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成孩子呼吁父母多陪陪自己
陪伴是最好的家庭教育,但在現今,越來越多父母忙于工作而忽略對孩子的陪伴。7成孩子呼吁父母多陪陪自己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新的學期你有什么愿望?"2月13日是中小學校開學的第一天,記者在市橋一些學校隨機采訪,超過七成的學生呼吁:希望爸爸媽媽多陪陪我!
在男生雷同學眼中,爸爸是最好的伙伴,可是他很少有時間陪自己。小家伙告訴記者,爸爸是警察,下班回家后喜歡上網;媽媽愛逛街,沒人陪伴他,只好看電視。"其實,爸爸陪我打球比動畫片的吸引力更大。"小雷說:"今年我希望爸爸媽媽帶我去旅游。"
比起男生,女生對爸爸媽媽多了一份理解,但她們也希望父母能早點回家。在讀三年級的小萌告訴記者,媽媽工作比較忙,爸爸也很"能干",自己開了公司,還考上了某大學的研究生,經常看書看得很晚才回家。在小姑娘心底,她期望爸爸媽媽能多抽空陪自己逛大夫山。"學習上經常遇到難題,我希望得到爸爸媽媽的幫助。"小綺說,爸爸媽媽每天早出晚歸,每天回家時自己已經睡著。放學后也只有爺爺奶奶陪伴自己,遇到學習上的苦惱,爺爺奶奶束手無策,自己只好第二天請教老師。三年級的小雨也告訴記者,希望爸爸媽媽不要在外面工作得太晚,早點回來輔導我學習,這樣我才能把學習慢慢搞上去,我一個人寫完作業,晚上睡覺的時候總會不安……
學校老師告訴記者,有些家長雖然每天都陪著孩子,但是孩子并未感覺到他們的存在,因為他們將孩子送給了"題海"和培訓班。有去家訪的老師發現,孩子寫作業和看書時,部分家長卻在一旁玩電腦,并未與孩子有交流,他們更多地像一個"監工"。老師們普遍反映,小學生家長每天陪伴孩子的時間,主要是放學后到晚上的一點時間,如果這個時間缺少心靈和感情交流的陪伴,孩子難以感受到愛。
在繁忙的大都市,父母為了生計,大部分的時間都用在工作上,很少有人能抽出足夠的時間經常陪伴孩子,導致孩子普遍心理孤單和渴望父母陪伴。
有專家提醒父母,家長再忙也應該滿足孩子的心愿,多關愛孩子,彌補平時工作忙與孩子溝通少的遺憾。
學校老師表示"物質再豐富也滿足不了孩子心靈的需求",建議家長少逛逛街,多帶孩子出去走走;少上上網,多陪孩子聊聊天,會更讓孩子感到更幸福。
延伸閱讀:
陪孩子到底陪什么?
孩子很快會長大
現在不陪伴,機會越來越少了
俗話說,陪伴是最好的家庭教育。的確如此。只有陪伴,才可能讓孩子感受到濃濃的親情。
孩子年齡越小,就越離不開父母。一些家長,因生活所迫或者工作繁忙顧不上與孩子親近,或把孩子托付給保姆,或將年幼的孩子送到寄宿制學校。不否認有些保姆很有責任心,在養育方面也很有經驗,但最細心的保姆,其給孩子的親情也不可能與父母相比。
我的一位老鄉蔡笑晚,在生活跌入低谷時,把自己的名字改成“笑晚”,下決心把孩子教育成才,結果培養了5位博士1位碩士,被稱為“人才魔術師”。蔡先生非?粗睾⒆拥挠H情。他曾說,“那些只在周末晚上親一下孩子額頭的父親是失職,更是失敗!”
我孩子出生時,蔡笑晚先生的育子事跡也激勵著我把家庭教育作為最重要的事業。孩子小時,工作中免不了會有應酬。我的原則,可去可不去的堅決不去,非去不可的盡量早回家。期間,曾多次有領導推薦我去政府部門工作,都回絕了額,相比職務升遷,我更看重親情。
很多時候,我都為自己贏得了時間。在家時,基本上不接家里座機,凡有手機來電都接。常有朋友打我手機邀我外出應酬,或說某某領導在場,碰到這些很難回絕的事,我常說“不好意思,正好到溫州市區去了”。溫州離家有30多公里,當時還沒有高速公路,坐車要一個多小時,人家也就不會勉強;亟^多了,約我的人也就慢慢少了,F在回想,我很欣慰能有較多的時間陪伴兩個孩子。
正如魯迅所說,時間就如海綿里的水,只要去擠總會是有的。我把家庭教育作為最重要的事,也就為我贏得了太多太多的陪伴時間。
陪孩子到底陪什么?
親子旅游、親子閱讀、親子運動等
陪伴孩子,相對好做的有親子旅游、親子閱讀、親子運動。
《爸爸去哪兒》電視播放后,父親帶孩子外出旅游的多了起來,這是好事。外出旅游,不僅能增長知識,對孩子的能力、情商、習慣、性格諸方面都會有意想不到的好處。我孩子小時,我曾三次帶孩子去上海過年,每一次都收獲不菲。當然,旅游畢竟花時間花財力。實際上,家長抽空陪孩子在家門口轉轉,對家庭教育的意義而言,與外出旅游也是相當的。
抽空與孩子一起看看書,則是低成本的陪伴方法。閱讀,不只是學知識。家長與孩子一起閱讀,既為孩子樹立好學的形象,也會與孩子多了些共同語言。
愛好運動,不只是鍛煉身體,更會促進人的陽光性格形成。運動對孩子而言,基本上屬于天性。家長與孩子一起運動,幾乎沒有孩子不喜歡的'。
如果有充裕的時間可以陪伴孩子,則可以在參與孩子的游戲、引導孩子探究、與孩子平等對話等方面有更多的作為。
孩子倆幼兒期,我常參與孩子的游戲。比如,做“狼與羊”的游戲:父子各手持玩具狼與玩具羊賽跑,“羊”被“狼”抓住了,“狼”說“如果你們誰能解決我的難題,我就放了羊”,于是,背古詩、做數學題、解決生活中的難題就成為一種情境性的學習。這種快樂的學習本身就是玩。“狼”還會說“誰能鍛煉身體 20 分鐘,我就放了羊”,或“誰能畫一張畫,我就放了羊”,或“誰能把客廳的地板擦干凈,我就放了羊”,兩個孩子同樣都搶著做。
小學低段的陪伴,與孩子一起探究是很合適的。孩子總是對未知世界充滿好奇,上學后往往更喜歡探究。探究是個綜合的學習過程,孩子往往異想天開又期望過高,結果常常會力不從心而半途而廢。如果家長能做孩子探究的幫手,更能激發孩子研究的熱情。兩個孩子小時做研究碰到一些困難時,常常會叫我幫忙。我很樂意給他們“打打下手”,捉一些蟑螂、蒼蠅之類。
孩子倆9歲開始,我引導孩子看報紙。先讀《溫州都市報》《溫州晚報》,后來讀《環球時報》。兩個孩子自由讀報紙,了解社會的陽光面,也會讓他們了解陰暗面,通過父子間對話進行價值觀引領。讀報紙后,父子間就有了更多的討論話題。這種陪伴,已經變成心靈碰撞、溝通的過程。
孩子倆的青春期開始,我的陪伴主要就是平等對話。與孩子聊聊,只要孩子喜歡的話題,我們都可以聊。孩子倆成人后,我曾問他們“爸爸的家庭教育對你們最大的影響是什么”,孩子倆把“平等對話”作為最重要的三點經驗之一。
如何讓孩子喜歡家長陪伴?
盡可能多地尊重孩子
家長有時間陪伴孩子自然是好事,問題是,常有家長并不受孩子喜歡。也有些家長,時時事事控制著孩子,這樣的陪伴,還有可能產生消極的影響。
那么,怎么讓孩子更喜歡家長陪伴?這里有個教育的學問,那就是遵循尊重與要求相結合的基本準則。
每個孩子都有人格的特質,不同時期、不同情境,人的心理也會不一樣。教育的基本規律是,盡可能多地尊重孩子,又盡可能恰當地要求孩子。如果缺乏應有的尊重,孩子與家長在情感上會產生距離。
尊重孩子,就要多讓孩子做主。孩子的事應該讓他們學會自己做主,這既是基本權利,也是做人的責任。比如家長參與孩子的游戲,聽從孩子的指揮是關鍵,如果希望主導游戲進程,或者呵斥孩子的“不當”指揮,那么孩子就不喜歡與大人玩了。
自主,可以從給予選擇權開始。如春天適宜帶孩子外出游玩,如直接帶孩子外出也無妨,而如果家長能問:“天氣這么好,許多小朋友都到外邊玩,你去不去?”孩子說“去”,就是選擇。如果說“不去”,也是選擇,家長不宜強制,可以先給孩子講道理,再讓孩子選擇:“今天不去,那么是明天去還是后天去?”
尊重孩子,就要多賞識。孩子倆小時,我常給以賞識、期望。每當下班回家,孩子會向我匯報一天中發生的“大事”,有趣事,有感想,也有犯的錯誤。我的原則,不管孩子說什么,我幾乎都說好。孩子說了自己的錯誤,我也表揚知錯想改就是好孩子。孩子上學后,只要我有空,就會引導孩子講講學校里的事,或同伴關系,或學科學習,或校內見聞。我的方法就是不住地點頭,并適時提出期望。當我選擇以賞識期望為主的溝通方式時,孩子就喜歡對我講。
多賞識,并不是說縱容孩子的缺點。當孩子犯了錯誤時,肯定得提出教育的要求。但提出要求,并不意味著都要狠狠批評。孩子倆小時,每當犯了錯誤,我覺得這個錯誤非改不可時,我的方法是,把孩子叫到房間,關起門來討論、批評。批評前,我會聽聽孩子的意見。平等的表達,孩子更能口服心服。至于批評什么,我會保密。當孩子接受批評并決定改正時,我的批評結束,打開門時我就表揚了,“這孩子真不錯,這么上進,有點錯馬上就改”。
如此一來,孩子與我就很親近。孩子有什么事,也都會與我討論。有時我出差了,孩子倆有事都會等我回來再討論。我也樂在其中。陪伴孩子,也就成為我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現在回想,那段育兒的歷程,是非常幸福的美好時光。
【7成孩子呼吁父母多陪陪自己】相關文章:
父母怎么教孩子唱歌11-10
如何讓孩子自己畫畫09-27
父母給孩子的畢業寄語06-29
父母給予孩子的學習寄語09-16
父母給孩子中考激勵祝福05-07
父母給孩子的勵志名言02-08
教育孩子,爸爸多參與媽媽就會少些吼叫11-07
家長總挑錯容易導致孩子心理問題多08-05
你了解自己的孩子嗎?11-07
人生多磨難要為自己多鼓掌勵志文章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