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高中語文第一冊《致橡樹》說課稿(通用10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說課稿,認真擬定說課稿,我們應該怎么寫說課稿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高中語文第一冊《致橡樹》說課稿(通用10篇),歡迎大家分享。
高中語文第一冊《致橡樹》說課稿 1
一、教材分析
1、知識內容
本課包括的主要內容有《致橡樹》內涵的把握,象征手法的運用。
2、地位和重要性
《致橡樹》是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語文第一冊的必修內容,是高考考查的內容范圍;通過對這一節的學習,既可以讓學生了解關于舒婷關于朦朧詩的知識,又可以加深對意象概念、象征手法的理解,而且可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愛情觀、人生觀。
3、教學目標
根據《致橡樹》一課的教學大綱及它在高中語文中的地位和作用,按照三個維度設計即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我制訂了如下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初步了解作家作品,加深對當代詩特點和發展趨勢的認識。
(2)能力目標:
繼續培養學生解讀詩歌意象的能力;
初步培養學生仔細品味意境與情感的能力及作品評價能力。
(3)情感目標:
樹立正確的愛情觀,培養獨立自尊的偉大人格及健康高尚的審美情操。
4、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
理解詩歌中鮮明而又各具特色的意象。
理解詩歌中蘊含的豐富而又深刻的哲理。
難點:
體會詩歌物中含情、情景交融、意味雋永、質樸曉暢等特色。
準確把握詩歌的情感與主題。
5、課時安排
1課時
二、教學方法
根據本節課的內容及學生的實際水平,我采取誦讀感悟法、探究式閱讀法以及多媒體教學方法。
這一節屬于意象比較強的一節課,因此首先我布置學生預習,對有疑問的地方劃上著重號,在上課開始時通過放配樂朗誦、學生齊讀、個別同學單獨讀等方式使學生對詩歌大意有初步的了解。
然后提出問題,與學生共同探討。在教學過程中,我采用師生共同討論的學習方法;運用設問、反問、疑問的教學語言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活躍了課堂氣氛;使學生的思維活動緊跟上老師的教學思路,學生才有可能努力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真正體現了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老師是學習的`“主導”。在教學的過程中,學生思維充分調動起來,對問題產生深刻的思考、探索,在此時教師再稍作一點點啟發、點撥使學生的能力得到充分發揮,體現了素質教育中能力的培養。
多媒體投影可以加大一堂課的信息容量;使教學內容生動、形象、鮮明地得到展示。
三、學習方法
詩歌可以點燃生命的激情,升華人的的情感價值和理想境界;诖,中學階段必須幫助學生掌握科學鑒賞新詩的方法,培養學生通過意象解讀新詩的能力。
“重美讀”是新詩的重要學習方法。詩歌的美感是自己體會出來的。學生應該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在學習過程中通過閱讀在初步理解的基礎上,來不斷加深、強化,在教師的指導下,開始找出意象、分析意象。
詩通過意象表達詩人的思想感情,所以解讀詩歌的關鍵在于意象的準確把握與深刻理解。意象即融入了詩人主觀情思的客觀物象,同一種事物在不同詩人眼里有著截然不同的含義!傲柘龌ā痹谑骀玫脑娭惺桥矢綑噘F的象征,是被完全否定的,但其有向上攀緣的特征,完全可以作為百折不撓、積極進取的象征。意象掌握了,詩歌的大意就可以把握了。
詩歌往往運用象征手法,通過具體的事物表現某種特殊的含義,挖掘出意象的象征意義,詩歌就完全解讀了。要結合作品的創作背景,進行類比式聯想,領悟詩歌的情感與主旨。
四、教學過程
在教學過程中我分四個階段即新課導入、新課講解、拓展閱讀及結束階段。在每一階段教學中,我力求發揮學生主動作用,充分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以啟發、引導為教師的責任。
。ㄒ唬⿲腚A段
愛情是人類永恒的話題。有人說:親情是根,讓生命延續;友情是葉,讓生命舒展;愛情是花,讓生命絢麗。他把人生最絢麗的部分歸結于愛情的美好。古往今來,多少文人墨客都極盡才情歌頌它的美好或抒發失意的愛情給自己帶來的痛苦與煎熬,表達自己的愛情觀!霸谔煸缸霰纫眸B,在地愿為連理枝!薄吧頍o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本褪瞧渲芯实膸坠P。那么當代詩人舒婷又是怎樣看待愛情的呢?這節課就讓我們傾聽這位不平凡的女性發出的愛情宣言《致橡樹》吧。
(二)新課講解階段
1、詩人否定了什么樣的愛情觀?
通過六個意象分成三組,通過凌霄花否定了攀附式愛情,通過鳥兒否定了癡戀式愛情。不滿足于泉源、險峰、日光、春雨的一味奉獻,為下文提出嶄新的愛情觀做鋪墊。
2、詩人提出了什么樣的愛情觀?
詩人通過橡樹與木棉兩個大的意象,正面提出了嶄新的愛情觀。她認為精神上的獨立與平等是雙方相愛的基礎,雙方應該心靈相依、互相扶持、互相尊重、心有靈犀,雙方要以獨立鮮明的個性出現,要能夠命運與共。同時提出愛的最高境界應該是愛對方堅定的信念、執著的追求與靈魂深處動人的美麗。
3、通過比較閱讀《致橡樹》與《我愿意是急流》,以加深對文章的理解。
《致橡樹》以女性視角否定了攀附、依戀式愛情,不滿足于一味奉獻式愛情,她所追求的愛,是雙方的彼此平等。而且認為只有在人格價值各自獨立上,才能有真正平等基礎上的互相理解。
《我愿意是急流》有比較明顯的男性視角,在兩個系列的意象群中,他始終把男性作為時代的挑戰者、社會的主宰者,為了心愛的人可以奉獻出自己的一切。
(三)拓展階段
1、指導學生閱讀舒婷的另一首代表作《雙桅船》
本詩同樣運用了象征手法,以“雙桅船”與“岸”象征相愛的雙方,認為人在追求堅貞愛情的同時,崇高的理想更不能放棄。
2、指導學生閱讀中國傳統文學中關于愛情觀的描寫。
以白居易的《長恨歌》和李商隱的《無題》為例,加深對本詩和傳統詩歌的了解。
。ㄋ模┙Y束階段
讓學生做課本P14第二題。通過作業反饋對所學知識掌握的效果,以便課后解決學生尚有疑難的地方。
總之,在這一節課的教學中,我始終抓住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在教學中是“主導”,引導學生主動去探索問題,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進而優化整個教學。
附:板書設計:
攀附式愛情
否定 癡戀式愛情
一味奉獻式愛情
致 精神獨立、人格平等 嶄
橡 心靈相依、互相扶持 新
樹 肯定 共同語言、心有靈犀 的
各具特色、形象鮮明 愛
同甘共苦、命運與共 情
堅定信念、執著追
高中語文第一冊《致橡樹》說課稿 2
一、說教材和學情
。ㄒ唬┙滩姆治
“朦朧派”詩歌作品和詩人群體的出現以及圍繞“朦朧詩”展開的論戰,是當年極具轟動效應的文壇大事。舒婷的這首膾炙人口的《致橡樹》,正是當年“朦朧詩”的代表作。
《致橡樹》是一首愛情詩。作為“朦朧派”的詩作,它不象常見的愛情詩那樣直抒胸臆,它跳出一般愛情詩的窠臼,擺脫情網中人的意亂情迷,以局外人的身份觀照愛情,對愛情的本質進行了一番理性的拷問與判斷。
詩人以“不,這些都還不夠”為轉折點,把這首詩分為前后兩大部分。前一部分表達了詩人對傳統認可的愛情模式的批判、擯斥,后一部分抒發了作者對心目中理想愛情的渴望、憧憬。
。ǘ┱f學生情況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高中一年級的學生,對詩歌已經有了初步的認識,十四歲左右年齡的優勢在于,他們能夠比較容易地進行形象思維,對于文藝作品尤其是詩歌的形象化表達方式和強烈的感情宣泄比年齡較大的學生更容易接受和領悟。因此,我打算調動一切可能的藝術手法,讓學生在獲得審美快感的同時學到相關知識,陶冶情操,涵養心靈。
(三)教學目標
1、情感與態度目標:理解作者在詩中表達的爭取女性尊嚴和獨立地位的抗爭決心和新型的愛情觀、自由平等、人的價值等深層理念,
2、知識與能力目標:欣賞作者描繪的各種形象,學習運用象征、對比、對偶、對仗、類比、比擬、擬人、遞進等手法,培養自己豐富而瑰麗的藝術想象力。
3、過程與方法目標:學會從聽覺上欣賞詩歌的音樂美,通過朗誦傳達詩歌的思想內容和美感,練習放飛并駕馭自己的想象力;進而練習用優美的語言把自己的想象表達出來,記錄下來。
。ㄋ模┙虒W重點、難點
1、重點:從“不,這些都還不夠”開始,詩人對自己理想中的愛情的想象。如何鑒賞這一段?
2、難點:“仿佛永遠分離,卻又終身相依”、“愛――不僅愛你偉岸的身軀,也愛你堅持的位置,腳下的土地”兩處,作為沒有過真正的愛情體驗、涉世未深的高一學生來說,是比較難以理解的。對此可以略作講解,但不宜過分理性化,仍應把詩歌的意象和情感整體地交給學生,讓學生在今后的'實踐和成長過程中思考。
二、說教學方法
借助多媒體課件,通過畫面、音樂和教師的示范朗誦,采用“激發興趣――感知形象――品咂鑒賞――朗誦比賽――創作審稿”的教學模式,課前讓學生熟讀,課后讓學生創作。貫徹師生平等互動的原則,教師作引導,放手讓學生從自己的角度理解和詮釋。既要引導學生正確理解和鑒賞,又不輕易否定學生的不同理解,盡可能讓學生發揮學習主體的作用,自己建構關于現代白話自由詩的知識體系。
三、說學習方法
我打算在教學中貫徹(讓學生)朗誦法、欣賞法、比賽法、寫作審稿法等方法讓學生用審美的。方式接受教學內容(這是一首議論性的詩歌)。
四、說教具的使用
盡量利用電子課件,錄音機、幻燈片或者mp4等,制造音畫效果。
五、說教學設計(課時)
本課(中國當代詩三首)計劃兩個課時,《致橡樹》計劃使用一個課時,課后組織同學賞析課外拓展閱讀材料,練習詩歌創作、出墻報,實現“創作、審稿”過程。
六、說教學內容與步驟
。ㄒ唬┘ぐl興趣(共5分鐘)
1、創設情境,教師為學生作配樂示范朗誦(有條件時,同時顯示相應的畫面)。
2、簡介作者和“朦朧詩”,文革以及文革結束后的轉型時期,思想解放,“雙百方針”,以及當年對“朦朧詩”的批評。
。ǘ└兄蜗螅ü15分鐘)
1、學生輕聲朗讀課文,教師配以適當的音樂,整體感知詩歌創造的藝術的形象。要求:
標出自己讀得不準的字音,如“凌霄花”的“凌”的齊齒呼后鼻音,“炫耀”的“炫”是否讀成第二聲,“峰”是否讀成“fōng”,“霧靄”的讀音等。(5分鐘)
2、引導學生在閱讀中思考(將思考題板書或者用課件展示):
。1)詩中描寫了那些形象?
。2)詩中提到了幾種愛情觀?
。3)詩歌分幾個層次?
。4)詩人贊成的愛情觀是什么樣的?
(5)你最喜歡哪一句或者哪幾句?
讀完后,教師引導學生討論以上問題。教師盡可能不要直接給出答案,讓學生自己找到答案。(10分鐘)
。ㄈ┢愤屁D鑒賞(課堂練習)(共25分鐘)
1、教師稍作講解,進行局部研討。對比詩中表現的各種愛情觀,以及本文的寫作手法和技巧。重點分析“不,這些都還不夠”以后的詩句。(10分鐘)
2、點名請朗讀較好的學生朗讀“不,這些都還不夠”以后的詩句。(1分鐘)
3、全班齊聲朗讀這段詩句。(1分鐘)
4、趁熱打鐵,學生分組討論,教師巡回傾聽、點撥:(13分鐘)(以下問題板書或者用大屏幕展示)
。1)凌霄花和鳥兒象征的是什么樣的愛情觀?為什么用它們來象征?
。2)泉源、險峰、日光、春雨所象征的是什么樣的愛情觀?為什么用它們來象征?
。3)木棉和橡樹――樹的形象所象征的是什么樣的愛情觀?為什么用它們來象征?
(4)作者怎樣描寫橡樹與木棉的關系的?
。5)作者怎樣深化了主題?
(四)朗誦比賽(拓展練習)(課外)
利用課外活動興趣小組的方式,可以年級為單位組織詩歌朗誦愛好者進行。
。ㄎ澹┰姼鑼冢ㄍ卣咕毩暎ㄕn外)
利用課外活動興趣小組的方式,可以年級為單位組織詩歌朗誦愛好者進行,組織寫作能力較強的學生審稿。
高中語文第一冊《致橡樹》說課稿 3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致橡樹》出自人教版高中語文第一冊第一單元。本單元學習中國現當代詩歌和外國詩歌,這些詩歌的題材和風格盡管各不相同,但都是有代表性的經典之作!吨孪饦洹肥俏覈敶娙耸骀玫某擅鳎彩俏覈鼥V詩派的代表作。詩人用象征手法熱情而坦誠地歌唱了新型的愛情觀。通過這一課的學習,讓學生了解關于朦朧詩的一些知識,加深對意象和象征手法的理解,同時幫助學生初步樹立正確的愛情觀和人生觀。
2、教學目標
經過初中階段的學習,高一的學生對詩歌已經有了初步的認識;又經過第一單元前六首詩歌的學習,對詩歌的意象有了較為具體的印象,初步具備了理解鑒賞詩歌的能力。因此,根據單元教學要求和學生情況,確定教學目標如下:
(1)知識目標
、倭私庾骷液碗鼥V詩的特點等文學常識;
、诶斫庠娨獾幕A上有感情地朗誦全文。
。2)能力目標
、倮^續培養學生理解詩歌意象的能力;
②初步培養學生深入品味詩歌意境與情感的能力。
。3)情感目標
、兕I會作者新型的愛情觀;樹立正確的愛情觀和人生觀;
、谔岣邔徝狼槿。
3、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
①本文主要通過多組意象來表達思想情感,因此對各種意象的理解是進一步理解全文的基礎和關鍵。因此,我把對意象的理解作為教學重點的第一條。
、诶斫、概括作者抒發的新型愛情觀。
。2)教學難點:
本事是朦朧詩的代表作,意象多,并且有些意象較為含蓄,不是一下子就能看懂,因此我把對意象的理解作為本事教學的難點。
二、說教法、學法
1、教法
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的水平,我采用誦讀感悟法、探究閱讀法、討論法以及多媒體進行教學。
本文意象較多,我在上課開始通過配樂朗誦、學生齊讀、個人品讀等方式,讓學生對詩歌大意有初步了解;然后提出問題,讓學生充分思考、討論,明確各種意象的意思和作者抒發的愛情觀。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通過閱讀、討論,放手讓學生從自己的角度理解和鑒賞,發揮學習主體的'作用,培養學生的能力。
2、學法
。1)詩歌的學習離不開朗讀,因此,我將引導學生通過多種形式的誦讀來感悟詩情;
。2)詩歌意象較多,我將引導學生通過圈點勾勒重點詞語理解詩意;
。3)引導學生通過問題探究法和討論法對詩歌的內容進行解讀。針對相應的內容,可以提出三兩個提綱挈領式的問題,讓學生閱讀相關章節,并與同學討論,形成自己的理解。
三、說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儆靡痪湓挕皭矍槭侨祟愑篮愕脑掝}。古往今來,多少文人墨客寫下了不少歌頌美好的愛情或抒發失意的愛情的詩句”,然后讓學生回憶三、五句關于愛情的詩句,以此激發學生學習愛情詩的興趣,導入新課的學習。
、谕队白髡吆喗楹汀半鼥V詩”的有關知識,為文本的學習作鋪墊,也讓學生積累一些文學常識。
2、感知意象
。1)朗讀欣賞,初步了解課文。
多媒體示范朗讀讓學生初步了解詩歌,感悟詩情。
。2)學生自己品讀,思考,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
課件展示兩個問題:
、僭娭忻鑼懥四切┮庀螅
、谠姼璺謳讉層次?找出表示層次的句子。(兩處:13、32句)
學生讀完并簡單思考后,提問并訂正、明確。
3、學生分組討論,把握課文具體內容。
多媒體展示四個問題,讓學生看書、圈出關鍵詞,并和前后左右同學討論;然后提問并訂正、明確(能說出主要意思即可)。
。1)凌霄花和鳥兒各象征什么樣的愛情觀?(抓住關鍵詞:攀援、炫耀)
。2)泉源、險峰、日光、春雨象征什么樣的愛情觀?(抓住關鍵詞:癡情、為……重復)
。3)木棉和橡樹,兩棵樹的形象分別象征什么?(抓住關鍵詞:送來、慰藉)
。4)橡樹與木棉是怎樣的關系?結合詩句作具體分析,并概括。
、俳忸}:“致”是什么意思?誰致橡樹?致橡樹什么內容?
、14—15句:平等、獨立
、16—17句:相互依存
④18—21句:關心、理解
、22—27句:各自獨立
、28—29句:同甘共苦
⑦30—31句:相依不離
。5)32—36句總結:愛,就愛對方的一切。
4、課堂小結
。1)本文行文思路
先破后立。開頭首先否定了種種世俗的愛情觀,接著提出理想的愛情觀。
(2)結合背景,理解作者提出新型愛情觀的緣由。
《致橡樹》是中國現代作家舒婷的一首詩歌作品,被收錄在高中語文第一冊中。這首詩以橡樹為象征,表達了詩人對愛情的追求和堅持。通過對這首詩的解讀和分析,可以引導學生深入理解詩歌的意境和情感,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和文學鑒賞能力。
凌霄花攀附、炫耀
鳥兒癡戀傳統愛情觀否定
泉源奉獻
險峰
日光、春雨
致
橡木棉平等、獨立新型愛情觀提倡
樹相互依存
關心、理解
各自獨立
同甘共苦
相依不離
五、作業
1、有感情地朗誦全詩;
2、課外閱讀舒婷另一首朦朧詩代表作《雙桅船》。
高中語文第一冊《致橡樹》說課稿 4
說教學目的:
1、讓學生樹立正確的愛情觀
2、了解朦朧詩的特點
3、掌握《致像樹》的象征手法
說教學重點:
1、理解詩的主題
2、理解詩人的愛情觀
3、理解詩中意象的象征意義
說教學課時:
1個課時
說教學方法:
點撥法、討論分析法
說教學過程:
一、導語(課前播放鋼琴曲《梁!,上課后停止)
同學們,剛才一曲《粱祝》奏響了愛的永恒,翻開歷史的畫卷,我們可以看到多少熱血的青年男女為了追求真正的愛情,為之而歌,為之而舞,為之獻出自己寶貴的生命。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首愛情詩,看作者給我們描繪了一幅什么樣的愛情圖畫。
二、讀一讀,感知課文
1、欣賞《致橡樹》Flash動畫朗讀,聽的過程中要求學生從詩中選出自己喜歡的詩句,并簡單地說一下自己喜歡它的原因。
2、學生大聲地朗讀課文。
3、學生挑選自己喜愛的段落或句子朗讀,并簡要地說明自己喜歡這些段落或句子的原因。
4、分角色朗讀課文(男生一句,女生一句,輪流朗讀)
5、學生齊讀課文
三、說一說,討論分析詩的內容,主要討論下面幾個問題
1、詩中的意象很多,請你從中找出作者反對、批評的意象有哪些?并說說作者為什么反對、批評它們呢?
首先,攀援的凌霄花。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炫耀自己),為了追求高貴的地位,不顧一切地向上爬,完全置自身的人格尊嚴于不顧――只知“攀援、依附”不獨立。
其次,癡情的鳥兒,為綠陰重復單調歌曲的鳥兒。因為這種鳥兒只知為對方歌唱,卻忘了用自己的歌喉為自己歌唱。她意識不到自身存在的價值,不知道在愛對方的同時“我是我自己的”,只知依附在橡樹的陰影之中,卻不愿飛出橡樹的庇護,不愿飛向屬于自己的自由天空――單相思。
第三,泉源、險峰、日光和春雨。這些事物在其他文學作品中大多屬被贊美的對象,詩人在這里雖然不象前兩種全盤否定,但也表示了自己的不認同。因為泉源只知道“送去慰藉”,險峰只是做了“陪襯”,而“日光和春雨”卻只知道愛撫。這是一種“一味奉獻”的愛情,這樣的愛情好像忽略了“被對方愛”的權力。
2、作者不作凌霄花,不作癡情的鳥兒,不作泉源、險峰,也不作日光和春雨,卻要作一株木棉樹,這是為什么呢?請從詩中找出原句,然后再作簡單的闡述。
“作為樹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前邊的那些意象給人的感覺是不平等的,而只有作為一棵和橡樹一樣的木棉樹,同它一樣的站立,才能顯示自己的地位和尊嚴。
3、喜歡、贊美的意象又是什么?其原因又是什么呢?
“根”緊握;“葉”相觸――雙方必須平等獨立;每一陣風――互相致意,心心相印,息息相通,相互成為知己;銅枝鐵干――偉岸挺拔,剛強不屈,具有陽剛氣概;紅碩的花朵――堅韌不屈,具有柔韌氣質;“分擔寒潮、風雷、霹靂,共享霧靄、流嵐、虹霓”――禍福與共,有福同享,有難同當,至死不渝。
四、評一評,分析詩的寫法
1、詩中的“橡樹”和“木棉”只是現實中普通的樹木嗎?請簡要分析這是一種什么寫法?
不是。作者把橡樹當作了男子的象征,把木棉當作了女子的象征;橡樹具有男子那種陽剛之氣,木棉具有女子的柔韌氣質。
2、詩人為什么沒有直接表達那愛的'宣言,而要借樹來說呢?這樣寫的好處是什么?
可以把那種無形的愛有形化、具體化、形象化;更便于表達內心的各種感覺,給人更大的想像空間;增加了一種含蓄的美,給人無盡的想像。
五、練一練,聽龐龍的歌曲《兩只蝴蝶》,然后回答下面的問題
1、《兩只蝴蝶》給我們描繪了一幅什么樣的愛情圖畫?
詩歌通過一只蝴蝶對另一只蝴蝶的勸慰為主,敘述了他(她)對他(她)的關心和呵護;通過敘述他們纏纏綿綿的飛舞、“陪你一起枯萎也無悔”的誓言,表達了那種對愛情忠貞不渝、相知相隨的情懷。這是一幅美麗的、充滿浪漫色彩的愛情圖畫。
2、簡要分析《兩只蝴蝶》采用了什么表現手法。
這首歌曲也采用了象征地手法,用蝴蝶的纏纏綿綿來象征兩個人的愛情是互相廝守,常相依,影相隨的堅貞。
六、作業
背誦《致橡樹》這首詩歌。
高中語文第一冊《致橡樹》說課稿 5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致橡樹》。我將從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學情分析、教學目標及重難點、教法學法、教學過程、教學反思6個方面進行闡述。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致橡樹》選自北師大版中職語文拓展模塊。拓展模塊“選文突出經典性,為學生提供語文學習和精神成長的范本”(見拓展模塊前言“編寫指導思想”)
《致橡樹》是第二單元第三課,是教材中唯一一首現代愛情詩,意象生動,語言優美,立意鮮明,像一把鑰匙,為學生開啟了鑒賞詩美的大門(工具性);如一座閃耀著理性光輝的燈塔,為在愛情中迷茫的人們指明了方向(人文性)。
學情分析
本課教學對象是農村經濟管理專業二年級的學生,通過前面的詩歌學習,他們有了一定的鑒賞能力,但還需要進一步提升。他們正處于青春期,對愛情充滿向往,卻又價值觀模糊,需要正確的引導。這節課,我將針對學生的特點展開有效教學。
教學目標
。ㄖ新氄Z文課程標準要求:要指導學生掌握基本的語文學習方法,提高審美情趣,形成健全的人格,促進職業生涯的發展。)根據以上要求和學情特點,確定三維目標。
知識與能力
1、繼續培養學生解讀意象,品味語言的能力
2、增強學生表達能力,為將來職業發展和繼續學習奠定基礎
過程與方法
1、通過誦讀,體會詩歌之美
2、通過分析意象、品味語言、自主合作,探究詩人的愛情觀和價值觀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培養良好的審美情趣,樹立積極健康的愛情觀和價值觀。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通過分析意象,品味語言,明確詩人的愛情觀和價值觀
。ㄒ罁阂庀笊鷦吁r明是本課的特點,準確把握意象的內涵才能理解詩歌的主旨)
難點:理解詩人的愛情觀,樹立積極健康的。愛情觀和價值觀
。ㄒ罁河捎趯W生的年齡和認知水平限制,如何引導就成了難點)
教法和學法
(依據: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理念和本人的教學特點。確定以下方法。)
教法
1、誦讀法:教師聲情并茂范讀詩歌,指導學生準確誦讀。
2、問題引導法:設置問題,引導學生逐步解決,以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3、情景創設法:運用多媒體視頻、圖片、音樂,豐富教學內容,增強教學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學法
1、誦讀法:朗讀,默讀,分角色讀等多種形式交替進行。
2、自主、合作、探究法:自主思考、合作探究,完成詩歌的鑒賞
。ń谭ㄅc學法在教學過程具體闡述)
教學過程(一課時,40分鐘)
(依據從感性到理性的認知規律,設計以下四個環節)
激情導入 ―― 品析詩歌 ―― 拓展提升 ―― 課后延伸
。4分鐘) (18分鐘) (17分鐘) (1分鐘)
● 環節一:激情導入(4分鐘)
創設情境(1分鐘)
播放愛情為主題的背景音樂和圖片,師生吟誦關于愛情的詩句。
(設計意圖)旨在調動學生心靈深處最柔軟的部分,喚起學生的美感,為欣賞詩歌營造良好的氛圍。
知人論世(3分鐘)
初中已經學過舒婷的作品,由學生自己介紹,老師補充。
。ㄔO計意圖)知人論世是學習詩歌的基本方法,便于理解詩歌的主旨。
● 環節二:品析詩歌(突出重點)(18分鐘)
☆通過三個步驟突出重點的學習
。ㄒ唬┘で檎b讀,感知音樂美(7分鐘)
1、深情范讀――配柔和的背景音樂和圖片,教師聲情并茂范讀詩歌
2、學生朗讀――學生朗讀詩歌,教師指導節奏,語調,重音等
(二)探究閱讀,鑒賞意象美(7分鐘)
學生分組閱讀,回答問題
第一組讀1—13行,回答――
1、詩人選取了哪幾個意象?
2、這些意象分別有什么特點?
3、他們與橡樹之間分別是什么樣的關系?
4、作者的態度是什么?
第二組讀14—36行,回答――
1、詩人選取了哪兩個意象?
2、他們分別象征什么?
3、表明他們之間關系的語句有哪些?
4、詩人主張的愛情觀是什么?
。ㄔO計意圖)按照“分析意象――品味語言――明確愛情觀”的鑒賞方法,設計由淺入深,環環相扣的問題,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獲得成就感;通過合作探究,逐步明確詩人的愛情觀和價值觀。
。ㄈ┙巧首x,體驗情感美(4分鐘)
男女生分讀、合讀
。ㄔO計意圖)喚醒學生的性別意識,體驗男性或女性應該具備什么樣的形象,與詩人產生情感的.共鳴。
● 環節三:拓展提升(突破難點)(17分鐘)
☆通過以下三個步驟來突破難點
(一)比較閱讀(5分鐘)
比較《致橡樹》與《我愿意是急流》在意象運用和愛情觀上的不同
。ㄔO計意圖:同類詩歌比較,檢驗了本節課的學習方法,引出討論話題)
(二)自主探討 (6分鐘)
對兩種愛情觀(《我》犧牲自我,無私奉獻的愛情觀和本詩的愛情觀)的看法
1、針對學生喜歡娛樂八卦又缺乏辨別力的特點,討論“王寶強離婚事件”(反面)
2、播放《簡愛》電影片段,誦讀簡愛經典語句。(正面)
學生在對比討論中,明白愛的真諦,總結出愛情的密碼:自尊、平等、獨立、奉獻、包容、堅貞等,完成對本詩愛情觀的理解和提升。
。ㄈ┭由焖伎迹6分鐘)
中學生應該如何對待早戀?
。ㄔO計意圖)在整個討論過程中,鼓勵學生結合個人體驗,大膽說出自己的看法。老師不做錯或對的評價,只做巧妙引導,講《蝌蚪與毛毛蟲》的愛情故事,讓學生討論后明白:對愛情的向往是一種美好的情感,但現在的他們,就像蝌蚪與毛毛蟲,會有很大的變數,如果過早的戀愛,帶來更多的將會是苦澀與傷害,只有在身心都成熟之后,才能收獲到甘甜的愛情之果。
● 環節四:課后延伸(1分鐘)
鞏固作業(二選一)
1、假如你正上初中的表妹早戀了,請你給她寫一封信,表達你的看法。
2、模仿本詩,寫一首《致木棉》
拓展作業:
課外閱讀名著《簡愛》
。ㄔO計意圖)針對不同學生布置不同作業,調動積極性,鞏固課堂知識,拓展課外閱讀。
◆ 板書設計
。ㄔO計意圖)提綱式設計,重點突出,思路清楚。
教學反思
教學亮點:
教學過程始終貫穿“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理念,并體現出一定的時代感和針對性。
(1)時代感:討論話題結合學生年齡特點和社會熱點展開
。2)針對性:針對學情特點展開教學
不足及改進措施:
1、對學生價值觀的引導,我的語言比較生硬,有明顯說教痕跡。以后要加強教育理論的學習和實踐,與學生多交流,了解他們的心理,提升自己語言藝術,使教學更有效。
2、學生的表達、思辯能力還不夠強,除了上課多指導外,要鼓勵學生參加演講、辯論等活動,將課堂教育延伸到課外,為學生將來的發展奠定基礎。
高中語文第一冊《致橡樹》說課稿 6
一、說教材
《短文三篇》選自《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必修4》,三篇短文,富含哲理,令人深思,使人清醒,有思想沖擊的力量。它們告訴學生要熱愛生命、熱愛生活,要學會思想,學會平等、合作和承擔責任,它有助于學生提高生命質量。同時,三篇短文質樸而富含哲理的語言和以小見大、比喻、對比等技巧的運用,值得學生借鑒。
蒙田的《熱愛生命》文章語句平實,思想卻深刻,作者把深邃的思想通過鮮明的對比呈現了出來從對比中可以看出,生命是否可愛,取決于對生命的理解和態度世界只是一個角度,而生活也只是一種心境:從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是完全不同的世界,以不同的心境營造的是迥異的生活從對生活苦和樂的對比中,作者調制出了“心的轉化劑”,同樣在對生和死的對比中,作者提煉出了“樂觀的美酒”作者為了突出“生”的樂趣,鮮明地提出了“生之本質在于死”的觀點樂觀地面對每天升起的太陽,充實地度過上帝賜予你的每一天生命,死亡就不是一件可怕的事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葦草》總是顯得那樣耐人尋味在一句簡短的比喻中作者形象生動而又高度準確地概括出人的兩個本質的屬性:肉體的脆弱和思想的偉大文章的開頭,作者把人比作葦草,似乎透露出蒼涼的意境,傳達出人的自然生命的脆弱性的無奈但是,這絕非單純的感傷情緒的流露,因為作者并沒有將人簡單地比為草木一根能思想的葦草,“思想”與“葦草”兩個意象的疊加產生了詩性的張力,將人表述為一種矛盾的、辯證的存在,其中蘊涵著精神與物質、理性與感性、倫理的尊貴與自然的卑微等相反相成的關系在這種關系中雖然“一口氣、一滴水就足以致他死命”,但作為世間唯一能思想的動物,他卻比整個宇宙更高貴正是人對自己有如草芥一般脆弱和微末的處境的自覺體認成就了人的崇高與莊嚴作者強調人生命的脆弱正是為了突出人思想的偉大
《信條》就是這樣一篇指導我們如何把美好的愿望付諸實踐的文章。一切美好的藍圖只有在實踐中才能變成現實,擁有愛的情愫,擁有思想的靈光,更需要有行動的橋來連接心靈和現實。作者用樸實無華的語言傳達出精深的人生準則,在輕松愉悅的氛圍里,靈魂獲得了高標準的升華作者談到的十七條準則表面似乎是“幼兒園語”,實際上句句精警有力,引人深思,值得我們踐行一生,是促進人生幸福、社會和諧、世界太平的法寶作者像一位飽含愛心的阿姨,拈取生活中的平凡小事精心打磨成一顆顆璀璨的珍珠,串在一起,就成為一掛折射生命內涵的項鏈;又像一位閱盡滄桑的智者,用關愛、尊重、盡責等音符合奏出生命的幸福之曲,演繹出世界的和諧之音最可貴的是,作者認為這美妙的旋律不應只彈奏在心間,更應回響在現實世界的每個角落。
二、說學習目標和重難點預設
《語文新課程標準》注重“以學定教”。學生自學后,根據對文本的把握,教師根據對課程標準的把握,我們共同討論,師生一起預設學習目標如下:
知識與技能目標:能概括三篇短文的主旨,能說出關鍵句的內涵。
過程與方法目標:摘抄散發思想華彩的語句,品味文章樸實富含哲理的語言。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領悟文章豐富的精神內涵,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生命觀,提高個人素養。
三、說教法
根據新課程理論,為了維系良好的教育生態,全面提高學生素養,在課堂上真正實現“以學生為主體,老師為主導”的理念,我采用“三段自主學習模式”引導學生學習,構建“高效課堂”!叭巫灾鲗W習模式”,即課前自學、課中展示、課后反思三段。這種學習模式最終將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動起來,課堂活起來,效果好起來。
[教學設想]
本課的隨筆充滿了哲理色彩和生命意識,并且作者都是具有獨特思想體系的哲學家,因此在教學中應力求通過設置能激發學生探究興趣的問題,引導學生認真研讀文本,突出學生的個性解讀,以提升境界為指向,讓學生走進人類思想的寶庫中,感受思想者的高貴,與作者相約,與生活接軌。
因此根據本課的`特點,將三篇短文依據“人啊!認識你自己”蘇格拉底這一名言展開,按照“人是什么”“人的生命”“人的生活”三個主題分別對《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葦草》《熱愛生命》《信條》進行研讀第一篇《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葦草》以教師講授為主,第二篇《熱愛生命》以教師引導,學生討論分析為主,第三篇《信條》以學生合作探究為主,每篇文章都像是一位靈魂的導師,引領我們走向精神的家園
[教學過程]
導入:(將三篇短文作為一個整體,導入的同時板書):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短文三篇》,每個人都有過少年維特的煩惱,也有青春不能承受之輕,在煩惱的時候常常不自覺要思索人生問題,是啊,人——一個多么復雜的字眼啊——身體發膚,受之父母,那么我們該如何面對生命呢?人是有思想的動物,那么思想對于人又意味著什么呢?時代瞬息萬變,有沒有不變的信條呢?讓我帶著這些問題,走進《短文三篇》,聽聽哲人們給予我們的人生箴諫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葦草》
1、導入:由“人是什么”引出導入《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葦草》
2、分析文章的標題
3、闡述思想的高貴
4、教師總結:人是宇宙中一個偉大的存在!提升思想也是熱愛生命,因為思想可以在我們有限的生命里書寫永恒!
《熱愛生命》
1、導入:以“葦草”生命的脆弱引出“人的生命”,展開對生命討論
2、閱讀課文, 討論、分析:作者是如何熱愛生命的?
3、結合事例拓展、討論
4、教師總結:生是死之開始,而死是生的極限;生命的價值是在具體的生活中實現的,生活中我們做的有意義的事情,我們做的有意義的事情越多,那么,我們生活的價值就越大,我們生命的價值就越大,那么,死的價值也就最大,因為死是生的極限,這個時候,生命是最充實的時候。
《信 條》
1、導入:以思想的靈光,愛的情愫,更需要有行動的橋來連接心靈和現實引出“人的生活”
2、學生默讀課文,畫出感觸較深的句子,并在旁邊適當作一些批注
3、學生對課文質疑,學生討論、解答,教師作必要的點撥
4、教師總結:真理往往是最樸實的話語,我們在慢慢長大,但無論什么時候,千萬別忘記兒時,父母師長的語重心長正如孟子所說: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結束語:
這節課我們一起學習了《短文三篇》,我們簡單回顧一下,生命是人的自然基礎,思想體現人的人格追求,而信條是人的生活原則, 這些閃爍著理性光芒的短文給了我們深刻的啟迪:當我們懂得了生與死的關系時,我們會更加熱愛生命;當我們知曉了人如葦草一般脆弱,但有了思想我們變得尊貴而強大時,我們看到了思想對于生命的意義;當我們明白度過一生靠的居然是在幼兒園里學到的那些信條時,我們不禁感慨看似簡單的信條中包含了多少永恒!三者構成了穩固的三角結構,共同支撐起一個大寫的“人”。
高中語文第一冊《致橡樹》說課稿 7
一:說教材,說學生
二:說教學目標
三:說教學重難點
四:說教學法
五:說教學過程
一、說教材,說學生
首先,說教材。這篇課文選自人教版必修教科書高一上冊,位于第一單元第三課。必修教科書,分為“閱讀鑒賞”、“表達交流”、“梳理探究”和“名著導讀”這4個部分。高一(上)
這本教材,在“閱讀鑒賞”這一部分又分為了4個板塊,分別是情感與意象(中外詩歌)、寫景與抒情(古代 寫景散文)、品人與品文(中外記敘散文)、博觀約取(新聞、報告文學)。我選取的這首詩歌,屬于情感與意象這一大板塊。所以我們的教學重心,在感受作者情感與鑒賞作品意象上面。
接下來,說學生。剛升入高一的學生,在欣賞文學作品時,只能初步領悟作品內涵,但他們已經可以聯系自己的文化背景,對作品的思想感情傾向作出自己的評價,對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也能說出自己的體驗。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就應當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同時鍛煉他們的思維能力,逐步做到鑒賞文學作品。同時,這個年齡的高一學生,對于愛情已經有了朦朧的認知,他們對這類型題材的內容關注比較強,但又有所回避,因此,要針對學生的這個心理,避免說教,運用引導的方式進行教學。
二、說教學目標
。ㄒ唬、單元目標
這個單元,主要學習中國新詩和外國詩歌,應訓練學生對詩歌的誦讀與鑒賞,使學生能夠用精煉的語言來表情達意。
為什么要把詩歌放在高一上冊的第一單元呢?是因為詩歌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這里引入朱光潛先生說過的一句話:“一個人不歡喜詩,何以文學趣味就低下呢?因為一切純文學,都要有詩的特質。一部好小說或是一部好戲劇都要當一首詩看。詩比別類文學較謹嚴,較純粹,較精微。如果對于詩沒有興趣,對于小說戲劇散文等等的佳妙處也不免有些隔膜。”由此我們可以得出,在閱讀詩歌的過程中,我們要注意它的謹嚴、純粹、精微,同時,在能夠鑒賞詩歌之后,鑒賞別的文體如小說戲劇散文,也就不難了。
。ǘ、本節課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識記作者及其代表作品;了解作者創作風格
2、能力目標:體會作者感情,有感情地朗讀詩歌;有意識地從意象、語言、表達技巧、作者情感等方面,對詩歌進行鑒賞
3、情感目標:樹立正確的愛情觀
三、說教學重難點
1、重點:通過朗讀,體會詩歌的音樂美、語言美,體會作者情感,感知“木棉”的心聲。
2、難點:使學生在比較、討論的過程中,分析詩歌中的幾個意象,評點作者的語言及表達技巧。
四、說教學法
1、誦讀法,多媒體教學法:詩歌本身音樂美與繪畫美的要求。
2、提問法,比較法,討論法,練習法:要提高學生鑒賞作品的能力以及表達與交流的能力。
五、教學過程
1、導入
分析課文題目,讓學生找出女主人公代表的形象,從而調動學生閱讀詩歌的積極性;在初步了解詩歌內容之后,令同學們朗讀詩歌,進入課堂氣氛。
2、熟悉課文
。1)朗讀,注意詩歌獨特形式表現出的音樂美,劃線標出意象,融入意境,體會作者的感情與態度;
。2)講作者的時代背景及其個人成就,使學生在整體時代背景下感知具體作品。
3、分析課文
(1)作者的感情與態度:感情真摯而熱烈,不贊同凌霄花等的愛情觀,弘揚木棉的愛情觀。
(2)通過提問的方法,讓學生自己思考并討論、回答,老師查漏補缺。
A、幾個意象:凌霄花,鳥兒,泉源,險峰,日光,春雨;木棉;橡樹
B、幾個問題:
、購脑恼页龈鱾意象的態度詞,看看它們是怎樣對待愛情的'?
凌霄花—攀援、炫耀;鳥兒—癡情、重復;泉源—常年送來;險峰—增加、襯托;日光、春雨。
木棉—互相。
由此得出每個意象對愛情的態度,以及它們各自的象征意義。
②木棉與其它意象相比,有哪些不同?大家討論一下,最好用自己的語言表述。
通過比較法進一步明確木棉的形象,并在討論的過程中,讓同學們用自己的語言歸納總結各個意象的象征意義。在這一過程中,學生主動進入作品,從而更進一步體會到了作者的情感態度,由此,也得出了平等愛情與不平等愛情的區別。
、鄞蠹彝ㄟ^分析與比較,知道作者在寫作中運用的是什么表達技巧了嗎?
象征(托物言志);對比。
④在原文找出木棉和橡樹的形象,并試著用一句話歸納他們之間是如何相處的?
相互依存,同甘共苦。讓學生明朗什么是正確的愛情觀。
4、寫作練習
這時候的學生,應該保持每個星期2—3篇日記的寫作?梢宰寣W生以讀后感、微型小說、詩歌等的樣式,寫寫對這首詩歌的感受、自己想象的愛情故事、或是隨性小詩。最主要的目的是提升學生對詩歌意象的理解與對作品的分析能力,以及書面表達能力。
高中語文第一冊《致橡樹》說課稿 8
一、說教材
《致橡樹》是高教版中等職業教育語文教材基礎模塊上冊第一單元。作為高中階段語文學習的開始,本單元安排的是詩歌的閱讀與欣賞,選編了一些中國現當代詩歌和外國詩歌。這些詩歌的作者、時代、題材各不相同,風格差異也比較明顯,但是都是比較有代表性的經典之作!吨孪饦洹肥俏覈敶娙耸骀玫某擅,也是她愛情詩的代表作。詩人熱情而坦誠地歌唱了人格理想,比肩而立,各自以獨立的姿態深情相對的橡樹和木棉,可以說是我國愛情詩中一組品格嶄新的新型愛情觀。
全詩感情基調理智、冷靜,意象明麗、雋美,思維縝密、流暢。據此,我確定了如下的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掌握現代詩歌的特點,尤其是意象運用、象征手法在詩歌中的作用。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現代詩歌的鑒賞能力和語文創新能力。
情意目標——領會作者對傳統愛情觀的否定,對平等獨立的愛情的憧憬及對“人”的關切之情,并希冀由此贏得學生的思考和共鳴。
教學重點: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依據:
本詩的創作具有特定的時代背景,但詩人追求的愛情觀對當今仍有很強的現實意義。只有了解了詩人的愛情觀,才能進行深層次的探討與拓展。
教學難點:
意象象征義的分析
二、說教法
精巧導入——創造美,激情誦讀——感受美,仔細品味——領悟美的方法。
本單元是詩歌單元,雖說學生在小學、初中就已經接觸過詩歌,但大多都比較淺顯,因此,怎樣引導學生從詩歌語言文字描繪的形象出發,結合對作品創作背景和創作意圖的了解,聯系自己的生活經驗,通過想象和聯想,體會詩中的情思和意
味,培養良好的讀詩趣味是本單元的主要教學任務。我認為教學本文的關鍵是閱讀、欣賞、討論與比較,即在反復誦讀的同時,以討論探究比較的方式感悟、理解詩人渴求、提倡的獨立平等又互相依存、親密無間的`愛情觀。因此,我把教學步驟設置為“導入——誦讀——討論三個環節。這幾個環節的設計,是依據認知規律,由淺入深,由感性到理性,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及旺盛的求知欲,讓他們積極參與教學活動,能動地感受知識的形成過程,完成知識的學習與審美訓練。在這一教學過程中,我主要是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對學生進行多重的感官刺激,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之產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再與教師的啟發引導相結合,通過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的教學過程,使學生的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高度。另外,由于這首詩歌是自讀課文,所以,在課時安排上我計劃用一課時來完成教學。
三、教學過程
1.導入定向:創造氣氛,奠定情感。意在渲染氛圍,在思維、情感、個性等方面喚起學生的美感,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首先,我認為在語文教學中“導入”這一環節是必不可少的。好的導語可以激起學生學習文章的興趣,激發學生探究問題的熱情,從而有助于教師教學。然而,這首詩所表達的主題——愛情,對于許多中學教師來說是惟恐避之不及的,因而,我選擇了一個新的視角——詩的視角來激起學生的興趣。因此,我大膽地把導語設計成為:“有人說,沒有詩歌的民族是悲哀的,我很慶幸,我們生活在一個詩的國度,我更慶幸的是詩歌伴隨著我們成長。詩,不僅帶給我們美的享受,還能夠陶冶我們的性情,滋養我們的心智。古詩如此,新詩亦然。被稱為“朦朧詩”派掌門人的舒婷就以一首《致橡樹》深深打動了一代年輕人的心,這首現代詩為什么會有如此大的震撼力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舒婷,走進她的《致橡樹》。”這一導語設計,目的是在于喚起學生對朦朧詩及對舒婷《致橡樹》的好感。
2。作者介紹:主要是讓學生了解作者舒婷及朦朧詩派的一些知識。
依據:因為在今年年初的時候,新的語文大綱重新把文學常識的內容納入到考試中來,因此,讓學生掌握有關的文學常識是必不可少的。
3.鑒別欣賞:品味語言,感知意象。同過通過多媒體示范朗讀和學生自己品讀,讓學生初步了解詩歌,感悟詩情。
依據:讀是學習詩歌的基礎環節,也是主要環節。因此,形式多樣的誦讀是詩歌教學的重中之重。
4、討論:
提出三個問題,學生討論:
。1)詩人否定什么樣的愛情觀?
明確:詩人批駁種種世俗的愛情觀,在詩人看來,愛情不是向一方攀附,也不是單方面的癡戀,即使是由衷的奉獻也是不夠。
。2)詩人肯定什么樣的愛情觀?
明確:詩人追求高尚、進步的愛情觀,即必須在相知相戀相依,相互平等,互相獨立的基礎上各自實現自我的價值。
。3)詩人的愛情觀在現實中的意義?
明確:詩人的愛情觀在現實中仍十分有意義,對女性如何自尊、自愛、自強仍有很大的啟發作用。女性的獨立人格,男女平等的向往和追求,偉大崇高的愛情內涵在任何時代都不會過時。
5、小結:
詩人按照先破后立的藝術構思,在詩的開頭首先否定了種種世俗的愛情觀;接著在強調獨立平等的基礎上,提出了理想的愛情。這兩種愛情觀根本區別在于是否強調了愛的基礎獨立、平等。在舒婷看來,尤其是作為女性詩人看來,“她”有沒有真正的獨立平等意識、是不是十分珍視自己的獨立人格和尊嚴是非常重要的。
本詩寫于1977年,當時人性扭曲、等級明顯的社會現象的反思,女詩人回想幾千年來中國婦女總處在男尊女卑的生存狀態下,以飽含情感的筆觸,用內心獨白的方式向世人宣告女性是獨立的,與男性是平等的,應該與男性公民一起創造美好的生活,所以本詩可以理解為女性的獨立宣言。
6、作業:
。1)背誦全詩
。2)搜集自己喜歡的愛情格言
(3)寫一首健康的能表達自己觀點的愛情詩,適當的運用多種修辭手法和托物言志的表現手法(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和語言文字運用能力)
高中語文第一冊《致橡樹》說課稿 9
師:詩歌語言具有凝煉、形象、跳躍性的特點,所以同學們在賞析詩歌時需要大聲朗讀,細細咀嚼,反復品味,理清詩歌結構,明確詩人思路,體味詩人感情。《致橡樹》(板書)是一首愛情詩,詩人通過內心獨白的抒情方式,表達了一種新型的愛情觀。下面請同學們自讀詩歌,初步把握詩人的思路和感情。學生朗讀詩歌,教師巡視作朗讀指導。(5分鐘)
師:大家在朗讀詩歌時會發現詩中有兩個人稱代詞,是哪兩個,他們在詩中具體指什么?
生:一個人稱代詞是“你”,另一個是“我”。
師:他們分別指什么?
生:“你”指“橡樹”,“我”指“木棉”。
師:回答很正確。(板書)
師:大家已讀過原詩,詩人的思路是怎樣的?
生甲:詩人說自己愿作對方旁的一株木棉,她希望自己與對方互相聯系緊密相依。
生乙:詩人先否定傳統的愛情觀,再抒發自己理想的愛情觀。
師:你能具體指明詩歌中哪一部分是否定傳統愛情觀,哪一部分是抒發自己理想的愛情觀嗎?
生乙:詩歌開篇到“不,這些都還不夠”是對傳統愛情觀的否定,從“我須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到詩結尾是對愛情理想的傾訴。
師:×××(生乙)說得很正確,請同學們記下來。
師:現在我們一起來鑒賞第一部分。教師范讀。要求學生思考在這一部分中詩人用了哪些意象。
師:詩中有幾種意象?
生:有六種:凌霄花、鳥兒、泉源、險峰、日光、春雨。
師:這六種意象各有何特點?
生:凌霄花:借高枝炫耀自己。
鳥兒:為對方營造的綠陰重復單調的歌曲
師:這兩種意象有何共同特點?
生:他們都是單純地依賴橡樹,自己并無真正的自立本領。
師:對,詩人在這里借這兩種意象指攀附他人的愛情觀。
師:請同學們繼續分析以下意象。
生:泉源:長年送來清涼的慰藉
險峰:增加你的高度,襯托你的威儀。
師:這兩個意象有何共同特點?
生:他們都是不計代價地給予。
師:說得很好。他們都充當對方慰藉的對象,為襯托對方而存在。作者在這里借這兩個意象指犧牲自己、降低自身價格、一味奉獻的愛情觀。最后,我們來看一下日光和春雨。詩人在這里沒有直接寫出日光和春雨的特點,請同學們根據剛才的鑒賞加以想象,仿照關于泉源、險峰的詩句,將“甚至日光,甚至春雨”改寫成四句詩。(教師出示練習)
甚至也不止像日光
甚至也不止像春雨
。▽W生用2分鐘時間改寫詩句,教師巡視指導)師:請同座同學間交流改寫的詩句。
生交流互評(2分鐘)
師:這一部分中詩人以六個比喻句直接列出六個否定的意象,激昂強烈的感情如大江之水一瀉千里,不可阻擋,仿佛吐盡千百年來積壓在女性心中憤恨不平的塊壘,是反抗,是掙脫,是戰斗,詩人以一個勇敢的斗士的面貌出現,這部分的旋律是昂揚、奮發、向上的,同學們在朗讀時要讀得剛勁有力,慷慨激昂。下面請同學們自由品讀。(3分鐘)
師:請兩個同學給全班作一次朗誦表演。(一男生一女生朗誦詩歌)
師:讀得很好。在前一部分,詩人用昂揚的激情對傳統的愛情觀作了否定,那么詩人到底向往什么樣的愛情呢?請同學們齊讀第二部分。生讀第二部分師:詩人在這一部分中用了象征的手法。象征是詩歌的重要形式和特點。本詩運用象征手法,不是從整體上孕含象征意義,而是在具體的形象上直接表達象征意義,請同學們在詩中找出描寫橡樹和木棉的詩句,分析木棉和橡樹的形象,并指出其象征意義。生讀描寫橡樹的詩句。
師:這幾句詩描述了橡樹的什么形象?
生:堅毅、剛強、敏銳、有力。(板書)
師:它的象征意義是什么?
生:象征男性的陽剛之氣。
師:對,象征著男性陽剛之美。(板書)
師:那么描寫木棉的詩句呢?生讀描寫木棉的詩句。
師:通過這幾句詩我們可以感受到木棉的什么形象?生:美麗、熱烈、真摯、柔韌。(板書)
師:它的象征意義是什么?
生:象征女性的陰柔之美。(板書)
師:說得很好。
師:詩人在詩中傾訴了怎樣的愛情向往?請分別找出相對應的詩句。
生:相互依存,緊密結合(對應詩句:根,緊握在地下,葉,相觸在云里)(板書)
生:雙方默契,互相尊重(對應詩句:每一陣風過,我們都互相致意,但沒有人聽懂我們的.言語。)(板書)
生:同甘共苦 獨立相依(對應詩句:我們分擔寒潮、風雷、霹靂;我們共享霧靄、流嵐、虹霓,仿佛永遠分離,卻又終身相依。)(板書)
師:這幾句詩用了什么樣的修辭手法?有什么表達效果?
生:用對偶的修辭手法。使詩句整齊,節奏明快。
師:對,用對偶句,既有端莊整飭的古典美,又表現出靈動奔放的現代風格。
師:詩人抒發的是一種新時代的愛情理想,但偉大的愛情不僅只愛對方,更要愛對方的事業,愛對方生活的土地,這才是愛情的升華,才是愛情的最高境界。請同學們帶著上述感情品讀詩歌的最后幾句。(學生讀詩)。
師:這一部分中詩人的感情抒發是平緩的,從前一部分的激昂中跌落下來,詩人以女性的溫柔,真摯細膩,纏綿悱惻地抒發自己內心的夢想,像小溪流水潺潺,如木棉在清風中搖曳。請大家仔細品讀,體味。(2分鐘)
師:請全班同學集體朗誦。男生讀第一部分,注意讀出你們堅毅、剛強的陽剛之美,女生讀第二部分,注意讀出你們溫柔、真摯的陰柔之美。
師:準備好了嗎?
生:準備好了。教師讀詩題及作者男生讀第一部分,女生讀第二部分師:讀得很好。(下課)
高中語文第一冊《致橡樹》說課稿 10
《致橡樹》是中國現代作家舒婷的一首詩歌作品,被收錄在高中語文第一冊中。這首詩以橡樹為象征,表達了詩人對愛情的追求和堅持。通過對這首詩的解讀和分析,可以引導學生深入理解詩歌的意境和情感,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和文學鑒賞能力。本說課將對《致橡樹》進行詳細解讀,并結合教學實際,提出具體的教學目標、教學重點和難點、教學方法和手段、教學過程設計以及課堂檢測與作業布置等方面的內容。
一、教學目標
1、 知識與能力目標
。1)學生能夠理解詩歌的意境和情感,領悟詩人對愛情的表達和追求。
。2)學生能夠掌握詩歌的基本結構和修辭手法,提高文學鑒賞能力。
2、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通過學習《致橡樹》,引導學生感受詩人的情感表達,培養學生對愛情、生命、堅持的理解和感悟,塑造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和價值觀。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1、 重點
(1)理解詩歌的意境和情感,把握詩歌的'主題和表達方式。
。2)分析詩歌的結構和修辭手法,提高文學鑒賞能力。
2、 難點
。1)理解詩歌中的比喻和象征意義,把握詩歌的深層含義。
(2)培養學生對詩歌的審美情趣和文學鑒賞能力。
三、教學方法和手段
1、情感教學法:通過朗誦、情感交流等方式,引導學生感受詩歌的情感,激發學生的情感共鳴。
2、 啟發式教學法:通過提出問題、討論和引導,啟發學生主動思考和探究,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
3、 歸納概括法:通過分析詩歌的結構和修辭手法,引導學生總結歸納,提高學生的文學鑒賞能力。
四、教學過程設計
1、 創設情境,導入課題(5分鐘)
通過播放相關視頻、圖片或音樂,創設詩歌的情境,引起學生的興趣和好奇心,為詩歌的學習做鋪墊。
2、 課文解讀(20分鐘)
。1)教師朗讀《致橡樹》,讓學生感受詩歌的情感和意境。
。2)分析詩歌的主題和情感表達,引導學生理解詩歌的內涵和深層含義。
。3)分析詩歌的結構和修辭手法,提高學生的文學鑒賞能力。
3、 學生閱讀與討論(15分鐘)
讓學生閱讀詩歌,自由發揮,表達自己對詩歌的理解和感受,展開討論,促進學生思維的碰撞和交流。
4、 啟發式教學,引導學生思考(15分鐘)
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思考詩歌中的比喻和象征意義,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激發學生對詩歌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5、 歸納概括,總結提高(10分鐘)
教師對詩歌的結構和修辭手法進行歸納總結,引導學生總結歸納,提高學生的文學鑒賞能力。
6、 課堂檢測與作業布置(5分鐘)
布置相關的課后作業,鞏固學生對詩歌的理解和掌握,檢測學生的學習效果。
五、課堂檢測與作業布置
課后作業:要求學生結合課文內容,寫一篇讀后感或詩歌賞析,表達自己對《致橡樹》的理解和感悟。
六、教學反思
通過本節課的教學,學生對《致橡樹》的理解和鑒賞能力有了明顯的提高,課堂氛圍活躍,學生的情感共鳴和思維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激發。但在今后的教學中,還需要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引導學生深入探究詩歌的內涵和意義,提高學生的文學鑒賞能力。
【高中語文第一冊《致橡樹》說課稿】相關文章:
高中語文《登高》說課稿10-08
高中語文優秀說課稿09-13
高中語文《氓》說課稿06-26
高中語文說課稿06-25
高中語文《祝!氛f課稿11-09
高中語文《勸學》說課稿11-06
高中語文《師說》說課稿11-22
高中語文《項鏈》說課稿11-27
高中語文雷雨說課稿12-01
高中語文《雷雨》說課稿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