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國培計劃學習日志
有計劃的進行學習,才能夠達到學習的最大效果。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搜集整理出來的有關于國培計劃學習日志,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國培計劃學習日志篇一
氣溫驟降,冷風陣陣,秋天真的到了。今天開始“種子工作坊研修”的第一天學習。心中因期待而火熱。
開班儀式上有幾個沒想到:一是沒想到李大圣院長居然是個女的——常常聽人說XX教師進修學院的李大圣相當了得,腦子里早已為李院長勾勒了一幅畫像:四十多歲的中年男人,中等個子,貌不驚人但目光犀利,說話音量不高但洞見深刻,開口便能將人牢牢吸引住。所以在大廳見到一個有幾分男人氣質的中年女性關心地詢問我們是否報到的學員,便將她當作是另一位名字如雷貫耳的女性——XX教師進修學院的小學語文教研員,羅XX老師。待正式介紹臺上領導,不禁啞然失笑。想起了今天南開中學的張校長講到的知識的分類,他說知識分為三類:一是你知道的;二是你不知道的`;三是你不知道你所不知道的。我想關于李大圣院長和羅XX老師其人,對我而言就屬于“你不知道你所不知道的”這一類知識了。
第二個沒想到是沒想到在領導眼中,此次國培竟有著如此重的分量。近年來國培已經不是什么新鮮的事兒了,況且開頭還冠以“農村中小學”的名號,雖說自己也是從農村走出來,但心底里還是認為與“農村”沾邊兒的事情層次不會高,因而對此次培訓或多或少持有觀望態度。之前雖有同事對XX教師進修學院承擔的國培項目給予高度評價,說是重慶做得最好的,在全國都很有名,但內心還是抱著看看再說的想法。當李XX處長情緒激昂地念誦他親筆寫的發言稿時,我被震撼了,沒想到在領導眼中此次培訓不僅著眼于參培教師,還關注參培教師未來所要帶領的團隊,更被提升到關系到重慶教育未來的高度。以前對各級分管教育的領導總有幾分偏見,認為他們普遍關注教育表面的繁榮更甚于關注教育本身,看來是我想錯了。
第三個沒想到依然關乎李院長——沒想到李XX院長如此“有才”:思維敏銳,言語犀利,理論一套一套,案例一個一個,深入淺出,信手拈來,幽默風趣,嬉笑怒罵,胸懷坦蕩,開誠布公;雖說頭腦里偶爾會冒出“痞”這個字眼兒,但此“痞”非彼“痞”,李XX“痞”得有高度,“痞”得有風度,“痞”得有范兒。我喜歡!
李院長看的書何其多,隨口給我們推薦了《洞測精英》《你就是艇長》《工匠精神》《奢侈態度》《文心雕龍.原道篇》等書目,隨口引用哲人名家的話語更是無數,但并非賣弄,別人的話從她口中出來,就如原創一般自然。是的,追求更高的人生目標,博覽群書集百家之長,善于觀察思考,勤于反思,筆耕不輟,敢想敢說敢做,不怕挑戰,直面困難......正是這些優秀的品質,成就了卓越的李大圣!
“迪士尼樂園的路是游人走出來的。”“不想做,有千萬個理由,想做好,有千萬種方法!薄昂玫娜松枰巹!崩钤洪L的話猶在耳畔。我想,一定不虛此行!
國培計劃學習日志篇二
今天上午是XX中學副校長張發光先生給我們上課。
張老師沒有講稿,沒有ppt,自然也不用電腦,只不過傳統的“粉筆+黑板”變成了“油性筆+白板”,多少與現代科技沾了點兒邊。
因為沒有講稿,張校長的講課內容顯得有些“散”,讓聽者難以厘清其思路。但正因為其“散”,張校長的課堂也充滿張力,多年的講課經驗使得他的講座收放自如,無論“網”撒得多遠,想收的時候就可以輕松地收回。因為不是照著念稿子,在恣意揮灑中許多有趣且充滿哲思的話語從老師的口中跳躍而出,耐人尋味。
記錄下一些語言的珠玉供日后慢慢咀嚼:
優越感不是來自金錢,不是來自地位,不是來自榮譽,而是來自缺乏見識和悲憫。人生就如柳絮,飄落的位置不同而已,無需驕傲。
簡潔是智慧的靈魂。
頓悟是創新的萌芽,課堂上應容許學生自由發言,那正是他智慧火花的閃現。不讓學生不舉手就發言,就無法顯露其不知道的,頓悟也會被掩埋。
教育各有最恰當的時機,錯過這個時機,或許就再也學不會了。
誤用光陰比不用光陰損失更大;教育錯了的孩子比沒有受教育的孩子離智慧更遠。
教育就是給孩子的發展提供無限的可能性。
教學的兩大支點——教什么?怎么教?
為什么學語文?——為了交際、交流的需要;把握世界的需要(人是靠語言把握這個世界的,我們靠一個又一個的詞語也即概念來認識世界);完善自我的需要(關注自我表達的規范、準確,你就會不斷進步)
什么叫文化——不用武力使其改變。
名人大多童年背書多,語言積累豐富,才具備思考的材料。善于思考的人就會產生獨到的見解,這份獨特使其成為名人。
獎罰制度有利于價值觀的形成。
學校應該、也只能做兩件事:打開經驗世界,發展抽象能力,若還要做第三件事,那就是留白。
姑且記錄到此。
下午是重慶第二師范學院的李學容教授給大家講《教師心理健康的調試》。與上午張校長的的方式截然不同,年輕的李教授講座以播放ppt為主,也有與學員的互動交流。雖說有些觀點并不新穎,有些事例眾人皆知,但李教授的從容淡定,自信幽默是一種魅力,讓人不由自主地跟著她的思路走,被她的課所吸引。
雖說李教授的大綱思路很清晰,但真正吸引大家的更多是屏幕上沒有打出來、而是從老師嘴里冒出來的朵朵語言的蓮花。擷取幾枝以供相思:
老師不健康的心態會直接導致學生的心理障礙,學生心理障礙中,百分之七十以上都屬于師源性心理障礙。
要搞定學科,先搞定學生。
忽略是最大的傷害。
學生成績不良與老師對他的'態度有關系;學生對老師的愛促使他努力學習。
跟服務對象保持距離,才有助于作出理性的判斷。
發脾氣是本能,控制脾氣是本事。以憤怒開始的往往以羞辱結束。
內心的安寧淡泊是幸福持久的秘訣。
閱讀能降低百分之七十二的壓力。
知識越有限,是非越分明;見識越多,胸懷越廣。
人際關系不能玩智力,搞好人際關系五要素:點頭,微笑,傾聽,回應,記筆記。表達自己觀點的同時,也要維護別人的立場。
世界本身沒有錯,錯誤的是我們看待世界的方式。
是的,改變我們看待世界的方式,我們就會擁有不一樣的人生!
國培計劃學習日志篇三
今天上午,《今日教育》雜志社編輯張XX對學員們進行了教師專業寫作方面的培訓,重在指導寫什么、怎么寫的問題。
張XX老師的講座確實讓我很受益,一是在概念上厘清了教師專業寫作與隨意寫作、工作寫作、文學寫作的區別:教師專業寫作是以教育教學問題為導向,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式的反思型、研究性寫作;二是明確了可以從哪些方面著手進行專業寫作;三是對各種文體的基本寫法有了大致的了解。雖說這些年來有常動筆的習慣,但每次都是隨性而寫,不講章法,當然并非文思泉涌洋洋灑灑勢不可擋,而是根本不懂寫作還有這么多講究,用張XX老師的專業術語來講,就是不具備教師專業寫作的意識。張XX老師提到,教師應具備專業寫作的七種意識,即:問題提出意識——選擇有價值的研究主題;讀者定位意識——心中明白是給誰看;文獻綜述意識——考查別人是否有研究;結構規劃意識——動筆前對文章的整體構思;亮點提煉意識——虛實結合,吸引讀者;素材整合意識——收集整理寫作材料;行文規范意識——文章的語言、格式規范化。
今后動筆之前就會明確自己究竟在寫什么了,就如此刻,我所寫的就是學習心得,非教師專業性寫作。
聽了張XX老師的講座,腦子里一直縈繞著一個問題:教師為什么要寫作?
我所知道的有些老師的寫作,就是為了參賽獲獎,投稿發表,因為評職稱需要。功利性的寫作必然會帶來許多問題:例如不從解決教育教學的實際問題出發,沒有價值,甚至導致抄襲剽竊、靠關系得獎、花錢發表文章等學術腐敗的產生。這樣的寫作,實在是無益的。
當然,我們愿意相信多數老師寫作是出于良好的目的:總結自身教育教學經驗,供他人借鑒;提出自己對當前教育教學現象的思考,促進教育改革;記錄工作中令人心動的時刻,分享教育的幸福感。這樣的寫作,于人于己都是有益的,是值得去做的。
進一步想到了自己,我是為什么而寫作呢?回想這些年來,不算那許許多多的課后反思、工作計劃、經驗交流,自己正經寫下的零零散散的文字也應該上十萬字了吧:有日常生活隨筆,有旅游雜記,有和學生同時寫作的下水文,更有持續一年的班級故事的撰寫。寫這些內容不是出于完成任務,因為沒有誰布置這樣的任務,均是出于“我要寫”。
不妨剖析一下自己的寫作動機:
寫日常生活隨筆是前些年的事,高興時、壓抑時,心中有不吐不快的感覺,于是就寫了。
寫旅游雜記也是如此,因對拍照擺poss缺乏自信,便自我安慰:最好的旅游是用眼睛去欣賞,用心靈去感受,留在記憶里比存在鏡頭里更持久。于是在旅行的過程中有更多的時間去欣賞,去感悟,回家整理成文,也算是對沒有留下照片的一種彌補吧。
跟學生一起動筆寫作文,我個人覺得是很有必要的'。讓我們回到作文課堂的場景,當學生動筆寫作時,老師該做什么呢?把自己當作學生想一想:若老師來回走動巡視指導,肯定會對學生思緒造成干擾;若端坐臺前批改作業,不時用銳利的目光掃視臺下,個別動筆困難的學生會心中發怵,更不會寫了。老師跟學生一起動筆好處多多:一是對學生不造成影響,各寫各的,互不干擾;二是給學生做示范,老師在講臺上時而冥思,時而揮毫,會帶動學生很快進入寫作狀態;三是師生同時沉下心來寫作,會營造一個強大的“場”,這種寫作的“場”容易讓學生進入高峰體驗狀態,習作效率會極大提高;四是師生同步習作,老師會直接體察學生在習作中的困難所在,便于及時給予更有效的指導。所以,我常常和學生一起寫作,與學生互相成就。
20xx年9月,進入我所帶的2012級學生的畢業年。六年了,想給這幫學生留下點兒文字,于是開始了班級故事的撰寫。每周三五篇,持續到2012年6月送走這班孩子為止,累計有五萬字左右。到最后并沒有給任何人展示這些文字,包括班上50名學生,因為其中記錄了和個別學生的矛盾沖突,雖然最后都得到了很好的解決,但不想讓孩子看到那些較為激烈的不夠理性的文字。
所以,我的寫作沒有讀者,除了我自己。沒有讀者的文字是否有價值呢?我認為是有的:
一是歷練了自己的思維,當我們僅僅用腦子思考的時候,那些想法在腦子里往往是零散、缺乏條理性的,只是一堆思維的碎片,毫無用處;在用文字記錄思想的過程中,那些想法才逐漸變得清晰,有條有理,具有了意義。是語言文字讓我們的思想變得可知可感,有了生命力。
二是寫作不是簡單的記錄,而是對頭腦中的想法的梳理和提煉,必然會自發關注語言表述的準確性、合理性,所以寫作也自然會促進表達能力的提升。
三是在寫作的過程中,會對自己所記錄的景物、事件等內容再次反思,這樣的反思也是對自己內心的審視和拷問,有助于提升內在的自我。
四是常常動筆的人會有一顆敏感的心,更善于洞察生活,見別人之所未見,因而會更了解生活,更懂得怎樣去生活。
所以,寫作是好的,就如此刻,我敲下了今天的學習心得,也對自己為什么這樣做有了一通思考,明白自己究竟在做什么;畹妹髅靼装,這不是很好嗎?
國培計劃學習日志篇四
今天的講座是最接地氣的,上午XX大學附中的張XX老師分享了《文本解讀與文化積累》的話題,下午羅XX老師依然圍繞文本解讀,以第八冊第一單元教材為例,具體給老師們介紹了如何進行“讀寫一體化”教學。
張愛民老師的課件很特別,一頁簡單的Word文檔,內容包括二三十個成語,十來句文言文,估計不會超過300字,僅此而已。然而就利用這簡單的文字,張老師給學員們講了三個小時,且學員們一再推遲下課時間,想盡可能多聽一會兒張老師講課。是的,淵博的學識,深厚的古文造詣,豐富的語言教學經驗,通俗易懂的講解,讓張老師的課充滿魅力,老師們被深深吸引。能天天坐在張老師課堂上的學生該是多幸福!
張愛民老師主要從“識好字、多積累”兩個方面跟大家進行交流。通過一個個漢字字源的演繹和講解,我驚嘆于每個平凡漢字背后那一個個有趣的故事,一幅幅形象的畫面。漢語言文化何等廣博精深,而自己所知又是何等的有限,在張老師的課堂上很為自己學識的淺陋羞愧。告訴自己:學習學習再學習,唯有如此,當面對學生時,才能有底氣站得穩,講得出。張老師講到很多中文系本科畢業生的語言文字基礎薄弱,錯別字多,古文理解能力欠缺,呼吁小學老師重視識字教學。張老師的話讓我心中除了愧疚,也感到沉甸甸的責任。是啊,小學語文教學的首要任務就是教會學生識字寫字,基礎不打好,何以建高樓?提高學生語文素養,從小學語文老師做起,從我做起!耙粤x推形”“因形識義”,這是張老師總結出的學習漢字的兩條經驗,要好好利用。
張老師也提到背誦積累對學生成長的重要性。這一條我歷來比較重視,但還做得不夠,還要在背誦篇目的篩選上多下功夫。
羅XX老師基于讀寫一體化的“單元整組備課”指導,讓我有醍醐灌頂的感覺——原來語文課可以這樣上!在此梳理一下羅老師的單元備課思路:
首先通讀整組教材,整體把握單元教學內容;然后重點研讀習作教學要求,結合本單元文本表達特點,確定閱讀教學語言訓練重點;在每個篇目的閱讀教學中,重點引導學生感悟文中典型的言語形式,借助“句群”訓練遷移運用;在單元習作練習中,要求學生把本單元學到的表達形式運用到習作中,并以此作為評價標準。
怎樣把文章“寫具體”,是令老師學生都頭疼的問題:老師不知道如何教學生寫具體,學生不知該如何把習作寫具體。羅老師的'“單元整組備課”,從習作要求出發,確定閱讀教學重點,在課文學習中提前滲透本單元習作“寫什么”“怎樣寫”的指導,到了學生正式寫作文的時候,就水到渠成了。這是真正的讀寫一體化教學。羅XX老師,I服了YOU!
為什么要讓學生組詞造句?這真是自己以前沒有深入思考過的問題。組新鮮的詞,是對學生思維品質的培養;造有意思的句,是習作選材立意方法的訓練;學生習作,有意思比有意義更重要!語文課的一切活動都指向一個目標——表達,即語言文字運用。真是受教!感謝羅萍老師,感謝國培!
國培計劃學習日志篇五
隨著培訓的深入,越來越感覺到自己專業知識的匱乏,越來越感受到此次學習收獲的巨大。很多事情以前是糊里糊涂做,現在知道了為什么要這樣做,還可以怎樣做。例如關于朗讀,以前只知道朗讀很重要,課堂上要讓學生多讀,于是總是在理解了文本內容之后才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今天從大渡口區實驗小學劉浬波主任的講座中明白,朗讀是一種非常好的理解積累的方法。對文本的理解,除了抓關鍵詞句聯系上下文,除了老師的層層點撥,還可以什么也不講,引導學生反復讀,讀正確,讀通順,讀出理解,讀出感情。原來朗讀竟有如此功用,這不正是“讀書百遍,其義自見”的理兒嗎?此刻才真正領悟了朗讀于閱讀教學的重要意義。除了朗讀,啟發學生根據語境想象畫面,也是一種解詞、品詞的好方法。
通過一個個鮮活的案例,我也體會到閱讀教學中,老師的提問方式于學生的學也是相當重要的,同樣的教學內容,同樣的教學目標,若提問方式不一樣,其達成效果相差萬里。
歸根結底,語文學習的`本質是思維方式的訓練,老師良好的思維品質會極大提高語文課堂效率。所以,培養學生思維能力,教師首先得關注自身思維方式的轉變。
下午是重慶一中著名高中語文教師周XX跟大家交流。周老師乃性情中人,他首先痛批小學語文教材編寫的不合理,痛陳閱讀檢測題目的低水平,然后以《閱讀之道:質、量、法》為題,通過大量案例給老師們詳細講解了如何讀懂文本。周老師指出,閱讀的目的就在一個“懂”字,所以閱讀的過程就是體察花漾懂得心——讀出文字蘊藏的能量,即文字背后的意思。周老師提出了他自己的閱讀主張——理解就是建立聯系,處理關系。具體操作模式為:①分解,即梳理出文本描述的對象,一一羅列;②凸顯,即確定文本重點描述的對象,并根據文本定義它“是什么”;③聯系,即通過對比發現文本對象之間的異同,找出它們的內在聯系;④整合,即根據以上結論,聯系整句或整段、整篇,疏通對文本的理解。
周鵬老師的課讓我再次意識到思維方式的重要性。因為周老師自身擁有優質的思維方式,所以他教的學生語文平均成績可以達到120分。這樣的好成績不是靠題海戰術熬出來的,而是學生掌握了好的思維方式使然。思維方式決定命運,我覺得這樣的說法毫不為過!
周老師建議小學階段重視經典篇目的背誦積累,也深深引起了我的共鳴。周老師從兒童身心特點規律與生命發展需要兩方面陳述了背誦經典的重要性。周老師借明末陸世儀的《論小學》告誡老師們,學生十五歲以前多記性,十五以后多悟性,所以小學階段是學生記憶力最好的時期,要讓學生多背誦,一旦錯過,遺憾終身。周老師根據自己多年的教育教學經驗總結出,文言是母語的精髓所在,讓孩子從小背點兒經典,可為他們的生命發展提供好的參照,其人生之路才不致走偏。
從周老師時而迫切激昂,時而痛心疾首的話語中,我深深體會到一個有良知的語文教育工作者對母語傳承的擔當大義。
從現在起,改變思維方式,拯救自己,拯救語文學習!
【國培計劃學習日志】相關文章:
國培計劃學習反思日志06-01
國培計劃研修日志06-01
國培計劃研修日志09-30
國培計劃集中研修日志06-10
數學國培計劃研修日志05-31
國培計劃研修日志推薦05-29
國培計劃個人研修日志06-02
2017國培計劃研修日志07-04
國培計劃研修日志范文07-01
“國培計劃”之反思日志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