解讀只能是“走馬觀花”“水過地皮濕”。有人把這種舍本求末、舍內求外的教學法比作“鍋內不吃吃鍋外”不無道理。閱讀教學必須尊重文本,教師要帶領學生走進文本,學生要通過自主研讀文本或帶著文本走向教師以獲得新知,陶冶情趣,發展能力,這已是不爭的道理。那些淡化文本、游離文本的“拓展”“遷移”,只能成為空中樓閣,真正有效的拓展遷移訓練必須建立在充分解讀文本的堅實的基礎之上。
四、架空了“人文性”,忽視了閱讀知識結構的構建
近年來,在一些有關語文素質教育的文章中,“人本”“人性”“人文”詞語出現的頻率較高。提倡語文的人文性,本來無可非議,但有人卻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誤以為閱讀教學就應以“人文性”作統帥。于是或美其名曰“培養情感、追求價值”,對課文自作多情地拔高分析,把語文課上成了思想品德課,或美其名曰“關注社會、關注人生”,以課文某一內容為由頭,進而“切換”成社會現象或自然現象,上成了口頭作文課或時政講析課,此種現象屢見不鮮。有的雖僅出現于一堂課的某一環節,但也會給人以“高處不勝寒”的感覺!肮ぞ咝耘c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基本特點”,這是《語文課程標準》的明示。
那么我們為什么還要把它撕成兩張皮而顧此失彼呢?語文教學中的人文性,“其實就是一種語文式的精神關懷”,就閱讀課而言,它孕育生成于閱讀文本的藝術的、哲學的、美學的土壤,它又如空氣一般充滿著課堂教學的整個空間。架空了“人文性”,把它“當作外在的附加任務”,勢必淡化了學生閱讀認知結構的構建。殊不知,制約學生“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生成發展的'重要因素,正是閱讀的知識結構和由此而日臻強化的閱讀認識能力。沒有堅實的認知結構,就不會出“呼朋引伴”式的閱讀“同化”效應,就不可能完成真正意義上的閱讀“理解”,就談不上什么產生正確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那么,所謂的“人文性”只能視作硬貼的“標簽”。
五、濫用多媒體手段,干擾了閱讀教學
恰當地運用多媒體輔助閱讀教學,可以豐富教學內容,可以增長教學時效,可以增強直觀效果,可以激發閱讀興趣等等,但不少人卻把多媒體教學的“工具性”當作一種“時尚”、一種“裝飾”、一種“目標”來追求,甚至把閱讀教學成功的希望寄托于電教手段上。特別是上公開課,什么錄音機、投影儀、放像機等輕重“武器“一齊上的陣勢已司空見慣。由于不明白閱讀教學的形象性主要體現在閱讀文本的內在形象性和教學語言的形象上,所以一些人不能科學地設計課件,不能適當地運用“媒體”,因而常常出現弊端。
事跡蝗是過量放映影視片斷,限制了學生對文本語言藝術的鑒賞;
四是不協調的配樂,干擾了學生閱讀;
五是以涌現?“字幕”,代替教師水到渠成式的精美板書。凡此種種,貽害匪淺。
六、文言文教學重“文”而輕“言”,重“析”而輕“讀”
目前,以“減負”為由在文言文教學中出現的重“文”輕“言”、重“析”輕“讀”的現象,不能不引起同行的憂慮。所謂重“文”輕“言”,就是指把文言文當作現代文來教,只求了解大意、整體感知,偏重于思想感情、章法結構的賞析,淡化了文言虛詞的歸納積累,忽視了文言詞法句法的梳理習得。所謂重“析”輕“讀”,是指偏重對文言文“跨越式”的分析講解,輕視對文言文“享受型”的美讀。勿庸否認,文言文學習的最大障礙是難以讀懂,結合例文例句,大量整理積累文言詞匯,熟練把握文言詞法、句法,是準確解讀文言文的必由之路;
反復朗讀直至大量背誦,是形成文言語感、積淀文言素養的重要途徑。不“理”,不“積”,不“讀”,不誦,想靠大而化之的飄飄然的“分析鑒賞”來提高文言文的教學質量,無異于紙上談兵。
以上是我的反思,當然還不止上述種種。新課程改革方興未艾,春意盎然。在這改革發展的大好機遇中,我們不能因怕劍走偏鋒而畏手畏腳,更不能讓劍偏鋒走下去,應該正確處理好繼承與革新關系,準確把握新“課標”,新理念的“度”,在經常反思、不斷實踐中讓教學改革朝著健康的方向發展。
教師課改心得體會 篇11
新課程改革正走進千家萬戶、走進教師和學生中,作為一名小學教師,我發現我們的角色發生轉變,學生學習方式也在發生改變,一切以學生為主體的可喜變化下,語文老師的困惑也越來越多,認真反思我的教學,才能尋找困惑的突破口,使我們的語文教學改革扎扎實實地開展下去,讓教師在反思中成長,讓學生在不斷優化的課堂教學中學好祖國的語言文字,在新課程改革中逐漸成長起來。
透過這次的學習,我收獲頗豐,對于小學語文教學來說,既要轉變教的方式又要轉變學的方式,在這兩個轉變中,教的方式一轉變,學的方式也隨之轉變。學的方式在課堂中呈現,就證明教的方式轉變,證明教師新理念的真正確立,課改實踐告訴我們,沒有鑒定的新課改理念,真正意義上的教與學方式的轉變是不可能的。
把課標學習與教材教法研究結合起來:要鉆研新教材、理解和把握新教材,用好新教材;在教學實踐中,我將力求打破傳統封閉、機械的教學模式,主要采取以下幾點做法:
一、學習新課標,認真領會《新課程標準》的精神實質,切實轉變觀念,克服以往在語文教學中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忽視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的培養的傾向,確立語文教育的新理念,注重提高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積極倡導、促進學生主動發展的學習方法,拓展學習和應用的領地,注重聯系生活、跨學科的學習和探究式學習,使學生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終生受用的語文能力。
二、作為人師,要注重師范教育,樹立知識形象,外在美形象,人格形象,基本功形象,勤奮學習形象,干事創業形象,公道正派形象,熱情服務形象,新課程教師的角色,應該是學生終身學習的楷模,學習技巧的傳授者,挖掘資源的向導,尋求真知的組織者,獨立學習,對立研究的指導者、促進者,客觀公正的評價者,熱心的社會工作者,課程設計的.專家,令人信服的心理醫生。
三、我還將從整體上把握實驗教科書,弄清其編寫意圖,體系特點,弄清教科書與《新課程標準》之間的內在聯系,弄清教科書各種編排設計的意圖和著力點,以在備課和教學活動中準確設定教學的重點,找準達到《新課程標準》提出的課程目標的落腳點,有效地實施語文教學。
四、“親其師,信其道”這話很有道理。不管是公開課還是平時的課堂,用心與學生交流,從教師的言行舉止中讓他們感覺到師生關系的平等,在輕松的氛圍中感受師生關系的融洽。所以細細衡量一下,還是放下老師的架子都到孩子們中間去,這樣,才有可能有更多、更精彩的課呈現出來。
總之,在以后的教學中,要注意多學習,多實踐,多總結,多把快樂帶進課堂。在課改的道路上,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教給學生好的學習方法,做一個合格的引路人。
教師課改心得體會 篇12
新課程理念的核心是"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我想這就是評價新課程課堂教學的惟一標準。通過教學實驗,慢慢理出一點頭緒,下面談談自己的一點體會:
一、平等對話
新課改改變了以往的教師滔滔不絕地講,居高臨下地問,學生規規矩矩地聽,小心翼翼地學。當學生平等、互尊的情感得到滿足時,才會輕松、愉快地投入學習,才會主動探究,因此,現代課堂教學應確立師生平等的教學觀念,構建平等對話的教學平臺,使教學"在師生平等的過程中進行"將師生關系"理解為愉快的合作,而不是意志間的沖突,對權威、尊嚴的威脅",讓學生在率真、坦誠、互尊的環境里一起學習。這個過程不再是應該使學生處于一種心理放松、精力集中狀態,思維活躍,敢想敢問,敢說敢做。
1、給學生機會。比如在教學問題研究《煤城焦作出路何在》時,通過“競選焦作市市長”的情景設計,使學生體會地理學對決策的貢獻,培養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通過這樣的學習,不僅考查了學生收集的資料,培養了學生表達能力。而且變老師枯燥的講解為學生自主地我想說,我能演。再通過讀書,進一步了解煤城焦作。通過這一節課的教學,使師生、生生、生文對話達到融合,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學到了知識,學會了學習。發散學生思維。平等對話使學生在課堂上成為學習的主動者,把自己想說的,能說的都說出來,給學生展示自己的機會。
2、虛心請教。教師不是萬能之人。作為教師應該放下架子向學生學習。使學生明白,不管是誰都要學習,不管是誰,只要會就能成為別人的老師。給學生以自信,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
3、合作學習。小組合作學習也是平等對話。老師參與學生的合作中。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說話。學會合作,增強自信。
二、創設情境,發揮最佳效果。
在教學實踐中,試圖從日常生活入手,創設生動有趣的問題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使學生從生活經驗和客觀事實出發,在研究現實問題的過程中學習地理、理解地理,同時把學習到的地理知識應用到生活實際,使學生親近地理,感到學習地理的快樂,初步體現與現時生活的聯系。
三、獎勵激勵,提高學習積極性。
在教學中,充分關注學生情感態度變化,采取積極的.評價,較多地運用激勵性的語言。如:說得真好!你懂得真不光少!你想象力非常豐富!真聰明等等!調動了學生積極探求知識的欲望,激發了學生學習的情感,讓每個學生體驗成功,增強自信心。
課改:要能發揮學生主體性和積極性,有一個創新思維活動的空間,關鍵在于教師;教師如何引導,啟發,點拔?能否真正地把學生引到這一領域?教師在平時備課中不但要吃透教材,而且要盡量地搜集,制作與教材有關的知識,教具;又要善于把握學生的心里,使學生能夠與老師發生共鳴。地理學科與自然界緊密相聯,和生活,生產密切相關。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從熟悉的事物,現象出發,根據學生掌握的情況,創設情境提出問題,激勵學生共同參與,發揮想象,積極思維來解決問題的意向。
四、面對新課程,教師應確定更高層次的教學目標。
對于教學課而言,不能光是知識的傳授,而是包括知識與技能、思考、解決問題、情感與態度等幾個方面。那種追求“能夠教好一節課”或“教出了幾個能考高分的學生”為目的的教學已經不符合課改精神了。教會學生知識,教給學生方法,教給學生獨立和生存的能力應成為所有教師的職業追求。
五、學生應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
環顧周圍,在我們的教學中還存在許多這樣的現象:一些學生在生活中早已熟悉的東西,教師還在不厭其煩地從頭講起;一些具有較高綜合性和較高思維價值的問題,教師卻將知識點分化,忽視了學生自主探究和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的培養;一些本該讓學生自己去動手操作、試驗、討論、歸納、總結的內容卻被老師取而代之;一些學生經過自己的深思熟慮形成的獨特見解和疑問,往往因為老師的“就照我教的來”而扼殺。在新課程下,教師應當成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創造性,為學生提供從事活動的機會,構建開展研究的平臺,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六、靈活使用挖掘教材
有許多教師不適應新教材,不知道把教材與實際聯系起來。實際上,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和現有水平,在認真領會教材編寫意圖的同時,學會靈活、能動地運用教材,根據學生實際進行必要的增刪、調整,這樣才能從“有限”的教材中無限延伸。
七、追求形式和效果統一的課堂
現在,一些課堂濫用討論、合作學習的方式,不給學生足夠的機會和科學的指導,使課堂流于形式。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設計組織有效的、科學的活動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首先問題情境必須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活動內容必須與學生已有的知識結構和認知水平同步;其次要讓學生有一個獨立思考的過程,讓他們帶著自己的觀點去充分地討論研究,發現自己的不足,構建完整全面的知識體系;還有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允許學生有不同的方法和觀點,讓學生在交流、探究、比較的過程中將知識優化組合,完成篩選,做出正確判斷。
阿基米德說過:"給我一個支點,我就可以撬起地球。"那么,就讓我們給學生一個探究的天空,讓他們用"探究"這一支點去"撬起"整個知識王國吧!
【教師課改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課改教師心得體會07-26
教師課改培訓心得體會05-17
課改教師培訓心得體會05-13
教師課改培訓心得體會05-10
課改的心得體會05-25
課改心得體會07-24
課改心得體會06-19
小學教師課改心得體會06-29
教師課改培訓心得體會范文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