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從心理解讀你為什么學不好外語?
據報載,全國中小學中共有學習不好的差生5000萬。我們當然堅決反對給學習不好的學生戴一頂"差生"的帽子,因為這樣做不僅不會使他們在學習上進步,而且還會對他們的心靈造成永久的傷害。
1、回避一種語言,以回避更多人
關于外語的重要性,有一則寓言式的幽默是這樣說的:幾只小老鼠外出覓食,碰到了一只貓,貓把它們]趕回洞里,而且還守在洞口不走。鼠媽媽知道了這件事,便走近洞口,學了幾聲狗叫,立即把貓嚇得落荒而逃。最后鼠媽媽對小老鼠們語重心長地說:"你們看到了吧,懂一門外語是多么重要啊"!相信小老鼠們有了如此深刻的教訓,一定會下功夫把狗的語言學到六級甚至八級的程度。
可以說所有的動物都有自己的語言。在個意義上,上面講的鼠學狗語的故事就不僅僅只是玩笑而已。相對于其他動物而言,人類的語言當然要復雜的多。據《圣經》說,人類之所以有多種不同的語言,是因為上帝害怕人類團結得太緊密,以至于有力量做出冒犯上帝的事情來。所以上帝使人類各操方言,以限制他們之間的交流。
我們大可不必相信這樣的說法是真實的,但是,語言是交流的工具,掌握多種語言的人可以更好地與人交流,這一點大約沒有人會提出疑問。深層心理學認為,如果沒有明顯的智力上的問題,學習某一樣技能有困難,可能是潛意識里不愿意學好的表現,不愿意學好又是因為想逃避由這一技能所導致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的改變。
從學外語這一個例子來說,學不好是因為不愿意學好,不愿意學好是因為不想跟更多的人更好地交流,不愿意交流是性格封閉的人的顯著特點。
當然,并不是所有外語不好的人在表面上給人的感覺是封閉的,但是如果他找心理醫(yī)生談一談,在醫(yī)生的幫助之下,他自己最后可能會驚訝地發(fā)現,原來在他開放的外表之下,隱藏著一顆封閉的和孤獨的心。正是這一顆孤獨的心在回避著由很好地掌握一門外語所可能面對的全新的交流體驗。
我們都有這樣的印象,那些性格外向的人,在"說"外語上比性格內向的人進步要大一些,這就是因為外向的人心理要開放一些。
八十年代初,那個時候在中國來的外國人還很少,我的一位性格很外向的同學,為了練習英語口語,專門在公園、街上找外國人說話。據他自己說,進步非?。先是克服了跟陌生人交流的心理障礙,然后是把說外語有點不好意思的感覺拋在了腦后,最后注意力就全部集中到如何把音發(fā)準、把單詞的順序擺對上面了。
所以我們可以說,學好外語的第一步,應該是克服心理上的障礙。風靡全國的李陽瘋狂英語,大部分的工作就是集中在這一點上。
2、學好外語就是忘了本,這個解釋荒謬嗎?
我的一位朋友,一位女性心理治療師,她在專業(yè)上非常優(yōu)秀,但英語不太好。所以每次在外國專家那里做個人督導時,都要找一個翻譯,這當然不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了。
所謂做個人督導,就是心理治療師自己作為"病人",在另一位治療師那里接受"治療"。這是每一個心理治療師都必須接受的專業(yè)訓練的一部分。在這位朋友的個人督導中,翻譯是一個巨大的存在,要翻譯意味著她的外語不好,學不好或者不愿意學某種東西可能是某種心理問題造成的,所以督導需要借助翻譯本身就是一個可以大談特談的內容,或者說是獲得好的督導效果的一個突破口。
在很多次的督導之后,她的老師就她學外語的障礙給出了一個解釋:你的父親是知名的中文教授,你沒有花足夠多的時間學外語,或者說你花了很多的時間但卻沒有學好,是不是因為你下意識地認為,把外語學得太好是對你的父親的攻擊?經過若干次討論之后,她慢慢地接受了這一解釋。再后來,她的外語水平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升了上來。
對于不是從事心理治療專業(yè)的人來說,這樣的解釋肯定會顯得有一些荒謬。也許另外一個例子可以幫助我們理解。
一位在縣城長大的咨客對我說,他在武漢市生活了近二十年,卻沒有學會說武漢話,也不愿意說普通話,不管在哪里都是一口的家鄉(xiāng)話。我問是什么原因,他自己分析說,肯定不是智力原因,因為他拿工科博士學位也沒覺得怎么吃力;他覺得可能是因為,在他們家鄉(xiāng),人們會自覺或者不自覺地認為,一個從這個縣城出去的人如果說省城里的話或者普通話,就是忘本,就是"崇洋媚外",就是看不起父老鄉(xiāng)親。
可能是內心深處比較認同這些看法,所以變成了學習另外一種方言的障礙。他在學英語上,讀、寫甚至聽問題都不是太大,但卻總是開不了口。
我自己本來是學英語的,卻要到德國去留學。去以前學了四個月的德語,幾乎跟沒學差不多。德語是一種十分難學的語言,有一種說法,說學好英語要三個月,法語要三年,德語要三百年。話雖然夸張一點,但也確實道出了德語難學的實情。
去了德國以后的感覺是,德國人說的簡直就不是德語。特別是聽與專業(yè)有關的討論,簡直一句話都聽不懂。一次在跟一位教授交談之后,他把我著實地夸獎了一番。他說,他非常佩服我的勇氣,德語那么差竟然敢到德國來。夸獎得讓我啼笑皆非。
也許是為了不再得到這樣的"夸獎",我開始拼命地學,每天學七個小時以上,致使十年沒有加深的眼鏡的度數,在半年時間里加深了整整一百度。學的效果不太好評價,反正后來給一個到德國訪問的市長級別的代表團當了二十幾天的德語翻譯,好像還沒有因為我的翻譯的問題而影響到中德關系。
所以后來很多人問我如何學好一門外語,我都會說,最笨和最聰明的辦法都是:把時間堆上去;智力平平如我者都能半年基本過關,更何況象你這樣聰明的?
3、你和外語的關系好嗎?
還有一個與外語學習相關的例子。
據報載,全國中小學中共有學習不好的差生5000萬。我們當然堅決反對給學習不好的學生戴一頂"差生"的帽子,因為這樣做不僅不會使他們在學習上進步,而且還會對他們的心靈造成永久的傷害。
但是,很多學生學習困難卻是不爭的事實?梢钥隙ǖ卣f,他們中的絕大部分都不是因為智力上的問題導致的學習成績不好,而是因為非智力方面的因素,比如心理壓力過大、人際關系中的沖突、老師不正確的教育方法,等等。這與成年后在外語學習上的困難有極為相似的心理基礎。
簡單地說,就是你學什么東西學得好不好,關鍵在于你跟這個東西的關系怎樣,或者說你喜不喜歡它。你越是喜歡它,你就可能學得越好。一位足球明星在回答怎樣才能踢好足球時是這樣說的:抱著足球睡覺。他表達的是他對足球的喜愛程度。如果一個人跟英語的"關系"好到可以抱著它"睡覺"的程度,想不學好可能都不那么容易了。
很多人給自己外語不好所找的理由是,"我沒有語言天賦。"這顯然只是一個借口。要把英語學到讓英國人和美國人都感到自卑的程度,當然是要有些語言天賦才行。
比如北大教授趙元任先生這樣的語言天才,他能用一個星期時間學會任何一門中文方言,說得操那一門方言的人把他當成老鄉(xiāng);他從未去過德國法蘭克福,但能夠把當地的德語方言說得完美無缺,以至于法蘭克福人以為他是在那里出生長大的。如此天賦,對一般人而言,當然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了。
但是,只是一般地掌握讀說聽寫,比如讀讀通俗小報、談談潛顯的哲學問題、聽聽重要新聞、寫寫公文情書,或者考過英語六級,卻并不需要什么了不得的天賦。你只要掌握了三千個母語的詞匯,你就已經具有掌握三千個外語詞匯的"天賦"了;只要你不是啞巴,流利地說一門外語的天賦也就早已具備了。
4、有一種人格經不起震蕩
深層心理學還認為,語言和我們最深的心理結構是一樣的。通過語言,我們能夠最好地了解一個人到底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比如一個在學習外語上有困難的人,除了我們上面提到的,他可能是一個相對封閉的人之外,我們還可以猜測,他可能還是一個有自戀傾向的人。自戀就是愛自己,愛自己的一切,不管它是好還是壞。成語"敝帚自珍"就很好地反映了有自戀傾向的人的心理狀態(tài):掃帚雖然破一點,但因為是我自己的,所以我要格外珍惜它。
換在學外語上,就可能是:我說的是世界上說的人最多的語言,我沒有必要學其它語言;外語不好是我整個人的一部分,學好了就是改變了我自己,而我不愿意改變我自己,因為我是最好的。這些想法我們在大多數情形下不一定能意識到,它隱藏在我們的內心深處,不動聲色卻發(fā)生著巨大的作用。
學習任何一門技能,并且把它學好,其意義絕不僅僅局限于掌握了一門技藝而已。這門技藝帶給我們的全新的生活體驗,已經導致了我們整個人格的震蕩。它既是我們因為改變和超越了自己而產生的有益的結果,也是我們醞釀下一次改變的巨大推動力。我們就這樣在成長的道路上行進著,一路上會有很多的艱辛,但卻有更多的成功的喜悅。
【從心理解讀你為什么學不好外語?】相關文章:
兒童學外語問題之我見的論文05-24
你的孩子應該學外語論文11-17
白領學外語的三大痛處07-30
為什么學插花09-07
為什么孩子去心理咨詢后反而變得不好了?01-02
教寶寶學外語的方法有哪些11-25
適合學公共外語看的小短文05-25
為什么咖啡會不好喝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