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改進你的數學學習方法
進入新高中的同學,無不懷著成功者的喜悅與自豪,雄心勃勃的構建高中三年的“宏偉計劃”,爭取三年后的高考再創輝煌。但事實上,許多初中時的佼佼者進入高中后,漸漸地大眾化,甚至成為落伍者,失去了昔日的輝煌,令家長困惑與難堪。更為可怕的是,同學也會慢慢地喪失了斗志和信心。其實,進入高中以后,無論是知識,還是方法以及心理等方面,與初中時有很大的差別,需要科學的銜接,合理的過度,有效的方法。
我們接觸了大量的學習困難的學生,就談到自己雖然很想學好數學,可就是數學成績提不高,最怕見中學數學老師。這種“懼怕”數學的現象目前是比較普遍的,應當引起重視。當然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方法的不妥是最重要的原因。成功靠的是正確的方法,沒有科學的方法,你的努力常常是勞而無功。
一、學會自測 了解自己
既然學習方法對學習具有重要的意義,那么判斷學生的學習方法是否正確就顯得很有必要。這是學習方法指導的第一步。由于學習方法有很多種,在這里,給大家介紹一種學習方法的簡易自測法,可以先自答,再來評判;10分鐘時間即可了解自己的學習方法是否正確。
問題:下面是20個問題,你實際上是怎么做的、怎么想的,就怎么回答。每個問題有三個可供選擇的答案:是、不一定、否。請把相應的答案寫在題目后面。
1.學習數學除了書本還是書本嗎?
2.無論那個學期,你從來不做學習計劃嗎?
3.課外的時間,除了一些有趣的書外,你對其他理論書根本不看嗎?
4.你認為老師講解的內容一定是最典型的,方法是最簡潔的嗎?
5.你考試的時候成績不理想,總是認為是粗心,而沒有其他更重要的原因嗎?
6.你認為課堂上的數學基礎知識沒啥好學,只有看高深的著作,做難度很大的題目才過癮嗎?
7.當數學學習遇到困難問題時,你認為因為高考未必就考這道題,先試一下,實在沒辦法就放棄嗎?
8.你對數學書本的觀點、內容從來不加懷疑和批評嗎?
9.對于有參考答案的習題,你一直都是先看答案,再自己動手做的嗎?
10.對于看一下就有基本思路的問題,你不喜歡再做下去的嗎?
11. 你讀數學書從來不做任何筆記嗎?
12. 除了學會運用公式定理,你還知道它們是如何推導的嗎?
13. 你能夠見縫插針,利用點滴時間學習嗎?
14. 你常找同學爭論學習上的問題嗎?
15. 上課或自學你都能聚精會神嗎?
16.課本的內容雖然簡單,但是你每學完一個單元總會進行歸納和總結嗎?
17.你喜歡數學老師,并想找機會與他進行交流嗎?
18. 你能夠經常使用數學工具書或者數學參考書嗎?
19.對于考試,你覺得數學考試是有信心的嗎?
20. 做錯了題目,你有查找錯誤原因,并及時糾正的習慣嗎?
答案與使用說明:第1——11題回答“否”表示正確,其他問題回答“是”表示正確。正確的給5分,錯誤的不給分;卮“不一定”的題目都給3分。最后計算總分。
總分85分以上,學習方法很好。
總分65-80分,學習方法較好。
總分45-60分,學習方法一般。
總分40分以下,學習方法較差。
二、自我分析 發現表象
一個學習方法不當的學生,總會有某些不正常的表現。只有找到這些表現,我們才能對癥下藥,加以糾正。
1、沒有計劃 騎驢看本
計劃可以分為長遠計劃,也就是人生目標,它是一個人的動力源泉;還有中期計劃,對中學生來說,它可以理解為年計劃或者階段性計劃;第三是短期計劃,一般是指周計劃,它是具體的可操作的;第四是及時計劃,一般是指日計劃,沒有通融的余地,必須立即執行。“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有了學習計劃就能夠保證學習目標的實現。但有些學生對自己的學習毫無計劃,整天忙于被動應付作業和考試,缺乏主動的安排。因此,看什么、做什么、學什么都心中無數。他們總是考慮“老師要我做什么”而不是“我要做什么”, 騎驢看唱本,邊走邊瞧。把作業當作任務來應付,難免就會出現抄襲等不正常的現象。
2、時間失控 安排不妥
時間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有的學生能在有限的時間內,把自己的學習、生活安排得從從容容。而有的學生雖然忙忙碌碌,經常加班加點,但忙不到點子上,實際效果不佳,原因可能是缺少科學的安排,心中忙亂,拿出這個作業,又想到另一門的作業,拿來拿去不知不覺時間就過去了。有的學生不善于擠時間,常;〞r間在那里胡思亂想,不知道立即行動,反而經常抱怨:“每天上課、回家、吃飯、做作業、睡覺,哪還有多余的時間供自己安排?”還有的學生平時松松垮垮,認為還沒有開始,時間有的是,考試前對付一下就可以了,可是臨到考試時就手忙腳亂了。這些現象都是時間失控的反映。
3、不求甚解,死記硬背
有人這樣形容數學:“思維的體操,智慧的火花”。有的同學不理解數學學習的規律,機戒套公式,死記硬背各種題型,不加思索地重復,多次重復直到大腦中留下印象為止。他們不追求要理解,不講究記憶方法和技巧,采用效率最低形式的學習。這樣,常常使記憶內容相互混淆,而且不能長久記憶,當學習內容沒有條理,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他們不愿意花時間去分析學習內容的條理和意義時,采用死記硬背的方法。考試總算結束了。他們常常會把相關的知識和方法忘得一干二凈了。
4、知識松散 不成體系
知識結構是知識體系在學生頭腦中的內化反映,也就是指知識經過學生輸入、加工、儲存過程而在頭腦中形成的有序的組織狀態。構建一定的知識結構在學習中是很重要的。如果沒有合理的知識結構,再多的知識也只能成為一盤散沙,無法發揮出它們應有的功效。有的學生單元測驗成績很好,可一到綜合考試就不行了,其原因也往往在于他們沒有掌握知識間的聯系,沒有形成相應的知識結構。這種學生對所學內容與學科之間,對各章節之間不及時總結歸納整理,致使知識基本上處于“游離狀態”。這種零散的知識很容易遺忘,也很容易張冠李戴。有人說,“學習是由薄到厚,再由厚到薄的過程”。其中“由厚到薄”就是歸納、總結,形成體系的意思。
5、不會聽課 事倍功半
這主要表現在:課前不預習,對上課內容完全陌生,無法帶著疑問去學,聽課時抓不住重點和要點;有部分同學上課沒能專心聽課,對要點沒聽到或聽不全,筆記記了一大本,問題也有一大堆,課后又不能及時鞏固、總結、尋找知識間的聯系,只是趕做作業,亂套題型,對概念、法則、公式、定理一知半解,機械模仿,死記硬背.有的同學上課只讓自己的記錄與教師的講述保持同步,而不讓自己的思路與教師保持同步;或是上課根本不聽,自己另搞一套,結果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6、閱讀乏法 廣種薄收
課外學習包括閱讀課外書籍與報刊,參加學科競賽與講座,走訪高年級同學或老師交流學習心得等.課外學習是課內學習的補充和繼續,它不僅能豐富學生的文化科學知識,加深和鞏固課內所學的知識,而且能滿足和發展他們的興趣愛好,培養獨立學習和工作能力,激發求知欲與學習熱情.
但是,有的同學,沒有閱讀的方法,這主要表現在:不善于選擇閱讀書目,完全憑個人興趣或完全聽從老師父母的安排;沒有閱讀重點,處理不好“博”與“精”的關系,要么廣種薄收,要么精讀于一而漏萬;閱讀速度慢,不會快速閱讀,也不會略讀,任何情況下都逐字逐句;不善于帶著問題去讀,閱讀之后沒有什么收獲。
對于數學參考資料的閱讀有的同學對于例題采用看的方法,一帶而過,只知皮毛,不知本質;對于習題總是先看答案,再動手做,沒有自己的思考,被牽著鼻子走。達不到科學使用參考書的目的。
7、不得要領 浪費精力
學習方法不當的學生,在看書和聽課時,不善于尋找重點和難點,找不到學習上的突破口,眉毛胡子一把抓,全面出擊,結果分散和浪費了時間與精力。
學習有四個層次,對于不同的學習層次應該采用不同的策略。首先是“懂”,這需要抓住上課這個環節;其次是“會”,這需要進行練習鞏固;第三是“熟”,達到掌握的程度;第四是“悟”,體驗出道理,找到規律,獲得本質;還有是“變”,就是要學會探究和創新。
8、不善用腦 沒有效益
這主要表現在:學習時不注意勞逸結合,不善于轉移大腦興奮中心,使大腦終日昏昏沉沉,影響學習效率。比如,有的同學在遇到難題時,雖然經過精心思考,但是還是沒有頭緒,總是一個勁的往里鉆研,沒有靈活性,浪費時間,打擊信心。其實,應該轉干其他的事情,因為這時大腦的隱性思維仍然在工作,說不定就會頓悟,來了靈感,解決了問題。不善用腦的同學,表面上覺得在勤奮學習,實質不僅沒有效益,反而影響健康的心理。
三、找準成因 對癥下藥
一個學生有沒有正確的學習方法,是受多方面因素影響的。一方面是智力因素,非常明顯,智力水平高的學生更容易形成科學的學習方法;智力水平一般或者低下的學生,學習方法常常比較呆板和教條。但在現在的中小學中,學生的智力水平差異都不太大,因此,它對方法差異的形成的影響是有限的,學習方法不當的原因主要還是在一些非智力因素上,如內因方面有認識水平、動機水平、意志狀況等;外因有有來自教師、家長、同學等各方面所產生影響。根據不同方面的影響,采取不同的應對策略,糾正不妥的方法。
1、意義不明 自行其事
不少同學沒有認識到學習方法的意義,在方法上聽其自然,看不到科學學習方法的作用和意義,沒有嘗到正確方法所帶來的甜頭,以為磨刀誤了砍柴工,因而不愿意花時間和精力去認真研究和掌握先進的學習方法。沒有良好學習方法的同學,可以從兩個方面去嘗試。一方面,和學習成績優秀的同學進行交流,針對數學學習的.一個側面,談各自的方法,一定能從中發現竅門,然后在進行有目的的試驗,最后選擇效果好的方法。另一方面,自己進行反思,因為自己最了解自己了,敢于解剖自己,發現效率不高的方面,時代調整策略,并進行試驗,也會發現好的方法。
2、忽視基礎 學不得法
一些“自我感覺良好”的同學,常輕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學習與訓練,經常是知道怎么做就算了,而不去認真演算書寫,但對難題很感興趣,以顯示自己的“水平”,好高鶩遠,重“量”輕“質”,陷入題海.到正規作業或考試中不是演算出錯就是中途“卡殼”.
其實,數學中的難題是相對的,它們的解決常常是回歸到基礎上來的。我們使用的知識是基礎的,方法是基本的,只有具備熟練的雙基,才能進行綜合分析,把問題化解為一個個基本問題,然后得到解決。不難想象,如果雙基不牢,回到基礎你仍然是束手無策。
3、認識不足 盲目應付
學習方法除了要適應學習特點外,還要適應個體特征。如果學生對自身的狀況和條件認識不足的話,則很可能造成方法不當,因為正確的方法首先是適合自己的方法。對自身認識不足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對自己目前的學習狀況沒有客觀、清醒的認識。二是對自己的個性特征認識不清。學生如果對自己的個性特征認識不清,在學習方法上就很有可能盲目模仿別人,強己所難,身心棋疲。所以,可以說,認識自己是掌握科學學習方法的前提。
學習狀況 有的學生因為成績不太好而妄自菲薄、過于謙單,認為自己一無所長、無可救藥。也有的學生因為學習良好而目中無人、自以為是,看不到自己的缺點和不足。這些不客觀的認識會使學生在運用學習方法的時候發生失誤。如自以為是的學生在制訂學習目標時往往會好高騖遠、不切實際。
個性特征 每個人的能力、氣質、性格、身體狀況、生物周期等都有不同,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更沒有兩個相同的個性。科學的學習方法必須是適合自己的個性特征的,別人的方法僅是參考而已。從這個意義上說,有多少個學習成功的人就有多少種成功學習的方法。有的人喜歡呆在空曠的大房間里看書,有的人喜歡縮在狹小的房間里看書,而有的人喜歡躺在草地上看書,只要學習效果好,這些方式本身都無可厚非。從生理上來說,每個人的“生物鐘”是不同的,應該找到自己最佳的學習時間,然后把艱深的學習內容和創造性的腦力勞動盡可能安排在這段時間內完成。屬于“百靈鳥型”的,可多利用白天;屬于“貓頭鷹型”的,可多利用晚上。
4、動機缺乏 學習被動
許多同學進入高中后,還像初中那樣,有很強的依賴心理,跟隨老師慣性運轉,沒有掌握學習主動權.表現在不定計劃,坐等上課,課前沒有預習,對老師要上課的內容不了解,上課忙于記筆記,沒聽到“門道”.沒有真正理解所學內容。一切都顯得非常被動。
動機缺乏的學生沒有學習動力,缺乏學習熱情,把學習看成是一件苦差事,在學習中沒有目標,得過且過,其學習行為完全是一種被動的應付。表現在方法上,必然會死記硬背、投機取巧、沒有計劃。一個喪失學習動機的學生,必然喪失深究學習方法的興趣。因此,那些在學習中無精打采、大叫“沒勁”的學生,十有八九方法不當。請參考怎樣激發學習動機的內容,可能會改變自己的喲。
5、意志薄弱 半途而廢
因為高中的知識內容多、難度大、課時少、自主多。又由于學生年齡較小,閱歷有限,為數不少的高中學生容易急躁,有的同學貪多求快,囫圇吞棗,有的同學想靠幾天“沖刺”一蹴而就,有的取得一點成績便洋洋自得,遇到挫折又一蹶不振.針對這些情況,教師要讓學生懂得學習是一個長期的鞏固舊知識、發現新知識的積累過程,決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為什么高中要上三年而不是三天!許多優秀的同學能取得好成績,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他們的基本功扎實,他們能夠持之以恒!
掌握和運用科學的學習方法時,需要一定的自制力。特別是糾正一些不良的、已經形成習慣的學習方法,更需要毅力和恒心。有的學生有掌握科學方法的愿望,但在運用過程中因意志薄弱而半途而廢,造成有目標無結果,有計劃無行動。在學習上跟著感覺走,自然要省力得多,但學習效果也會糟糕得多。因此,學生在運用科學學習方法的過程中,需要教師、家長或同學多鼓勵、多督促、多提醒,依靠外界力量的支持來克服意志的薄弱狀態。需要制定科學的學習計劃,并且嚴格執行計劃,經常檢查,落實到位。
6、訓練不足 缺乏指導
絕大多數學生沒有接受過專門的、系統的學習方法的指導與訓練,對什么是科學的學習方法缺乏明確的認識,在學習中也不能自覺地加以運用。即使有的學生掌握了一些有效的學習方法,也大都是走了很多彎路之后形成的,并且是零散的。科學的、系統的學習方法很難在學習中自然而然地形成,應該接受專門的指導與訓練。因此,有條件的學校應開設有關的學習方法的指導課。作為學生自己,也應該多閱讀一些這方面的書籍,積極主動地建立自己的學習方法體系。
良好的學習習慣包括制定計劃、課前自學、專心上課、及時復習、獨立作業、解決疑難、系統小結和課外學習等幾個方面.我們的學習方法也應該從這幾方面人手,各個擊破,找到合理、科學并且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保證學的主動,學的有效,取得學習的成功。
學習方法不理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們這里是針對一些常見的主要問題進行分析,希望大家舉一反三,深刻挖掘,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如何改進你的數學學習方法】相關文章:
數學如何學習方法12-27
如何改進采購績效10-25
考研數學:如何提高你的做題能力12-14
如何改進物流成本管理09-21
如何改進生產管理08-29
如何改進人際關系09-25
初中數學學習方法有哪些_如何學好初中數學12-31
企業如何改進績效考核08-10
審計取證方式如何改進08-10
2017年考研數學如何提升你的計算能力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