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常見的心理現象之彼得原理
彼得原理
【來源】彼得原理是美國學者勞倫斯·彼得在對組織中人員晉升的相關現象研究后得出的一個結論:在各種組織中,由于習慣于對在某個等級上稱職的人員進行晉升提拔,因而雇員總是趨向于被晉升到其不稱職的地位。彼得原理有時也被稱為“向上爬”理論。
【實際例子】一名稱職的教授被提升為大學校長后無法勝任;
一個優秀的運動員被提升為主管體育的官員,導致無所作為;
【原因分析】人們通常認為擅長某一崗位工作的人同樣也擅長更高崗位的工作,我們必須要肯定其工作能力,然而,工作能力并不代表著管理能力或者是其他的能力,盡管他在這個崗位上可以發光發熱,但是如果一旦晉升到一個較高的崗位,并不代表著他可以繼續發揮自己的才能,很可能在那里他只能發揮自己的短板,因此,彼得原理產生了。
【處理方法】
1,更加合理和科學的選聘制度,不僅僅考察其工作能力還需要考察其是否具備即將晉升的崗位所需要的能力;
2,建立科學的獎勵機制,不能只把崗位的晉升當作唯一的獎勵,需要多種獎勵結合來對員工進行激勵。
3,樹立正確的職業生涯觀,不簡單以崗位晉升為目標,可以在較低的崗位也能發光發熱,正如古語所說: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
【常見的心理現象之彼得原理】相關文章:
彼得原理陷阱10-04
警惕彼得原理陷阱10-06
中考心理:考試中常見的心理現象01-10
當心職場陷入“彼得原理”的迷思08-31
色彩常見搭配原理與技巧10-23
機械原理面試常見問題08-24
從彼得原理淺談企業培訓工作新思路論文08-27
常見求職陷阱之常見的求職陷阱07-20
面試失敗的心理現象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