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孩子的幸福感傳統文化學習心得體會
經過為期三天的傳統文化培訓,使我的心靈受到了一次深度的洗禮.無論是蔡禮旭老師、鐘茂森博士的"孝"主題講座,還是肖陳穎老師的運用弟子規來教育感化學生,無不使我受到深深的震撼,心靈得到了凈化,心境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也讓我在聽講座的同時,一遍遍的反思自己的日常言行和教育理念,不禁感到深深的汗顏.
在幾位名師的講座中,使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肖陳穎老師的《愛心伴孩子成長》專題講座.肖老師親切、大方,還有那發自內心的迷人微笑一下子把我帶入了她的講述中.肖老師體態優美,語言流暢,講話速度比起一般語速要慢些,卻顯得更加穩重,臉上始終面帶笑容,讓聽課的人心里很舒服,當時我就在想,如果我們這樣面帶笑容上課,學生一定也會感覺上課是種享受吧.
肖陳穎老師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率先用《弟子規》教學法,喚醒了孩子們心中的愛與感恩,使得孩子們的道德素質與學習成績有了大幅度提高.雖然肖陳穎老師講述的是如何用弟子規來教育小孩子的事情,但是在聽了講座,重新拜讀了國學經典《弟子規》之后,引發了我作為一個女兒,一個老師的深刻的反思.
傳統文化經典弟子規總序開篇是這樣教育我們的:弟子規,圣人訓,首孝悌,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余力,則學文.它從人之根本出發,教育我們要從這幾個方面對自身進行德行的塑造.首孝悌,就是說做人首先要心中有愛,要孝敬父母.一個人如果連對他有養育之恩的父母都不能尊敬的話,那么他就喪失了做人的根本,對長輩、對領導、對同事、對兄長、對朋友就更談不上發自內心的.尊重,他所做的事情也就很難得到認同.百善孝為先.行孝是為人子的本分,但我往往注重以大行而實孝,卻不曾注重細小.而《弟子規》恰恰就告訴我們行孝必須從細小入手,要做到孝心常在,而非一時之念想.
“恩欲報,怨欲忘,抱怨短,報恩長.”這些足以讓我心悅誠服,古人云:“受人滴水之恩,當以涌泉相報.”《弟子規》讓我們知道感恩.感恩給我們生命的人、感恩給我們知識的人、感恩給我們衣食的人、感恩給我們住所的人、感恩曾經批評過我們的人.將別人的愛永記于心,把別人的美德汲取.完善自己,感動別人.讀了《弟子規》之后,我才發現,以前自己習以為;蜃约赫J為對的言行,原來都這樣或那樣地存在著不足.
肖老師說,教育者必先受教育.這話真是一點也不錯.尤其是現代社會中快速的節奏和浮躁的氛圍,不僅讓學生也讓我們老師內心不再是那么沉靜.尤其是在中職學校中任教,由于學生生源的特殊性,學生的學習成績參差不齊,課堂秩序不盡如人意.但這不能成為我們忽視學生成長和在教學工作中懈怠的借口.我原來在教學中總是容易“三分鐘熱度”,在剛開始的時候信心滿滿,干勁十足,但時間長了,當學生的成績還是沒有起色的時候,就會心生懈怠,只重視學習程度好的學生.做班主任工作時,一開始也是苦口婆心,諄諄教導,但當學生一再犯錯時就容易失去耐心.“凡是人,皆須愛.天同覆,地同載.”我現在明白了,我就是缺乏對學生的一份真正的愛心.沒有對學生一視同仁,沒有把學生真正當作自己的孩子.而且只注重對學生智育的培養,而忽視了對學生品行道德的教育.今后我一定要在這一方面努力改進,因材施教,發現每個學生的閃光點,爭取讓每個學生都能感受到老師對他們的關心和愛護,自信的不斷成長!
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既然認識到在現代的家庭教育中缺少中華傳統文化教育這一方面,就應該從我們現在的學校教育做起,以便讓我們培養的學生在走上社會后,不會因為道德的缺失而遭受挫折和失敗.我也沒有接受過正規的傳統文化教育,在學習了弟子規后,我就覺得自己有責任和義務在正確理解古老地中華文化的基礎上,將這塊文化瑰寶傳承下去.就像肖老師說的,教育學生最有效的就是:以身作則.從我們班級教育的一點一滴做起,幫助每一位學生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做人,只有將最基本的道德建立起來,一個擁有謙虛恭敬仁慈博愛的心的人,才會在今后的生活、工作中立于不敗之地.
我相信,在傳統文化教育的影響下,只要我們用心、用行動去做每一件事,不僅僅能讓我們的生活幸福,最重要的是作為教師的我們會培育出許多有幸福感的孩子.而培育出有幸福感的孩子才是我們教育的最大成功.讓我們在傳統文化的影響下,做一個真正幸福的教師,讓我們把所教的每一個孩子都培育成幸福的孩子!
【培育孩子的幸福感傳統文化學習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學習中國傳統文化的心得體會6篇01-19
蝦的培育技術10-28
中國傳統文化學習心得體會02-25
傳統文化相關雅思詞匯學習10-27
關于幫助孩子學習的方法01-07
如何抓住孩子英語學習的興趣08-21
家長對孩子的學習情況評語01-10
如何培育社會組織08-26
傳統文化學習總結(精選5篇)03-11
如何提高孩子在家學習的效率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