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大學生心理問題分析
當代大學生心理問題分析:
一、交際困難造成心理壓力
進入大學后,同學們的交際需求有了很大的提升,從內心渴望著與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然而交往范圍的狹小、交際技巧的匱乏等卻給正常交往帶來了巨大的障礙,使得他們經常陷入交往的誤區。正是由于這種高期望值與低成果之間的巨大落差,造成了他們心理上的苦悶。“踏著鈴聲進出課堂,宿舍里面不聲不響,互聯網上述說衷腸。”這句順口溜實際上反映了相當一部分大學生的交際現狀,F代大學生的交際困難主要表現為不會獨立生活,不知道如何與人溝通,不懂交往的技巧與原則。有的同學有自閉傾向,不愿與人交往;有的同學為交際而交際,不惜犧牲原則隨波逐流。
目前大學生多為獨生子女,對其教育不當造成了一些負面效果,如任性自私、為所欲為;由于從小缺乏集體環境而導致缺乏集體感與合作精神;缺乏最起碼的獨立生活及為人處世的能力等,這些勢必會給同學間的相處帶來隔閡。這時,一方面會導致大學生產生自閉偏執等心理問題,另一方面因無傾述對象,有問題的學生更會加重心理壓力,久而久之,變得更加性格孤僻、少言寡語,人際關系敏感、敵意,形成憂郁癥、交際恐慌癥等心理疾病。
二、對網絡產生過于強烈的依賴性
不少大學生一方面因交際困難、無所事事而在網絡的虛擬世界里尋找心理滿足,另一方面也被網絡本身的精彩深深吸引。所以,有些大學生對網絡的依賴性越來越強,有的甚至染上網癮,每天花大量時間泡在網上,沉湎于虛擬世界,自我封閉,與現實生活產生隔閡,不愿與人面對面交往。這樣日深月廣,會影響大學生正常的認知、情感和心理定位,還可能導致人格分裂,誤導健康性格和人生觀的塑造。其次,迷戀網絡還會使人產生精神依賴性,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舉止失常、神情恍惚、胡言亂語、行為怪異。
三、自我意識問題
大學生正處在心理迅速發展并走向成熟的關鍵時期。他們把目光更多地指向自己的內心世界,深深的關心自我發展,自覺地從各個方面了解和體察自己,塑造自我形象,設計自我模式,更強調獨立、有自己的見解,自尊心和自信心,優越感較強,志向遠大。然而大學生自我評價能力不足,缺乏社會經驗,容易產生理想和現實的矛盾,自視過高,不能正確估價自己的能力,當他們一旦發現現實生活的我并不是理想中的我時,便會產生心理上的不安和痛苦。
有的學生在大學中對自己的期望值過高,對自己的處境與環境不滿,導致內心壓力過大,心理失去平衡。這可能帶來自卑、抑郁、偏執等心理癥狀。大學生思維的獨立性、批判性、靈活性、廣度和深度、日益增強。但是由于他們閱歷、經驗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因此,在觀察、分析問題,特別是復雜的`社會問題時,經常會表現出主觀片面、固執己見、過于自信等方面的不足。
四、學習與生活的壓力
大學生的學習壓力相當一部分來自于所學專業非所愛,這使他們長期處于沖突與痛苦之中;課程負擔過重,學習方法有問題,精神長期過度緊張也會帶來壓力;另外還有參加各類證書考試及考研所帶來的應試壓力等等。精神長期處于高度緊張的狀態下,極可能導致大學生出現強迫、焦慮甚至是精神分裂等心理疾病。一些學生在進入大學后,因未能掌握大學的學習方法而導致考試不及格,從而導致自信心下降,繼而帶來的心理癥狀如焦慮、抑郁、強迫、對考試的恐懼等。這主要是由于高中階段的學習基本靠老師的講解,而升入大學以后往往老師講得很少,自覺、自立、自主、創造是大學學習的特點。
生活的壓力主要在于學生不善于獨立生活和為人處世,還有生活貧困所造成的心理壓力。目前,我國高校在校生中約有20%是貧困生,而這其中5—7%是特困生。他們中有些人虛榮心太強,經不起貧困帶來的精神壓力,總覺得窮是沒面子的事,不敢面對貧困,與同學相處敏感而自卑,采取逃避、自閉的做法,有的同學甚至發展成自閉癥、抑郁癥而不得不退學。
五、情感困惑和危機
大學生情感十分豐富和深刻;接近成熟,但未完全成熟,情感上還存在一些明顯的弱點,其內心情感體驗十分細膩微妙,是外表敏感的群體。比如,情緒具有較大的情境狀和波動性,特別是大學生己有了愛情的強烈體驗,這種情感是一生中最難把握的高級復合性情感。性意識的發展以及與之相伴而來的戀愛問題是大學生心理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內容,不善于處理異性之間的關系給大學生帶來種種煩惱和不安。似乎每個大學生都明白大學是缺乏成熟戀愛條件的:經濟上自顧不暇,雙方都存在變化發展的可能性,未來工作的不確定性等。然而愛情又是大學生的生理和心理上的巨大的強烈需求,這種內心的矛盾也是心理壓力過重的一個重要因素。另外,失戀也是一個無法回避的問題,而失戀引發的心理疾患也自然無法回避。
六、對獨生子女教育不當造成的后遺癥
獨生子女群體已成為當前大學生的主體。對獨生子女的教育不當而造成的后遺癥,是導致大學生心理問題頻發的一大誘因。獨生子女的任性、自私、不善交際已成為家長、老師及教育界人士棘手的問題,而這些問題往往源于獨生子女從小就備受家人的溺愛,缺乏集體合作精神。在溺愛環境中長大的孩子,常會養成許多不良習性,而這些習性則成為誘發心理疾病的原因,使人產生暴力傾向和行為。
七、家庭及外界環境的不利影響
家庭及外界環境的不利影響也會成為誘發大學生心理問題的因素,比如不當的家教方式、單親家庭環境及學校環境的負面影響、消費上的浪費攀比、對貧困生的歧視等等。
呈現在八十年代大學生面前的是一幅社會各界對大學生的旺盛需求和禮遇對待的美好畫面,因此他們對前途充滿信心,即便是貧困也就能坦然面對了。而進入九十年代后,教育改革的風暴不可避免地波及到大學生身上,自費上學,雙向選擇,這對于貧困大學生無疑是雪上加霜,經濟問題已經成為大學生活的主要矛盾之一。而且,畢業之后工作情況難以預料,生活未必一定有大的改觀,前途依然渺茫。這些情況,大大降低了大學生的心理忍耐力。
八、就業壓力
近幾年來,國內眾多大學紛紛擴招,每年的大學新生和畢業生的數量都快速爬升,社會的競爭更是日益加劇,就業市場的不景氣,大學生找工作或找比較理想的工作越來越困難。這對大學里眾多高年級學生造成很大的精神心理壓力,使他們因焦慮、自卑而失去安全感,許多心理問題也隨之產生。
大學生是未來的國之棟梁、社會建設的生力大軍,大學教育直接關系著社會發展的好壞和快慢。一個合格的大學生必須有健康的人格品質和熟練的專業操作技巧這兩個必備要素。人在生活道路上都不會是一帆風順的,隨時都會遇到難以克服的困難、失敗和挫折。正確認知心理問題,培養一種健康的心理生態,不僅是大學生自身的長遠要求,也是社會的迫切需要。
【當代大學生心理問題分析】相關文章:
高校大學生心理問題分析08-24
精選當代大學生就業問題分析09-14
失業大學生心理問題分析12-17
寶寶心理問題分析08-17
失業大學生的心理問題分析12-17
學生心理問題案例分析08-24
導致學生心理問題分析08-24
分析孩子心理問題原因08-09
關于肥胖心理問題的分析08-25
自認心理有問題的分析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