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疾病:中國式家庭矛盾
家庭矛盾在中國經常會發生,那么中國式的家庭矛盾是怎么發生的呢?下面心理疾。褐袊郊彝ッ苁切【帪榇蠹規淼模M蠹矣兴鶈l。
在社交媒體和朋友圈中,常見關于家庭矛盾的吐槽和討論,問題主要集中在兩代人之間,比如:父母催婚,父母催生,父母和自己育兒理念方式不同,婆媳矛盾。可見現在的中青年一代,無論處于生活進程的哪個階段,對此苦惱的人都不在少數。
我對這個問題的感受、理解、思考和行動,在這些年經過了一個漫長曲折、不斷變化的過程。其中相當大一部分和我自己的經歷有關。
1順從與控制
我的媽媽和很多媽媽一樣,對家庭和孩子付出很多。她控制欲強,也就是“管得多”。而我從小就是典型的乖乖女。起先的二十幾年,控制的媽媽和順從的女兒,我們的互補搭配表面上天衣無縫。來自家庭、學校和社會的教育都教導我們,父母養育子女不易,付出關愛、青春和心血,子女應該孝敬父母,聽父母的話,懷有感恩之心。我深以為然。
我的性格和母女關系對我的婚姻產生了影響。我和男友在一起幾年后,媽媽認為我們應該結婚,但我們之間感情存在問題,我對結婚感到不情愿甚至恐懼。遺憾卻又注定,我的軟弱和媽媽的強勢產生合力,我結婚了。
2獨立與沖突
婚后我和媽媽的關系發生了微妙的變化,她敏感的覺察到她不再是我最親密的人,我不再有問必答,開始有了自己的秘密。她向我表達了她對此的憤怒和傷心。
變化的原因有兩個方面:建立自己的家庭,在感情和空間上,都會導致我和媽媽的關系“退居二線”;再有,讀了多年心理學后,我才終于走到了這一步:將心理學中對父母和家庭的探討與自己的情況聯系起來。
心理學當中,與此有關的方向主要有兩個:心理咨詢和發展心理學。心理咨詢的某些取向,試圖在成長經歷與成年后的心理問題之間找到關聯,通過更好的理解自身的成長經歷,來改善當下的心理問題。不可避免的,父母往往牽涉其中,比如,自卑可能源于從小遭受父母的貶低,缺乏安全感可能是幼年的寄養經歷造成了被拋棄的感覺,退縮的性格可能與父母過度保護有關,等等。發展心理學的某些領域,通過實證研究的方式探索父母的教育養育方式、家庭環境對孩子心理發育的影響。比如一個經典的理論指出,權威型、獨裁型、縱容型三種教養方式,對孩子性格上的優缺點產生怎樣的影響。
這些放到今天看并無新意,但在十幾年前,這類知識遠未普及,這些解讀給我帶來一個全新的角度看待父母和家庭,比如,以往的教育,父母對子女的愛至高無上;而從另外的某些角度看,父母給孩子的傷害持續一生。我們的價值觀重點要求子女應如何孝敬父母,令父母欣慰滿意;而心理學研究側重于父母應如何盡責培育后代,令子女健康成長。
關于家庭模式,家庭治療中有一個觀點,即:穩固的家庭關系應以夫妻關系為第一位,親子關系居于其次的位置。這也是西方普遍的家庭模式。如果家庭中的各個關系序位顛倒,則家庭中的某些成員或某個關系容易出現問題。例如,如果男主人和母親關系非常親密,成為家庭中的核心關系,即使這對母子沒有感到任何不適,問題卻可能在夫妻關系中顯現,或以婆媳矛盾的表象呈現,也可能通過看似不相干的癥狀轉移到孩子身上。
但中國的家庭模式往往復雜得多,以往的大家庭模式,隨著當今社會變遷,雖然表面上大多轉化為小家庭的形式,但很多人心中仍保留著傳統的觀念,即與父母之間的感情和關系,并不能因結婚受到影響,否則會有一種不孝的愧疚感。所以,一個人成年前,與父母的親子關系最為重要;結婚,意味著又增加了一個重要關系:夫妻關系;生育,意味著再增加一個重要關系:與孩子的親子關系。隨著人生階段的進展,身上的重要關系一再“加碼”。如果要區分出誰是最重要的人,哪個關系是核心關系,很多人會覺得很難。
而反觀前文家庭治療提倡的家庭模式,對個體而言,自出生開始,與父母的關系最為重要和親密,在成長過程中,逐漸獲得獨立,成年后,最親密的關系轉化為夫妻關系并持續終生。這樣的家庭模式背后,是這樣的觀點:成年后與父母的分離,建立清晰的自我界限,是走向真正獨立的必經之路。直觀的體現之一就是,一個人能決定自己的事。
關于自我界限,我以前是缺乏概念的。有一次,我和老公外出旅行,媽媽為了治病方便在我們租住的房子里住了一段時間。我回來后發現,她把家里的物品位置重新整理了一遍!我立刻感到一股憋悶和不爽涌上心口,但我說不出哪里不對,難道媽媽身體不適還辛辛苦苦的幫我收拾家務,我還要向她表示不滿嗎?但是,后來的幾個月里,每當我找東西找不到,或者本來隨手取用的東西要經過好幾個騰挪步驟才能拿到,我就生氣。后來我才明白,這就是自我界限被侵犯的感覺。我逐漸意識到,在很多年里,我都活得像一只牽線木偶,我渴望獨立。
與此同時,我的婚姻也走到了盡頭。父母知道我要離婚后強烈反對,勃然大怒。而我的表現像個叛逆期遲來的孩子,幾十年里我一直在壓抑和逃避的憤怒情緒統統浮出水面,我們互相說了很多傷害對方的話,兩敗俱傷。我堅持我的決定,但隨后很快發現,事情并沒那么簡單,這緣于婚后媽媽認為我應該買房,可我們沒有那么多錢。盡管我表示不需要,她仍然轉給我一筆錢,我們用來買了房子,我的離婚也牽扯到父母的經濟利益。這時我不得不無力的承認,我其實并不獨立。一個人人格上的獨立,能否掌控自己的事,與經濟獨立和生活獨立密切相關。我把那筆錢還給父母以后,無論他們怎么堅持,我都堅決拒絕再用他們的錢。
離婚前后的這段時間,我和父母的關系很糟糕。他們最不能承受的是,辛苦養育大的女兒竟然對他們有頂撞,有憤怒,有怨恨,感覺受到極大傷害,斥責我缺乏感恩之心。我最不能承受的是,只是因為我沒有達到他們的期望,他們就對我那么不滿意。
3獨立型自我與互依型自我
有一次,媽媽在我的書架上發現了一本書《為何家會傷人》,這本書我當時并沒有讀過,書也是別人送的,我大概知道,書中主要從心理學的視角討論家庭對孩子的影響,當然很多是負面影響。她只看了一篇文章,就氣得看不下去了,找我理論,發現我的觀點果然和書中相似,從此她認定是心理學害了我,因為“外國的東西不能用在中國人身上”。
這個問題從那以后一直在我心中存疑,這一系列互相關聯的取向和觀念的確植根于西方社會、文化和價值觀,近些年來,這些觀年在我們這一代當中越來越普及,他們究竟適用于中國家庭嗎?就我的家庭來說,對我個人,我因此獲得自我的覺醒和獨立,這一步一旦邁出便不可能再回頭;對我的父母,他們感到失去了原來那個親密孝順的女兒;對我和父母之間的關系,表面的平靜被打破,波濤隨之而來。
的確,站在身為子女的立場,從某個角度看,似乎很容易得出一個結論:中國很多家庭中,上一代父母缺乏界限感,手伸得太長,侵犯了子女的個人界限,他們希望替子女決定婚事、生育、以及育兒方式,他們不愿意退出與子女的第一親密關系,造成了很多家庭矛盾,他們應當尊重成年子女的獨立性,應當放手讓子女做主自己的生活,這樣似乎這些矛盾都可迎刃而解。但是,事實上呢?家庭關系有它的特殊性,特殊在于,這個關系的另一方,是對你特別重要的人,并且,他們可能永遠無法認同這個觀點,也不容易改變,反而會因此受到傷害,這個傷害還可能再反彈到子女身上。
后來,我的思維方式更加開放,除了關注應該與否,優劣對錯,誰身上出了什么問題,我更關注父母所謂的“界限不清”來源于哪里,對家庭還產生了什么樣的影響。
這時,一個多年前接觸到的,看似和家庭問題無關的跨文化心理學視角,重新回到我的視線。這個框架下,西方文化是個體主義(individualism)文化,西方人的自我概念是獨立型(independent)自我;東方文化是集體主義(collectivism)文化,東方人的自我概念是互依型(interdependent)自我。還有研究提示,中國人的自我概念是包含母親的成分。這還得到了腦科學層面的證據:自我和母親,都激活了相同的腦區,而西方人只有“自我”能激活相應的腦區。由此看來,中國人與他人的關系,尤其是和家庭成員的關系,本來就是自我的一部分。
我有些明白了為什么上一代父母對子女付出很多,把子女的事當成自己的事,深度的參與其中,甚至代替子女做出決定,并且希望和子女保持親密感,因為在他們心里,自己和子女是如此緊密的交纏在一起,如果要和子女“劃清界限”,對他們來說可能就像割裂自己那么難受。而我們這一代人,成長過程伴隨著社會的開放和全球化進程,接受了很多西方的文化和價值觀,在思想上比上一代獨立,在與父母的關系中,期望擁有更多的自主。可以這么說,我們這一代,更像是走在從互依型自我過渡到獨立性自我的路上,當然每個人互依或是獨立的程度不同。從這個角度,現今的“中國式”家庭矛盾,是東西方互不相同的文化、自我概念、家庭觀在一個個中國小家庭中的碰撞和沖突。
并且,中國這種家庭成員緊密互依的關系,在當今的社會現狀下,帶給兩代人的不僅僅有矛盾,同時也有巨大的獲益。比如,對很多父母來說,“養兒”仍然是“防老”的最有效途徑,天倫之樂一定比孤獨終老幸福。再比如,對很多子女來說,如果沒有父母拿出一生積蓄,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時候才能買上房子;如果沒有父母幫忙帶娃,不管是夫妻一方辭職還是請育兒嫂,家庭經濟都可能受到很大影響甚至無力承擔。
當理解了這些以后,父母的“界限不清”在我看來不再是“問題”,只是我和他們“不同”。這句話現在寫下來如此簡單,但曾經很長時間里,我身陷其中,思維的局限、情緒的.漩渦令我無法客觀冷靜的看待這件事。
4情緒與認知
面對這種“不同”產生的矛盾,如何在保持獨立的同時減少對雙方的傷害?首先需要處理自己的情緒。
有一個階段,我對自己不滿意,我似乎知道,我身上的種種缺點和軟弱從何而來,與我父母之間的聯系是什么,我想改變自己,卻常常力不從心,身上好似被施了魔咒。另一方面,無論我怎樣想掙脫父母的控制,他們似乎仍然沒有把我看做一個具有獨立意志的人。比如,我再婚后,媽媽立刻勸我生孩子,生了以后又繼續勸我生二胎,后來她見我帶娃辛苦,又讓我不要生二胎,整個過程從沒有問過一句我的想法,好像我的想法感受在她心里根本不存在。伴隨著這種無助感,我對父母感到憤怒和怨恨,這令我感到不安和愧疚,我是否冷漠無情缺乏感恩之心?我是否應該盡力消除這類情緒?
后來,我慢慢明白,是因為我不夠自信,不接納自己的缺點,才把對自己的不滿意轉移到父母身上,似乎這樣就找到了替罪羊,就可以把自己的責任和壓力轉嫁出去。我如此在意父母是否將我看做一個獨立的人,是源于我內心仍不確信自己是否真的獨立,那個小孩仍然在期待通過父母的認可來宣告自己的獨立性。
我試著更接納自己,接納自己的不足,接納自己的任何情緒,不再和自己較勁。我也能更全面的看待自己,不僅關注問題,也能看到自己的優點和力量。如果說我的問題曾經和父母有關,那么我身上的優點和做出改變的力量是否也源于父母的饋贈?
有了女兒后,我有時候請媽媽幫我帶孩子。不出所料,我能看到媽媽身上的問題如何在育兒當中顯現,比如她的控制、她的反應過度,但超出我預期的是,我看到了更多她的優點如何在育兒當中顯現,比如她的耐心和細心、她的創意和熱情。我好像看到了她是如何照顧我長大,這種微妙的觸動不可言表。
經過這樣的過程,我對父母的憤怒盡管仍然存在,但比以往平息了很多,我也不再因此感到困擾。在我和父母的共同努力下,我們關系有所緩和。我想,子女和父母之間的感情,本是人之常情,無需拔高,也不必刻意罩上光環。越親密的感情,成分越復雜。愛和感激,一直都在;傷害、失望、憤怒,有時候也會自然發生,如果發生了,不妨坦誠對待。
面對家庭矛盾,我們的情緒、思維方式和言行,往往互相影響作用。對待負面情緒,越是想趕跑它壓制它,引發的破壞力可能反而越大。不管如何努力掩飾和隱藏,它仍會存在于一言一行中,在表情、語氣和措辭中顯現,對方一定感受得到。而試著與負面情緒共處,關照自己的內心,探索源頭,將對自己有新的發現。等到負面情緒漸漸平息,再去看這件事,會發現思維方式和認知理解變得更加客觀、開放,可以接受不同的觀察視角。比如,原來認為矛盾是由對方的問題造成,我們也可以理解為來自彼此間的不同。同時,新的理解角度,也會讓我們的情緒心態更加放松平和,更容易規范自己的言行,找到適合有效的溝通方式、相處方式。
【心理疾病:中國式家庭矛盾】相關文章:
調解婚姻家庭矛盾糾紛知識10-25
易引發兒童心理疾病的家庭教育誤區07-21
留守兒童的心理疾病07-16
心理疾病會有哪些癥狀10-14
關于兒童常見的心理疾病07-20
兒童留守易生心理疾病07-18
常見兒童心理疾病07-14
兒童的心理疾病及其判斷07-14
兒童的心理疾病有哪些07-02
兒童最常見的心理疾病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