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讓你不容易快樂的思維模式
思維形式是指思維借以實現的形式。在生活中那些讓你不容易快樂的思維模式又有什么呢?
1. 自我挫敗式(self-defeated)談話
盡管我是個寫字并生產各種內容的人,很長一段時間來,卻總是存有對“露臉”的恐懼,比如在各種作品署上自己的真實姓名(很遺憾仍然沒有克服,今天這篇也是如此)。經常在寫完一篇別人看來還不錯的文章后,不敢自己回頭通讀一遍,看的時候還會想:怎么寫得這么差?
到后來,抑郁情緒使我的寫作能力持續受損,我真的寫得越來越差,甚至寫不出來了。
阿倫·貝克認為,消極的認知過程是抑郁的根源,是由自我挫敗式的思維方式造成的。自我挫敗的思維,是指個體消極否認自己的能力和著手做某事成功的可能性,在此假設前提下,個體或是干脆放棄行動努力,或是行動時畏首畏尾,致使行動不盡如人意或徹底失敗,而這又反過來強化了他的自我假設。
這對于不快樂的人們是一種常見的思維方式,他們總覺得自己是失敗者,因而產生社交退縮,甚至會反問自己的朋友,我這么失敗,為什么還要和我交朋友?
自認失敗的人,喜歡和自己進行挫敗式的談話,傳遞消極信息,從而更加導致自信心和表現力銳減、潛能降低。
常見的自我挫敗式談話有如下幾種:
“我做不到… …”
“我還不夠優秀… …”
“我沒有信心… …”
“我不具備… …”
“我會失敗的… …”
習慣性同自己進行自我挫敗式談話,就像是交到了一個時刻都在貶低你的朋友,你認為這樣的人是真正的朋友嗎?
2. 消極假設
心理學中有一個著名的假設:一個裝有一半水的杯子,你會覺得它是半空的,還是半滿的?對方的答案能夠在某種程度上反映出樂觀還是悲觀——“你希望它是什么樣,它就是什么樣”。
在不快樂的人們看來,杯子往往是半空的。當帶有抑郁情緒的人觀察一種形勢、與他人活動或互動時,常常做出的是消極的假設和預期。
不快樂的人會不自覺地將交通擁堵、下雨天或買單都自動歸為消極的經歷。而實際上,交通、天氣或付賬本身既無消極也無積極可言,是你根據具體情境,選擇性地賦予了它們消極或積極的意義。
在同樣的情況下,你可以試著這樣想:交通擁堵正好給了你聽輕音樂或專注于呼吸的機會;下雨天恰好可以窩在家里喝杯熱咖啡,讀讀書;買單恰好讓你有機會實踐“先為自己投資”的財富積累策略。
對這些事件的評價,取決于你考慮問題的方式。
3. 與他人進行消極比較
我們總會忍不住與那些有魅力、有作為或社交網絡粉絲更多的人進行比較,這是人之常情;然而,如果你發現自己特別希望擁有別人所擁有的東西,感到嫉妒,覺得自己處處都不如別人,就構成了消極的社會比較。
有抑郁情緒的人,往往都是自我評價過低、喜歡貶低自己的。其中,貶低自己最簡單也是最常見的方式,就是同他人進行不恰當的比較。
研究發現,習慣性進行消極的社會比較,會給人們帶來更大的壓力、焦慮和沮喪,并且做出自暴自棄的選擇。
4. 消極地沉湎于過去
抑郁的人們喜歡沉湎于過去的記憶里,對于未來則毫無期待。
對此,需要記住的是:應當從過去吸取經驗教訓,但不是沉溺于過去無法自拔;我們改變不了已經發生的事,但可以改變和影響將要發生的.事。有時,你邁出了第一步,就會明白你的過去已經成為歷史,現在掌握主動權的是你自己。
如歌德曾經說過的:“沒有什么比今天更有價值。”
5. 對難纏的人,感到喪氣和自卑
大多數人在生活中都會遇上一些難纏的人——喜怒無常的領導、較真的客戶,都會給生活和工作帶來多多少少的困擾。區別則在于你看待他們及與這些人交往的方式。
面對這些人時,有抑郁情緒的人們往往會將他們視為作惡者,自己是受害者,從而感到非常喪氣,自信心降低。這樣的態度雖然看起來合乎情理,實際上卻是一種被動的反應——是在自我弱化。
無論對方是自戀狂、消極攻擊者、操縱狂、恐嚇者,你都可以運用技巧和策略來應對。但首先,改變的關鍵是從消極被動變為積極主動。
6. 指責別人
自我評價低的人既容易指責自己,又喜歡讓別人為自己的不幸買單。一些人認為自己不快樂或者不成功的人,總能把原因歸結到別人身上:父母能力不足、人際關系消極、社會和經濟實力缺乏優勢、身體狀況欠佳……
自己不快樂卻去責怪他人,無疑也是將自己看成了受害者。成為受害者好像擁有一些虛幻的優勢,因為通過相互指責,可以為生活中的不滿找理由,從而有借口擺脫那些必要的工作。
然而,你指責的對象往往并不知道,或者毫不在乎你的真實感受,所以,實際上傷害的是你自己。長期習慣性的指責會帶來永久的痛苦、悔恨和無力感。如梭羅《瓦爾登湖》中的一句話——“The mass of men lead lives of quiet desperation”——寂靜的絕望,在抑郁的核心,也許就是這樣一種寂靜的絕望感。
7. 難以原諒自己
每個人都會犯錯,回首過去時,總會有讓你后悔的決定,給自己或他人造成傷害的時候。樂觀的人們會放下包袱前行,抑郁的人們則總是因為犯下的錯、造成的傷害、錯失的機遇而責怪自己,認為自己是一個“壞人”或者“有瑕疵的人”,陷入深深的自我厭棄之中。
在這些時刻,你需要的是與自己和解——既然已經意識到了,就有機會避免重蹈覆轍,從而對自己及他人帶來積極的影響。錯誤只是一些個別的、特殊的時刻,并不能代表你自己本身。
8. 害怕失敗和犯錯
抑郁癥的高發人群往往是完美主義者,或者至少在某些方面是完美主義者,他們懼怕失敗和犯錯,總覺得某些方面不夠優秀,因而給自己施加了過多的壓力。
盡管高標準要求自己可以帶來動力,就像適度的焦慮是有益的;但是過于期待完美卻會帶走生活的樂趣,也會使得自己的潛能得不到最大程度的發揮。
許多研究表明,完美主義和不快樂之間有著必然聯系。事實是,盡管我們常常很努力,但也不可能時時事事做到完美——這時,完美主義者就開始焦慮了。
如果都沒有正視真實的自己,何談喜歡自己呢?
【那些讓你不容易快樂的思維模式】相關文章:
讓努力高效的思維模式10-24
測你的思維模式如何?08-31
讓你遠離創業路上那些坑07-09
讓你快樂的爆笑笑話07-28
讓面試官對你刮目相看的那些面試技巧06-05
那些攝影工作室不想讓你偷師的攝影技巧介紹11-29
常見的GMAT數學思維模式總結介紹07-13
新思維模式做SEO優化的技巧11-14
有一種賺錢思維讓你創業的成功率事倍功半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