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心理疾病和障礙要正確對待
在人們的心目中,對心理疾病存在兩種錯誤認識,一個是對心理疾病過分地害怕和恐懼。另一個是認為心理疾病“可恥”,讓人厭惡。正是這兩種認識會使心理疾病越來越嚴重。因此,要治愈心理疾病,必須克服這兩種錯誤的心理。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心理疾病和障礙要正確對待,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心理疾病和障礙要正確對待
心理疾病是可以治好的,不必害怕和恐懼。盡管造成心理疾病的原因比較復雜,療程比較長,效果比較緩慢,但治療心理疾病比治療生理疾病也有有利的方面。如心理疾病通常不容易危害人們的生命,而且大部分都可以不用吃藥、不用打針就能治好。得了心理疾病,只要善于了解自己,增強治愈的信心,懂得一些有關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識,掌握和運用一些有效的心理治療方法和技術,那么遲早會治好的。
要相信心理疾病是可以預防的。心理疾病主要是由于在生活當中,一些不良的適應成了習慣所造成的,而先天遺傳的心理疾病則非常少。因此,當我們掌握了足夠的有關心理健康的基礎知識和方法后,完全可以預防心理疾病的發生,增進心理健康。
要認識到每個人都有可能患心理疾病。任何人在一定的時間和地點等條件下,都可能會有某種程度的失常的表現,可能得心理疾病,只是在某些行為偏差上,有程度不同的分別罷了。況且所謂“失!,還有健康與不健康的不同。因此,任何人都不必為自己“幸免”心理疾病而慶幸。
患有心理疾病并不可恥,不能歧視或鄙視心理疾病患者。心理正常的人,對心理失常的人不應譏笑、諷刺、厭惡、疏遠。否則,心理失常的人就會形成自卑、諱疾忌醫,怕人家說他有病的心態,不愿向別人傾訴他們心中的積郁、煩惱、苦悶,而且對別人戒備、懷疑、恐懼,這就會使病態加重。每個心理健康的人除了要保持心理健康,防止發生心理疾病以外,還有義務幫助已經心理失常的人,使他們早日恢復健康。
在日常生活中,如按照下列的方法去做就可以防治心理疾病與心理障礙。
遇到不稱心的事,要心胸開闊,豁達大度,遇事冷靜,從而保持愉快、開朗、平穩的心境。
積極參加文娛、體育活動,培養多種業余愛好,豐富生活情趣,用各種辦法轉移注意力,從發怒的人或事上轉到高興的事物上去,松弛緊張的精神,使情緒得到穩定。
擴大社會交往,結識良師益友,這樣可以通過朋友的啟發、忠告、勸說和幫助,使情緒變穩,減輕心理沖突。這是積極的消除心理障礙的方法。
學會自我調整情緒的方法。遇到挫折和精神刺激,要盡量控制自己的情緒,當怒氣涌向心頭時,要默念“生氣是自我懲罰,煩惱是和自己過不去”的警言,或聽聽音樂,作深呼吸等轉移注意力,求得情緒上的緩沖。
心理疾病與精神病的區別
心理障礙幾乎是人人都可能遇到,如失戀、落榜、人際關系沖突造成的情緒波動、失調,一段時間內不良心境造成的興趣減退、生活規律紊亂甚至行為異常、性格偏離等等,這些由于現實問題所引起的情緒障礙,成為心理障礙。像這些問題大多數人往往自我調節或求助父母、親朋、老師等幫助來調節,假如通過這些調節方法仍無效果時,就需要找心理咨詢醫生尋求幫助。
此外,心理咨詢也適用于神經癥,包括強迫癥、焦慮癥、恐怖癥、疑病癥、神經衰弱以及人格問題等,還適用于心理生理障礙(即心身疾。、神經系統器質性疾病引起的心理障礙、兒童情緒障礙、學習障礙、各種智力發育異常等。
精神病指的是大腦機能活動發生率亂,導致認識、情感、行為和意志等精神活動不同程度障礙的疾病的總稱。致病因素有多方面:先天遺傳、個性特征及體質因素、器質因素、社會性環境因素等。許多精神病人有妄想、幻覺、錯覺、情感障礙、哭笑無常、自言自語、行為怪異、意志減退,絕大多數病人缺乏自知力,不承認自己有病,不主動尋求醫生的幫助。
常見的精神病有:精神分裂癥、躁狂抑郁性精神病、更年期精神病、偏執性精神病及各種器質性病變伴發的精神病等。患者及家屬應和精神科醫生積極配合,及早到醫院治療。
還有不少人總愛用嘲笑的口吻說別人:“你有神經病”。其實,神經病是指中樞神經系統和周圍神經的器質性病變,這些病變往往有明顯疼痛、麻木、感覺喪失、癱瘓等癥狀或/和神經系統定位的體征,并可以通過醫療儀器如腦CT、MRI等找到病變的位置。
常見的神經系統疾病有:腦炎、腦膜炎、腦囊蟲癥、腦出血、腦梗塞、癲癇、腦腫瘤、重癥肌無力等。患者應去神經內科或神經外科尋求診治。
心理疾病主要誘因
一、超負荷的工作壓力
很多都市白領被高強度的工作壓力所困,長期處于高度緊張的狀態下,且常常得不到及時的調理,久而久之便會產生焦慮不安、精神抑郁等癥狀,重則誘發心理障礙或精神疾病。
二、感情與家庭的變故
失戀無疑是很痛苦的情感體驗,失戀的一方會因對感情的難以割舍而痛苦不已,失落感會加重心理失衡的程度,有些人因此產生心理障礙甚至是不理性的過激行為,給對方和自己造成難以彌補的傷害。
另外,對于離婚后的受損方,尤其是女性,往往經受不住家庭解體的打擊,造成心理傷害。一項相關調查表明,目前我國離婚人群中,感到心理壓力過重的約占70%,這一群體非常需要心理支持與幫助。
三、對網絡的依賴心理
網絡新生代幾大病癥適當上網是有益的,但每天以大量時間上網,或上一些不健康的網站,極可能誘發心理疾病。如長期上網聊天、游戲、網戀,極可能使上網者因長期處于虛擬狀態而影響其正常的認知、情感和心理定位,嚴重者甚至會發生人格分裂。
四、生活貧困加重心理壓力
這一群體主要是下崗職工和高校的貧困生。一些下崗職工觀念一時難以轉換,對家政、建筑等工作不屑一顧,因而形成“高不成、低不就”的尷尬局面。心理壓力與生活壓力的雙重作用極易導致心理疾患,甚至造成家庭破裂。
而對于邁入高等學府的有些貧困生而言,一方面是經濟狀況的窘迫,一方面是虛榮心的作祟,這種現實會加劇矛盾心理,使這些貧困生心理疾患的概率增高。
五、急功近利的心理傾向 升官、買房后易得抑郁癥
有些人對事業的追求有急功近利的傾向,他們往往經不起失敗的打擊。由于他們對成功的期望很高,且不想耗費太多的力氣,總想以小博大,希望事半功倍?涩F實又往往不因人的主觀意愿而改變,當然就容易失望、失落。也有些人因急于求成而拚命工作,不斷自我加壓,總是苛求自己,結果常常因心有余而力不足導致失敗,并誘發抑郁癥、自閉癥等心理障礙。
六、學習任務過于繁重 高考不如意不知如何調整心態
學生天天面對著讀不完的書和看不完的復習資料,面對著父母老師的殷切期盼,深感不堪重負。目前無論是小學生、中學生還是大學生,患有各種不同程度心理疾病者不在少數?荚噳毫λl的心理癥狀主要有:反應遲鈍、焦躁不安、學習恐懼、抑郁及厭學心理。
七、過分溺愛獨生子女
少男少女的七種不健康心理在溺愛中長大的孩子,除了養成任性、自私等不良習性之外,還常常表現為性格孤僻、耐挫力差、社交恐懼甚至有暴力傾向。家長的溺愛會造成孩子的心理病灶,這種潛在危機就像定時炸彈,引爆后的殺傷力是巨大的。
八、投資受損后無法承受
人們的投資意識不斷增強,但當長期的投入沒有得到期望的回報或資本嚴重虧損時,難免造成人們心理失衡。強烈的挫敗感、情緒的劇烈波動、巨額資金的流失,極可能摧垮一個人的心理防線,有的人甚至因此而輕生。
九、難以適應社會發展
現代社會飛速發展、瞬息萬變,有些人卻因種種原因而難以適應。這種不適應包括很多方面:對社會的不公平現象看不慣,又因自己無力改變現狀而郁悶、煩躁;對單位里的分配不均看不慣,為自己的報酬偏低而憤憤不平;因信仰的蒼白而產生失落感、無歸屬感;因個人技能與現代化的差距而焦急、無奈等等。上述這些可導致人們產生“心病”。
十、老年人缺乏精神關愛
我國絕大部分老年人的物質生活基本得以滿足,但他們的精神生活和心理需求卻未必盡如人意。老人晚年失愛已成為不容忽視的問題,這是引發老年人心理問題的重要誘因。
十一、冤枉得不到糾正致使心理扭曲,犯有錯誤被追責、處分或因刑事犯罪入獄,導致心理承受能力減弱。
【心理疾病和障礙要正確對待】相關文章:
心理疾。鹤晕乙庾R障礙08-17
心理疾。簞搨詰ふ系K06-17
心理疾病治療之反應性精神障礙05-30
解析心理疾病的現狀和群體06-30
正確對待和指導兒童畫畫的方法09-08
做成功的女性創業者要跨越哪些障礙11-25
企業管理溝通的障礙和克服方法11-21
性格和情緒上的偏激是一種心理疾病04-12
心理疾病介紹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