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人教版小學語文說課稿范文集合九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要開展說課稿準備工作,說課稿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的知識。那要怎么寫好說課稿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人教版小學語文說課稿10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人教版小學語文說課稿 篇1
我今天要說的課是人教課標版小學語文第五冊第七組課文《掌聲》第二課時。
我今天的說課將從以下六個方面進行展開:說教材、說教法、說學法、說教學過程、說效果,說板書設計。
先來說說教材
《掌聲》這篇課文寫的是殘疾小女孩英子內心很自卑,一個偶然的機會讓她不得不面對全班同學的目光。想不到的是,同學們給了她鼓勵的掌聲。掌聲從此改變了英子的生活態度,她變成了一個活潑開朗的人,開始“微笑著面對生活。”課文通過英子的變化表現了同學之間的鼓勵和關愛。
教學目標是課堂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圍繞訓練重點,我確立了以下幾個教學目標: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體會人物思想情感。
2、深入理解課文,懂得文中兩次掌聲的含義。
3、領會人與人之間都需要關心、鼓勵,懂得要主動地關心、鼓勵別人,也要珍惜別人的關心和鼓勵。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引導學生整體把握課文內容,感受英子在掌聲前后的變化理解人與人之間是需要關懷和鼓勵的。難點是通過感悟語言,揣摩語言和動作的描寫來體會英子的心理變化。這樣,就能在有效訓練知識與培養能力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學習的方法,水到渠成地滲透情感態度價值觀,使三維目標有機達成。
整節課我的預設與生成中,力求體現“簡簡單單教語文,全心全意為學生,扎扎實實求發展”的教學理念。
再說教法
中年段的閱讀教學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它既要把低年級的詞句教學給予鞏固和運用,還要在閱讀教學中滲透進段、篇的教學,讓學生對布局謀篇有初步的認識。在操作模式的五個環節中,我把聽說讀寫相結合,以品讀為主,讓學生在個性飛揚的讀書中感受人與人之間的深切關愛之情,感悟人與人之間的相處真諦。
第三,說學法
葉圣陶先生也說過“教是為了達到不教”,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會放手讓學生讀讀、劃劃、議議。通過創設情景感知詞語的意思,通過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方法等等,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機智處理預設與生成的關系,體現新課標提出“以教促學,順學而導”的思想。比如:邊讀邊想的讀書方法,不斷通過讀去感悟,揣摩,體會,學生表現出“個性化的讀書感悟”。
第四,說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我設計了五個環節。
一、新課導入,復習生詞
首先,我用設置情境的方法導入課題!敖裉煊羞@么多的老師來聽課,老師有點緊張,你們有什么辦法讓老師不那么緊張嗎?”學生很自然的就給老師以掌聲。老師接著說:“我聽出來了,這是你們給老師鼓勵的掌聲。這掌聲真是讓老師信心百倍啊。那好,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第29課《掌聲》。”由于老師初來乍到,并不熟悉同學,在這種情況下,需要和學生溝通、交流,縮小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這樣既營造了和諧的師生氛圍,又自然地引出課題,板書課題的同時讓學生隨之書空,強調“掌”字的寫法,如:最后一筆是豎鉤而不是彎鉤。復習生字詞是對上一節課所學內容的檢查,用開小火車的方式,注意提醒孩子咬準字音,重點指導“勵”字的書寫,先范寫然后展示兩名同學的作品,并請學生做評價。這樣設計的意圖為后面的閱讀品味掃清字詞的障礙,也是體現扎扎實實教語文的課改理念。
二、學習課文,品詞品句
1、教師范讀全文,學生劃出文中受感動的地方。這個環節的設計意圖是讓學生通過教師入情入境的朗讀,把學生帶進一個感人的故事當中,初步感知課文內容,了解故事的情節。
2、學生小組合作,把受感動的句子或段落讀給同伴聽,并匯報哪些句子最讓小組同學感動。每個人的閱讀感受是不一樣的,我們要“尊重學生個性化的閱讀感受”。這個環節的設計意圖就是想通過自主合作的方式交流自己的閱讀感受,分享各自的理解,拓展學生的感悟領域,形成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文本對話的“課場”,實現學生之間的資源共享。
3、導學文章的重點段落——英子的來信,引出前文相關內容的學習。這個環節采用一語突破,變序質疑的教學方法引領學生與文本對話。感動的句子或者段落每個人都不同,就以英子的來信為突破口,提出兩個質疑“英子為什么覺得同學們會歧視她?”“是怎樣的掌聲給了英子如此大的鼓勵?”接著尊重學生獨特的體驗、感受,把學生放置到情境中,通過品讀三個重點句子、理解關鍵詞語,啟發學生在朗讀中感悟,與人物同歡笑共悲戚,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三個重點句為:(1)“她很文靜,總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保2)“英子猶豫了一會兒,慢吞吞地站了起來,眼圈紅紅的!保3)“在全班同學的注視下,她終于一搖一晃地走上了講臺!
第(1)句話,讓學生走近人物的內心,了解人物的性格是文靜,同時板書。
第(2)句話,重點理解“猶豫”一詞,讓學生邊讀邊悟,先質疑“英子為什么猶豫啊?”總結學生的回答解釋猶豫,“英子不愿意別人看見他走路的姿勢,但是不上去又是對新老師的一種不尊重。正是這種左右為難,拿不定主意的心境就叫做猶豫!边@個時候學生的理解已經水到渠成了。
第(3)句話,聯系上下文,重點理解“注視”一詞,并用“終于”說一句話。我設計讓學生在一定的情境中理解詞語“注視”,先質疑“什么叫注視?”請一名同學回答,回答完后讓他看看四周,并告訴他全班幾十雙眼睛在注視著他,從而更深一層的了解什么是注視。
導學文章的重點段落這個環節是采用“牽一發而動全身”的教學策略,正是體現“簡簡單單教語文”的課改理念。
4、回歸整體,深層感悟英子變化的緣由,通過對兩次掌聲含義的理解來詮釋英子從文靜猶豫到活潑開朗并微笑著面對生活的原因。
掌聲含義的出現是隨著學生的理解而呈現出來的,正是這樣的“順學而導”以學生為主體,始終為學生創設情境,讓學生體驗不同角色的心理活動,加深對人物的認識。在不同角色的轉換中來感受人與人之間的真愛。這樣既加深了對人物的印象,又訓練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及思維的發展。在對掌聲含義的理解當中,學生的認知、理解、感悟能力是不斷發展,螺旋上升的。
三、遷移拓展,升華情感
。1)讀完了英子的來信,你們有什么想對英子說的嗎?
在尊重學生已有知識經驗的基礎上,調動學生的情感積累,進行語言訓練。訓練是達成語文學習能力和提高語文素養的必經之路,F在語文新課標里所說的語文學習的三個維度,“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這三個東西都不能夠離開訓練。知識的學習,能力的形成,方法的探究,情感的熏陶,都應該通過一定的語文實踐和訓練去實現。當學生的情感已經是蓄勢待發,這時就應該在語言形式上予以指導。因此這里設計的“說”實際上是語言實踐運用的過程。通過這個環節的訓練,不失時機的讓學生的語言得到內化運用,真正落實了扎實的課堂教學。
。2)師生齊聲朗讀《愛的小詩》。在款款深情的朗讀中,學生的情感得到升華,情操得到陶冶,價值觀得到內化!扒楦袘B度價值觀”自然水到渠成。
四、課堂總結,內化感受
對本節課的總結性結束語,“愛,是一陣熱烈而持久的掌聲,親愛的同學們,讓我們在充滿愛的世界里多給別人掌聲!边@個環節通過老師和同學們共同總結,再次升華情感。
五、設置作業,說寫結合
我設置的作業是請同學們把對英子說的話整理好,給英子回信。讓孩子們再次審視人性的真善美,讓人性與語言的魅力永遠蕩滌學生的心靈。
總之,整節課都是以英子的信為主線索,牽動全文。通過以讀帶悟理解重點句子和詞語來達到情感的回歸和升華。學生對學生精彩回答所做出的評價用掌聲貫串整個課堂,情境與文本結合,加深學生理解人與人之間的關懷和鼓勵。
第五,說效果
可以看到,通過充分讀,學生實現了在讀中自悟,讀中自得;通過自己領悟,激發了學生的思維和情感體驗;通過自由評,使學生的參與意識,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得淋漓盡致。
最后說說板書設計
這個板書設計,我把英子的性格變化以及主題簡單呈現出來,這樣簡單明了的設計的讓人對文中的線索一目了然。
結束語:這節課的設計我的力求體現課改理念,但是由于經驗不足,因此需要改進的地方很多,如何把課改的精神落實到課堂中的每個環節,每個細節當中,將是我不懈追求的方向。
人教版小學語文說課稿 篇2
一、說教材
《和時間賽跑》是小學語文第七冊第一組的一篇精讀課文,這篇文章主要講了兩層意思:一是“我”從爸爸的談話中、從太陽落山、鳥兒的飛行中,明白了為什么要珍惜時間;從“我”和時間賽跑的經歷中體會到怎樣珍惜時間。作者慧眼獨具地抓住了生活中不經意的時間流逝問題,以祖母去世,“我”哀痛萬分,通過父母對我的啟示和自己的切身感受,把時間變成了可以覺察到、并在行動中可以抓得住的東西,從而點明了中心,使人們認識到:所有時間里的事物,都永遠不會回來了,但是假若你一直和時間賽跑,你就會獲得成功,是一篇教育學生珍惜時間的好教材。
本節課訓練重點是理解文中父親說的話、有關珍惜時間的諺語和文章最后一段話,明白其中蘊含的道理,本課難點是通過文中具體事例明白時間可以爭取的道理,從而養成珍惜時間的習慣,這也是本課的教學目標。
由于四年級的學生有了一定的理解分析能力,根據課文內容和我班學生思維比較活躍的特點,教學時可以指導學生讀文體驗并展開探究的方法理解課文內容,然后讓學生聯系自己的親身經歷或所見所聞進行閱讀反思,感受時間的珍貴,形成珍惜時間的價值觀念和情感體驗。
二、說教法和學法
培養學生良好的人文素養、語文素養以及合作探究精神、創新精神,是新課程標準的重要理念,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同時也為體現新課程標準中知識和能力、情感與態度、過程與方法三個維度的統一,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構建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堂。教學時我采取引導法,以課文題目為切入點引導學生質疑,然后組織學生討論探究并體驗,最后結合實際進行閱讀反思,從而體現教師的主導性和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語文課堂的開放性和語文課與社會、與人生相結合的特點。
三、說教學過程
我的課堂結構是:質疑定向——探究體驗——反思升華——自主作業。
愛因斯坦說過:“問題的提出往往比解答問題更重要!庇捎谖恼骂}目就是文章的文眼,所以上課伊始,我就引導學生從題目入手質疑,提問:讀了課題,你有什么問題要問?這時學生會提出:誰和時間賽跑?為什么要和時間賽跑?時間又不是人,“我”為什么偏偏要和它賽跑?“我”是怎樣和時間賽跑的?結果怎樣等問題,我針對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歸納總結,概括為以下三個問題:(出示問題)
1、時間又不是人,“我”為什么要和它賽跑?
2、“我”是怎樣和時間賽跑的?
3、時間又不是人,“我”為什么偏偏要和它賽跑?
問題確定后我讓學生選擇最想探究的問題,自由結合組成探究小組并迅速確定每個人的角色。這樣就為下邊的理解和探究做好了鋪墊,使探究確定了方向。
接著進入教學的第二個階段—探究體驗。
探究定向后,我用信任而具帶鼓勵性的語言引導學生反復讀文,自主探究,學生在尋求答案的過程中難免碰壁或者片面,這時我再讓學生小組討論,學生有自主探究轉為合作探究。
學生通過讀文自主探究、小組合作探究明白了:如果時間能停下來,外祖母就不會去世;如果時間能停下來,爸爸還會擁有童年,“我”也會回到昨天,我更不會有一天也像外祖母一樣永遠不能回來;如果時間能停下來,明天還會看到今天的太陽,鳥兒還會飛過今天的飛行路線,然而這一切都是不可能的。并從這些普普通通的生活事例中體會到了時間的一去不復返。學生在對文中“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等諺語的探究理解中體會到了時間的珍貴。
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合作探究之后,問題基本明朗化,這時進行全班交流,有中心發言人代表小組進行發言。我根據學生匯報情況相機板書,并及時出示下列重點句子:
。1)所有時間里的事物都永遠不會回來了。
(2)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
。3)光陰似箭,日月如梭。
。4)雖然明天還會有新的太陽,但永遠不會有今天的太陽了。
新《課標》要求語文教學要加強對學生進行朗讀訓練,不但要從朗讀技巧上指導,而且要引導學生入情入境,表達出思想感情。所以
在學生探究理解過程重,我及時引導學生進行朗讀體驗,(比如:(1)用悲痛的語調讀第一自然段,體驗作者的悲痛和時間的無情;(2)用稍慢、無奈與沉重的語氣讀第四自然段,體驗時間的短暫與無情;(3)用稍快而又興奮的語調,體驗我跑贏時間奮和喜悅。)
由于這三個問題相對獨立,內涵輻射全篇,教學順序可根據學生會報情況進行調整,以保護學生的主體意識,使他們能夠暢所欲言。
新課程標準要求:語文課要具有開放性和探究性,要擴大學生閱讀面,所以在學生讀懂課文內容并理解體驗后,我再讓學生交流搜集到的有關珍惜時間的名言警句,并談自己的理解,這樣課堂上你爭我辨,氣氛活躍,既開拓了視野,又培養了學生的思維。
在學生探究體驗后,我再引導學生讀文章最后一自然段,并結合實際進行反思升華,使教學進入第三個階段,教學時,我從以下幾個方面引導:
1、作者寫出了這好的文章,可見是一位出色的文學家,如果他不和時間賽跑,他會在文學上取得成功嗎?
2、假如有一天你也和時間賽跑,努力學習,并在某一個方面取得了成功,你是不是也會感到和時間賽跑其樂無窮呢?
3、說說自己和別人浪費了時間的一兩件事,并就此談談你的感受
學生通過反思,明白了不珍惜時間就不會事業有成,和時間賽跑是人生中的最大樂趣,而且懂得了今后該如何珍惜時間,為培養學生珍惜時間的習慣奠定了基礎
教學環節的第四部分——布置作業
新課程標準要求中年級學生能不拘形式地寫下見聞和感受,并引導學生觀察社會、觀察人生,為體現這一指導思想并突出語文教學讀寫結合的宗旨,同時也為了強化學生珍惜時間的價值觀念和情感態度,我安排如下作業:(出示作業)
。ㄒ唬⒁浴稌r間你是我的親密伙伴》為題,談談你浪費或珍惜了的時間及感受。
。ǘ、(1)從報刊、電視、網上或生活中搜集:哪些人被譽為走在時間前面的人?他們有哪些動人事跡?(2)列舉生活中的具體事例說說一分鐘可以做那些事。
四、說板書設計
學生在討論探究中,我相機板書,我的板書是這樣的:
3、和時間賽跑
外祖母去世:哀痛萬分(起因)
和時間賽跑:興奮無比(經過)
假若……就……(結果)
這個板書一方面展現了文章的主要內容,一方面展示了文章敘述順序,為下一組了解文章的順序這一訓練重點做好了鋪墊,同時也反映了作者珍惜時間價值觀的形成過程和情感態度的轉變過程。
人教版小學語文說課稿 篇3
一、教材說明:
菡子的《八只小貓》是一篇精美的散文,課文通過對景德鎮的瓷小貓生動的描敘和精要的介紹,贊美了我國傳統工藝品制作者們的創造性勞動,表現了作者對祖國的熱愛和對生活中美的追求、憧憬之情。
這篇文章緊緊扣住瓷小貓是兒童玩具的特點,自始自終用擬人手法,觀察仔細,描寫生動,既有正面描寫,又有側面描寫,既有個體描寫,又有整體描寫,字里行間洋溢著純真和童趣;同時在記敘中穿插說明,說明性文字簡潔準確,把為什么“打敗了日本的瓷小貓”的原因交待得一清二楚,更說明了作者對它們的喜歡不是出自個人的偏愛,而是有客觀的依據;另外,縱觀本文思路,條理清晰,全文按總分總展開,第2段層層遞進描敘了觀賞瓷小貓的四個發現,第2段與第3段互有因果、補充和層遞關系,文章最后一段從愛玩具到更愛藝術品到愛一切美好事物,主旨得以提升,文章蘊涵豐富。
二、教學對象分析:
二期課改的內涵是要讓課程適應每一位學生的發展,讓課堂真正成為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園地。在小班化教學實踐過程中,同學們能夠發揮小組學習的優勢,在組長的帶領下能投入到教學活動中。但是由于學生年齡大,其中的部分學生有點怕難為情,因此在組內互動時不夠積極。
三、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學習課文,知道作者喜愛八只小貓不僅是由于她們姿態和神情的可愛,還因為這是一群為國爭光的小貓。
2.知道作者寫《八只小貓》的觀察順序。先是一只一只地看,再是八只小貓放在一起看,最后從為國爭光的高度看。這是由表及里、由淺入深、由現象看到本質的觀察過程。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二節,讀出自己的感受,能背誦其中的部分句子。
4.根據插圖和想象自編童話小故事。理解“一個擺法就是一幕童話”的含義。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對課文內容的學習理解,知道作者喜歡八只小貓的原因,不僅由于
它們姿態神情的可愛,還因為這是一群為國爭光的小貓。
2.讓學生自主學習,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體現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3.發揮學生的想象,自己編童話,進行語言訓練,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過程與方法:
1.通過讀課文找過渡句的方法,知道作者喜歡八只小貓的原因。
2.根據老師自制的八只小貓的圖片,學生對照著說出每只小貓的姿態,熟讀
能誦并且用生動的語言把它們說具體。
3.五人小組,學生用自制的學具“擺一擺,編一編,說一說”,展開想象自編童話小故事。分頁標題#e#
教學重點、難點:
學習第二節,理解作者怎樣描寫八只小貓姿態和神情的可愛。如何理解“一個擺法就是一幕童話”。
四、教學策略:
1、尋找最佳的切入點
傳統的教法往往逐段逐句串講,平鋪直敘,教學設計缺乏創意,教學內容面面俱到,卻不易調動學生的興趣。因此,聰明的教師處理教材時就如庖丁解牛,高屋建瓴,牽一發而動全身,也就是說教學中要尋找最佳的突破口。尋找突破口的方法很多,而其中最重要的方法就是善于抓住題眼,以一字詞帶動全篇。在閱讀教學中要指導學生善于在閱讀課文中把握那些關鍵的對全局起提綱挈領的字詞,通過它們,發現全文的內容、寫法、情感、主旨和構思。例如,本文授課時抓住一個“活”字構建整節課的框架,提出一系列引人深思的問題!巴瑢W們,你們能用課文中的詞和短語來概括八只小貓的特點嗎?”“你能找出嗎?” 正因為八只小貓有如此多的特點,才引起了作者的喜愛。文中有句話概括地說明了作者喜歡小貓的原因。讓學生找到過渡句。就這樣,以“小貓”為主線,層層深入,環環相扣地突出本文的教學重點。
2、獨特的詞語教學。
詞語是語文大廈的基石,詞語教學相當重要,F在的課堂詞語教學正走向極端,或強調識記,或避而不教。針對五年級學生實際,我認為應采用靈活多變的方法。本人的字詞教學通常是從多角度調動學生的興奮點,如故意寫錯音形、或根據意思寫詞語、或找同義詞等等。針對本文實際,我提出新的詞語教學法,要求學生判別句子中詞語的運用是否恰當!昂纹淦接埂迸c“擇要述之”讓學生從字面來結實它們的意思,然后再在具體的語境中加深印象,誘導學生辨析,既減輕學生記憶的負擔,又提高了運用能力,真正做到了務實高效。
3、注重朗讀涵泳。
朗讀是語文課堂教學的第一教學法,是進入課文的橋梁,讀著讀著,學生沿波討源,披文入情,神游其中。本文教學既有全篇朗讀,又有局部品讀;有教師引讀,也有男女聲對讀。通過全篇朗讀,加深對課文的整體感知,了解文章的總分總結構;通過涵泳品讀(如對有關“活”的句子的品讀),借助聯想,點燃頭腦中儲存的生活表象,再現作者筆下的生活情境,感受文中的童真和情趣。
4、層層蓄勢的思想:
根據奧蘇伯爾的認知結構說,學習者面對新的學習任務時,原有起固定作用的觀念與要學習的新觀念的差異應清晰可辨,這種分辨愈清晰,愈有助于新的學習與保持。本文的終極目標是學會在記敘中運用說明的方法,我先讓學生試著擺一擺八只小貓,深刻地領會描寫具體生動的特點,然后把八只小貓做為一個整體,同樣讓同學動動手,動動腦,動動口。這幾個環節讓學生充分發揮想象,自己編童話,在理解句意的同時,進行語言訓練,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當然這其中給學生自主學習的機會,在小組討論時,展開說話練習,體現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分頁標題#e#
5、創造情境,以說促寫,讀寫結合。
在教學環節的最后階段,我出示實物(企鴨玩具),創造情境,要求學生進行口頭作文,以說促寫。眾所周知,“作文作文,好以捉魂”,而作文教學情境恰能解決學生作文的無米之炊,解決學生“寫什么”的材料問題;同時情境作文,能增強學生的感受與體驗,從而提高了學生表情達意的能力,因為境能育情、情能造境;另外情境作文能培養學生在應急狀態中的靈活的應變能力。在口頭作文后,布置小作文,要求課外仿效記敘中穿插說明的寫法,做到讀寫結合。誠然,閱讀教學是以理解吸收為主,但是我們不能拒絕寫作對閱讀天然的遷移,對于五年級的學生,尤其要重視讀寫結合。
人教版小學語文說課稿 篇4
一、先說教材:
1、教材簡析: 這篇回憶錄,以倒敘的手法給孩子們勾畫出了一位遠在異鄉的老華僑也就是“我”的外祖父與梅花之間的那份深情。梅花身上秉承的堅強、氣節正是老華僑的化身,也是老華僑眷念故土的寄托。整篇文章以梅花喻人,以梅花魂喻國人之氣節。透過“我”的記憶,追溯了我、外祖父關于梅花發生的五件事,雖然在敘述上有詳有略,但無論是外祖父贈梅,望梅、還是護梅,其實都是在揭示梅花身上蘊涵的魂魄,影響“我”要做一個具有梅花秉性的人。文中細致的描寫了外祖父愛梅花的每個動作、神情,讓孩子們能在閱讀中從細微處體會出這位老人愛梅花,在梅花身上寄托了這分愛祖國的情誼。
文章結構嚴謹,做到了前后呼應,首位相連。開頭由梅花想到已故的外祖父,結尾是看到梅花圖而想到外祖父那顆眷戀祖國的心。這樣不僅使文章結構完整,渾然一體,而且還突出了文章的中心,使我們不難發覺藏在梅花下的那一位身在異鄉的華僑老人對祖國深深的眷戀之情。
2、教學目標:
⑴ 知識目標:認識12個生字,會寫14個,了解課前后照應,首相連的特點。
、 能力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外祖父酷愛梅花,眷
念祖國的情感。
⑶ 情感目標:了解梅花的品格,做一個有梅花品性的人。
接下來看教學重難點。
3、教學重點:反復朗讀課文,抓住重點詞句理解外祖父愛梅花,并在愛梅花中寄托愛祖國的感情。
4、教學難點:體會外祖父對梅花品格的闡述,做一個有梅花品性的人。
二、教學方法
1、教師教法:針對五年級學生的閱讀能力和本單元的文本特點,我選擇了以下教法。
圖文結合法:讓學生通過觀察插圖中人物神情,勾畫對應文本,來體會華僑老人對梅花的喜愛,對故土的眷念。
聯想理解法:為使學生旁征博引,學以致用,聯系學生課外閱讀的如王安石的《梅花》詩等名作,舉例說說中華民族具有梅花高潔氣節的人,幫助學生體味梅花傲雪的精神,產生贊揚并學習這種品格的動機和愿望。也使學生明白外祖父愛梅花即是愛祖國這一思想感情。
讀中品,品中悟:朗讀是與文本對話的工具,教師利用深情并茂地朗讀,用飽滿的真摯情感喚起學生的熱情,同時激發學生朗讀的愿望。在反復誦讀品味重點句子的過程中,學生很容易用情感驅動學習,把人家的情感變成自己的,把人家的語言變成自己的,把人家的秉性變成自己的,從而產生與主人公相同的思索和共鳴。
2、學生學法有:
合作交流:讓學生在互相傾聽中發揮主觀能動性,不僅避免了教師教學的單一性,同時還不斷豐富了文本的情感內容。
圈點勾畫,談體會:文本中的重點詞句是幫助學生體驗情感的載體,所以學生的體會都是在教師引導下從圈點勾畫的地方中產生的。
三、第二課時教學流程
我將從以下五個環節安排教學。初讀課文,理清思路,品梅花秉性,悟愛國深情,成民族氣節,題文結合,寫法呈現,課堂小結,課外拓展。
。ㄒ唬、初讀課文,理清思路
語言導入:梅花向來都是文人墨客筆下贊頌的對象,“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边@樣優美的詩句可謂字字含情,句句鏗鏘。文中我的外祖父對梅花更是情有獨鐘,圍繞梅花作者回憶了哪幾件往事呢?(師板書:護圖,送圖,贈絹)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的創設是為幫助學生在初讀課文的基礎上,整體感知文本的主線,同時又有助于把握課文重點,為進入精讀鋪墊。)
(二)、重點說品梅花秉性,悟愛國深情,成民族氣節,我把這一重點分成三不來完成
第一步:品花,悟魂。
文章既然以“梅花”為題,所以在教學中我首先帶領學生品梅花,為悟情鋪路。課前學生收集了相關的寫梅花的名句,對梅花有了自己初步的感知,課堂上給他們展示自己積累的機會,通過他們之間的相互交流,提煉梅花的特質。隨后,我又引導學生尋找勾畫文中描寫梅花的詞句,通過反復誦讀,讓學生緊扣關鍵詞,從“冷艷、幽芳”,從4個愈和3個最中更深層次的體會梅花的魂既是梅花的精神,也就是堅強耐磨的氣節。在這一步的“品”中,我意在讓學生愛花,贊花,懂花。
第二步:品爺孫事,悟華僑情。
因為有了整體感知環節的鋪墊,學生已經明了課文發生在爺孫倆身上的五件事,這一步的“品”就是要學生從這五件事情中人物的語言,神情、動作體會當事人的內心活動,從而實現悟情的目的。
教學中,我將引領學生體會事件中主人公老華僑的不同情感變化。將五件事歸為“落淚、生氣、鄭重其事”三種情緒表現,同時把“品落淚”作為重點。
讀全文,找找外祖父幾次落淚,分別在什么情況下流淚?幾次落淚給我的感受有什么不同?根據生的交流侍機板書三次落淚。第一次叫我讀唐詩宋詞時,讀到思鄉的詩句時情不自禁流淚。此刻外祖父想到了些什么?由此幫助體會外祖父時刻牽掛祖國,心系祖國的內心世界,同時在教師深情的朗讀感染下指導學生讀出外祖父的傷感、憂郁之情。第二次,當我告訴外祖父回國的消息時,他嗚嗚大聲哭了起來。從開始看見外祖父哭,我傻傻地笑,而現在我似乎明白了些什么,讓學生補充省略號的內容。聯想此時的我會想些什么?第三處在送別時贈送我手帕時淚眼朦朧,這里對外祖父的外貌作了特寫,讓學生讀描寫外貌的句子,談談自己的體會。(生會想到外祖父老了,已無法達成回國的愿望了,但他的心會隨我一同回去,回到他魂牽夢繞的祖國。)
這一環節,緊緊扣住了外祖父三次落淚的情景,讓學生透過人物身份和不尋常的舉動感悟到海外游子的愛國心。作者在描寫這幾次落淚時也伴隨了自己不同的理解。學生感悟時也有一個逐漸深化的過程。另外每次展開的學習活動也不同。第一處是讀中悟,第二處是想象悟,第三處是談體會。活動實現了由積累到表達感悟的過程。
對于文中其余兩件事情的品讀和感悟,我放手讓學生通過合作學習,通過勾畫重點詞句去獨立領悟,同時提示學生可以把兩件事做一個對比,從差異中體會人物的內心。學生能從“訓斥、玷污、大發雷霆”等舉措和用詞中感受到外祖父的生氣,對比先前的慈愛,不難領會出對“梅花”圖的珍惜,更能感受到老人對花的愛惜之情。后來,老人鄭重地將心愛的珍藏贈與我時,孩子們回憶先前的嚴厲,再讀老人對花的贊賞,那么自然清晰地理解了花與老人之間的情在何處。
第三步,花魂寓人,品民族氣節。
文本的精髓,教學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讓文本的語言、內容、情感成為學生自己的特征,“讓學生主動做一個具有梅花秉性的人”這是我本堂教學希望達到的最終目的,同時也是教學的難點。道理好懂,品質難求,所以這一步“品”一定要是學生自主的“品”,主動的“品”,教師只能無痕的引。
所以,在學生從外祖父愛花的身上悟出了他愛國的情節時,老師用板書中的“花 —— 國”做引子,讓學生結合品花品情的過程去尋找為什么梅花能成為國的象征?在討論回答這個問題的同時,學生會再次讀祖父贈梅的那番話,會和文中的“我”一起尋找具有和梅花一樣特質的中國人,領會梅花身上的秉性其實就是蘊藏在中華民族身上堅強的民族氣節,梅花的品質正是中華民族的靈魂,這樣整篇文本的理解又成功濃縮到了文題上。
這一環節以文本為起點,又從文本中拓展,學生在每一次尋找有梅花魂的中國人的過程中,在每一次被這些人物的感動和欣賞中,把梅花的秉性也漸漸根植在自己的內心里。
。ㄈ、在給大家簡要說說題文結合,寫法呈現。
從題中的花入手,到悟出花魂一樣的民族氣節,學生對于文章為什么以《梅花魂》為題已經心中有數,教師再次將二者結合,通讀全文,讓學生尋找文本的寫作特點,引出“首尾呼應”,再次深化“主題”,明確花魂貫穿全文,承載著老華僑深切的愛國情感,承載著千千萬萬中國人堅強不屈的民族氣節。
。ㄋ模、在教學的結語部分,我給學生一個暢想的空間,給他們一次做英雄的機會,希望他們和我一起愛花、愛國、根植梅花的魂
。ㄎ澹⒃谡n外拓展的空間里,我不希望學生的感悟隨著文本教學的結束而消失,所以讓他們去尋找自己最崇拜的英雄,尋找隱含在這些人物身上的民族氣節,學做這樣的人。
四、最后說我的板書:
在板書設計中,所有的內容都在于揭示梅花魂之所在,不論是花還是愛國的老人,他們的身上都蘊藏著屬于中華民族堅強不屈的民族氣節,也是我和學生們要去體驗和追尋的目標。請各位提出寶貴意見,謝謝!
梅花魂
花 堅強不屈 國愛
吟詩(流淚)
護圖(生氣)
傷懷(流淚)
送圖(鄭重)
贈絹 (流淚)
人教版小學語文說課稿 篇5
依據教材的內容,確定本課的設計理念為:
1、以學生自主讀書為主要形式,讓學生在盎然趣味中產生閱讀的激情;
2、使學生在質疑解讀中理解文章的蘊意;
3、幫助學生在想、述、讀、演、議中內化語言的深情,從而提高每位學生的語文素養。設計特點:
(一)情感為線、深度感悟語言
本節課的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在朗讀中體會玲玲情感的變化--滿意到著急再到戰勝困難后的喜悅。教師緊緊抓住玲玲的情感變化讓學生深度感悟文本的語言。例如:課文開始,教師抓住"滿意"來理解"端詳"的含義,"好的"這個語言的語氣;課文中間抓住"著急"來體會"畫弄臟了"的不同感受;課文最后抓住"克服困難的喜悅"來品味、思索爸爸簡短的話語中蘊含的深刻道理。這樣,學生在體會人物感情的基礎上,析詞品句,感受文本中的語言,向學生滲透文章的表達方式。
(二)以讀為本、尊重個性感悟
《大綱》指出:閱讀教學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主體地位,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和體驗。
為了落實以讀為本的原則,在本節課的教學中,首先保證閱讀的時間,從整部分朗讀,到重點句子的研讀,給學生充分的感悟時間。其次,在朗讀形式上,采用自讀、范讀、評讀、指名讀、齊讀等多種形式,讓學生充分朗讀課文,并且激發學生對于讀文的興趣。讓學生想讀課文、愛讀課文。充分讓學生感悟文章內容,在此基礎上深入朗讀,在交流、評價中理解朗讀的方法,依據學生獨特的感悟,讀出自己的課文。例如:在第一部分的教學中,以"你體會到的玲玲的心情是怎樣的?"為主線,讓學生交流自己的感受,這時,孩子們可能會說出高興、自豪、滿意、激動、興奮等多種感受,再讓學生讀出自己體會到的心情。在朗讀爸爸的話時,讓學生想象:假如你是爸爸的話,你會怎樣說?可能孩子們會懷著沉穩、高興、興奮等多種自己感悟到的心情去朗讀。
(三)聯系生活,拓寬資源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語文教師應高度重視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創造性地開展各類活動,增強學生在各種場合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多方面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
例如:在理解端詳一詞時,讓學生聯系生活想象、表演,這樣,將學生的親身感受引入課堂,使學生理解的更加深刻。再如:聯系生活,想一想生活中還有哪些壞事變好事的情況。尊重學生的差異,把學生的個性差異作為資源,例如:以"你體會到的玲玲的心情是怎樣的?"為主線,讓學生交流自己的感受,根據學生的不同生活經歷和獨特的感受,讀出不同的課文。這樣將學生的實際生活引入課堂,讓學生的生活成為學生學習的資源。
課堂反思:
在整節課的教學中,仍然存在許多缺點和不足。例如:教師基本功有待加強,特別在教師的語言上,提問應該更加準確,引導應該更加到位等。再有,教師還應該豐富知識積累,提高文化底蘊,這樣可提高教師隨機應變的能力。在教學機智方面,還要不斷地進行實踐探究,善于捕捉課堂生成,深度訓練。
人教版小學語文說課稿 篇6
一、說目標
教學目標:
1 :知識和能力: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好詞佳句。
2 :過程和方法:以讀為本,引導學生讀中感悟、讀中體驗、讀中積累。
3 :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學生學習竺可楨先生對待科學的嚴謹態度和認真精神。
教學重,難點:
對于五年級的孩子來說,學會字詞、讀通課文已經不是最大的難題,但五年級的孩子真正要通過學習課文去學習和理解竺可楨先生對待科學的嚴謹態度和認真精神是有一定難度的。因此如何使學生知道課文為什么以“第一朵杏花為題”,并學習竺可楨先生在科學研究中一絲不茍的態度,懂得只有通過精確,細致的觀察,掌握事物變化的規律為這篇課文的教學重點和難點。
我想,教學目標的達到和教學重難點的突破,光靠老師用語言來描述是不能很好地展現出來的,網絡教育資源以它獨有的優勢和特點,為這一類語文教學活動的開展提供了非常有利的幫助,使學生在老師用多媒體課件創設的文本情境中進行自然有序、輕松愉快地學習。
二、說教法:
古希臘學者普羅塔戈說過:“頭腦不是一個要被填滿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被點燃的火把!睘榱诉_到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解決疑點,根據素質教育和創新教育的精神,再結合本篇課文的實際特點,確定本節課教法的指導思想是:想方設法引起學生注意,引導他們積極思維,熱情參與,獨立自主地解決問題。具體做法如下:
1 情景設置法——激發感情,引起興趣。
2 提問法——逐步引導,逐漸深入。
3 點撥法——展開聯想,拓展思路。
其中點撥法是最基本的方法。所謂點撥法,就是在關鍵處,進行恰到好處的啟發引導,讓學生展開聯想,拓展思路,把問題引向深入,高質量地完成課堂教學任務。可以說,點撥法是開啟學生智慧,點燃思維火花,提高教學效率,解決語文教學“少慢差費”現象的一把金鑰匙。
三、說學法:
教會學生學會學習已經成為課堂教學的重要任務。學生獲得知識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教學中我很重視讓學生主動參與和互相學習,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學習過程,強調一些學習習慣的養成,在兼容并舉中力求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合作性、發展性、創造性,從而達到激發興趣、理解陶情、啟迪心智、感悟積淀的四重境界。這些方法的運用有利于學生學習過程中的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方面的共同發展。
學法具體如下:
1勾畫圈點法——勤動筆墨,積極讀書。
2討論法——積極參與,總結規律。
3自主探究法——學生實踐,鞏固提高。
4懸念法——帶著問題,鞏固提高。
其中,討論法很重要,討論的基本要求,就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就教材的重點和疑難問題進行集體討論以求明確重點,解決疑難。這種教學方法的最大特點是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養成當眾說話的良好習慣,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四、說教學程序:
(一)整體感知,讀中學讀
首先我讓同學們齊讀整篇課文,從整體上去了解這篇課文的大致內容,讓學生產生學習課文的興趣。在同學們整體,全面的去了解了課文之后,提出問題,“時間像飛箭,轉眼又是一年。一天,小孩匆匆跑來,邊跑邊喊,這到底發生了什么事呢?”在提出問題之后,同學們會更積極的思考問題,引導同學們帶著問題對課文進行逐層分析,在分析問題的同時,鍛煉并提高自己的閱讀,分析,理解的能力。同時,也培養了學生學習和思考問題的能力,讓學生在以后閱讀和理解課文的同時,去學會積極的思考問題和先從整體去把握而后逐層分析問題的方法和能力。
(二)激趣揭題,質疑定標
“疑,思之始,學之端。”從整體上去了解課文之后,學生已經對課文有了初步了解。在初步了解的基礎上,我向學生提出問題: “作者為什么要以第一朵杏花為題?”根據學生的疑問,巧妙地交代本課的學習目標。接下來再提出問題:到底發生了什么事?(孩子發現了第一朵杏花開放的時間是清明節)。這樣,同學們知道了杏花開放的時間,并且使同學們產生學習課文的興趣,想去了解為什么課文以第一朵杏花為題。并且引導同學們帶著興趣去學習接下來的課文。
(三)研析結構,精讀感悟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币虼,在這一環節中,首先讓學生帶著自己提出的問題讀書,讀后針對問題和同學們一起討論,思考,并回答提出的各種問題,在討論中讓同學們對課文有一個整體的了解,并且激發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
在同學們積極思考問題的同時,提出全文的重點句:“竺爺爺頃刻間像年輕了幾十歲,立即興沖沖地快步走到前院!弊屚瑢W們分析,為什么竺可楨爺爺是快步,又為什么是興沖沖。在詞語的分析中去體會和了解一個科學家對待學術問題的嚴謹的態度和認真的精神,以及在學術問題研究中所得到的快樂。讓學生在體會課文所表達的主題的同時,啟發學生們對科學研究的興趣,以及在研究中應該具有怎樣的精神和態度。
接下來讓同學們自己找出喜歡的句子,并討論
1 “春風吹綠了柳梢,吹青了小草,吹皺了河水,吹鼓了杏樹的花苞”。(用了排比、擬人手法,形象生動)
2 陽光下的杏樹,捧出了第一朵盛開的杏花。(擬人,形象生動,同時也襯托出竺可楨爺爺發現第一朵杏花開放時間的喜悅心情)
這段話中,作者運用了很多的修辭方法,這也是學生學習的重點。讓學生在分析課文的過程中,會了解適當的運用修辭方法使文章增強表現力,也更真切而細膩的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情感。讓學生在閱讀和分析的過程中學會恰如其分的運用適當的修辭方法去表達情感,并學會運用修辭方法增強文章的`表現力的方法。
(四) 細致分析, 品讀主題
在整體上把握了課文之后,從細小處對課文進行更細致的分析這樣會使學生對課文有更深切的認識和體會。
1 “大概”“也許”是什么意思?
2 從這句話中你知道了什么?
3 你認為竺可楨爺爺是個怎樣的人?我們應該像他學習什么?
以上三個問題的提出,使學生在對整篇課文有了更準確更深刻的把握的基礎上,讓學生激發內心的情感去思考問題,并 深刻理解科學家在對待科學的問題上的嚴謹的態度和認真精神。讓學生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培養學生思考和分析問題的同時,了解這篇課文的主旨和作者想要同學們學到的道理和精神。使文章的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難點得到充分的體現。
(五)總結遷移,形成積淀
在對這篇課文進行分析的過程中,我采用了細讀悟理 精讀悟情的學習方法,向學生們提供自學材料,并鼓勵學生積極發言,進行小組交流反饋。使學生在積極愉快的學習氛圍中,更深刻的體會文章所表達的主題。使學生有著濃厚的學習興趣的同時,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讓學生在讀中解惑悟情,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使學生在學習中感悟和體會到學習的快樂。并在輕松氛圍中去體會到深刻的道理。 蘇霍姆林斯基認為:“教給方法比教給知識更重要!
學生提出問題,并且帶著問題讀書,讀中解決問題,這僅僅是閱讀教學的淺層目標。而帶著疑問走出課堂才是創新型學生應該具備的素質。為此,可以利用這樣的問題總結全篇課文:你認為自己這節課學得怎么樣?還有哪些不懂的地方?老師這節課教得怎么樣?有哪些地方你覺得還沒有講清楚?繼而根據學生情況做出綜合性總結和評價。
小學是一個人一生當中致關重要的階段。從小學到的一個好的學習方法和一種快樂的學習方式,會對一個人的一生產生非常重要的影響。我向學生傳授知識的過程中,非常注重對學生能力和興趣的培養。努力讓學生在一個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很輕松的體會到文章所要表達的大道理。培養學生快樂的學習,并在學習中不斷的得到更多的快樂。
五。作業設計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課堂上學到的知識,只有課后不斷的思考和鞏固,才能得到更有效的回報。因此,我非常重視學生在課后的溫習和鞏固。
一節好課的結束應該是學生課外閱讀的開始。我布置的課外作業是:閱讀竺可楨所寫的科學文章。讓學生在了解一個科學家在學術鉆研的過程中所付出的努力,使學生學會克服學習中遇到的困難,并在以后學習的道路上,一步一個腳印,塌實的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人教版小學語文說課稿 篇7
【教材分析】
《父親和鳥》是一篇感情真摯的課文。通過我和父親關于鳥的對話,讓我們了解到父親對鳥不同尋常的了解,體會到父親對鳥超乎常人的熱愛。在學生心中種下熱愛大自然,保護生靈的種子。讓你領略到人與自然的和諧、融洽。反復閱讀,用心體味,一定會讓人有一種深深的心靈感悟。
【設計理念】
一、抓住重點詞句,培養語感,體驗情感
引導學生一邊閱讀體驗,結合重點詞句進行朗讀感悟,在讀讀說說中積累并遷移運用語言。在指導學生感悟出父親喃喃地說該怎么讀,可以先指導學生理解喃喃的意思再來指導。父親怕驚動幼鳥時,說話很輕,指導學生讀得輕些,學生讀不到位時,可通過教師的范讀來引導。
從文中我們還發現,父親通過望了又望,聞了又聞就能知道林中有鳥,還知道鳥兒什么時候愛唱歌,什么時候最容易受到傷害?梢姼赣H對鳥有多么的熟悉,父親為什么能夠這么了解鳥的生活習性呢?文章的第一自然段就給出了答案,父親一生最喜歡樹林,還有愛唱歌的鳥。這一句,就明白地告訴我們,父親和鳥的關系不同尋常。
二、創設閱讀情景,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二年級學生有一定的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基礎。根據這樣的基礎,結合課文內容的特點,我們應運用多種手段,創設情境,引導學生多形式深入地閱讀課文,以讀促思,以讀悟情,體會父親愛鳥之情及我護鳥心愿,激發愛鳥護鳥的思想感情。如9至11自然段部分,從這開始是比較輕快的,所以可以讓學生聽聽事先準備好的鳥的聲音或者讓學生學學鳥叫。并讓大家說說如果你是一只小鳥,這時的心情是怎樣的?書上又是怎樣說的?這是樹林和鳥最快樂的時刻。應該怎樣讀這句話,誰能把它讀好了?從朗讀中感受父親在說這句話時的那種愛鳥之情。此外,在學生讀熟的基礎上設計小組分角色朗讀。通過分角色,體會父親愛鳥之情和我的護鳥心愿。反饋時讓學生給課件配音。課件中優美的畫面和動聽的音樂,加上學生的配音,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豐富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感受力,培養良好的語感。
三、巧設疑問,引導感悟
課堂提問是教學活動中的重要形式,是師生感情交流的紐帶,是課堂教學中信息反饋的主要途徑。同時,也能誘發學生學習興趣,啟迪其思維,有助于達到教學目標。在讀文的基礎上,鼓勵學生針對課文提問題,(你覺得你提哪幾個問題,對小朋友理解課文有幫助)教師從中挑選出幾個有思考價值的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讀書。如:從哪些地方可以知道父親知鳥愛鳥?我真高興,父親不是獵人?你怎樣理解?如果父親是獵人,會怎樣?聽了父親的話,今后的我會怎樣?引導學生思考問題,有效地培養和訓練了學生的讀書能力,從學生的視角出發,促進了對課文的理解。激發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興趣和信心。
四、積累運用,拓展延伸
運用收集的小鳥的圖片和資料,建一個小鳥樂園。布置在班級一個合適的地方,交流關于鳥類的知識。新課程中非常注重培養學生收集資料的能力,而且注重學科的整和。通過收集資料,既培養了能力又讓學生了解了關于鳥類的知識。
積累詞語,讓學生勾畫出課文中自己喜歡的詞語,并讀課后我會讀中的詞語,并選擇其中的詞語練習說話。
寫一寫。提高語文實踐能力是語文教學的至高境界,通過看一看、想一想、寫一寫,使學生的想象能力、寫作能力得到提高。我設計一個關于小鳥的故事,鳥媽媽帶著小鳥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飛翔,突然一聲槍響,鳥媽媽被擊中落地。受驚的小鳥只有躲在樹林中哭泣。讓學生續寫后面的故事,可提示,如果自己碰到那只沒有媽媽的小鳥該怎么做?如果你看見那個獵人該怎么做?等等。
人教版小學語文說課稿 篇8
一、說教材
這篇課文講得是在武器高度發達的今天,長城磚失去了自信,覺得自己是世界上最低下,最無能、最可憐的磚,有一天它被運往美國一座大城市展覽,在人們的贊揚聲中,它重新認識到自己的價值,懂得了要自尊自信的道理。本文思想教育內涵豐富,融愛國主義教育與人生觀教育為一體,有利于學生從中受到自尊自信的教育。
本單元的訓練重點是進一步訓練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并能抓住課文主要內容,根據這一訓練重點,我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是:一、引導學生初讀課文、理解詞句,在整體感知的基礎上,練習抓住課文主要內容;二、聯系生活經驗理解課文內容,從文中受到自尊自信的教育。根據教學目標,我確定本文的重點是長城磚的思想轉變過程,難點則是讓學生明白課文所告訴人們的道理。
二、說教法、學法。
1、教法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閱讀教學的核心目標是“具有獨立閱讀能力,注重情感體驗,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币虼耍菊n的教學我將引導學生自主學習,采取情境教學與探究性學習相結合的模式,教學思路如下:
創設情境,設疑——自讀自悟 ,質疑——小組合作 ,解疑——師生互動,釋疑——回顧內容,悟情。
2、學法
結合教法,根據本篇童話生動有趣,含義深刻,但不易理解的特點,在教學中我將運用我校語文創新教學改革所倡導的“串疑導學”法引導學生自主探究,放手讓學生自讀自悟,又適時地予以點撥指導,學習步驟如下:
初讀課文——發現提出問題——獨立探究——合作討論——匯報交流——反思領悟。
三、說課前準備和資源索引
遠程教育建設工程為我縣現代教育技術的運用和普及增添了新的閃光點,而其中豐富的教師備課上課素材為我們運用多媒體手段上課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在教學適當合理的運用遠程教育資源能有效地促進學生對教學重點、難點的理解。在上《長城磚》一文前,我先從中央電教館資源服務系統中下載有關該課的備課資料和媒體素材,這些素材直觀形象,對于創設情境突破本課教學難點有較大的作用。同時上網查找有關長城磚的資料,將這些素材整合成本課的教學課件。還讓同學們在課外收集有關長城和長城磚的資料,以加深對課文內容的更深入理解。
四、說教學設計:
1、創設情境,設疑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為了激發學生的興趣,我首先播放一段從資源服務系統中下載的長城美景以創設情境,再出示長城磚和紅磚的對話。我適時地激發興趣:“這天發生了一件奇怪的事,自以為最無能、最低下、最可憐的長城磚,居然被人們掀下來,送上飛機,來了一次奇妙的旅行,在旅行中,發生了什么故事呢?”從而從有趣情境中順利地將學生導入新課的教學中。
2、自讀自悟,質疑
接著,我引導學生首先通讀閱讀提示,明確探究目標,然后讓學生自由地、快速讀課文,想想自己讀懂了什么,并用筆劃出不懂的地方。讀完后,結合閱讀提示提出幾個有價值的問題。在初讀課文,整體感知后,馬上進入下一個教學環節:
3、小組合作,解疑
著名的教育家、文學家葉圣陶老先生曾經說過“教是為了不教”,新課程標準也明確指出 “教會學生學習”是現代教育的潮流,而合作學習、自主探究就是充分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的體現。因此,我校語文創新教學所倡導的“串疑導學法”就是讓學生敢于提問,敢于自己解決問題,善于同學之間合作交流解決問題,在小組合作中同學們先交流自己讀懂了什么,再合作探究自己不懂的問題。通過小組合作把一些基礎的問題,如自慚形穢、妄自菲薄、神采飛揚等詞語的理解在同學們的自主探究中迎刃而解,而那些不能理解的問題則請求同學老師幫助。這樣,在融洽而充滿鼓勵的合作氣氛中學習,學習效果無疑是最佳的,也更加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協作精神。
4、師生互動,釋疑
通過小組交流解疑,剩余問題的焦點很自然地就集中在促使長城磚思想轉變的原因和如何認識到要自尊自信的道理上。這時我并不先直接解決問題,而是著重引導學生朗讀。因為朗讀是語文教學最經常最主要的教學形式,作為語文教師,我們不僅要努力為學生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情感,還要通過朗讀讓學生釋放情感。在指導朗讀之前,為激起學生的自豪之情,我先播放了一組長城美景圖片。在學生熱情高漲時,我讓學生注意一些最能體現人物思想感情的詞,試著讀給同桌聽,看能否表達自己的情感,然后放聲朗讀,讀給大家聽,要把熱愛、贊美之情在朗讀中酣暢淋漓地表達出來。我還特別注重了指導學生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讓學生懂得課文中人物的身份、心情和性格,體驗文中人物的心境,并以現場小記者采訪的形式讓學生以所讀角色身份談參觀后的感受,例如:大學教授激動的心情,華僑老夫婦的自豪與愛國等等……通過誦讀悟情與發散思維,答案就在同學們有感情的朗讀和有趣的語文實踐中自然而然地得出來了,從中既培養了學生的朗讀能力與口語交際能力,更有效地訓練了學生的語感,發展了想象力和個性化理解能力。
5、 聯系實際,悟情
語文學習不僅要幫助學生掌握知識,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學會求知、學會思考、學會做人。教學中我設計了這樣一個場景:小明連續兩個單元測驗都不及格,禁不住垂頭喪氣地說:我真沒用,肯定不是塊讀書的料。如果你是小明的同桌,你要怎么勸服他呢?同學們紛紛舉手發言,為小明出謀劃策,鼓勁加油,這時我因勢利導,布置以下課外活動任務:
6、課外拓展,延伸
。1)你是如何理解文中最后一句話的?你也有過“妄自菲薄”的經歷嗎?你當時是怎樣克服的?
。2)搜集交流有關自尊、自信、自強的事例,以“朋友,你要自信”或“抬起頭來,前進!”為題開一次演講會。
五、說板書設計
本文的板書圍繞長城磚的思想轉變過程即由“自慚形穢”到“自尊自信”的轉變,突出轉變的原因是贊美,點明了只有認識到自己的真正價值才能自尊自信自強的道理。
六、說教學預測
本文的教學,我始終以一個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參與者、合作者的身份巧妙設疑,激趣導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調動學生探究課文內容和進行語文實踐的興趣,合作學習,朗讀妙悟,理解了課文內容,進而受到自尊自信的教育。但是由于本人的經驗和水平有限,本課教學設計還需要不斷改進,敬請各位評委和老師批評指正。
人教版小學語文說課稿 篇9
一、教材內容
《巨人的花園》是冀教版小學語文教材第六冊的一篇課文。是英國作家王爾德寫的一篇童話故事,講的是一個巨人有一個美麗的花園,由于他的自私,狹隘,把在花園里玩耍的孩子用高墻拒之門外,可是,春天也伴隨著孩子們的離去而離開了舉人,花園里只留下冬天和荒涼,后來,在一個小男孩的啟發下,巨人醒悟了,隨即拆除了圍墻,巨人生活在漂亮的花園和孩子們中間,感到無比的幸福。從這篇童話中,我們可以體會到,能和大家一起分享的快樂才是真正的快樂。
二、聯系實際,說策略
本文的顯著特點是運用對比的方法展開故事情節、揭示道理。文中有許多處進行了對比,如,花園情景的對比,巨人態度和感覺的對比,正是在這些對比中,故事的情節變得跌宕起伏,故事所揭示的道理也自然地顯現出來。針對教材特點,我以“變”為中心,輻射全文,圍繞花園的變化和巨人的變化為中心展開教學。在設計教案時,我把朗讀作為體驗文本的手段和歸宿。整個教學設計通過不同層面、多種形式的讀,引領學生走進文本,探究文本的意蘊,體悟文本的情愫,感受文本的美妙,讓學生在反復觸摸文本語言的過程中,獲得言語智慧的滋養,享受學習語文所帶來的愉悅。
根據這一教學理念,我設計了一個心形的板書,(出示幻燈)即幫助學生理清了思路,有把握了文章重點。
四、循序漸進,說流程
這篇課文篇幅較長,故事情節賦予變化,學生讀懂課文需要下一番功夫,因此,在初讀課文時,我留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讀,朗讀與默讀相結合,并安排了復述,使學生充分讀懂了課文。
在此基礎上,我重點設計了兩個問題,(出示幻燈)
。1) 尋找描寫花園的句子,進行花園變化前后內容的對比讀。
。ǜ鶕䦟W生回答教師總結板書:迷人 荒涼 鳥語花香)
。2)巨人的態度、感受前后發生了什么變化?是什么讓巨人轉變了態度?
。ń處煱鍟鹤运 苦惱 快樂)
為了使小組討論不流于形式,我先讓學生自己獨立思考,再在小組交流意見,全班交流的同時,相機指導學生朗讀,自讀自悟,逐步體會出無私的分享才是真正的快樂。
課文最后,我安排了寫話練習,(出示幻燈)
1 同學們,從巨人的花園重新充滿歡聲笑語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2 請為這個美麗的花園起個名字并說明理由。
3 我的警言送巨人。這一環節主要鍛煉學生的表達及概括能力,形成自己的名言,告誡巨人的同時自己也受到教育。
通過這幾個問題,使閱讀與說話相結合,使人文教育融入學習中。為了收到更好的學習效果,我讓學生把課文編成了童話劇,并以小組為單位演一演。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始終圍繞對比、通過想象情境展開教學,對學生扶放結合,引導學生自讀自悟、合作討論,使教學收到良好效果。
五、回眸課堂,說反思
本課教學的重點是想象畫面,體會巨人在行動上和心理上的變化,教學難點是體會這篇童話在表達上的突出特點。
作為三年級的學生,他們已接觸了不少童話,童話本身以其生動有趣深深吸引了這些愛幻想的孩子。孩子對童話的濃厚興趣使本篇教材具有莫大的磁性,但磁性到底能吸引住多少孩子,得靠教師的精心引導,因為孩子們畢竟沒真正掌握閱讀童話的技巧。
在教學時,我讓朗讀成為學生閱讀學習的探究的重要手段,讓學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圍中學習,自主地讀、說,在自讀自悟、主動探究中讀懂這篇意蘊深刻的童話,通過多層次的多形式的反復品讀、揣摩感悟,促進學生多元發展。體會花園的變化環節中,在我讓學生找出描寫花園變化的句子,反復品讀后出示冰雪覆蓋、狂風大作、雪花飛舞的畫面,與前面美麗的情景形成鮮明的對比。體會巨人的態度環節中,通過自行朗讀感悟,揣摩巨人的心理,因為描寫巨人冷酷無情的語氣是文章朗讀評論的重點。這個地方理解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后面重點句子“喚來寒冬的是我那顆任性、冷酷的心。 边@句話的理,讓每一位學生的心靈都為之一顫,為他們點燃心中的一盞明燈,讓他們學有所獲。感悟性閱讀 抓住重點,這一塊的閱讀,需要抓住重點,品讀感悟。解。課的最后,鏈接本文的作者王爾德,名人檔案。拓展作業,收集有關幸福的名人名言。把《巨人的花園》編成童話劇,以小組為單位演一演。收集王爾德的其它童話故事,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講給大家聽。學生都發生了濃厚的興趣。
【關于人教版小學語文說課稿范文集合九篇】相關文章:
人教版小學語文《回聲》說課稿11-05
有關人教版小學語文說課稿范文集合九篇08-23
精選人教版小學語文說課稿范文集合5篇08-14
實用的人教版小學語文說課稿范文集合五篇08-13
關于人教版小學語文說課稿范文集錦七篇08-12
人教版小學語文說課稿《夏夜多美》11-17
人教版小學語文《秋天的雨》說課稿11-04
精選人教版小學語文說課稿范文集合七篇08-21
實用的人教版小學語文說課稿范文集合七篇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