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場成功者為何會淪為人生失意者?
幾年前,韜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北京大學,舉家歡慶。入學后僅一個月,韜就有嘗試自傷行為。入學后四個月,有嘗試自殺行為。韜被送進精神專科醫院住院治療,效果不佳,不得不休學一年。一年后返回學校,他仍有嘗試自傷或自殺行為,最后不得不黯然退學。
“如果韜是你的兒子,你有什么感想?”在一次家庭教育沙龍中,我問在場的十余位父母。
痛心、遺憾、困惑……父母們給出各種答案。蹦到我腦子中的一個詞是:吊詭。那種感覺就像聽到這種事情:你生活在一個現代化的大城市里,卻因為下了一場大雨而丟了性命。太不可思議,太不好接受了吧!
這不是一個虛構的故事,而是一個真實的案例。不久前,北京大學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中心副主任徐凱文在微課中透露,近年來,北大心理咨詢中心每年的咨詢量都保持著30%-50%的增長率,很多同學還在等待咨詢中,而且出現了越來越多像韜這樣讓精神科醫生和心理咨詢師都無能為力的個案。他把這樣的個案稱為“空心病”,類似于“價值觀缺陷所致心理
“好孩子”的“空心病”
“它不能算是一個非常嚴格的診斷標準,但卻是我過去三四年間通過接觸這樣一些同學不斷總結出來的共同特點,他們往往是非常優秀的孩子,或者說是人們眼中的‘好孩子’”,徐凱文總結出“空心病”的幾大表征。
一、從癥狀上來講可能符合抑郁癥診斷。表現為情緒低落,興趣減退,快感缺乏。但是和典型抑郁癥不同的是,所有這些癥狀表現并不非常嚴重和突出,所以他們外表上看起來可能跟其他同學或大多數人并沒有差別。
二、他們會有強烈的孤獨感和無意義感。這種孤獨感來自于好像跟這個世界和周圍的人并沒有真正的聯系,所有的聯系都變得非常虛幻。更重要的是他們不知道為什么要活著,他們也不知道活著的價值和意義是什么。他們取得了非常優秀的成績和成就,這些成就似乎是一種癮,一種毒品。他們似乎很多時間都是為了獲得成就感而努力地生活、學習。但是當發現所有那些東西都得到的時候,內心變得空蕩蕩的,就有了強烈的無意義感。
三、通常人際關系良好。他們非常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需要維系在他人眼里良好的自我形象,需要成為一個好孩子、好學生。但似乎所有這一切都是為了別人而做的,因此做得非常辛苦,常常疲憊不堪。
四、對生物治療不敏感,甚至無效。很多個案在國內最好的精神?漆t院治療,用了所有的藥物,甚至用了電休克治療,但是都沒有效果,似乎生物因素并不是導致他們問題的主要原因。
五、有強烈的自殺意念。這種自殺意念并不是因為現實中的困難、痛苦和挫折,用他們的話來講就是“我不是那么想要去死,但是我不知道我為什么還要活著。”
六、選擇比較溫和、痛苦比較小的方式來嘗試自殺行為。他們并沒有那么強烈想要擺脫痛苦,所以傾向于不用那么痛苦和慘烈的方式來結束自己,比較常用的方式是自縊、服藥等。
七、他們非常缺乏支撐自己意義感和存在感的價值觀。他們不知道為什么要活著,不知道我是誰。從存在主義角度來說,他們很難去理解或去找到關于being的答案。早期的癥狀都和大多數青少年一樣,只是有些自我迷茫和自我認同的問題,但是深入下去之后,會發現他們的內心是空的,是沒有靈魂的。
八、困擾也許早已存在。出現這樣的問題已經不是一兩天,可能從初中、高中,甚至更早就開始有這樣的迷茫,可能之前已經有過嘗試自殺的行為。
九、傳統心理治療療效不佳。他們的問題不是通過改變負性認知、研究原生家庭、處理早期創傷就可以解決的。
“我原來站在一個極其不穩定隨時可能會四分五裂的小島上,但是至少心里知道我在什么地方。現在是已經知道了,自己以前的地方是不對的,它就變成了在汪洋大海上漂泊,看不到陸地,時不時感覺到恐懼。”這是一個自殺未遂的北大學生寫下的文字,我們由此可以感受到他們內在深深的迷茫和困擾。
我是誰?我想要什么?
內心空虛,覺得生活無意義;不知道自己所做的一切事情有什么真實性、重要性或價值;缺乏真正和深刻的滿足感,不能體驗別人為什么活得那么起勁和心滿意足。這些感受,不是這個時代所獨有,因此“空心病”也算不上心理障礙的一個新品種。
早在1967年,薩瓦托·馬狄根據這些癥狀,提出了“存在神經癥”的概念。我國精神病學和心理學界的泰斗許又新教授將這種狀況形象地稱為“無聊神經癥”,并在其經典著作《神經癥》里,專門拿出一節來討論這個問題。當時,他就很有預見性地指出,“這種情況我國目前很少見,但若無有效的社會文化預防措施,將來達到小康以后恐怕會多起來。”
10年后,許又新教授的“預言”成為現實。物質上越來越滿足了,但越來越多的人,特別是青少年精神上卻“空了”。而集中罹患“空心病”的群體,卻是那些考場上的成功者——大學生。但這個問題目前尚未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
徐凱文認為,“空心病”的產生,功利性的應試教育難辭其咎。那種以考試成績作為一個孩子惟一評價標準的教育體制,傳達著這樣一種價值觀:我只要能夠達到好的分數,我就可以放棄一切、拋棄一切、忽視一切、踐踏一切。而父母也成了這種教育體制的幫兇,很多家庭把孩子考上一所好大學當作終極目標。
在這樣一種價值觀下,我們的孩子們很難健康起來。在他們的人生中,除了一個好的分數和一個好的大學,他們不知道自己還想要什么。一旦考上了像北京大學這樣的頂尖學府,他們之前樹立的人生目標都不存在了,沒有了能證明他們的存在感與價值感的分數,他們似乎也不知道自己是誰了。
我是誰?我想要什么?也許在“空心病”產生的種種因素之中,最核心的是青少年缺少對這兩個問題的探索與回答。相反,他們所呈現的是一種如此吊詭的舉動:竭盡全力爬到山頂,發現再無山峰需要征服,就從那里跳了下來。
如何填充心靈的空洞?
精神病學家和心理學家們就青少年的心理發展問題進行過很多探索,與“空心病”最為相關的也許是艾里克森提出的“自我同一性”理論。
自我同一性是指個體在尋求自我的.發展中,對自我的確認和對有關自我發展的一些重大問題,諸如理想、職業、價值觀、人生觀等的思考和選擇。艾里克森認為,青少年期的發展課題是同一性確立對角色混亂,這個階段發生在12-19歲左右。因此,初中階段可能是“空心病”的萌芽期,需要父母們特別關注。實際上,對自我同一性的思考并不是在青少年時期才出現的,早在幼年時期,兒童就已形成了自我感知。但是,青少年時期卻是個體第一次有意識地回答“我是誰”的問題。
馬西亞作為自我同一性研究的集大成者,建立了自我同一性理論模型。他根據艾里克森同一性理論中的兩個主要變量——探索和投入的程度,歸納出四種同一性狀態。
(1)同一性確立:青少年仔細思考以往積累起來的有關自己及社會的各種知識,并經過積極探索,選擇了符合自己的社會生活目標和前進的方向,并對目標做出了堅定、積極的自我投入。比如一個女孩,非常喜歡寫作,認為自己也有這方面的天賦,于是把成為作家當作自己的人生目標,并堅持閱讀和寫作。
(2)同一性延緩:青少年正經歷同一性危機,尚未明確做出對未來的選擇,但是正在積極地探索過程中。比如一個男孩大學畢業時,還沒確定自己的人生目標,他打算先去打工,同時看看自己下一步要做什么。
(3)同一性封閉:青少年沒有體驗過同一性困擾,也沒機會進行自我探索,由權威代替其對未來生活做出選擇,這是一種盲目認同。比如一個男孩,當醫生的父親一直希望他能子承父業。他服從了父親的意愿,把當醫生作為自己的人生目標,并在大學選了醫學專業。
(4)同一性擴散:無論是否經歷過同一性危機,或是否進行過自我探索,這類青少年并沒有對自己未來生活抱有向往或做什么選擇,他們不追求自己的價值或目標。
這四種狀態,可以簡單地描述為:我為自己的夢想努力,我努力尋找自己的夢想,我為別人的夢想努力,我沒夢想也不努力尋找夢想。如果將這四種狀態與“空心病”聯系起來,我們完全可以推測出,第四種狀態即沒夢想也不努力尋找夢想的孩子更容易得“空心病”。而第一種狀態,我為自己的夢想努力的孩子最可能對“空心病”免疫,其次是第二種、第三種狀態。
如何讓孩子遠離“空心病”呢?父母要努力營造第一種狀態,即讓孩子自由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鼓勵他們積極探索自我。在這種狀態中,孩子會自己探尋“我是誰”、“我想要什么”的答案,一旦找到這兩個問題的答案,他們就不會在未來的人生道路上迷失自己。
當然,這是一種理想狀態。在無法改變當前整個教育系統的情況下,徐凱文建議父母們至少可以從保護自己的孩子做起。比如,不把考試成績作為衡量和評價孩子的惟一標準;不要因孩子成績不夠好就貶低和否定他;接納孩子的一切,努力幫助他感受真善美等。
在嚴峻的中考、高考壓力下,也許我們無法扭轉季節,但可以為自己的孩子營造局部春天。
【考場成功者為何會淪為人生失意者?】相關文章:
為何考場成功者會淪為人生失意者10-26
為何會紋眉失敗07-19
紋眉為何會失敗呢07-20
跳舞后為何會肌肉酸痛?09-30
為何暖男會變成渣男08-18
可視門鈴創業新項目為何會失敗11-02
運動會致成功者的廣播稿12-17
心理測試:你為何會愛的這么累06-30
《愛為何會傷人》讀后感2000字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