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小學四年級語文說課稿范文匯編6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用到說課稿來輔助教學,寫說課稿能有效幫助我們總結和提升講課技巧。那么應當如何寫說課稿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四年級語文說課稿6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學四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1
我執教的是日本作家新美南吉的作品,這篇童話以樸實的語言表達了鳥兒對樹的真摯情誼,在教學中我力圖是自己的教學目標更簡明,內容更簡約,環節更明晰,方法更樸實。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品味關鍵詞語,體會人物心理。
課文沒有多少華麗的詞藻,但平實的語言耐人尋味。在教學中,我主要抓住了了課文開頭部分的“天天唱”“天天聽”“一定”等詞語,體會鳥兒與樹之間的深情厚誼,抓住文中鳥兒四處尋找的四個問句,體會朋友之間的真誠牽掛,抓住結束部分鳥兒的兩次看,體會鳥兒對朋友的懷念之情。
二、創設情境,感悟真情。
童話講究意境美,如果在教學的時候能夠再現童話的意境美,有助于學生身臨其境的體會內容,從而達到情感上的共鳴。為此我創設了三個情景,一是鳥兒與樹朝夕相處的情景,二是鳥兒四處尋找樹的情景,三是鳥兒為燈火唱歌的情景。在這三個情境中,我主要引導學生以多元朗讀的方式,來突破重難點。努力做到以讀促悟,悟后再讀,讀悟結合,從而達到師與生,生與生,生與文本之間的對話。
三、充分想象,激活創造思維。
沒有想象就沒有童話,就沒有創造。為了讓學生在學習的同時學會想象,激活創造思維,我主要抓住文中的三個空白點,鼓勵學生去想象,一是鳥兒與樹在一起早夕相處的情景,二是鳥兒尋找樹的心路歷程,三是鳥兒給燈火唱歌是的心理。學生走進鳥兒的世界,便能感同身受,從而完成文本的補充和再創造。
四、多元理解,彰顯個性。
一篇,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在教學中,我注重個人的生活經驗和能力差別所產生的個性化的理解,結合學生的掌握情況進行適當歸屬。本節課,我著重于讓學生體會誠信與友誼。
這四點只是我設計本課的一個理想,然而達成的效果卻不怎么理想,比如學生的想象思維還沒能打開,朗讀的質量還相當不好,理解的多元化沒有呈現等。
小學四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2
一、說教材
《蟋蟀的住宅》是19世紀法國著名昆蟲學家法布爾的一篇觀察筆記。他懷著對蟋蟀的喜愛之情,向我們真實地介紹了自己觀察到的蟋蟀住宅的特點,以及蟋蟀建筑住宅的才能,贊揚了蟋蟀不辭辛苦和不肯隨遇而安的精神。作者采用了擬人的手法,把蟋蟀比作人,想象非常豐富,語言十分風趣,使學生產生極大的閱讀興趣。從課文的字里行間,我們能感受到作者是通過長期深入的觀察才發現了這一昆蟲世界中不為人知的秘密。
觀察是思維的觸角,是把握事物特征、了解事物與事物之間聯系的主要手段。從小培養孩子們觀察的興趣,養成留心周圍事物的好習慣,將使他們終生受益。第二單元圍繞“觀察與發現”這一專題,選編的課文形式多樣,內容豐富,都是為了學習作者認真觀察事物的方法,激發學生觀察周圍事物的興趣,體會作者是怎樣運用富有情趣的語言來表達的。本篇課文也不例外。同時,它也為第五單元觀察小動物的生活習性等方面埋下伏筆。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語文教學大綱的要求以及本課的特點,本節課應達到如下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住宅、隱蔽、隨遇而安”等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掌握課文的主要內容,讀懂蟋蟀的“住宅”是怎樣建成的。體會作者擬人的習作方法。
3.學習蟋蟀那種不辭辛苦和不肯隨遇而安的精神,激發觀察自然界的興趣。
三、說教學重難點
根據以上分析,我的教學重點是了解蟋蟀的住宅是怎樣建成的,通過重點句段體會蟋蟀吃苦耐勞、不肯隨遇而安的精神;教學難點是體會蟋蟀吃苦耐勞、不肯隨遇而安的精神。
四、說教法學法
長期以來一直關注教師如何教,而忽視了學生如何學,在這節課中將關注學生的學法,用學生的“學”決定教師的“教”。從而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在學生自主閱讀的基礎上受到熏陶感染,再把學生的感悟與老師、同學交流。
在此設計理念的指導下我準備采用以下教法:情趣教學法、多媒體直觀法、以讀促悟法。學生主要采用以下學法:自主質疑法、合作解疑法、自讀自悟法。
五、教學流程
如何轉換學生角色,改變學習方式,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我想讓學生轉換角色,把自己當作蟋蟀,介紹自己的家和修建家的經過。因此我設計了以下教學流程:
(一)聯系生活、激趣導入
新課標指出,應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跨學科的學習和現代化科技手段的運用,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初步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語文實踐能力。上課前,學生在以前已經學過口語交際介紹自己的家,學生會非常自豪,能踴躍地說。再加上課前對蟋蟀的已知了解,學生已經知道蟋蟀的歌聲動聽,對蟋蟀的可愛、有趣早已銘記在心。這樣二者結合起來,能很好地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實現舊知遷移,為學生轉換角色,改變學習方式作準備,也為學生發展口語作準備。
這樣讓學生把自己的家和早已熟悉的蟋蟀的住宅聯系起來,自然而然地導入課題。
(二)研讀課文、自主感悟
在導入課文后,我設計讓學生研讀課文,自主感悟。請學生快速讀課文,理解課文主要內容,學生能很快體會出文章主要內容:蟋蟀住宅的特點和修建經過。這個環節落實本期教材訓練重點:提高學生閱讀速度,達到閱讀有一定的速度,能體會文章主要內容。
(三)自主學習、合作交流
1.小組學習、組內交流
這個環節根據學生感興趣的問題,把學生分成幾個學習小組,分別學習、研究蟋蟀住宅有什么特點和怎樣修建住宅的。每個學生要先認真讀書,體會自己感興趣的問題:蟋蟀的住宅有什么特點或怎樣修建住宅的,想想如果你就是一只可愛蟋蟀,你會怎樣向大家介紹你的家或你修建住宅的經過;把你感興趣的句子勾畫下來反復讀一讀,把你的理解寫在句子旁邊或本子上,如果還有不懂的句子或以在旁邊標上問號;并且估計一下,其它小組的同學有可能向你們提出什么問題,該怎么解答。學生在自讀自悟幾分鐘后再在小組討論交流,共同質疑,共同推測一下其他組同學會提的問題,一起解答別人提出的'問題。這樣先讓學生自讀自悟,再在小組討論交流,就真正達到人人動口讀書,用心體驗,實現人人自主學習,而不讓小組合作學習成為個別優秀學生的一言堂,從而提高小組合作、探究學習的效率。達到設計理念中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能力。
2.全班交流、答記者問
學生把自己轉換成蟋蟀這個角色,匯報介紹“我的家”即蟋蟀的住宅有什么特點時,就有可能根據自己在讀中的感悟,用朗讀勾畫批注法,邊朗讀邊結合自己的體會介紹,也有可能會根據課文內容繪制示意圖介紹。在聽完介紹后,其它小組的同學可扮演小記者向這組同學質疑,進行答小記者問。這樣促使學生自讀自悟時更認真,在本小組交流討論時更合作、更投入。在學生自主解疑仍有困難時教師適時點撥,達到調動學生積極性,共同參與,自主質疑、自主解疑或合作解疑的效果。實現設計理念中關注學生的學法,用學生的“學”決定教師的“教”。
由于通篇采用擬人手法敘述,學生在閱讀中會產生渾厚的興趣,在匯報蟋蟀住宅經過時,學生除了邊朗讀邊談體會,還很可能會自然而然轉換成蟋蟀的角色,配上動作介紹修建住宅的經過。在轉換角色的同時,學生一方面對課文自讀自悟,自主學習讀懂了課文,另一方面在情感上對蟋蟀產生認同,自然就體驗到蟋蟀不肯隨遇而安、吃苦耐勞的精神,這樣就既突破了教學難點,又實現了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與態度三維一體這一設計理念。
(四)拓展延伸、情感升華
通過以上環節的學習交流,已經激發了學生對蟋蟀的喜愛和贊揚之情,就進入拓展延伸、情感升華這一環節。讓學生把自己收集到的動物住宅和它們修建住宅的圖片、文字資料或關于作者的相關資料,在學習小組內交流,再把此時此刻想對蟋蟀或其它動物想說的話寫下來,鼓勵學生用我筆寫我心,暢所欲言。然后推薦代表在全班交流。這樣讓學生有準備地說一段話,實現讀、寫、說結合。
(五)小結作業,收束課堂
最后是本節課的小結作業環節,教師對本堂課的學習進行小結,一方面總結收獲,另一方面鼓勵學習積極性,為日后的學習做好鋪墊。
六、說板書設計
板書是一節課的精華。因此我的板書簡單明了,課文的內容也的到了精彩的展示。
小學四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3
《“掃一室”與“掃天下”》是根據《后漢書·陳蕃傳》的第一節內容改編的。故事的內容耐人尋味,蘊涵著深刻的哲理。主要講了東漢時代,一起學陳蕃志存高遠,喜好讀書,但生活很懶散,連自己的書房也很少收拾打掃。他父親的朋友告誡他:連一件小小的屋子都不掃,是掃不了天下的。這個故事還警示人們: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溪,無以成江河;成就大事,往往從每一件小事做起;只有勤于“掃一室”,才能 “掃天下”。其中“領悟‘掃一室’與‘掃天下’ 的特別含義,搞清楚兩者之間的必然聯系,明白心存大志必須從小事做起,連一間小小屋子都不掃,是掃不了天下的哲理。感受大與小之間的辯證關系”是本課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圍繞這個教學的重、難點,我主要設計了以下幾個教學環節:
一、談話導入,讀題質疑,激發興趣
談論生活當中的大事與小事,目的在于拉近學生與文本之間的距離。此外《“掃一室”與“掃天下”》這個課題本身就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因此開課伊始,讓學生理解課題意思以后,然后圍繞課題提出自己最感興趣的或最想搞明白的問題。學生可能會提出以下兩個方面的問題:“掃一室”與“掃天下”有什么關系,為什么把他們并排放在一起? “掃一室”與“掃天下”有什么特別的含義?而這正是我們課堂要重點解決的問題,教師可隨機板寫下來,以此來組織下一步的教學,進一步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體現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理念。
二、初讀課文,了解故事內容
1.安排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讀準生字、新詞,讀通句子。
(了解學生掌握讀音的情況,并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如為眾多個多音字的讀音,需要糾正讀音并鞏固加強。)
2.指名學生朗讀課文,用自己的話復述故事的大體內容。
(了解學生對故事內容的掌握情況,以便把握學生的認知水平,進一步展開下面的教學。)
三、精讀課文,感悟故事內容
(一)研讀3、4自然段,探討陳蕃的思想根源
1.請同學們再讀讀課文,想一想陳蕃是一個怎樣的人。
2.小組合作、交流,議一議陳蕃這個人。
3.全班交流。(這時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從陳蕃的做法和想法兩個方面,即結合課文的3、4自然段,有理有據、有條有理地談論、評說。在學生認識的基礎上順勢幫助學生總結、歸納,實現認識上的升華。)
學生談到第三段的內容時,可要求學生劃出描寫陳蕃書房情景的句子,結合句子談感受。教師要利用好這個句子對學生進行發散思維的訓練。從生活態度、生活習慣等方面談不屑于做小事帶給人是不爽甚至是厭煩的感覺。依次來訓練學生透過事物現象看本質,提高評判事物的能力。[
學生談到第四段的內容時,可指導學生先劃出陳蕃對打掃房間不以為然的三個詞語:滿不在乎、理直氣壯、很有些得意,讓學生結合陳藩的話談談他是怎樣想的?
他認為要想成就一番大事業就不能把精力、心思浪費在無謂的小事上,做小事的人是成就不了大事業的。順勢解決了“掃一室”與“掃天下”的特別含義。
(二)研讀描述薛勤的語句和段落(重點是第五自然段),理解“掃一室”與“掃天下”的關系
(學生把握了“掃一室”與“掃天下”的特別含義之后,在激發學生的思維,深入探討“掃一室”與“掃天下”的關系。
1.薛勤和陳蕃的想法一樣嗎?他是如何看待陳蕃的言行的?
(這個話題是學生愿意探究和表達的,教師關鍵要指導學生理解好第五自然段的兩組句子。)
第一組句子:此人年少而有大志!但連小事都不愿意做,怎么能做成大事呢?(這個句子表述了兩層意思:陳蕃從小就有大志,即志存高遠,但連打掃房間這樣的小事都不愿意做,又怎能做成大事,實現志向。)
第二組句子:年輕人,你連一間小小的屋子都不掃,又怎么去掃天下呢?(這是一個反問句。要注意引導學生用肯定的句式表達相同的意思。同時通過對比體會反問句表達的意思更強烈。)
2.幫助學生提煉認識
幫助學生逆推,要想成就一番大事業,實現高遠的志向,必須從小事做起。要知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溪,無以成江河”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三)研讀第六自然段,體驗陳蕃的內心活動
以第六自然段為過渡,創設問題情境:薛勤走后,陳蕃沉思起來,覺得他的話很有道理。如果你是陳蕃,你怎樣品味薛勤的話,你從中悟到了什么?
(讓學生進行換位思考,更易于學生走進人物的內心世界,激發學生思維的興奮點,更深入地去理解、感悟薛勤講的“一間小屋都不掃,又怎么去掃天下”其中蘊涵的深刻哲理。幫助學生初步感受大與小之間的辯證關系。)
四、分角色朗讀課文,深化認識
重點指導學生分角色朗讀課文的3、4、5自然段,深化對“掃一室”與“掃天下”之間的關系的認識。
五、課外拓展,搜集相關的名言或故事,擴充對“大與小”辯證關系的認識
六、小練筆
聯系自己的實際,寫一寫應該做好哪些小事,為將來做好大事打下基礎,做好準備。也是學生對自己收益的一個總結。
小學四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4
一、說教材
《中彩那天》是九年義務教育六年級小學語文第八冊第二組中的第一篇課文。這是一篇外國小故事,故事發生在二戰,一名汽車修理廠的技工——父親無意抽中了大獎,當“我”興奮地想上車與父親共享這幸福的時刻時,怯被父親趕了下來。父親“神情嚴肅”“我”悶悶不樂;回到家里,慈祥的母親向“我”揭開了其中的奧秘——“父親正面臨著一個道德難題”;最后,在沒有人知情的情況下,父親毅然的撥通電話,通知真正的獲獎者庫伯。這一動人的故事反映了一個普通工人的崇高的精神境界,它讓我們懂得;城信是人的精神財富,它比物質財富更為珍貴。這篇課文圖文并茂,真實感人,選編這篇課文的目的是通過課文的閱讀,讓學生從中懂得誠實守信比財富更為重要。同時,學習作者運用精彩的語言,抒發思想感情的方法。本文教學重點是體會故事中人物的感情變化,理解誠實守信的珍貴。難點是對“道德難題”著一意思的理解。根據四年級學生的認識水平,語文閱讀基本功訓練的重點本組課文訓練項目及教材的特點,我確定了這些教學目標:
1、認識6個生字,能正確讀寫“維持、財富、精湛``````等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在理解課文故事內容的同時,懂得誠實、講信用是人的精神財富,并能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說說體會。
4、體會敘事條理清楚,首尾照應的表達方式,能復述課文。
教材重點難點:
1、通過與文中的任務減刑對話,揣摩、品味任務的語言、行動及神態描寫等詞句,感受任務的思想品質,體會作者的表達方式。
2、理解“道德難題”的意思。
二、說教法和學法
培養學生良好的人文素質,語文素養以及合作探究精神,創新精神,是新課標的重要理念,為了實現著一目標,同時也為體現新課標準中知識與能力、情感與態度、過程與方法三個維設的統一,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構件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堂,教學時我采取引導法,以課題為切入點引導學生質疑,然后組織學生探究并體驗,最后結合減刑拓展延伸,從而體現教師的主導性和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語文課的開放和語文課與社會,與人生結合的特點。
三、說教材過程
我的課堂結構是:檢查預習(字詞)——質疑導向——探索體驗——學習升華——擴展延伸。
檢查預習情況,了解學生對本課生字新詞的掌握程度,為學習課文奠定基礎。
愛因斯坦說過:“問題的提出往往比解答問題更重要!彼裕险n開始,我就引導學生從課題入手質疑,提問,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這時,學生會提出:“中了什么彩?”,“誰中了彩?”“中彩者的心情會怎樣?”等。我針對學生提出的問題概括出:
中彩(奔馳牌汽車)——父親
確定好了文章的基本框架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這樣,就為理解和探究做好了鋪墊,使探究確定了方向。
接著,進入教學的第二階段——探究體驗。
探究定向后,我用信任而帶鼓勵性的語言引導學生反反復讀課文,學生的尋找答案的過程中難免有些片面,這時,我再讓學生由自主探究轉為合作探究。
學生通過讀課文自主探究、合作探究后了解到父親中彩后“精情嚴肅——面臨一個道德難題;最后在沒有人知情的情況下,父親毅然地撥通電話,通知真正的獲獎者庫伯,充分體現了父親——一個普通工人的崇高的精神世界:“一個人只要活得誠實,有信心,就等于有了一大筆財富!
新課改要求語文教學要加強學生進行朗讀訓練,不僅要從朗讀技巧上指導,而且要引導學生入情入境,表達出思想感情。本組課文教學時要“讓學生替心讀書,走進文本,充分感知故事內容,與文本中的人物進行對話,并通過揣摩,品味作者對人物語言,行動及外貌描寫等詞句,感受人物的思想品質,體會作者的表達方式。”所以,在學生的探究過程中,我及時引導學生進行朗讀體驗,比如:“只是,他神情嚴肅,看不出中彩帶給他的喜悅。”“我幾次興奮的想上車與父親共享這幸福的時刻,都被他趕下來!弊寣W生揣摩:為什么中彩后父親會不高興呢?“不要煩惱,你父親正面臨著一個道德難題。”“一個人只要活得誠實,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筆財富!弊寣W生從中感悟到母親對孩子的呵護、教導、疼愛,對父親言傳身教的形象肅然起敬。
學生體驗探究,我指導學生朗讀,讓學生的朗讀緊扣文章所要表現的“一個人只要活得誠實,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比財富”,最后,讓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說說體會,進入教學的第三個環節--拓展延伸。
新課標要求中年級學生能不拘形式地寫下見聞或感受,并引導學生觀察社會、觀察人生,為體現這一指導思想,突出語文教學讀寫結合的宗旨,我設計了這樣一道作業:
聯系實際,寫一則有關誠實、講信用的日記。
小學四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5
一、說教材
這篇課文是本冊第二組的第三篇精讀課文,起著承前啟后,化知為能的作用。本組課文的專題是以誠待人,要求學生走進文本,充分感知故事內容,與文本中的人物進行對話,并通過揣摩、品味作者對人物語言、行動及外貌描寫等詞句,感受人物的思想品質,體會作者的表達方式。
《尊嚴》主要講述了石油大王哈默在年輕的時候,在一次逃難中,盡管極度的疲憊和饑餓,但他仍堅持以勞動換取報酬,體現了個人的尊嚴,也贏得了別人的尊重與賞識,從而改變了自己的命運。故事以“尊嚴”為題,含義深刻,耐人尋味。一方面概括了哈默的品格,說明人是要有精神的,要自愛、自強、自尊;另一方面也反應了杰克遜尊重他人,看重人品的長者風范。在理解了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的基礎上理解、感受到高尚的情感——尊嚴。我認為編者把一篇文章選入教材應該有他的理由,應該能夠體現語文學科工具性與人文性相統一這一特點。《尊嚴》這篇課文思想上的價值在于通過閱讀懂得什么是尊嚴。在閱讀過程習得語言,體會如何把人物的形象寫具體的表達方式。
從學生角度出發,這是一件特別的小事,究竟在哪特別,學生并不能一下子想到尊嚴,尊嚴對于他們而言早已存在于生活、學習中,是一個抽象的概念。因此讓學生抓住人物的神態、動作、語言,體會哈默身處困境卻仍不放棄原則、放棄自尊的高尚人格也成為我這節課最大的關注點。
二、說教學目標以及重難點
根據以上教材分析,在結合學生實際我預設了以下三個學習目標:
1、知識目標:自主學習“捶、憊”等14個生字。理解并積累“疲憊不堪”及“骨瘦如柴”、“狼吞虎咽”等一些描繪人們苦難生活的詞語。
2、能力目標:抓住描寫哈默的外貌、神態、語言的句子體會人物內心的情感;理解并積累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情感目標:理解課文內容,通過哈默堅持勞動后再接受食物的事,讓學生懂得一個人必須有尊嚴,懂得尊嚴對做人的重要性。
以上三個學習目標的設定涵蓋了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個維度。
基于以上學習目標的設定,我認為理解杰克遜大叔的話“別看他現在什么也沒有,可他百分之百是個富翁,因為他有尊嚴!”是本文的中心所在,也是本文的教學重點和難點。
三、說教學方法
《語文課程標準》強調:閱讀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教學中我會將讀貫穿始終,引導學生在讀中感悟,讀中體驗。讓學生在閱讀中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從而培養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和信心,不斷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眾所周知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方法得當便能引起“一石激起千層浪”的效果。給予教學目標的制定和教學重難點的提出,在學法上我主要以“讀文章、品語段、悟內涵、寫感受”為重要關注點
因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所以本課的教學方法確定為朗讀法、閱讀討論法、課文分析法、情境創設法。教師在課堂上充當的是情境創設者、組織者和引領者,要以一個平等的身份參與學生讀、品、悟、寫的過程。
四、說教學流程
接下來我來說一說我的教學流程。
我的教學流程分為四個板塊展開:
第一板塊:談話導入
引用我國古代的一個小故事,讓學生初步感受尊嚴。
第二板塊:檢查預習,提出問題。
經過前一段時間的預習,學生以對課文的字詞以及基本內容有了初步的學習,這一板塊對學生進行檢查,還有把課文的朗讀情況進行檢查。提出自己不明白的問題,以便讓我們在這一節課進一步的學習。
第三板塊:學習課文,解決問題。
1、想一想年輕人作為逃難人群中的一員,他與其他人相同的地方是什么,最大的不同是什么,劃一劃描寫他外貌、動作和語言的語句。在旁邊批上你的感受。
2、討論討論:課文的題目為什么叫做“尊嚴”?從年輕人哈默和杰克遜大叔身上,我們學到了什么?
在外貌、動作和語言的描寫中,品味語言是重點。在充分閱讀,自主學習之后,我引導學生交流。重點理清哈默與杰克遜大叔之間對話的三個層次:1.請求通過勞動來換取食物;2.哈默表達了自己不勞動不能夠吃飯;3.堅決表示我要先勞動再吃飯。三個層次同時表現了杰克遜大叔的仁愛之心和哈默必須通過勞動得到食物的堅決態度。我采用重點細讀的方式來學習哈默的三段對話,深入體會哈默在以勞動來換取食物這個問題上他的情感和態度,感受他由真誠的請求到懇切,再到堅決的情感和態度,感受尊嚴,抓住“狼吞虎咽”等重點語句,反復讀加對比讀體會年輕人饑餓至極但依然堅持先勞動在吃飯,進而理解他講尊嚴之可貴。在此基礎之上指導學生感情朗讀,表達言中之情,抒發個人胸臆。
接著重點分析杰克遜與女兒的談話,體會尊嚴的可貴之處。杰克遜大叔的對話不長,但是這句話既是全文的重點,也是學生理解上的一個難點。在這里,我提倡學生個性化朗讀,個性化感悟與體會,相互交流,互相啟發,并理解“富翁”真正的含義,突破教學的重難點。杰克遜大叔的話“別看他現在什么也沒有,可他百分之百是個富翁,因為他有尊嚴”是本文中的重點,它含有豐富的哲理,說明一個人能夠自尊,必然會得到別人的尊重和信任,這為他以后創造財富并有大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第四板塊:總結課文,升華情感。
尊嚴是無價的,無論什么時候,我們都要維護自己的尊嚴,你
認為平時的學習和生活中,我們應該怎樣維護自己的尊嚴呢?請大家暢所欲言。
五、說板書設計:
逃難人
7. 尊嚴(哈默)
小學四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6
一、說教材
《我們的手》是北師大版四年級下冊第四單元《手》的主體課文,手是人類最神奇的一個器官,是勞動的工具,也是傳遞情感的橋梁, “手巧心靈、情同手足、……這么多詞語都在說明手的重要作用。最美好的時刻,是心貼心的時刻,最快樂的時刻,是手拉手的時刻。心手相連,會使整個世界變得更加美好。《我們的手》這首詩就是采用比喻的手法,把手分別比作電線、橋、船、小鳥等,借“手”這一意象表達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把幸福、友好、真誠、快樂等人性中美好的情感傳遞。詩文清新明朗,圖文并茂,各小節的結構相同,讀起來瑯瑯上口,有音韻美和構圖美。內容簡單但意境深遠,是一篇文質兼美的文章。
教學重點是:指導學生朗讀,把語言在頭腦中構造出生動的畫面和情節, 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是:仿寫練筆
二、說教法與學法
北師大版四年級下冊共選編了7篇現代詩歌,占到課文的1/4。如此大規模的選編詩歌,充分體現了新大綱對詩歌教學的關注。教學要求也明確指出“ 引導學生誦讀詩歌,有意識地在積累、感悟和運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賞品位和審美情趣 ”。如何在新課標下進行現代詩歌的教學,培養學生對詩歌理解、領悟、鑒賞、表達、想象、創造的能力?我們教研組在學校指導下把現代詩教學定為課題,進行系統化研究,通過課堂實踐,摸索出一些比較有效的做法,第一、注重現代詩歌的朗讀訓練,以讀促悟,以悟促讀。第二、捕捉詩歌中的意象,引導孩子們暢所欲言,欣賞意境。第三、從仿句練習入手,鼓勵學生創作出自己的詩作。今天借助這節課展示給大家,拋磚引玉,期待得到在座專家和同行的指正。
三、說教學流程
具體的課堂環節我就不再一一贅述了,抓幾個點談談吧。
一是激趣導入.課開始,我先帶著孩子們做手指游戲,激發興趣,引導暢談,感受手的廣大神通,在此基礎上,因勢利導地說:看看下面這首詩的作者還發現了手的哪些功能。
二是指導朗讀.詩歌的生命和靈魂就是情感,而最為直接地表達情感的形式就是潛心誦讀。特別是兒童詩歌教學中,更應重讀輕講。所以在詩文的學習中,我特別注重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聲音去誦讀,用自己的方式去歌吟,指導朗讀.可以說貫穿教學過程的始終,初讀,自由讀,批劃讀,欣賞讀,同桌互讀,同學賽讀,師生共讀,包括仿寫后的讀,邊讀邊感悟,理解后再入情入境地讀,充分調動學生的多種感觀積極體驗。在讀中進一步激發學生的情感,寓教于情的感受中。
三是體驗感受.欣賞詩歌同樣是想象的過程,把詩中的情感和自己的感覺,和現實的生活聯系起來,把自己放在詩歌的情境中體會的過程。在教學過程中,我依據學情適當點撥,激發孩子們的情感體驗,使他們的想象空間擴展開來。如第一節中,“我們的手在爸爸和媽媽之間,傳遞著光”,引導孩子們回味和爸爸媽媽在一起的溫馨幸福畫面。第四節“我們的手是小鳥,快樂地飛翔”引導孩子們想象小鳥在碧空飛翔的悠閑自在,感受熱愛生活的人們的快樂灑脫。在學完內容品讀環節,我走到孩子們身邊,和他們握手,假定不同情景,握住親人的手時,困難時,煩惱時,成功啦,握握手,從中感受到什么?彼此小手握在一起,又感受到什么?從課堂實效來看,這些引導對于激發學生有效的情思活動是產生了積極影響的。文章是一個“場”,我主要就是要引導學生走進這個“場”,全身心地沉迷于這個“場”,去體驗感受。
四是仿寫運用.新詩語言新穎、凝練,又不拘泥于通用的語法規范,在現代詩歌教學中,伴以仿句訓練,既能使學生充分感悟新詩語言的奧妙,又能提高其遣詞造句的能力,在拓展延伸中,我引導孩子們大膽想象:我們的手,除了是電線、橋、船、小鳥,還可以是哪些美好的事物?安排小組合作仿編詩歌,進一步抒發情感。把學生仿寫的句子整理在一起,又變成了一首熱情洋溢的組詩。最后帶著孩子們一遍遍學習傳遞手語“愛是我們共同的語言”,通過手把美好的情感在周圍撒播,在這互動旋律中結束了這堂課。
【有關小學四年級語文說課稿范文匯編6篇】相關文章:
有關小學四年級語文說課稿范文匯編六篇10-10
有關小學四年級語文說課稿范文匯編5篇10-08
有關小學四年級語文說課稿范文匯編九篇10-07
有關小學四年級語文說課稿范文匯編9篇10-06
有關小學四年級語文說課稿范文匯編十篇10-15
有關小學四年級語文說課稿范文匯編七篇10-14
有關人教版小學語文說課稿范文匯編7篇08-12
有關小學四年級語文說課稿范文合集9篇10-03
有關人教版小學語文說課稿范文匯編十篇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