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童年被欺負
心理被稱為心理現象,也可以叫心理活動。在日常生活中無論做什么事情,比如學習、運動、交往、休息等,都產生各種各樣的心理活動。心理活動主要有三個過程,即認識過程、情感過程、意志行為過程。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心理:童年被欺負,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電影《阿甘正傳》的阿甘先天弱智,常常受人欺負,但他還能在朋友及媽媽的鼓勵下自強不息?稍诂F實生活中,往往很多小孩都沒法抵御這種欺凌。當小孩受到欺負時,很多成人認為可能是小孩子鬧著玩兒,但其實后果很嚴重,受到欺凌會對小孩子造成嚴重的心理傷害。
語言和精神的欺凌,傷害也很嚴重
每天,都會有成百上千的小孩都能聽到別人對自己的評價,太胖了,太瘦了,太笨了等等,而這些其實都是欺凌的形式,很有可能對孩子造成陰影。一項新的研究顯示,欺凌的影響不會在受害者回家或大哭一場后消失,這種影響能持續到孩子成人的階段。受到欺凌的小孩更容易產生失望、焦慮及其他一系列精神健康問題,影響著他們的整個成長。
童年被欺負,長大更易患焦慮癥
研究者做過一項“欺凌產生的心理影響”的長期研究。研究者對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的1420位參與者做了調查,這些參與者被分成了四組:欺凌者,受害者,同是欺凌者也是受害者,未遭受欺凌的參與者。調查者詢問了年齡在9-16歲參與者的欺凌經歷,在他們19歲,21歲及24-26歲時,研究者又再次調查了這些參與者。
研究發現,有被欺凌經歷的孩童,在他們成人時,患有焦慮癥的可能性要比從未有欺凌經歷的人高4倍。而欺凌別人的孩子在成年后患反社會型人格障礙的幾率更高。同是欺凌者又是受害者的孩子受到的影響是最糟的,他們成年后更易產生失望、恐慌癥、焦慮癥及廣場恐懼癥。
欺凌對男孩的影響更大
有大量的研究指出童年遭受欺凌會在他們成人后引起一些嚴重的心理后果。這些后果就包括產生失望、焦慮情緒及人際關系問題,甚至是自殺念頭。其他研究發現,尤其是男孩,不管是欺凌者或受害者,在他們成人時,更易產生精神健康問題。
大多數人不愿分享欺凌經歷
這個問題并不是只有少數人才有。近期的一項研究預計,超過一半的高中生都有欺凌經歷,大部分為嘲笑及罵人。更嚴重的是,研究發現很多遭受欺凌的學生不愿與他人分享這些經歷,因為當他們分享時,沒有人會認真對待他們。令人欣慰的是,現在有很多個人及組織都已開始采取措施,教育人們如何制止欺凌的發生。
擴展資料:
被投訴后的做法
當孩子被老師或其他家長投訴時,很多家長會覺得很不好意思,只能一個勁地道歉,并當著大家的面責罵孩子,這樣雖然能息事寧人,但并不能夠真正地幫助到孩子。
1.溫和地找出原因讓孩子告訴你,他為什么要欺負人。根據沖突的起因判斷是非給予不同的處理。如果是對方孩子不對,可要求自己的孩子原諒對方;如果是自己的孩子不對,應該要求向對方道歉,得到對方的諒解。只聽片面之詞便讓自己的孩子向對方道歉,還不允許孩子表達,這樣孩子難免會產生委屈憤怒的情緒。
2.幫助解決問題做孩子身邊的幫助者,支持者,而不是做一個指責他的人。
3.教孩子承擔后果如果是孩子的錯,要引導孩子正確面對自己犯的錯誤,學習體會別人的情緒,并承擔后果、道歉、彌補等。
4.一如既往地愛他當孩子學著改正或表示改正時,一定要給他信心,向他保證你仍然愛他。
受欺負后做法
如果孩子長期受欺負,孩子的心靈會受到很大的創傷,甚至會影響其一生,父母要重視起來,正確引導孩子。
1.自我保護讓孩子知道:在溝通、合作和共享中能獲得快樂;別人攻擊,要學會躲避、求援等方法;出現傷害性危險時需要自衛。
2.擴大朋友圈鼓勵寶寶主動向小朋友打招呼以增進友誼,擴大自己的朋友圈,增加自己的勢力范圍。
3.不膽怯告訴孩子,被人欺負時,不管對方多強大,都不要在對方面前顯得畏懼,害怕只會增加被欺負的可能性。
4.大聲喊叫告訴孩子在被欺負時要大聲喊叫,這樣可以吸引其他成人和小朋友的注意,使攻擊性寶寶感受來自周圍的壓力而住手。鼓勵孩子對欺負人的小朋友說“我不喜歡你這樣做”、“你再這樣,我就不客氣了”等。
5.會求助教孩子學會說 “不行”、“不要打人”等對抗的話。告訴孩子聯合其他同學共同對抗的`策略!澳阋头磳Υ蛉说耐瑢W們聯合起來,這樣,他就不能隨便欺負你了!弊尯⒆诱J識到齊心協力的力量勝于單打獨斗。
身體上的虐待對兒童造成的創傷:
1、長大后可能會認為整個社會“充滿危險”,比如他不想受到攻擊,他可能會先攻擊別人,具有很強的反社會傾向。
2、性格上會變得十分膽怯,不斷逃避,不敢和別人溝通,缺乏自信心,有很強的自卑感。
所以,在童年期受到虐待或者被忽視,會在他們的心里產生抑郁的隱患。因此,請關愛每一個孩子的童年,遠離虐待,讓他們擁有一個健康快樂的童年!
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心理陰影,童年時期遭遇的不好的事情,會對孩子成長帶來不利的影響。
童年被虐待的人,首先會對人產生不信任感。缺乏安全感?傉J為別人會傷害自己,所以很難去相信一個人,和人建立起信任依賴的關系。也可能存在一些過度自我防衛,就是言語中容易具有攻擊性。目的是為了保護自己。情況更為嚴重的,可能會出現暴力傾向。將小時候遭受過的傷害轉嫁到他人身上。
所以,成長環境對一個人的成長非常重要。原生家庭的烙印需要經歷無數自我成長、突破、完善的過程,才能緩解和愈合。這要看個人后天的學習和經歷,是否可以給人正面的指引力。
用理性的思維去分析曾經的傷口,接納并擁抱過去的自己。與過去的陰影和解是一場相當艱難的戰斗。
我們只有勇敢地站起來,舉起手,大膽邁出步伐。抬頭看看陽光花朵,相信世界的善意吧!讓我們忘掉傷痕,遇見更好的自己。
童年被虐待對今后的心理造成很大的影響,反差也太大,但絕對不會允許自己那樣去虐待別人,對于往后人生路遇到有同樣遭遇有被虐經歷的人更有愛心,能相互安慰互補人生有共同語言,但性格比正常人而已,對往后工作家庭都有很大的恐懼感,對自己的另一半和孩子肯定是萬般呵護不會讓他們有自己的經歷出現……
利大于弊……為了光明的明天希望會更完美
童年被虐待的孩子,心理會產生極大額恐懼感、不安全感!性格比較孤僻,不喜歡和人交流,遇事常埋心理,不與他人分享和傾述!這種心理和孤僻的性格長大后,遇事不輕易表露不相信別人,容易走極端!喜歡用自己認為很正確的方式處理問題!
【心理:童年被欺負】相關文章:
心理測試:職場上你被人欺負的指數11-25
心理測試:你被人欺負的指數有多高11-15
童年的心理創傷10-07
欺負經歷可能有益于心理成長10-11
孩子的心理健康與早期童年10-07
欺負同學保證書06-30
欺負同學的檢討書11-16
欺負同學檢討書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