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小學語文說課稿范文合集七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yè)業(yè)的人民教師,總歸要編寫說課稿,寫說課稿能有效幫助我們總結和提升講課技巧。寫說課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語文說課稿7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小學語文說課稿 篇1
莫高窟,俗稱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它始建于十六國的前秦時期,歷經十六國、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歷代的興建,形成巨大的規(guī)模,有洞窟735個,壁畫4.5萬平方米、泥質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現存規(guī)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佛教藝術地。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語文莫高窟說課稿,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一、說教材
(一)教學內容
《莫高窟》一文介紹的是我國西北邊陲敦煌莫高窟里的彩塑、壁畫和藏經洞,贊揚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課文是一篇寫景的文章,作者以“總—分—總”的形式來結構全文,敘述具體,文質兼美。課文共有5個自然段,分為三段,分別介紹了莫高窟的地理位置及其概貌、莫高窟的彩塑、壁畫和藏經洞的特點以及莫高窟是舉世聞名的藝術寶庫。
這個文本并非需要細細咀嚼文字,從文字中嚼出微言大旨的經典文本,而是一個需要從整體上去學會把握的普通文本。對這樣的文本,框架把握比咀嚼文字更重要。
(二)說教學目標和重難點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作者之間對話的過程。語文教學要注重語言的感悟、積累和運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給學生打下扎實的語文基礎。同時注重開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潛能,促進學生持續(xù)發(fā)展!苯Y合課標對第三學段的要求,我擬定的《莫高窟》第二課時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能準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莫高窟的藝術特點,體會文中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過程與方法:學會自主學習課文,讀懂課文內容,學會提出問題,與他人合作進行探究性閱讀。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借助多媒體及具體的語言材料,感受莫高窟的博大精深,體會敦煌莫高窟藝術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激發(fā)對祖國燦爛文化的熱愛。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抓住重點詞句,了解莫高窟的彩塑、壁畫的藝術特點。
教學難點: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體會莫高窟的美和古代勞動人民的偉大從而激勵學生熱愛我國燦爛民族文化。
二、說學生
本節(jié)課的教學對象是五年級學生,更多蘇教版精品教學設計盡在拇指教育他們已經有了一定的思維和閱讀能力。通過本單元前幾篇課文的學習,學生對品讀課文佳句,欣賞風景名勝,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通過以前的學習他們掌握了一定的語文學習方法。在第一課時,學生已經認識了生字,整體感知了課文內容。因此,本課立定于目標盡可能讓學生確定,問題盡可能讓學生提出,方法盡可能讓學生掌握,內容盡可能讓學生參與,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教師適當進行點撥引導。
三、設計理念
1、體現學習語文的規(guī)律,由整體到部分,再回歸整體,使學生對所學的知識有完整的認識。
2、體現學習語文的特點,聽說讀寫的訓練貫穿閱讀教學的始終。
3、尊重學生的個體,特別是對學習方式的選擇,以學生自讀自悟、自學探究為基礎,教師指導為輔,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充分調動每個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發(fā)揮師生雙方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
四、說教法、學法
1、創(chuàng)設情境教學法
課中,我采集了大量的“彩塑”、“壁畫”、“藏經洞”等圖片,挖掘圖片中的情感意義,引發(fā)學生想象,讓學生學會表達,多角度的思考。把學生帶進真實的生活場景,讓學生對照圖片,理解課文。
2、閱讀感悟法
閱讀是體會民族語言之優(yōu)美的重要途徑,它能幫助學生加深對文本的理解,同時也可以幫助他們感受我們民族語言的聲音之美。通過閱讀想像畫面是進入文本很好的策略。因此,在教學中我通過多種形式的閱讀,讓學生感悟體驗,再通過讀來表達自己所體驗到的情感。
3、自主、合作、探究法
學生課堂自由研讀、課后搜集等環(huán)節(jié)無不滲透著自主探究的方法。
五、說教學流程
(一)激趣引入教學
別具匠心,引人入勝的一段新課導入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關鍵環(huán)節(jié)。課一開始,我在出示課件的同時用飽含激情的語言導入這樣讓學生利用多種感官感受莫高窟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充分激發(fā)起學生對莫高窟的向往,為后文的學習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精讀細品,領略風采
1、品味“彩塑”
質疑問難,激趣讀文。在對學生進行思維訓練時要注重質疑解疑能力的培養(yǎng),留足時間,激發(fā)興趣,讓學生由不敢問到大膽問再到善于問。
課文第二自然段描寫的是莫高窟的彩塑,我先讓學生自讀讀課文,然后思考、交流:這一自然段里描寫了哪些彩塑?
文中出現的佛教人物基本脫離了學生的生活經驗,讓學生感受神態(tài)各異的彩塑有助于學生理解課文,因此我適時地展現各種彩塑,特別是睡佛的畫面,使文字活了起來,讓學生主動、自然地進入到了課文中。在接觸了彩塑絢麗多姿的形象后,學生對文中詞語的理解也愈加深刻。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從文字到圖片再回歸文字,使學生對莫高窟彩塑藝術有了全面深刻的認識。然后進行追問:面對這一尊尊彩塑,游人們無不嘖嘖稱贊。如果你是游人,你會怎樣贊嘆?引導學生思考、交流。最后,我充滿激情地小結:感受著前人高超的彩塑藝術,我想在座的每一位同學心中都會涌起一股自豪感,就讓我們帶著這種自豪感來讀一讀吧!通過這樣的美讀,可以讓學生體驗、感悟、熏陶,在語言的海洋里領會情感。
2、回味“壁畫”
教學這一段時,我首先讓學生自己讀課文,畫出能體會到壁畫“宏偉瑰麗”的語句,在學生交流時引導學生欣賞圖片,尤其是飛天圖片,用文中的語言進行描述。然后引導學生學習文中的句群,再運用這種描述方法,寫一寫飛天還有哪些形態(tài)。所有這些都實實在在地引導學生理解、積累、運用祖國豐富的語言文字。
這一段的教學充分利用了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通過豐富多彩的圖片感知,有效地帶領學生領略了壁畫的“宏偉瑰麗”,激發(fā)了學生的閱讀興趣,深深地感受了作者用詞的精確和祖國豐富的語言文化,語文教學與信息技術整合優(yōu)化的方便快捷在這里得到了充分的顯示。
3、體味“藏經洞”
“畫出自己更多蘇教版精品教學設計盡在拇指教育感受深刻的句子”拋出話題,讓學生勾畫。適時播放珍貴文物和文物被盜的文字資料,“看了這些你有什么感想?”再次讓學生體會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并激發(fā)他們對侵略者的憎恨。接著,教師順勢組織學生帶著惋惜和憎恨之情朗讀第四自然段。
4、學習最后一段。
教師利用課件展現敦煌的風沙、石山和工匠們制作彩塑、壁畫的畫面,進一步理解“敦煌藝術是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
小學階段學生的思維處于形象思維階段,教學中我采用直接切入重點段的學習,分別介紹洞穴里的“彩塑”、“壁畫”、“藏經洞”,借助資源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赌呖摺芬晃捏w現了作者強烈的民族自豪感,充分挖掘文本的情感因素,讓學生反復品味,同時體會表達的精妙以及語言的內在情感,以激發(fā)學生的內心感受,從而引導學生“披文——入情——入境”,用“心理視線”去讀書、去領悟語言文字,讓學生得到情的激發(fā)、美的熏陶。
(三)積淀情感,延伸教學
口語交際能力是現代公民的必備能力。應培養(yǎng)學生傾聽、表達和應對的能力,使其具有文明和諧地進行人際交流的素養(yǎng)。學完課文后,我利用向學生提建議的方法,引導學生課后搜集一些有關莫高窟的資料進行交流。這樣引導學生進一步查找資料,解決問題,構建開放的課堂結構,為開拓學生思維留下空間,也自然地把學生的學習由課內延伸到了課外。
六、說板書設計
板書要引導學生把握教學重點,全面系統地理解教學內容。根據課文的內容,體現簡潔明了、統領全文的原則,表現文章的結構特點,我設計了以下的板書:
彩塑:精妙絕倫
壁畫:宏偉瑰麗智慧的結晶
藏經洞:珍貴文物
以上是我就《莫高窟》(第二課時)的課堂教學闡明了自己的設計思路。當然,在實施過程中,新的情況會隨時出現,新的問題會隨時生成。我將以教材為起點,以新課程標準為依據,做出科學的判斷,采取合理的措施。不當之處,懇請各位領導、老師批評指正。
小學語文說課稿 篇2
我說課的內容是語文課文《美麗的小路》。我想從三個方面來說說我對這篇課文的理解和教學思路:第一是教材分析,第二是教學目標,第三是教學環(huán)節(jié)。
教材分析及教學目標:
《美麗的小路》是一年級語文下冊的一篇課文,它是一個有關環(huán)境衛(wèi)生的童話故事,課文通過鴨先生小屋前小路的變化及居住在附近的動物不同的感受,告訴小朋友要保護環(huán)境,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這樣才有美好的生活。本文情境優(yōu)美,語言生動、有趣,每個小動物的語言、動作都富有性格特征和戲劇化的效果,非常適合分角色進行朗讀訓練。我上的是第一課時,因此我把教學目標定為:1、認識“先、鹿、慢”等14個生字,會寫“先、千”兩個生字。2、能正確朗讀課文,有感情朗讀1-7段,體會動物們前后兩種不同的心情。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春天來了,天氣可真好呀!忍不住就想出去走走,走著走著,就來到了一個美麗的地方。(課件出示:一條長長的小路,路上鋪著花花綠綠的鵝卵石,路旁開著五顏六色的鮮花,還有一棟小鴨住的房子。)
你看到了什么?
2、路上鋪著花花綠綠的鵝卵石,路旁開著武裝斗爭的鮮花,這可真是一條“美麗的小路”呀!板書課題:11、美麗的小路
3、誰能美美地來念一念?指名讀齊讀
[情境的創(chuàng)設,給學生以遐想的空間。只有調動學生情感的參與,語文教學才能達到高層次和理想化的境界。創(chuàng)設情境,把學生帶到了這條美麗的小路上,充分感受小路的美麗,體會小路帶給人們的愜意。走過小路,學生看到了五顏六色的花,聞到了花香,聽到了清脆的鳥鳴,甚至就像真的踏在了小路上。他們盡情說著自己的所見,這樣的感受是在情境創(chuàng)設的基礎上實現的。良好的開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從課開始就以創(chuàng)設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使學生對課文的興趣很濃,在閱讀課文時全身心地投入。]
二、初讀課文
1、今天,我們就要一起去這條美麗的小路看一看,請你輕輕打開語文書,翻到11課,自己美美地讀一讀這篇課文,好了之后把生字寶寶在文中圈出來。開始。
2、下面,我們一起來認一認課文中的生字寶寶。
圏生字,領讀。
三、研讀課文小學教學
1、這真是一條美麗的小路呀!這么美麗的小路在哪里呀?自己快速默讀第一段,找一找,找到了發(fā)信號。
2、你怎么知道是在鴨先生的門前?指名讀
3、你就是鴨先生,屋前有這么美麗的一條小路,你會怎么樣?
指導朗讀(指名讀、齊讀)
4、是呀,這可真是一條美麗的小路呀,走在這條小路上,看看路上的鵝卵石,真——,看看路邊的小草,呀,真——,再看看那樹,真——,那開著的花,真——,深深吸一口氣,真——,閉上眼睛,咦,好像聽到——,真——!
5、走在這么美麗的小路上,真忍不住起夸一夸呢!請你來。
6、兔姑娘和鹿先生走過也忍不住要來夸一夸,他們會怎么夸呢?請你自己讀讀第2、3段,做一回兔姑娘和鹿先生。
7、下面,老師要請一位兔姑娘來演一演,老師來讀旁白!斫狻拜p輕”
還要請一位鹿先生。——理解“慢慢”
男生是鹿先生,女生是兔先生,我們一起來試試。
[角色往往決定著人的思維、情感、語言和行動。在語文教學中,從“學生”到“學生”的固定角色,常常使學生陷入“被接受”、“被教育”的傳統模式和消極狀態(tài)中,必然影響孩子在閱讀過程中充分地,有創(chuàng)意的活動。學生如果由“學生角色”轉換成自己喜愛的動物角色,拉近了學生與教材間的距離。這種生動有趣的教學方式,能激起學生主動參與的欲望,激發(fā)學生交流的積極性,有利于發(fā)展他們的思維和語言。
運用角色轉換,使學生入情入境地體驗,他們的情感隨著課文情感的變化、體驗的深入而不斷地變化。他們與文本對話,在體驗中感悟,使情感交融,思維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拓展。在角色轉化中,激發(fā)了學生的體驗,學生被卷入到文本的情感中,產生共鳴,逐步升華為自己的情感。]
8、走在美麗的小路上,心情也很好呢!難怪朋友們都喜歡在這里散散步,說說話?墒,沒過多久,小路就變了樣。(出示圖片)
你看到了什么?
9、你的心情怎么樣?指導朗讀
10、兔姑娘又從小路走過,她皺起了眉頭,說:——呀,美麗的小路不見了。
請一生,問:兔姑娘,你為什么皺起眉頭呀?
鹿先生也從小路走過,他捂上了鼻子,說:——咦,美麗的小路怎么不見了?
請一生,問:鹿先生,你為什么捂上鼻子呀?
鴨先生也叫起來:——天哪,我的美麗的小路呢?
請一生,問:鴨先生為什么要叫起來呀?
11、兔姑娘、鹿先生也很難過呢。我們來比一比,看看誰更難過。
分角色朗讀。(女:兔男:鹿合:鴨)
[這里我們讓學生借助文本,大膽展開想象,說出自己認為的此刻的小路,學生憑借語言文字,在想象的空間馳騁,敘說著自己的想象,在想象中,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此時教師出示變臟的小路,只見垃圾遍地,蒼蠅飛舞,極大地刺激了學生的感官,撥動了學生的心弦,走在垃圾路上,再次讓學生談失去美的感受,飯菜的酸臭味,紙屑水果皮等讓蝴蝶看不見花朵的美麗,蜜蜂聞不到花兒的香味,紛紛飛走了,蒼蠅在上面飛來飛去。此時的課文朗讀,可以說是水到渠成,學生以驚奇/氣憤/著急/失望的語氣讀出美麗的小路不見了。在朗讀中流淌著對文本更深一層的理解。]
四、書寫生字
1、對呀,美麗的小路怎么不見了呢?它能不能找回來呢?我們下節(jié)課再來學習。下面,請你把書翻到48頁,這節(jié)課我們要來寫“先”和“千”兩個字。
2、學寫“先”和“洗”比一比,記一記描紅,書寫
3、學寫“千”和“干”比一比,記一記描紅,書寫
這篇文章中出現了很多人物的對話,尤其在課文的1-8小節(jié),是進行分角色朗讀的好材料。我在教學過程中,以合作者的角色出現,通過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采用自由讀、個別讀、表演讀、分角色朗讀等多種形式,將每一個學生帶入課文所表述的情境中,用語感連接學生的感官、感受和情感。以讀代講,讓學生讓自己的心靈去感受事物,用朗讀來實踐。這節(jié)課,學生的朗讀很出彩,語調、動作、表情都很到位,相信學生肯定很有體會,并且他們對文本的參與性也很高。但是就是由于熱情太高了,所以有些學生的情緒有些渙散,沒有跟著我的思路在走。這一點在以后的教學中要好好琢磨,怎樣處理好這兩者的關系。
小學語文說課稿 篇3
一、說教材
《畫風》一課是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第四冊第七單元的一篇新選入的閱讀課文,是一篇從發(fā)展語言、發(fā)展思維入手的好課例。
。ㄒ唬┽槍φn文特點,在第一課時教學字、詞和進行初步的閱讀之后,我把本篇課文第二課時的教學目標確定為:
。敝R目標:理解課文內容。
。舱Z感目標: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分角色朗讀課文,學生體會三個小朋友能畫風的高興心情。
。衬芰δ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創(chuàng)新能力以及動口、動手的能力。
。雌返履繕:培養(yǎng)學生的團結合作精神。
。ǘ┰O重點為:
。迸囵B(yǎng)學生細心觀察的習慣和不斷創(chuàng)新的意識。
。怖首x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二、說教法
我們強調一堂好的語文課應面向全體學生,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性,變被動接受為主動參予、主動獲取。因為這篇閱讀課文內容淺顯易懂,根本不用老師去講解、分析。所以這節(jié)課,我基本選用“全放”的教學方法。以一個教練的身份給學生加油,并作適當的引導,學生通過動手畫、動口說以及各種形式的讀,在畫中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說中訓練語言,讀中積累語言,感悟情境,創(chuàng)造一種形、色、聲有機結合的教學情境,使全體學生主動、有效地參與到教學的全過程。
三、說學法
以思想政治教育為靈魂,以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是推行素質教育的根本要求。因此,本節(jié)課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的年齡特點、興趣愛好以及認知水平,引導學生運用畫—說—讀—悟的學習方法,使學生不但能領悟課文的主要內容,而且培養(yǎng)了他們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四、說課堂
教學行為策略的具體運用
。ㄒ唬┱勗,導入新課,激發(fā)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獲取知識、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思維的巨大推動力。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要尊重學生的個性、愛好。從談話的方式引入新課,把師生間的距離縮短了,使學生樂學、易學。畫畫是學生最愛做的事兒,開始讓學生談自己會畫什么,這個簡單的問題既能打開學生的思路,又促使學生敢于說話,激發(fā)學生繼續(xù)學習的興趣。進而談談風吹在身上的感覺,問題稍有加深,但感覺不一樣,答案就各不相同,學生依舊興趣盎然。風這一自然現象在學生頭腦中建立了初步的印象。
。ǘ┊嬶L,激活思維,體現創(chuàng)新在學生頭腦中建立“風”這個初步的概念之后,讓學生動手在紙上畫風(即畫出有風時各種景物的變化)并配上美妙的音樂。其目的有五:一是檢查學生課前觀察風的情況;二是通過畫風理解課文內容;三是培養(yǎng)學生動手能力;四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五是創(chuàng)造一種輕松、愉悅的繪畫氛圍。
小學語文說課稿 篇4
一、教材分析、教學目標和重難點的確定
1教材分析
蘇教版小學語文第七冊第七單元26課《陶校長的演講》,是陶行知先生一篇演講稿,要求學生每天從健康、學問、工作,道德四方面問一問自己,以此激勵和鞭策自己不斷進步。演講稿辭真意切,極有鼓動性,感染性;結構上,按“總----分----總”方式謀篇,以“問什么、為什么問,怎么辦”方式構段,十分整飭。是對學生進行朗讀訓練、陶冶情性和思想教育的好教材。
2教學目標
根據新大綱的要求、教材的編寫意圖、教材特點和學生的年齡特點,我確定的教學目標是:
1認知目標:學會本課的11個生字(其中“韌”字只識不寫),理解生詞;
2技能目標: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復述課文;
3情感目標:
a通過有感情地朗讀和復述課文,了解演講的特點,明白為什么要做到“每天四問”,培養(yǎng)學生不斷激勵和鞭策自己的好習慣;
b積極主動的探索新知。
3教學重點:理解每天四問的重要意義。
4教學難點:體會句子間的聯系。
二、教法與學法
古希臘學者普羅塔戈說過:“頭腦不是一個要被填滿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被點燃的火把!睘榱诉_到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解決疑點,根據素質教育和創(chuàng)新教育精神,基于腦科學研究的新突破以及中年級學生的特點,我打算先學后教,以學定教,以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圍繞“學法指導”這一核心,以讀書訓練為經,語言文字訓練為緯,開發(fā)全腦為橋,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學習過程,以學生饒有興趣的說、演、讀,來代替教師單一的講、管形式,在藝術的熏陶下激發(fā)學生想象,在兼容并舉中力求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主動性、發(fā)展性,創(chuàng)造性,從而達到激發(fā)興趣、理解陶情、啟迪心智、感悟積淀的四重境界。
為此,我打算從師生兩方面做好如下準備:
師:小黑板、投影片、錄音帶《雙手和大腦》。
生:搜集陶行知的有關資料(用以擴大預習范圍,降低難點、激發(fā)興趣、了解背景)。
三、教學程序
。ㄒ唬┘とそ翌},質疑定標。
揭題板書后,首先在由弱漸強的《雙手和大腦》樂曲聲中簡介陶行知,可以達到消除情緒性學習障礙的目的。
“疑,思之始,學之端”,可以對學生發(fā)問:“看到題目,你首先產生那些疑問?”根據學生的疑問,巧妙地交代本課的學習目標。
小學語文說課稿 篇5
一、 說教材分析
《可貴的沉默》是一篇精讀課文,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上課時,老師從孩子那里了解到,幾乎所有的爸爸媽媽都知道自己孩子的生日并向他們祝賀,孩子們因此感到驕傲而快樂;而孩子呢,只有幾個知道爸爸媽媽的生日,而沒有一個向爸爸媽媽祝賀生日。通過強烈的對比,孩子們沉默了,老師抓住這一挈機,引導孩子們懂得了要關心父母,并學會以自己的行動回報父母對自己的愛。
二、說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1、 會寫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祝賀、迅速、重復、恰恰、犯錯誤、緩和、建議、表達、煩惱、稚拙、享受、外婆、左顧右盼”等詞語。
2、 理解課文大概意思,并用自己的話復述課文的內容。
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使學生學會在人物語言、動作和神態(tài)的描寫中體會人物心理。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孩子們的情緒變化,使學生領悟到不僅要感受父母的愛,還要關心父母、回報父母之愛。
教學重點:體會孩子們的情緒變化。
教學難點:在人物語言、動作和神態(tài)的描寫中體會人物心理。
三、說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應該讓學生在主動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啟迪,享受審美情趣。在整個教學過程我引導學生通過有感情地朗讀加深學生對文本的理解,使其受到情感的熏陶,從而達到閱讀教學美感,語感,情感的和諧統一。
四、說教學流程
(一)談話導入,揭題質疑
愛因斯坦說過:“問題的提出往往比解答問題更重要!庇捎谖恼骂}目發(fā)人深思,所以上課一開始,我就通過談話導入課題,引導學生從題目入手質疑,提問: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針對學生的提問,教師進行梳理:“為什么說沉默是可貴的?誰沉默?在什么情況下沉默?沉默之后又是一個什么樣的景象。”讓學生帶著問題走進課堂。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請同學們帶著問題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要讀準字音,讀懂字詞。讀完以后同桌互相說說課文先講了什么,再講了什么,最后講了什么。
2、交流。
3、出示詞語
祝賀 迅速 重復 恰恰 犯錯誤 緩和 建議 表達
煩惱 稚拙 享受 外婆 左顧右盼
。1)自由讀,開小火車的形式讀。
。2)師指導書寫 “犯” “顧” “婆”
4、男、女生分角色朗讀課文。
5、剛才同學們的朗讀精彩,對老師的提問,也都高高地舉起了小手想說一說,課文中的哪一幅圖與我們剛才的動作、表情是一樣的?
(三)讀中感悟,探究體驗
1、出示第一幅圖:
。1)是什么原因使他們那么激動?
。2)能從課文中找出和這幅圖有關的句子嗎?(請大家自由朗讀課文1—9自然段,并用直線劃出有關的句子。)
。3) 誰來讀一下你找的句子?
交流感悟:
、 他們驕傲地舉起了手,有的還神氣十足地左顧右盼。
誰再來讀一下你找的句子
、谇芭诺暮⒆佣蓟剡^頭往后看,幾個男孩子索性站了起來,我也不阻止他們。幾乎所有的孩子都在快樂地交談,談的`內容當然是生日聚會、生日禮物、父母祝福……。
2、出示第二幅圖:這幅圖上的孩子們和上一幅圖有什么變化?
。1)他們?yōu)槭裁闯聊耍?/p>
(2)那么課文中是怎么寫得呢,請大家自由朗讀10—13自然段,找出寫孩子們沉默的句子,待會兒把你最喜歡的句子讀給大家聽。
交流感悟:
、裒畷r,教室里安靜下來。我把問題重復了一遍,教室里依然很安靜。過了一會兒,幾位女學生沉靜地舉起了手。
、诮淌依锛湃粺o聲,沒有人舉手,沒有人說話。孩子們沉默著,我和孩子們一起沉默著……
(四)總結
同學們,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了解到了孩子們的情緒隨著老師的提問由開始的興奮、快樂到后來的沉默。你們學得很出色,那么我們能不能通過朗讀把她們的這兩次變化再次讀出來呢?
出示文字投影:4個句子。
(五)質疑
學到這兒,你又產生了什么疑問呢?沉默之中他們會想些什么呢?蘊藏在孩子們心靈深處的他們自己還沒有意識到的極為珍貴的東西究竟是什么呢?這些問題,下堂課我們將繼續(xù)學習。
(六)作業(yè)
五、教學反思:
本課設計時著力于以學生為主體,在教師的引導、組織下,從兩張課文插圖中孩子們神態(tài)間強烈對比的差異入手,抓重點詞句,并將學生的經驗納入到課堂中,引導學生與教材進行一定深度的對話,調動學生的想象力,披文入境,從而理解孩子們情緒上的變化。
一、注重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語文課程標準》倡導新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接受學習之外,學會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培養(yǎng)學生主動積極的參與精神和合作精神,培養(yǎng)學生敢于質疑的精神。在教學中我努力體現這一理念,鼓勵學生針對課題及課文內容、重點詞句大膽質疑,組織學生進行同桌交流,在合作學習中共同探究,解決疑難。如:導入新課之后,我便讓學生就題質疑,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針對學生的提問,教師進行梳理:“為什么說沉默是可貴的?誰沉默?在什么情況下沉默?沉默之后又是一個什么樣的景象!本o接著,我讓學生帶著問題自讀課文,在匯報、交流之后學生便弄明白了文章所寫的主要內容。
二、注重情境體驗,境中讀悟語言。
這篇課文的內容描述的是我們學生最真實的一面,非常貼近學生實際生活。因而,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在情境在進行角色轉移,變揣摩他人的想法為傾訴自己的感受,能更好地使學生感悟課文的意蘊,品味課文的語言。
語言是情感的載體,情感是語言的內蘊,要使語言訓練與情感熏陶融為一體,須引導學生人其境、通其心、感其情。本課的朗讀指導, 我并不做“輕重緩急”的機械指導, 而是讓學生自己在情境中通過對重點詞語的感悟,醞釀朗讀心境,進行感情朗讀。如在學習第一幅插圖時,我讓學生細讀重點段,品字詞,先找出和這副圖有關的句子,并說說你體會到了什么?學生們都能找到這兩個句子,體會到父母知道他們的生日又為他們祝賀,他們的心情快樂。在指導理解“左顧右盼”這個詞的時候,讓學生用動作來表示這個詞的意思,并在情境中追問學生他們在看什么?(看其他同學是否和自己一樣得到了父母的祝賀;有多少同學也和自己一樣舉手了……)深入體會孩子們是如何“神氣十足地左顧右盼”,在細細品味詞語的基礎上,學生能夠感受到孩子們那份炫耀的表情,驕傲的心情。在指導朗讀的過程中,與學生已有的情感體驗相聯系,至此,孩子的心靈已掀起狂濤巨瀾,不僅理解了內容,語文教育的人文性也得到了很好的體現。
不足之處:
在孩子的情緒由興奮到沉默時,也就是在學習第二幅圖時, “讀”卻成了泛泛之讀,讀的目標不夠明確,讀的層次不夠明朗。例如:孩子們沉默的相關語句,在讀前,雖然先設計了讓學生感受 “靜”,接著讓學生在“靜”中感悟孩子們的后悔、不安等心理,但由于教師引導不到位,同學們還沉浸在父母的關愛之中,沒有把難受、不好意思這種內在感情表達出來,使朗讀“靜” 時沒有“到位”,以至于課堂氛圍也整個沒有“靜”下來。另外,教師的評價語不夠生動、及時。當學生的想法與自己預設的不一致時,作為老師不知該怎樣有效地去引導,缺少課堂上的教育機智。希望各位老師多多指點,讓我不斷進步,不斷提高。
小學語文說課稿 篇6
一、課文特點
這是一篇很有教育意義的童話故事,講述的是國王用一種獨特的方法選繼承人:誰能用種子培育出最美的花,誰就是他的繼承人。規(guī)定的日子到了,一個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成為繼承人。這是為什么呢?故事懸念迭生,引人入勝。不讀到故事的最后,就不能解開謎團。原來,國王發(fā)給孩子們的花籽是煮過的。多么生動的故事。
這個故事在成年人看來,其含義一目了然:誠實的品質最可貴!但是,讓二年級的孩子來讀這個故事,我認為他們未必輕而易舉就能讀得明白,因為如果學生不了解種子是如何發(fā)芽的,以及煮過的種子不會發(fā)芽這些自然常識,便無法體會故事的趣味,就不能真正懂得國王為什么選那個孩子做繼承人。因此,課前可以布置學生完成一次實踐活動:種兩;ㄗ眩渲幸涣R笫煲院笤俜N,然后,觀察這兩;ǚN的生長情況,看看有何不同。突破了這個難點,再通過閱讀、感悟,文章的內容便易于學生接受。
二、設計理念
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思考和感悟,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給學生創(chuàng)設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環(huán)境,使朗讀成為學生學習和探究的重要手段。讓學生在自讀自悟中認識生字,讀懂故事,在合作學習中讀悟“誠實的品質最可貴”。
設計特色:自讀自悟,研究事因;教師點撥,深化認識。
三、教學目標的確定
根據“教材特點”和設計理念,制定教學目標如下:
1、知識目標:熟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及文中帶生字的詞語,識字14個。
2、能力目標:培養(yǎng)學生通過朗讀理解詞語和課文意思的能力、綜合運用學過的認字方法識字的能力。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讓學生明白誠實的重要性,愿意做一個誠實的孩子。
四、教學重難點
1、重點:熟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引導學生綜合運用學過的認字方法識字。
2、難點:理解課文內容,愿意在生活中做一個誠實的人。
五、設計思路
1.談話、講故事引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2.初讀課文,整體感知。遵循閱讀教學從整體入手的原則,讓學生初步整體感知故事內容。在讀課文中結合字音教學,通過多種形式的讀讓學生讀準字音,認識生字。
3.靈活運用多種形式鞏固生字。識字教學是低年級閱讀教學的一個重點。采用“音形義分步走”的教學形式,在學生讀準字音,基本了解字義的基礎上,在游戲中識字形,鼓勵個性化識記方式,鼓勵創(chuàng)新。
4.深讀課文,感受誠實的好品質。這是教學的重點,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深入研讀課文,體會故事的內涵,真正懂得國王為什么選中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感受誠實的可貴。
5.感情讀文。閱讀教學應當以讀為本。教學時以一個覆蓋全文的問題作為研讀專題,通過學生自主讀悟,學習小組合作討論,再結合指導朗讀,以解帶讀,以讀促解,充分保證學生個性化,朗讀理解的時間和空間,避免課文內容的繁瑣分析講解。
6.總結全文,拓展延伸。通過這個環(huán)節(jié)能夠進一步激發(fā)學生做誠實孩子的愿望,有利于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培養(yǎng)和語言能力的發(fā)展。
六、教學流程
1、談話、講故事引入。課件顯示故事背景畫面,教師講述故事。板書課題,學生認讀。
2、學生自主認讀生字,初讀課文。
。1)猜一猜:學生自己認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自己猜一猜。
(2)問一問、查一查:再讀課文,猜不出來的字問一問別人,查字典了解字的意思。
(3)拼一拼:看拼音解決不認識的字。
3、認讀字詞。
(1)課件顯示生詞,自由讀,學生領讀,全班齊讀。
(2)課件逐個顯示生字,“開火車”認讀并組詞。
。3)學生介紹自己識字的好辦法,打亂順序認讀生字。
4、理解課文內容。
。1)齊讀全文。
。2)學習課文1、2段。自由讀文,思考交流:讀了以后你明白了什么?還有什么疑問?教師激發(fā)學生想象:孩子們拿到花籽回家以后會怎么做?他們心里會想些什么?
(3)連讀課文1、2段。
。4)學習課文第3段。默讀思考:三個月后發(fā)生了什么事情?用“有…有…有…”句式練習造句。想象說話:這些手捧鮮花的孩子,他們互相會說些什么?
。5)學習課文4、5段。引讀課文,設問:國王看到漂亮的花卻不高興,你們奇怪嗎?國王去關心一個捧著空花盆的孩子,你覺得他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同桌分角色朗讀國王和孩子的對話。
。6)學習課文最后一段。齊讀課文后分組合作討論:為什么國王看到手捧美麗鮮花的孩子卻皺起了眉頭?為什么國王選擇了手捧空花盆的孩子?(中間插入陳述句與反問句的轉換訓練。)
5、感情朗讀全文。
6、拓展訓練。思考交流:從這個故事中你懂得了什么?你是個誠實的孩子嗎?你發(fā)現了身邊的哪些人做了哪些事,說明他是個誠實的人?
小學語文說課稿 篇7
一、說教材
1.內容分析
《三亞落日》是現行蘇教版小學語文第十二冊第一單元中的一篇寫景短文。作者運用清新活潑的語言,正確生動地描繪了三亞落日的漂亮景象,抒發(fā)了對大自然的熱愛,對祖國漂亮風光的贊美的思想感情。本文層次清楚,詞匯豐富,語言清新,字里行間充溢著作者對三亞落日的深深喜愛和贊美,是對學生進行朗讀練習、情感熏陶、背誦積累的好教材。
根據小學六年級語文教學應以閱讀為主的要求,結合課后四道練習題,我們不難看出編者選編這篇課文的主要意圖:一是結合課文學會文中的10個生字和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二是繼續(xù)進行朗讀、背誦的練習,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在品味中受到良好情感的熏陶。
本文安排在小學階段的最后一冊,通過之前的學習,學生已經把握了識字記詞的方法,在老師的指導下,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通過本文的學習,學生可進一步豐富語言的積累,進一步把握寫景文章的學習方法,提升體驗文本的能力。本文篇幅不長,我預設用兩課時完成以上教學目標。
2.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難點
考慮到絕大部分學生沒去過三亞,也沒親眼看到三亞的落日;谝陨辖滩奶攸c和學生認知水平,我從知識、能力、情感三個維度擬定基本的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力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欣賞并摘抄描寫落日的語句。
(3)情感目標:朗讀品味語言文字,感受三亞落日的漂亮景色,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基礎教育課程綱要》指出:"教師應關注學生的個體差別,滿足不同學生的需要……使每個學生都得到充分發(fā)展。"在教學實踐中,任何僵化的教學目標都是不足取的。因此,以上預設的教學目標只是一個大致的教學方向,而不是課堂教學的教條。在具體的教學情境中,要根據不同水平學生的實際和生成的教學情境,靈活調動教學目標的內容和達成的水平。
其中目標2是教學重點,目標3既是教學重點又是教學難點,也是第二課時的主要教學目標。
二、說教法
古希臘學者普羅塔戈說過:"頭腦不是一個被填滿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被點燃的火把。"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為了達成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讓學生在語文教學中得到不同水平的發(fā)展,本節(jié)課教學,我根據課文的特點,主要采用"朗讀指導法"、"情感感悟法"
三、說學法
俗話說:"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向學生傳授"學法",讓學生學會讀書,這是語文教學的終極目標之一。葉圣陶先生也認為,語文教學最基本的方法就是讀,引導學生認真地讀,使之見于書,出于口,明于心,真正達到口誦心惟。所以,在本課時的教學中,我主要在"讀""畫""悟"進行學法指導,加上學生間的討論交流,共同分享合作的樂趣,感受成功的喜悅。
四、說教學過程
本節(jié)課教學,我力求體現以下的教學理念:讓學生充分與文本對話,感悟文章的美言美景,在理解和體驗文本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喚起自己對大自然的贊美和熱愛。
根據這些理念,我設計本節(jié)課的基本教學流程為:
默讀課文,感受日落畫面
組織交流,指導朗讀
品味語句,想像體悟
圖文對照,指導背誦
1.默讀課文,感受日落畫面。在活潑輕快的音樂聲中默讀課文,看看日落的過程由哪幾幅畫面組成?估計學生能夠找出日落的三個過程:像一個快樂的孩童,像一只光焰柔和的大紅燈籠,像一個動作優(yōu)雅的跳水員。
2.組織交流,指導朗讀。通過"你最喜歡其中的哪一描寫?"組織學生交流。結合交流,媒體出示相應的畫面,再指導學生讀出喜愛之情。
3.品味語句,想像體悟。主要抓住太陽的變化、海水的變化來幫助學生理解日落的三個過程:像一個快樂的孩童,像一只光焰柔和的大紅燈籠,像一個動作優(yōu)雅的跳水員。
如第3自然段的學習,我是這樣進行的:先理解第一句比喻句,把什么比作什么?學生不難回答"像孩童".再進行研讀:哪些地方寫出了太陽像個"快樂的孩童",估計學生很快就會抓住"紅撲撲、抖落、濺出"這些詞語體會到太陽像個"快樂的孩童".為了讓學生體會蘊含在語言文字中作者對夕陽的喜愛,我采用教師范讀,學生想象并結合動作去感受夕陽"孩童"般的快樂形象。再指導朗讀,抓住要害詞語,讀出對此種景象的無限喜愛,由此體會三亞落日那富有詩意的情景。
學習第4自然段其它兩句比喻句時,我也將采用上述方法引導學生理解感悟。如,我讓學生畫出描寫夕陽滑落過程的語句,輕讀想像,體會大紅燈籠在"碩大無朋"的床面上頑皮蹦跳的可愛情趣,感受似跳水員"輕快靈敏彈跳入水"的日落情景。
三亞落日的全過程,我緊扣文中三句描寫落日的比喻句,引導學生體會三亞落日的靜態(tài)美和動態(tài)美。并穿插課件中相應畫面的播放,通過引導點撥、朗讀品味、想象日落時變幻奇異、瑰麗無比的大自然景象,從而深深體會到三亞風光美,在這樣飽含詩意的地方看那么美的日落,使學生對作者情不自禁的贊嘆"在三亞看落日真有詩意"轉化為發(fā)自肺腑的感受。
4.圖文對照,指導背誦。課的最后,我將留5分鐘左右,讓學生先理后背,逐段擊破,再連段成篇進行背誦練習,以競賽加星插紅旗來激勵學生,提高背誦能力。讓優(yōu)雅活潑的日落畫面定格在學生腦中,讓詩意的文字內化為學生的語言積累,達到感悟理解——品味深化——積累運用之目的,為學生今后的閱讀寫作類似文章打下堅實的基礎。
學完課文,進入第三個環(huán)節(jié)"拓展延伸".我設想讓學生觀察我們這個地方的日出或日落景象,進行一次小練筆,學習作者用豐富的詞匯,正確生動的比喻、擬人等寫法,進行寫作練習,以讀促寫,讀寫結合,真正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
五、說板書設計
板書是一種重要的教學輔助手段,也是課堂教學中不可缺少的有機組成部分。簡潔、概括、重點突出的板書能給學生一目了然,加深理解。
【實用的小學語文說課稿范文合集七篇】相關文章:
實用的小學語文說課稿范文匯編七篇08-13
實用的小學語文說課稿范文集錦七篇08-12
實用的高中語文說課稿范文合集七篇08-10
實用的人教版小學語文說課稿范文合集六篇08-13
實用的高中語文說課稿合集七篇07-30
實用的語文說課稿初中模板合集七篇06-22
實用的人教版小學語文說課稿范文集錦七篇08-21
實用的人教版小學語文說課稿范文匯總七篇08-16
實用的人教版小學語文說課稿范文集合七篇08-16
實用的高中語文說課稿模板合集七篇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