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數學《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說課稿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說課稿,認真擬定說課稿,那么應當如何寫說課稿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數學《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說課稿,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數學《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說課稿 1
一、說教材
1、說課內容:
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學第十冊教科書第31~33頁的內容,完成“做一做”中的題目和練習七的第4~7題。
2、教學內容的地位和作用:
長方體和正方體是最基本的立體圖形,在認識了一些平面圖形的基礎上學習立體圖形,是學生認識上的一次飛躍。在第二冊的認識圖形中,雖然已經接觸到長方體和正方體,但那只是直觀形象的認識,要上升到理性認識還是有一定難度的。
本單元前幾課時已經基本上認識了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性質,學習了表面積的計算,掌握了體積的概念和常用的體積單位。這節課要學習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計算,認識體積公式的來源,掌握公式的意義和用法。
學習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計算,是學習體積單位進率的基礎,更是以后學習容積的基礎。因此,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計算必須掌握熟練。
學習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計算具有一定的實用價值,通過學生聯系實際的操作活動,學習一些測量計算知識,可以幫助學習在今后的生產和生活中,實際測量和計算一些物體的體積,解決一些實際問題。通過學習體積的計算,使學生進一步體會到知識來源于實踐、用于實踐的道理,學習一些研究問題的方法。并且對學習空間觀念的形成有著重要的意義。
3、教學目標的確定:
根據前面所述,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計算是今后繼續學習幾何知識的基礎,因此,本節課應當讓學習了解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公式的來源,理解它的意義,熟練地運用公式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要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學生受到一定的思想教育,樹立“實踐第一”的觀點,學習一些研究問題的方法,通過學習知識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逐步形成他們的空間觀念。
4、教材編排特點:
本節教材的編排可分兩部分,即長方體的體積計算和正方體的體積計算。
長方體體積計算的教學,采用直觀教學法。要求學生用若干個體積單位(1立方厘米)擺成一個長方體,通過這樣從整體到部分,從部分到整體的認識過程,讓學生認識到一個長方體可以看作若干個體積單位組成的。再啟發學生觀察思考長方體的體積與它的長、寬、高的關系,得出計算長方體體積的文字公式:長方體的體積=長×寬×高和字母公式:V=abh。最后是指導運用公式,解答例1。
正方體的體積計算是利用長方體體積計算的過渡得來的。通過讓學生復習正方體的長、寬、高都相等,都叫做棱長的知識,直接得出正方體的體積公式,同時講解a3表示的意義。最后指導運用,解答例2。本課知識結構的編排具有一定的科學性,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
5、教學重點、難點:
本節課的兩部分內容應當以第一部分為重點。長方體的體積計算中,重點是理解體積公式的意義并運用公式解決實際問題。難點是理解公式的意義。要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關鍵是通過反復操作,了解公式的來源,從感性認識出發,經過思維活動上升到理性認識。
二、教法和學法的選擇
教法和學法是一個統一的整體,教師的“教”應適應學生的“學”,而學生的學又離不開教師的指導。教學方法應當滲透在教學過程之中,要附合知識的科學性,還要適合學生的認識規律,才能使學生理解并掌握知識。
1、要有充分的直觀操作。
學生思維的特點一般的是從感性認識開始,然后形成表象,通過一系列的思維活動,上升到理性認識。本課的教學采用直觀操作法,是一個重要的環節。
2、啟發學生獨立思考。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只有引導學生獨立地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例如,在操作的基礎上,讓學生觀察、分組討論:每排個數、每層排數、層數是長方體的什么?長方體的長、寬、高與它的體積有什么關系,是總結公式、理解公式的重要途徑。
3、講練結合。
本節課教學內容分為兩部分,學完長方體的體積,做完例1,可以出一組練習題,讓學生熟練掌握長方體的體積公式。然后教學正方體的體積,做完例2以后再出示一組練習題,讓學生熟練掌握正方體的體積計算。最后對本節課的知識進行簡單的總結,再讓學生進行綜合練習。
4、充分運用知識的遷移規律,引導學生掌握新知識。
學習正方體的體積計算時,可以把長方體的體積計算方法直接遷移過來,讓學生獨立地得出正方體的體積公式。
三、教學程序設計
。ㄒ唬⿵团f引新,創設情境
任何新知識都是在原有知識系為依托,因此在復習中我設計的習題是為本課做好鋪墊。
1、什么叫體積,常用的體積單位有哪些?什么是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教師出示體積單位的模型)
完成此題,使學生進一步樹立空間觀念,為這一節課做好鋪墊。
2、有了體積單位,我們就可以計量一個物體的體積(投影出示)
、龠@個長方體你能算出它的體積是多少嗎?
、趯⑺谐衫忾L是1厘米的小正方體,數一數這個長方體是由多少個棱長1厘米的小正方體組成的,它的體積是多少立方厘米。(用投影出示)
小結:把長方體切成棱長1厘米的小長方體,可以數出它的體積。
。ǘ┘で橐,揭示課題。
一節課教學效果如何,與學生學習的心理狀態有關,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我聯系實際生活中經常遇到計算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問題,如果要生產電視機、電冰箱的包裝箱,必須知道電視機、電冰箱的體積。如果要計量一池水的體積,還能切開數嗎?“切開數”這種方法在實際生活中是行不通的。那么怎么辦?這就是今天這節課我們要學習的“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計算”。揭示課題,激勵學生上進好學,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他們積極主動,生動活潑地探究新知。
。ㄈ┎僮飨胂螅茖Ч。
1、小學生的思維特點是以形象思維為主,逐步向抽象思維過渡。根據這一特點,先利用直觀學具,引導學生進行直觀操作、思考,并且具體操作、思維和語言表達緊密地結合起來,然后逐步脫離操作直觀,利用表象逐步抽象化。具體的過程是:
師用投影出示長方體
。1)請同學們拿出棱長1厘米的小正方體擺出這個長方體,擺的時候思考,①每排擺了幾個?②每層擺了幾排?③擺了幾層?④一共擺了多少個?這個長方體的體積是多少?
。2)學生操作思考,教師出示表格
。3)學生口答結果,師依次板書在表格中。
(4)前面說過,有多少個體積單位,體積就是多少,所以可以用“體積”代替“總個數”(教師在“總個數”下板書“體積”)
。5)想一想,怎樣才能很快知道總個數?
2、教師出示長方體。
請同學們還用剛才的小正方體擺出這個長方體,擺的時候思考,每排擺幾個?每層擺了幾排?擺了幾層?一共擺了多少個?這個長方體的體積是多少?你是怎樣很快算出總個數?
3、通過以上兩次操作,想一想:
①每排個數,每層排數,層數與總個數間有什么關系,引導學生總結出:總個數=每排個數×每層排數×層數
、谌绻颗艛[6,每層擺4排,排5層,擺成的長方體含有多少個小正方體,它的體積就是多少。讓學生口答,通過學生動手操作,首先吸引學生,刺激感官,啟迪思維,提高興趣,也是引導學生由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的過程。
。ㄋ模┮罁幝桑瑲w納公式。
為了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中去,我引導學生觀察長方體,分組討論下面問題:
①每排個數,每層排數,層數是長方體的什么?(長、寬、高)
、谕ㄟ^上面的實驗,你發現長方體所含體積單位的個數與它的長、寬、高有什么關系?
學生各抒已見,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根據學生的回答,引導學生總結出:總個數=長×寬×高,長方體的體積=長×寬×高。
如果用“V”表示長方體的體積,用“a、b、h”分別表示長方體的長、寬、高。長方體的.體積計算公式用字母表示可以寫成V=abh。進一步讓學生默記公式,指名說一說求長方體的體積,必須要知道什么條件?通過引導學生得出長方體的體積公式。讓學生計算例1。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視,通過計算使學生正確熟練地掌握長方體的體積公式。最后把例1填完整。
。ㄎ澹├藐P系,類推公式
教學的成功與否從反饋信息中去判斷,通過練習及時反饋,進行矯正,有效的調控以改善學生的學習,優化教學過程,我設計了下表,要求學生口算長方體的體積。
長方體長(厘米)寬(厘米)高(厘米)體積(立方厘米)
、421
、432
、444
讓學生口答后,提問:3號長方體的長、寬、高有何特點?這種長方體又叫什么?它的體積怎樣計算?為什么這樣算?學生進行討論,交流,教師根據學生回答板書正方體的體積公式。
正方體體積=棱長×棱長×棱長
如果用V表示正方體的體積,用字母“a”表示棱長,求正方體的體積的公式應該是什么?V=a·a·a,也可以寫成a3讀作a的立方,表示三個a相乘,不要誤認為а與3相乘。寫“а3”時,3寫在a的右上角。要寫小些,所以正方體的體積公式一般寫成:
V=а3
這樣的教學是加強新舊知識的銜接,使學生感覺新知識不新,新知識不難,實現平穩過渡,使學生樹立學習新知識,解決新問題的信心,讓學生獨立完成例2,教師巡視,注意學生把“53”是否寫正確,解答后集體訂正。
(六)鞏固練習,運用公式。
練習是數學中教學鞏固新知,形成技能,發展思維,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有效手段,為了加強學生的理解,使學生能正確運用公式,我設計了多層次的練習:
1、通過讓學生完成教科書第33頁的“做一做”的第一題,先讓學生動作操作,這樣有助于學生理解長方體的體積與它的長、寬、高的關系,記住長方體的體積計算公式
2、做第33頁“做一做”的第二題,先學生獨立完成,這道題是鞏固剛學過的“立方”的知識,要使學生弄清,什么情況下可以寫成一個數的立方,一個數立方應該怎樣計算。做題時,如果發現學生把3個相同數連加與連乘混淆起來,教師應及時糾正。
3、完成練習七第1題,讓學生運用公式計算。
4、完成練習七的第7題,要注意這道題算式的運算順序。
5、教師出示火柴盒,計算出它的體積。
問:這個火柴盒沒有數量該怎樣計算?學生明確應量出它的長、寬、高后,讓學生動手量一量并計算。這樣設計,既能使學生加深對計算長方體的計算方法的掌握,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
(七)全課總結。
1、讓學生說說這節課學習了什么?
2、教師總結。
3、這樣設計目的對新知識進行一次全面的回顧,梳理,內化的過程,同時培養學生總結概括能力。
小學數學《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說課稿 2
一、說教材
本篇教學內容是在學生學習了體積及體積單位后進行教學的,長方體體積計算公式,教材讓學生用體積為1cm的小正方體擺成不同的長方體,通過對擺法不同的長方體相關數據的分析,引導學生找出長方體中所含體積單位的數量與它的長、寬、高的關系,從而總結出長方體體積的計算公式,并用字母表示出來。接著,教材安排了例1,計算長方體的體積,以鞏固長方體的體積計算公式。正方體的體積公式,教材是通過啟發學生根;據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關系,推導出來的。在用字母表示正方體的公式時,教材介紹了“立方’’的含意,說明三個相同的數連乘就是這個數的立方,之后安排例2,計算正方體的體積。
二、說教學重難點
根據教學明白的要求,本教材的教學重難點主要體現為兩點;
1、能正確運用體積公式計算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
2、能正確理解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公式的推導過程。
三、說教法學法
根據新課標的要求,在教法與學法上主要體現為以下兩點;
1、給學生更多的動手操作實驗與實踐的空間。
2、課堂教學的組織,將突出探究性活動,使學生辛歷;做數學’的過程。并在這一過程中,通過自主探索,認識和掌握圖形性質,積累數學活動的經驗,發現空間觀念和推理能力,其間特別注意給學生提供充分的數學活動交流的機會。
四、說教學設計
鑒于新課標的.要求,本節內容是在學生于掌握了體積的概念和體積單位的基礎上進行的。教學過程中主要通過學生操作的方式,調動學生積極參與長方體體積公式的推導、推理和最后的結論,都由學生得出,老師只起‘導’的作用。正方體體積公式,小組合作的方式引導學生把它歸為長方體的特殊情況來學習,這樣既加深了對長方體、正方體之間包含關系的理解,同時也加深了對其它體積計算公式的理解。
小學數學《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說課稿 3
一、教材分析:
本節教學內容是人教版五年級下冊數學第三單元第三節的內容,這節課的主要任務是學習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此課程對學生今后的生活具有一定的實用價值,能幫助學生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二、學情分析:
長方體和正方體是最基本的立體圖形,在認識了一些平面圖形的基礎上學習立體圖形,是學生在知識上的一次飛躍。在第二冊的認識圖形中,雖然已經初步認識了長方體和正方體,但那只是最基本的認識,要上升到理性認識還是有一定復雜度的。
三、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理解并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的計算方,并且會運用長、正方體的體積計算公式進行簡單的體積計算。
2. 過程與方法:學生通過小組合作探究的形式,理解體積公式,養成歸納推理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掌握長方體體積的計算方法。
難點:理解正方體、長方體體積公式的意義。
四、教法、學法:
教法:按照新課程標準要求,在教學過程中,我采取了直觀演示法、問答法、小組合作討論法等方法,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掌握知識,進行獨立思考。
學法:在本節課中,我指導學生學習的方法為:發現法、實踐鍛煉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在實踐活動中探索長方體體積的計算方法。
五、教學過程:
(一)激情引入,揭示課題
如果要生產電視機、電腦、電冰箱的包裝箱,我們要事先需要了解什么?引出電視機、電冰箱的體積,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探究新知。
(二)探索活動、推導公式。
首先組織學生進行三個活動,讓學生觀察比較發現第一個活動是讓學生觀察一組長方體發現,長、寬相等時高的值越大體積越大高的值越小體積越小。接著,在觀察第二、三組時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讓學生自己發現的問題,并歸納長方體體積的大小決定于它的長、寬、高的長短。
教師出示長方體用一些相同的小正方體棱長1厘米 擺出4個不同的'長方體擺的時候思考。1、每排擺了幾個?2、每層擺了幾排?3、擺了幾層?4、一共擺了多少個?這個長方體的體積是多少?
學生口答結果老師依次板書在表格中,通過觀察表交流,討論學生不難發現其中的規律。學生回答后,教師板書整理。
如 長 × 寬 × 高 = 體積
2 × 3 × 2 = 12
4 × 1 × 3 =12
6 × 1 × 2 =12
2 × 2 × 3 = 12
從而,歸納出長方體體積計算公式:長方體體積=長×寬×高
如果用V表示長方體的體積用a b h.分別表示長方體的長、寬、高長方體的體積計算公式用字母表示可以寫成: V=a b h
進一步讓學生默記公式,指名說一說求長方體的體積,必須要知道什么條件?
(三)、利用關系、類推公式
提問:4號長方體的長、寬、高有何特點?這種長方體又叫什么?它的體積怎么計算?學生進行討論交流。
正方體的體積=棱長×棱長×棱長用字母a表示棱長,V=a×a×a.也可以寫成a3讀作a的立方.表示3個a相乘.不要誤認為a與3相乘。所以正方體的體積公式一般寫成: V=a3
(四)、鞏固練習、運用公式
1、通過讓學生完成看圖求體積,記住長方體的體積計算公式.
2、練習題: 一個長方體木箱,長6分米,寬5分米,高0.4米,它的占地面積是( )平方分米,表面積是( )平方分米,體積是( )立方分米。
(五)、小結.
1、讓學生說說這節課學習了什么
2、教師總結
【小學數學《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說課稿】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說課稿《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12-12
小學數學說課稿《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12-08
小學數學《長方體和立方體的認識》說課稿10-26
小學數學說課稿《長方體的認識》12-08
“長方體和正方體”單元教學建議12-11
小學五年級數學說課稿《容積和體積》12-09
小學數學《長方體的表面積》說課稿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