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1919觀后感3篇
電影《我的1919》通過中國外交使團在“巴黎和會”上,拒簽“凡爾賽和約”的歷史事件,生動展示出80年前中國外交風云,謳歌了中華民族威武不屈的民族精神和蓬勃高漲的愛國激情,同時也揭示了”弱國無外交”這樣一條真理。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我的1919觀后感,歡迎查看。
觀看我的1919有感1
1919年6月28日是中國人不應該忘記的日子,那一天,做為弱國的中國,第一次向世界說“不”。剛剛看完電影《我的1919》,內心很強的感受,想寫下來。可真的提筆了,又有點不知道該從何開始。
顧維鈞,是中國近現代史上最卓越的外交家之一,北洋政府和國黨政府時期外交界的領袖人物,中華民國高級外交官員。被譽為“民國第一外交家”。1919年他代表中國當時的政府參加了巴黎和會的談判,期間,他為中國山東的主權問題據理力爭,以出色的辯論才能闡述中國對山東有不容爭辯的主權,他的才華不僅讓那些列強們畏懼,在會議代表中引起強烈支持,更是贏得了廣大法國民眾對中國山東問題的關注和支持。但是,“弱國無外交”,雖然我們有著這樣出色的外交家,有著廣大民眾的支持,在巴黎和會上,中國山東的主權還是被英、美、法三國的首腦,為了其自身利益而出賣給了日本。這是民族的恥辱!但是,國家的懦弱并沒有抹殺一個出色外交家的業績,面對列強、面對國內頻頻發來的要求簽字的電報,顧維鈞勇敢的向世界說出了“不”,并拒絕在對德合約上簽字,在歷史上留下了中國外交的光輝一筆。難怪史學家唐德剛評價“細察全部近現代中國外交史,我國外交人員,真正出了大風頭,也只此一次。”
顧維鈞,的確是一個值得尊敬的外交家,由此,我細查了一下他的生平。他在76歲高齡的時候,還代表國黨政府參加了海牙國際法庭副院長職位的競聘并獲勝。的確是位出色的法學家和外交家。
顧維鈞的才智和勇氣,以及他一腔愛國熱情都值得我們去學習。我寫下這些話,或許與我最初想寫的內容形成了差異,但是,歸根結底,我希望我的兒子將來也能像他一樣,成為一個有作為的人,在中國、乃至世界都是一個人物。
觀看我的1919有感2
影片《我的1919》是以1919年一戰剛結束在法國召開凡爾賽會議為背景來講述中國駐美公使,亦巴黎和會中國代表團全權代表之一顧維鈞在會議上與法、英、美、日各國斡旋,中去中國主權而卻最終外交失敗的歷史故事。影片詳細地描述了那段歷史和那次中國人民不會忘記的失敗外交的經過,讓我對那段歷史多了更加深入的了解。而相對于從教科書的簡單敘述中獲取的知識,影片更是為我提供了一個認識歷史,對待歷史人物的視角。
顧維鈞,影片的主人公,年輕,一表人才,他的身上,似乎擁有了一切優秀的品質,而他所作的種種,也足以證明他是一個無可指責的愛國青年。為了爭取中國在巴黎和會上的五個席位,他和陸征祥總長前去拜訪法國總統克里孟梭,表現得不卑不亢,深受克里孟梭賞識;美國充當“和事佬”,希望中日能友好協商解決山東問題,當日本貌似公正友好地表示不會攫取山東的主權而只是擁有在山東行使經濟特權時,他毫不客氣地諷刺日本是撿個錢包把錢拿走還給主人一個空錢包,憤然離席;在面對個大國的刁難時(要求中國代表團在下午三點前闡述自己在山東問題上的觀點,二他們接到通知時已是將近兩點),他頂住國內政府的壓力,發表了激情洋溢的演說,斬釘截鐵的指出:“中國不能失去山東,就如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闭Z出驚人,獲得全場一致的掌聲。
只是,正是應驗了那句話,“弱國無外交”,他的`努力一次又一次地付諸東流,舉辦國法國權衡各種利益,最終仍只給予了中國兩個席位,而山東問題,英法美三國左右權衡,最后仍然決定犧牲掉中國來獲取自身的利益,將山東轉讓給日本。這所有的一切,早已不是一個外交家所能左右的結果,盡管直到最后陸征祥總長都灰心喪氣絕望的時候,他還相信“我們還有機會在爭取”,只是局勢,早已不是他顧維鈞一個人便能力挽狂瀾的,無論他再出色,再如何才華橫溢,因為他的背后是一個軟弱無能的政府。
外交失敗,代表團成員成了眾矢之的,更有甚者,說在法國的中國留學生愿意以三個人頭來換代表團成員的一個人頭,之前的擔憂“如履薄冰,稍有不慎就可能成為中華民族的罪人”似乎正在成為現實。國內政府叫他們簽字——他們倒像成了賣國賊。
與顧維鈞相對應的另一個人,他的好朋友肖克儉,是個不折不扣的愛國主義者,領導工人有幸工,為爭取山東權利為廢除“二十一條”領導法國的華人華僑和留學生行威,最終視死如歸,在凡爾賽廣場自焚,以死來抗議《巴黎和約》的簽訂,他把自己的滿腔熱血獻給了深愛的祖國,相對于顧維鈞,他的愛國是激烈而直白的,引起無數愛國者的共鳴。
似乎肖克儉這個人物的出現就是為了與顧維鈞相對照的,肖克儉的激烈而直白的愛國容易被人們所兒呢和贊同,但是誰又能說顧維鈞不是同樣愛國的呢?他在和會的最后,拒絕和約簽字,在未接到國內政府關于任何拒絕簽字的通知的前提下,僅僅從這里,便可知道他對自己祖國的感情,他與肖克儉不同的只是,他在運用自己的方式與手段來表達自己的愛國熱情,其實是殊途同歸。
還有影片中的另一個人物——中國代表團團長、外交總長陸征祥,某種程度上他是軟弱的,亦如身后那個軟弱的政府,只是他那句“取消顧維鈞的資格我立刻辭職”而得以保住顧維鈞的全權代表資格,只是他最后黯然離開巴黎,稱政府叫他在和約上簽字而他的良心不讓自己簽字,由此可見,他也絕非就如以前我所以為的那樣是一賣國賊的形象。只是當時復雜的國際局勢和國內環境,還有他所處的位置的尷尬,是很多人并不能理解的。
愛國有很多種,愛國的人也有很多種,我至今仍然不能說清顧維鈞和肖克儉的愛國方式究竟孰優孰劣,只是他們身上都具備著那份愛國的熱情,這是毋庸置疑的。肖克儉這個人,歷史上究竟有沒有存在過我并不清楚,因為查不到真實的資料,但是這并不是最重要的,我只是想說,在我們去判斷一個歷史事件或歷史人物的時候,或許該設身處地地去還原歷史的本來面貌,還原任務所處的特定環境和位置,這樣才不至于一棒子把人都打死,才可以看清歷史的真相,這是我們面對歷史時應有的,也是影片為我們提供的另一個的視角。
觀看我的1919有感3
"中國不能沒有山東,就像西方不能沒有耶路撒冷!"這堅實激昂,代表著四萬萬人民意愿的聲音在巴黎會上讓世界為之一驚,一位年輕有為、充滿愛國情的中國外交官,以其卓越的外交才能贏得了世界的尊敬。但盡管這樣,在1919年,那血雨腥風、國衰民弱的日子里,中國人民還是只能面對喪權辱國的協議。這是外交的失敗,這是政府的失敗,這是中國的失敗!
嗚呼,悲哉!悲那 列強的鐵蹄在中國的領土上肆意踐踏;悲那中國政府昏庸無道,軟弱無力,悲那外交官雖然以精彩絕倫的演講博得了喝彩,卻換不來一份平等的協定;悲那擁有四萬萬人口的泱泱大國卻不如日本說話更有份量。國人的憤怒,化為烈火在巴黎熊熊燃燒;青年的憤慨化為"五·四"在中華天地上如火如荼,不簽字的中國人才對得起民族,對得起時代。記住這個年頭,1919,飽受辱的中國第一次--第一次向列強說"不"!
1919,這個中國歷史的轉折點,雖然令人難過,卻并不蒼白。它以鮮活的事實告訴我們:弱國無外交,落后就要挨打!沒有經濟發展,沒有長治久安,沒有國富民強,就算有100個,甚至1000個顧維均,也會被列強藐視蹂躪。惟有發展才是硬道理!
歷史的車輪轆轆向前,人類文明高速發展,在信息化高度發達的今天,雖然硝煙不再彌漫,炮火不再轟鳴,鮮花取代荒蕪,笑容驅散恐怖,但新的正義新的形式緊張激烈地進行著,各國的科技、文化和經濟就是新的兵種。作為新世紀的青年,我們肩負著實現中華偉大復興的重任,面臨著時代,對于我們的嚴竣考驗,在這風華正茂的時期,我們沒有理由不充實自己,學好知識,"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絕對沒有過時。也許我們永遠沒有機會像顧維均那樣在和會上慷慨激昂,但有朝一日,我們能夠在世界的舞臺上激情四溢地宣讀自己的成果,那同樣是自豪的中國之音。有實力,才會有魅力,我們努力要讓祖國富強,祖國的富強才能使我們說話更加理直氣壯,而這一切的一切都在于我們今天的一分一秒,每一個人的努力都是國家富強的需要。
讓我們記住1919,記住它給我們帶來的刻骨銘心的警示:讓我們回味1919,回味它給我們帶來的痛楚與苦澀,中國的今天來之不易,我們應當乘風破浪,緊扼時代的脈搏,勇于進取,開拓創新,在紛亂的國際格局中,將歷史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我的1919觀后感3篇】相關文章:
我的1919觀后感7篇03-08
少年的我觀后感02-14
《我的姐姐》電影觀后感02-22
《我的姐姐》觀后感13篇02-21
我的爸爸邊紅旗觀后感02-19
我的姐姐觀后感600字03-08
《我的兄弟姐妹》觀后感03-07
我的前半生觀后感想09-12
《我的前半生》觀后感09-12
我的前半生觀后感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