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盤心理測試個案解讀
沙盤游戲是一種新穎的心理咨詢與治療方法。咨詢者任意拿取各種小玩具在沙盤里做出一幅沙畫,心理輔導老師結合咨詢者創造的“沙盤世界”,和他交流,解讀他有意識和無意識下的心理,給他提供方向性的幫助。下面帶來沙盤心理測試個案解讀,一起去看看吧!
沙盤案例分析:
一個寧夏的夜晚,一個小姑娘獨自一人泛舟在小湖中,周圍是郁郁蔥蔥的熱帶雨林,耳邊回蕩著蟬和青蛙共同編制的交響曲,各種花香撲鼻而來,魚兒在水中嬉戲……
如上就是沙盤體驗者對她所做的名為荷塘月色的沙盤的講述。在來訪者的初始沙盤中,她做出了一個湖,在湖的左邊有一個小島,小島上有一個小亭子和一座通往岸邊的小橋,湖中有魚、有荷花、有青蛙、還有一個泛舟的小女孩,而在岸邊就是一些蔥蔥郁郁的灌木叢,里面還放了一些像蟬一類的小昆蟲。
如此一個像畫一般的沙盤,其中到底隱藏著一些什么,從哪開始切入主題?在沙盤游戲當中咨詢師與來訪者一同體驗主題和分析主題是最關鍵的。瑞·米雪爾曾把沙盤游戲的主題歸為兩大類,一類是受傷的主題,另一類就是治愈的主題。其中受傷主題主要是在沙盤中表現為混亂、空洞、威脅、受傷、懸擱、限制等,而治愈的主題主要表現為能量,活力,誕生等。
這樣的一個沙盤,看上去確實很美,可就在這美景當中卻表現出了一個明顯的不協調。在湖中的小島與周圍的環境看上去很不和諧,湖里有各種各樣的生物,顯得活力十足,岸邊有肥沃的土地和高大廣闊的灌木叢。而湖中的小島卻只有很小的面積,看上去顯得土地和貧瘠,缺乏活力,這與周圍的環境形成了一個強烈的反差對比。這種不和諧正是這個沙盤中所呈現的受傷主題,如下就是對這個不協調的受傷主題進行的體驗。
如此小的一個湖中島卻承載了一個內容豐富的湖,從某種程度上表現出來訪者有多焦慮和矛盾。這樣的一個受傷主題可以從兩方面來體驗。
一方面從自身的角度來體驗。來訪者是一個涉世未深的女大學生,由于是獨生子女所以從小都嬌生慣養,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任何事情都是父母包辦好,沒有受過什么波折,依賴性非常的強。當自己獨自開始進入社會面對社會的時候就變得比較的卻懦、迷茫,一方面認為自己很優秀,而另一方面卻害怕競爭,不敢面對事實,所以產生了一種矛盾的心理從而出現了焦慮。在她所做的沙盤當中,岸邊的景色和湖里的那些生命都代表著來訪者內心的一種希望和向往,她希望自己是充滿能量和活力的,希望自己的生活豐富多彩,希望自己生活富足安定等等;而湖中的那個小孤島卻代表了她實際的情況,在貧瘠的土地上僅有一個小亭子,說明她在面對困難時并沒有自己想象的那樣堅強,而是不知所措,想逃避,表現出了來訪者卻懦的人格,所以她在小島和岸邊搭建了一座小橋,希望可以通過這樣的一種連接來實現她想象中的自我與現實生活中那個自我的整合,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來達到最終的一種自我實現。
另一方面可以從家庭關系中體驗。在體驗過程當中,來訪者表示她的父母是她生活的主要動力和支柱,在生活當中不管遇到怎樣的困難和摧折,只要有父母的支持,自己就會堅強起來,從而面對并解決困難。在來訪者的沙盤中我們可以看到,湖中小小的島,代表了她自己,而周圍的環境就代表了來訪者的父母。在困難面前,來訪者顯的微不足道,顯得力量非常的弱小,無法獨自抵御外界的侵襲。而父母就成為了岸邊廣博的灌木和湖中的生命力,擁有強大的能量和活力,能抵御一切艱難困苦。所以來訪者在島和岸之間架起了一座橋,這就是她與父母之間的一種紐帶關系,在遇到困難的時候她習慣用這樣的一種紐帶來獲得父母親的能量來抵御侵襲。從某種角度上說此來訪者還沒有脫離“分離期”,就像還沒出生的胎兒,在母親腹中通過一條臍帶與母體相連以獲得能量。而對于一個剛進入社會的人來說,這樣一種生活方式與現實產生著一系列的矛盾沖突,在現實當中她面臨著“出生分離恐懼”,還不能獨自完全融入到生活當中。
在本次的沙盤分析體驗當中根據來訪者所表現出來的受傷主題當中體驗到來訪者就像生存在玻璃屋中一樣,外面的世界是美麗的,是危險的,是刺激的,而她卻在自己內心的玻璃屋中感覺外面的世界,在玻璃屋里安全的溫暖的過著與外界似隔離又未隔離的生活。
沙盤游戲帶給我們微妙的體驗,在潛移默化當中自己潛意識的東西通過受傷主題表現出來,從而給我們帶來治愈的方向。在對來訪者的受傷主題進行了體驗之后,作為咨詢師的我們應該如何幫助來訪者治愈呢?
首先應該讓來訪者發現自己的受傷主題,要引導來訪者發現自己沙盤中的不和諧,讓她對這種主題進行體驗。
其次就是與來訪者交流,在交流當中一方面咨詢師對沙盤中的受傷主題進行一些必要的解釋,另一方面來訪者結合自身的問題和經歷結合咨詢師的解釋對自己的問題進行深入的體驗。
對于本案例的來訪者,她的問題主要是在進入社會的初期沒有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對自己的能力不肯定,沒有完全的獨立。咨詢師應給予充分的鼓勵和支持,通過澄清技術讓來訪者自己認清自己的位置,自己給自己一個準確的定位,通過一些訓練增強她的'自信心,讓她慢慢的獨立起來。
人的內心有對世界對人類對自己的三個基本假定,假定世界是美好的、值得我們珍惜的,人類是友善的、愿意分享的、互助與親近的,自己是可愛的、有價值的,那么內心就比較平和,情緒就樂觀,對己對人的要求就比較寬松,也愿意體驗不同的生活,欣賞不同的文化。作為咨詢師,應該讓來訪者認識到這一點并使其發自內心的認同,那么她才有勇氣走出那個沒有危險與生機的玻璃物,有能力面對玻璃屋外花花世界的各種機遇與挑站!
“沙盤游戲治療”(Sandplay Therapy),是瑞士榮格心理分析師多拉·卡爾夫(Dora Kalff)建立的心理治療方法。她在榮格分析心理學(Analytical Psychology)與中國文化的基礎上,改造與發展了洛溫斐爾德(Margaret Lowenfeld)的“世界技術”(World Technique),正式命名了“沙盤游戲治療”。
拓展閱讀:
沙盤游戲
兒童的天性愛玩,在兒童心理治療的過程中,如果能充滿結合兒童愛玩的特點,對治愈兒童的各種心理問題是很有幫助的。其中,沙盤游戲在兒童心理治療中有著非常不錯的效果。
沙盤游戲是心理咨詢和心理治療技術之一,是一種非言語治療技術性,是游戲治療,特別適合兒童的特點。因為兒童不像大人可以把心理壓抑用豐富的語言表達出來。兒童的心理障礙都表現在行為上,但較之其它游戲不同的是,沙盤游戲是一種深度治療,從孩子內心世界的無意識深處得到整合,從而改變行為。
游戲是兒童的天性,也是兒童主要的活動形式和探索世界的橋梁,因此,沙盤游戲很容易被兒童接受,如孩子小,只告訴他玩一個很有趣的游戲即可。不需要太多的指導,兒童就能夠很快地進入游戲過程之中,兒童的投入和合作程度也是任何其它形式的治療無法達到的。
沙盤游戲特別適合語言能力還未充分發展的兒童或語言能力有障礙的兒童。該療法最初主要用來治療受虐待兒童、自閉癥兒童、情感障礙兒童、恐懼與焦慮兒童、學習困難兒童等。目前,此法不再局限于兒童,也廣泛用于成人心理治療中。
沙盤游戲對兒童人格形成的影響
童年期經歷對人格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這些經歷主要和早期嬰兒與母親的依戀關系狀況以及兒童早期的探索行為受到阻斷的程度有關。在沙盤游戲過程中,心理咨詢師在咨詢室中營造的自由與保護的空間,使兒童可以非常自由地表達自我、宣泄不良情緒,以及在深層修通受到創傷的早期人格結構。
沙盤游戲的本質在于喚醒個體的潛意識及軀體感覺,碰撞出某種最本源的心理內容。
沙盤游戲應用
心理教育
沙盤游戲開始逐步走進學校,并被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所運用。沙盤游戲的工作原則并非單純以來訪兒童的心理癥狀為工作目標,而更注重其內在心理的充實與發展,在兒童的健康成長方面,如培養自信與人格、發展想象力和創造力等都發揮著積極的作用,因此特別符合心理教育的基本主張,為學校心理教育開辟了一條新的途徑。根據國內外一些實證研究,沙盤游戲尤其對于學校中存在焦慮、注意力集中困難、言語溝通困難以及適應困難等問題的兒童有良好效果。陳順森等通過一系列干預實驗考察了沙盤游戲對緩解中學生考試焦慮的效果并將其與放松訓練的效果進行了比較,結果表明沙盤游戲與放松訓練一樣能夠有效地干預初中生的考試焦慮情緒,且干預效果的保持性優于放松訓練。臺灣的林明清把沙盤游戲用于1例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的兒童的治療,經過16次的治療,發現此兒童的注意力不集中、多動和沖動等問題都有了明顯改進。櫻井素子等對一所澳大利亞的重度語言障礙兒童學校全體學生進行沙盤游戲的嘗試,發現沙盤游戲對改善這些兒童的言語溝通及人際交往能力有著良好效果。Van Dyk等通過對幼兒園兒童一系列的沙盤游戲干預發現沙盤游戲是一種積極肯定的方式幫助適應障礙兒童緩解不良情緒及緩和內心沖突。兒童大部分難以用語言表述和宣泄自己的心理焦慮、壓力與無助,這些壓力和不良情緒使兒童表現為各種情緒、行為或適應等問題,這些問題雖沒有達到心理障礙性疾病的診斷標準,但卻對學生的身心健康和人格發展產生很大影響。沙盤游戲恰恰為這些兒童提供了有效表達和釋放情緒的途徑,通過玩沙子、玩具模型,他們不僅可以通過自由宣泄消極情緒讓身心得到放松,而且可以通過沙盤重構自己的意識或無意識認知,激活自身具有的健康與治愈因素,從而獲得心性的修養和人格的健全發展。
診斷
沙盤游戲不僅可以用于多種心理疾病的治療,在其發展過程中,沙盤游戲治療師和研究者們還看到了其作為一種臨床診斷工具的潛力。維也納大學兒童發育研究者Buhler把沙盤作為診斷和研究工具,在沙盤游戲發展的歷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她把自己的技術命名為“世界測驗”,并將其標準化。她以兒童為研究對象做了一系列實證研究。結果顯示:“世界測驗”作為一種診斷技術可以用來區分“正常人”和“病人”。她還發現,這種技術有助于診斷情感障礙或智力障礙。隨后,有學者等在“世界測驗”的基礎上,研究對象轉向成人。他們將自己的這項診斷技術命名為“小世界測驗”,研究證明了病人與正常人存在著差異。教育心理學家Bowyer首次把世界技法用于兒童的臨床指導并使此研究方法更加標準化,她制定了用于分析沙盤作品的5個評分標準(沙盤中所使用的區域、攻擊性主題、對沙盤的控制、沙的運用和沙盤作品的內容),并且發展了分析正常和異常組沙盤作品的常模。除了區分正常與非正常之外,Bowyer還指出了年齡和智力因素對沙盤的影響。國內的沙盤研究者申荷永、蔡寶鴻等以初始沙盤為研究對象,選取65個小學生測試,分為行為問題兒童和正常兒童兩組。然后把他們按照研究者在理論和臨床經驗基礎上總結出來的初始沙盤主題特征編碼表進行編碼分析并計分,最后用logistic回歸分析找出了對行為問題兒童具有診斷意義的沙盤主題特征。他們認為初始沙盤具有特殊和重要的診斷意義,不僅反映來訪者的問題,也提供治愈的希望、線索和方向。張日異等對大學生孤獨人群沙盤作品特征進行了研究,結果表明這些沙盤作品有著共同的特征,他們發現沙盤作品不僅反映人的心理狀態,而且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人的心理特質。由此可見,沙盤游戲具有一定的診斷能力和價值,對發現和診斷來訪者的問題有著積極作用。
細心呵護健康成長。
【沙盤心理測試個案解讀】相關文章:
心理測試沙盤游戲解析09-10
做心理測試的沙盤09-08
關于職場女性心理健康個案解讀09-07
沙盤作品的解讀方法08-10
心理沙盤游戲技術08-29
心理沙盤怎么用11-12
學生心理健康個案解析09-14
心理測試心理測試有什么好處09-07
心理健康教育個案總結-職場資訊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