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的學生心理問題及疏導策略
心理是指人類在符號活動梳理的過程和結果。具體是指生物對客觀物質世界的主觀反映,心理的表現形式叫做心理現象,包括心理過程和心理特性,人的心理活動都有一個發生、發展、消失的過程。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初三學生心理問題及疏導策略,歡迎閱讀。
21世紀的社會是競爭的社會,21世紀的社會是知識的社會,在教育資源稀缺,教育資源不平衡的中國社會,要想在競爭中獲勝,就不能輸在起跑線上。對于初三畢業生而言,面臨人生的關鍵時刻,是盡全力拼博的階段;同時,中考更是對學生綜合素質的考驗,于是他們立刻成為學校、家庭及社會的關注點。在這個階段,家長、老師更多的是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而忽略了學生的心理問題。心理學研究告訴我們:情緒影響心智。要及時把握學生情緒的脈搏,及時進行心理疏導,引導學生正視壓力,變壓力為動力。
初三畢業生心理問題及疏導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緩解學生的焦慮情緒
初三學生的焦慮情緒主要表現為考試焦慮和學習動力不足。學生考試焦慮體現在對考分的過分看重,說到底是對自己未來前途的焦慮。之所以如此,原因有三:一是由于集體效應,現在都將分數作為衡量學生能力的惟一指標;二是不自覺地將獲取高學歷等同于自己的人生價值;三是學生的努力付出與收獲不成正比。
在這種情緒的影響下學生對學習產生厭惡、痛苦、不愉快的感受,它是一種消極的情緒。這種消極情緒會妨礙智力的開發。學習效率低下,對困難的心理承受力較差,當無法承載生活、學習竟爭帶來的打擊時,往往容易消沉或怨恨人世的不公。時間一長,次數越多越容易形成感悟灰暗的思維習慣。否定的情緒,如不滿意、憎惡、悲哀等,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消極心境,如怨憂、煩燥、悶悶不樂等,具有減力作用,可以減弱人的活動能力,使人意志消沉、注意力分散、思維遲緩,從而降低人們學習的效率和效果。
只有減輕心理負擔,才能減輕學習上和精神上的壓力,才能健康愉快地成長。為了緩解和消除考試焦慮,可以讓學生嘗試以下幾個策略:
。ㄒ唬┲贫ㄟm合自己的目標,過高的目標容易使自己產生失敗體驗而導致心理壓力,過低的目標容易使自己失去動力。
。ǘ⿲⒆约旱木蜁r間投入到現實的生活和學習中去。告訴自己將來的事情或許自己無法決定,但現在只要努力、盡力去做結果怎樣,都將無愧于自己的心。
。ㄈ┎环敛捎脴O限思維法,想像你所焦慮的事件可能的最壞結果。你就會發現現狀還是值得樂觀的。
。ㄋ模┲贫ê侠淼膶W習計劃:學習計劃要和孩子一起制定,得到孩子的認同才會更容易執行。督促孩子執行學習計劃,每一天都不放松。在計劃的執行過程中,及時發現孩子的進步,給予表揚,使其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在孩子遇到困難時,鼓勵他去戰勝困難,必要時給予孩子適當幫助。列如:第一次月考前一周我與班上的幾個成績中等孩子制定了學習的計劃和目標,并給以鼓勵和支持,在這一周的時間里孩子上課變的很積極,遇到不懂的題就問,在月考中取得較好的成績完成了目標,在以后的時間里大多數的孩子能按當初的計劃學習。
部分學生的學習動力不夠,目標很低或根本就沒有目標,有時想提高自己的學習成績又不能堅持,導致煩躁,厭學,學習的動力就更不足。
二、使學生擺脫自卑心理,樹立自信心
自信心對一個人能否做好事情起到決定性的作用,有無自信心直接決定個人的精神面貌。小月同學由于學習基礎較差,各科成績連續幾次考試都不理想,導致自信心缺失。走路時低著頭不敢正眼看人,對學習完全失去信心。厭學、早戀現象嚴重。雖然精神分析者阿德勒在《超越自卑》一書中說:事實上,每一個人都是自卑的,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因為我們發現我們所處的現狀都是可以進一步改善的。從這個意義上說,自卑也可成為一個人進步的動力,人生正是在對自卑的不斷超越中而漸入佳境的。但是,持久的、過分的自卑感則容易造成心理疾患。對這部分學生可采取如下策略:
1、激活學生學習情緒。
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可多與學生交流談心,和學生一起活動讓學生喜歡老師而喜歡這一門功課。課堂上多搞活動讓學生整堂課都充滿興趣。
2、巧用夸獎,激發學習熱情。
教師適當的夸獎學生,就是讓學生享受成功的喜悅,從而培養自信心和意志力去獲得又一個成功。及時有效的夸獎會帶給學生無窮的動力和自信心。例如:萬超同學物理成績差,厭學情緒嚴重,上課除了睡覺就是講話,從不主動回答問題。在一次課堂上我請他回答了一個非常簡單的問題,他回答正確,我在全班給予了表揚,并讓學生給以熱烈的掌聲。這次后,課堂上打晃的現象有所減少。物理測試從以前的30多分上升到40多分。
3、制定階段性目標。
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分階段制定目標,指導學生把眼前的事做好,從而讓學生更多地感受成功的樂趣。有了階段的目標,就會有更多成功的機會,階段的目標往往難度小,易成功,而這些小小的目標,就是大海中的一滴水,就是森林中的一棵樹,匯聚多了自然就成了汪洋大海、茂密森林。
三、讓學生學會調節,緩解怯場
許多學生平時學習成績很好,可一到考試就考不好,為止非常苦悶,這叫怯場。怯場是一種常見的考試心理障礙,主要表現在考試前或考試過程中苦惱煩躁、肌肉緊張、心跳加快、頭暈眼花等。這些情況會直接影響發揮,可讓學生用以下的方法調節:
1、深呼吸法。閉上眼睛,把手臂懸于體側,平靜而緩慢的將氣流吸入,你想象著溫熱的血流從你的心臟帶著緊張流入四肢。在慢慢將氣呼出,就像是這些緊張也隨呼吸流了出去。
2、運動法。在考試前或考試期間緊張時,可舒展你的雙臂、雙腿和腰背,反復數次屈伸手指、揉搓自己的上手,或者變換一下自己的坐姿,一便使充足的血液流到全身各處。這些機體的運動可以使精神放松。
3、傾述法。在考試前可找自己同考室的同學以及周圍的同學聊聊天,說出自己的壓力。你會發現,或許別人有類似的.煩惱:或者別人經歷過這種情況,有辦法幫助你;或者說一說你就會覺得輕松許多。
4遠眺法?梢酝高^考場的窗戶遠眺,定睛看著遠處的物體,你會慢慢忘掉心中的雜念。這樣緊張的情緒會逐漸消失。
5、暗示法。暗示自己:我很優秀,考試不過就是做做課堂練習而以。我能做好的,別人不一定能做好,我做不好的別人也不一定會做。學校錄取又不一定科科要滿分,一兩道題不會做,也沒有關系,我已經把我掌握的都做好了。
6、壓穴法。用拇指用力壓住太陽穴或手腕處的內關穴,輕輕的揉,反復進行幾次可使人清醒鎮定。
另外,要注意的是,不要把緊張也看成怯場?紙鲇悬c緊張時必然的,不必過分擔心。當考試影響到考試發揮時,才需要根據各自的特點,選擇不同的排解方式,把壞情緒全部釋放。保持輕松愉快的心情。發揮自己的最佳水平。再次,還要注意搞好團結。同學間既競爭,又友好,互相幫助,共同進步。不要怕同學超過自己,你幫助了同學,也會得到同學的幫助,并會贏得同學的友誼。在一種寬松友愛的氛圍中復習,會收到更好的效果,中考中也會發揮出自己的最高水平。
教師和家長都應及時發現初三學生存在的各種心理障礙,及時給予關心和疏導,幫助學生消除心理疾患,使他們能以一種自信健康向上的心理狀態復習備考,迎接中考,走向更廣闊的人生之路!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王極盛對北京市兩萬多名中學生跟蹤調查得出結論:中學生中有輕度心理問題的占28%,中度的占3.9%,重度的占0.1%。因此,中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令人擔憂,需要引起高度重視,盡快改變這種狀況。
王教授說,中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差對學習影響非常大。如,有的學生患有強迫癥狀,明知自己不該做的事也不由自主地去做;明知自己一道題已經作過,還是一次次去做或檢查,這大大影響了學習效率,嚴重的只能退學。他同時指出,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是教育改革的重要內涵;沒有較高的心理素質,很難適應21世紀的激烈競爭。另外,學生家長也應看一些心理方面的書,孩子發燒了,父母著急地帶孩子去醫院,而當孩子情緒不好,脾氣暴躁時,卻很少有人帶他們去看心理醫生,家長應該及時發現孩子的心理問題,及早治療糾正,以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
精神分析是一個比較新而且具有革命性的心理學分支。弗洛伊德發現它的基本原理還不到70年。它的理論核心是:我們本身的事情,有許多是連我們自己都不知道的。
比方說,一般人大都相信他們知道自己為什么那樣想,那樣感覺和那樣做,精神分析卻認為個體實際并不知道。它認為我們所想的、所感覺的和所做的事情,都受心理某一部分的指揮,而這一部分又是我們無法控制的。精神分析稱這個控制的機構為潛意識。盡管它對我們生活影響很大,但大多數人卻并不知道它的存在和力量。
以潛意識的理論做基點,精神分析想要探討的是:一個人為什么是他這樣子的真正原因。應用弗洛伊德及其后繼者陸續發展的特殊技巧和理論,它設法讓個人意識地知道他曾經有過什么屬于潛意識的心理。然后個人的自我認識才能獲得充分發展。通過這種自我認識,心理分析家相信一個人有擺脫各種廣泛的心理問題和情緒問題的可能。
弗洛伊德派精神分析提出下列6個問題作為了解人的態度和行為的基礎。
1.性是決定我們思想、感覺與行動的唯一具有威力的力量。不僅個人如此。我們生活的社會也是這樣。
2.性的感覺可以追溯到搖籃時代,即使最幼小的嬰兒也有。任何人看著嬰兒玩的時候,都可以注意到他從身體得到快樂。嬰兒對于從自己口腔、眼睛、雙手、皮膚以及身上每一個部分得到的感覺表示非常地好奇。
3.情緒問題仍是由于潛意識抑制的影響引起的。這些抑制是個人和團體的禁忌造成的。它成為性感覺的負擔。這些禁忌通常還在我們必須接受照顧時,便由父母實施于我們身上了——象不要做那件事!不要那樣做!
4.即使在一般人身上,也有些不正常的因素以及性道德墮落的傾向。
5.在每個人身上,所有被潛意識壓抑的性欲、性記憶和性偏愛都被保留和隱藏在潛意識里。
6.潛意識壓抑的性感覺以社會允許的偽裝形式反抗著、并想要掙到生活的表面來。它們借助許多方式進行;夢、神話、藝術、文學、語誤、穿著,甚至玩笑和俏皮話都是例子。
時下正值盛夏高溫酷暑之際,是腸胃病高發季節,每日腸道門診和消化科的病人絡繹不絕。幾天前,張大夫接待了一位自稱患了不治之癥又求醫無門的病人;颊呤俏荒杲氖闹心昴惺,這位李先生在某外資公司從事銷售工作,由于工作關系,經常天南地北地跑,生活和飲食都很不規律。三個月前,李先生經常感覺沒有食欲,飯后感覺腹中脹氣,還經常出現腹瀉。起初,李先生以為是一般的胃腸問題或脾胃不和,隨便吃了些助消化的藥物,很多天后,病情不但未見好轉,反而越來越重。李先生去了很多家醫院,腹部b超、纖維胃鏡、消化道造影等檢查都做遍了,未見異常,但不舒服的感覺像惡魔一樣始終糾纏著他,李先生總覺得自己是得了胃癌一類的惡疾。
張大夫初步了解了他的病情,又向李先生詢問了一些工作和生活中的事情。原來,已近不惑之年的李先生每天至少要工作10個小時,晚上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到家,還要輔導兒子功課,經常是一邊為孩子做聽寫練習,一邊打瞌睡。工作和生活壓力時常使李先生覺得喘不過氣來,每天像上了發條一樣,腦子里的弦繃得緊緊的,時間一長,他經常感到腰背酸痛、周身乏力,有時還會失眠。前一段時間,工作更加繁忙,竟又添了腸胃不適的新毛病。
張大夫聆聽完李先生訴苦,又仔細分析了他的各項檢查結果,最終將其診斷為:功能性胃腸功能障礙伴發抑郁癥。李先生對診斷結果吃驚不已,原以為自己是消化系統出了問題,怎么會是抑郁癥呢?其實,早在上個世紀就有學者對情緒波動對人體胃腸運動的影響做過研究。研究顯示,當患者情緒憂郁、恐懼或易怒時,可顯著延緩胃的消化與排空,結腸運動也明顯受到抑制。據統計,功能性的胃腸功能障礙患者中符合抑郁癥診斷標準的占30%以上,結腸功能紊亂患者中50%以上伴有抑郁。
由于人們對心理、精神障礙可以引起諸多的軀體癥狀認識不足,所以,很難想到這些消化不良、胃痛、腹瀉等癥狀會是由心理、精神障礙引起的,其實如果能及時到醫院就診,經醫生鑒別,如果消化道癥狀是由于抑郁引起的而非軀體器質性疾病所致,這些癥狀的消除就需要抗抑郁的治療?挂钟糁委熞话愠S眯睦碇委熍c藥物治療相結合的方法。患者可以從醫生那里得到真誠的解釋、勸告、建議和糾正一些不正確的認識。當心理治療效果不理想時,經醫生診斷后可遵醫囑服用抗抑郁藥物,如百優解等,一般都會取得較好的療效。隨著情感障礙的糾正,因它引起的身體的各種不適癥狀也會隨之好轉。
【初三的學生心理問題及疏導策略】相關文章:
中學生常見心理問題疏導09-01
高中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健康問題及疏導策略09-13
如何疏導考生心理問題08-23
考生心理問題及時疏導排解07-24
高考后心理問題的疏導方法07-26
中等生的心理問題及其疏導07-24
如何正確疏導中小學生的心理問題07-27
兒童心理及正確疏導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