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初中學科說課稿范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通常需要用到說課稿來輔助教學,寫說課稿能有效幫助我們總結和提升講課技巧。那么優秀的說課稿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初中學科說課稿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初中學科說課稿范文1
一、教材分析:
杠桿是一種重要的簡單機械,與生產生活聯系緊密,體現了物理的課程改革中從生活走進物理的要求,并且之前我們學習過力的作用效果和平衡知識,本節內容也是前面力學內容的延續,是學習滑輪和滑輪組等知識的基礎,是力學中的重要部分,因此,學好這部分知識具有重要意義。
教材重難點分析:
1、由于同學們對杠桿的認識和杠桿平衡條件的了解是后續學習的基礎,也是學生使用杠桿的重要知識儲備,因此作為本節內容的重點。
2、另外對于力臂的認識和理解比較抽象,對于三類杠桿的區分稍顯困難,因此可作為本節內容的難點。
二、學情分析
八年級學生對生活中的杠桿十分熟悉,有一定的使用杠桿的經驗,對杠桿省力的印象比較深刻,但是對于使用費力杠桿的原因不明確,所以學生對杠桿的認識是感性的,是膚淺、片面,甚至錯誤的,追其根本是杠桿使用中遵循的規律是未知,所以杠桿平衡條件是學生學習的重點。
學生通過有關力的知識的學習,對力的知識、物體運動與力的關系、平衡概念等有比較深刻的認識;另外,學生已學會了天平的調節,這些都為學習本節做好鋪墊。學生對為什么學習力臂、為什么要探究杠桿平衡條件還存在疑惑,
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設置出學生感興趣的活動、布置合適的任務,鼓勵積極地去觀察、討論、猜想、探究,從中歸納出杠桿的特征及平衡條件。
三、教學目標:
根據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總體目標與《物理新課標》要求和本節教材內容及學生已有的認識基礎,我確定本節的教學目標如下:
1、知識目標:知道什么是杠桿和什么是杠桿的支點,受到的動力和阻力,能從常見的工具和簡單機械中識別杠桿;初步理解力臂的概念,能確定動力臂和阻力臂;理解杠桿的平衡條件,能用來解決簡單的問題。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的觀察力、抽象概括力和創造想象力;培養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和數據處理能力。
3、德育目標:激起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培養學生認真、細致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四、教法與學法:
通過對教學目標及學生認知情況的認真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法和學法。
結合幾種杠桿受力平衡的圖示實例講述杠桿、支點、動力、阻力、動力臂、阻力臂的內涵,易于在學生頭腦中形成概念;引導學生畫動力臂和阻力臂,能突破本節的教學難點。顯然教上述概念時適宜采用觀察法和講練法。教杠桿平衡原理時,采用引導發現法能使學生變苦學為樂學,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能卓有成效的開發學生的心理潛能,完善學生的認知結構。因此,把發現法作為一種學法進行滲透是可行的`。五、教學過程
根據本節課的特點,我準備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教學設計:
課題引入:課件展示生活中常見的羊角錘、核桃鉗、鑷子等,引入簡單機械的認識。教師以復雜機器都是由一些簡單機械組成的為話題,提出質疑,引出本章課題。然后指導學生觀察用幻燈片放出的幾種杠桿,讓學生找出幾種杠桿的共同特征,建立杠桿概念,引出本節課題——杠桿,使杠桿概念的建立與課題的引入并行。
力臂概念的建立:
初中物理教學中“力臂”概念,歷來都被物理教師看作是一個難點,“力臂”作為教材內容的呈現,只是單單給定了物理概念,而后面我們所探究的杠桿平衡條件實驗中,為了方便地從有刻度的杠桿上直接讀取力臂大小,都是將杠桿調至水平位置后,杠桿左右添加鉤碼,使杠桿達到平衡狀態。這種特殊情況下的教學,使學生獲得清晰的力臂表象,在學生的頭腦中形成了支點到力的作用點的距離就是力臂的定勢思維。因而“先入為主”在以后畫力臂等有關問題中常常出現失誤。如何突破這個難點,我也做過思考,嘗試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建立人從公路外一點上公路的“最近走徑”模型。
如圖1所示,a為一條公路,A為公路外一點上的人,想上公路的最小距離為,建立模型。關于這一生活經驗都是學生所具備的常識。將這一知識與杠桿知識有機結合賦予新的意義。如圖2所示,將力的作用線b類比為公路a,支點O類比為公路外一點A,力臂OC類比為上公路的最小距離。這樣將尋找力臂的問題轉化為上公路時最短距離的走徑問題。實踐證明,建立這樣的模型進行教學,學生在較復雜形變的杠桿中能夠準確地作出力臂的圖示。
在教師完成上述概念的建立之后,引導學生畫出幻燈片所示的幾幅圖的動力臂和阻力臂,進行訓練強化,基于前面的觀察,針對杠桿的形狀,支點的位置進行總結,防止學生形成消極的心理定勢。進行上述內容,遵循創設物理環境,突出觀察實驗的原則,在學生通過觀察教師創設的物理圖景而形成表象的基礎上建立物理概念,能夠加深學生對物理概念的理解。杠桿平衡條件的探索與應用杠桿平衡條件是本節的重點內容也作為滑輪學習的基礎,在教學處理過程中,首先演示杠桿在水平位置的靜態平衡,引出杠桿的平衡概念。讓學生,依據教師的形象點撥,找出影響杠桿平衡的四個因素,然后質疑:杠桿平衡時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之間有什么關系?之后引導學生做探究實驗。這樣進行引導,能激起學生探索的興趣,增強學生探索的目的性,對學生的探索具有導向作用。學生分組探究杠桿平衡問題,對記錄的實驗數據進行整理,通過對比,綜合和概括,總結出杠桿平衡時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之間的關系,教師組織學生討論,讓學生匯報實驗結果,正確的給予肯定,不完善的進行補充,并引導學生寫出杠桿平衡條件公式。由一組實驗數據引發的思考
這是學生測量的一組數據,在得出實驗的階段學生就產生了上述的疑惑,到底是哪個結論正確呢?
有些同學在提出這個問題之后,比較迷茫,但是當教師將他的問題對全班同學提出之后,有些同學自告奮勇的幫他解決了。
同學方法:首先將杠桿調制水平平衡。然后在杠桿左側掛一定數量的鉤碼,用彈簧測力計分別豎直拉動杠桿右側的每個拉環,使杠桿在水平位置靜止,在阻力和阻力臂不變的情況下,分析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之間的關系,就不會得到阻力+阻力臂=動力+動力臂這個錯誤的實驗結論,最終也正式探究出杠桿的平衡條件:動力乘x動力臂=阻力x阻力臂。另外教師針對此次錯誤結論進行分析歸納,啟迪同學們,必須進行多次測量才能保證實驗結論的準確性,在進行物理實驗當中,遇到需要自己給出數據進行實驗時,不能取特殊值,這樣不利于普遍規律的得出,另外尤其需要注意的一點,在物理當中,不同的物理量是不能相加的。
依據杠桿的平衡原理,教師提出新的問題,根據力臂的關系能不能分析出動力和阻力的關系?這次采用小組合作的模式,充分開發學生的思維,并且這樣也可適時的活躍課堂的氛圍,使每個同學都能充分的開動腦筋,更加符合高效課堂的標準。討論完成之后,匯報成果,并舉出生活中的實例,從物理走向生活。
五、課堂小結
在進行完實驗探究之后,為了保證課堂的學習質量,引導學生進行課堂小結。
小結由動畫組成,首先讓學生觀看動畫,教師提問由動畫學生可以找到與本節課有關的知識是什么?學生自然想到杠桿的定義——圍繞固定點轉動的硬棒,之后讓學生從動畫中找出杠桿的五要素,再次提問,杠桿不平衡,那么如何使它平衡呢,學生自然就想到杠桿的平衡條件,最后教師舉出幾種生活中的實例,讓學生從中找到三類杠桿。這樣的設計符合本節的學習理念,能使學生將本節的知識形成體系,在頭腦中建立清晰的知識脈絡,為后面的習題處理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并且,以動畫的形式進行層層推進,更能在學生的頭腦中建立清晰的思維表象,形成深刻的印象,更加難以忘懷。
堂清及作業處理為了檢測學生的學習成果,挑選了以下五道題目。第一題中考察學生對三類杠桿的分類,題目較為簡單,由于小結中最后處理三類杠桿,這樣的設計更容易讓學生獲得知識的滿足感。
第三題重點考察學生對于本課難點力臂的把握,并且在畫力臂中穿插考察學生對五要素中支點的理解,從更廣范圍可以反饋教師的教學效果。這樣的設計層層遞進,由易到難,符合學生的學習心理,最后能將自己所學的知識形成體系,培養了學生系統分析能力,通過反饋,最終也使教師從學生身上找到自身的不足與需要改進之處。
總之,我在設計本節課時,本著以激發學生興趣為基礎,將本節課中,復雜問題簡單化,將簡單問題理想化,將理想問題模型化,將模型問題具體化的設計思路,本著以高校課堂為依托,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更加有效,愛上物理,愛上學習。最后,可以提出一些新的問題,留給學生一些思考的空間,若將學生比喻成客人,那么留有余味,自然客盈門。
初中學科說課稿范文2
一、說教材:
1、教材簡析:
我說課的內容是江蘇牛津中學英語教材9A第3單元Teenage problems中的Integrated skills部分。本單元通過青少年中存在的問題和困擾這一主題,引出話題,談論話題。由于學生對這一話題極感興趣,我在教學中準備使用多種教學手段設置情景,有效地把單詞和句型情景相結合,注重聽說訓練,使語言點的訓練密切聯系生活實際,達到靈活運用,學以致用的目的。
2、教學目標:
依據英語新課標所提出的總目標并根據本年段學生認知水平,我制定了如下教學目標:
a、能聽懂、會說、會讀和會拼寫單詞和詞組。
b、能聽懂、會說、會讀和會寫句型。
c、能正確地聽懂、掌握A板塊前半部分聽力內容,并能以較好的語音語調流暢地朗讀后半部分的課文填空。
d、能用本課所學語言討論青少年中存在的問題
3、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正確拼讀本課四會單詞和句型,能流利地用所學句型進行情景會話。
二、說教法和學法
根據我對《英語課程標準》的理解和九年級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我將教學本課的指導思想確定為:讓學生主體參與,主動探究,合作互動,充分發展。具體采用如下教學方法:
1、情景教學法:
通過設置較為真實的情景,使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激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從而引導學生從整體上理解和運用語言,促進學生的語言能力及情感、意志、想象力、創造力等整體發展。
2、小組學習法:
每4人一組,可兩兩交流,也可自由選擇,在互動中互相啟發發生思維的碰撞。同時注意保證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參與學習,培養學生與伙伴合作的意識和策略,提高人際交往能力。
3、練習法:
把大多課堂時間留給學生,使學生在多信息、高密度、快節奏的靈活操練中拓寬學習渠道。
另外,考慮到B板塊為對話教學部分,我在這一環節的教學中主要側重于學生朗讀能力的培養,在訓練聽說的同時加強朗讀指導,一方面可以培養學生朗讀的基本技巧,另一方面也可以檢查學生對課文理解的情況,進而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三、說教學程序
1、對話導入,學習新知
a、以“Teenage problems”為主題及線索組織教學。課前在教室里頭稍作布置,背景音樂的選擇體現了牛津初中英語板塊之間的自由組合,也為后面的教學做了一個提早滲透,這樣,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進入本課的學習,接著我向學生展示課件,引出青少年問題的話題,同時教授新詞。由介紹學生自己的問題入手無形中拉近了與學生的`距離,使學生備感親切。
b、在學生展示自己作品的語境中,用多種手段,如:作品、圖片、照片、簡筆畫等呈現。學生邊學邊進行聽、說、拼讀及運用,堅持循序漸進,由易而難的原則教學新知識。
2、鞏固拓展,強化新知
a、在情境中不斷使用新句型,學生不僅學會了新的詞組,而且不可避免地涉及到了舊知。同時也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想學更多的有關的詞匯來介紹自己的問題,并向他人尋求有效的建議和意見,達到了學中用,用中學的目的,給予他們成功的樂趣。
b、仍以“Teenage problems”為場景由學生分小組自創小對話進行表演。要求問到前面所學句型并要求用到本課時所學的交際用語。通過這樣的練習形式讓學生主體參與,學生的思維處于積極興奮的狀態,有利于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3、指導朗讀,感知課文
a、在小對話表演告一段落時,自然導入A部分對話教學。然后播放多媒體課件讓學生感知課文,為了讓學生在聽的過程中有所側重,引起他們的有意注意,讓他們帶著問題去聽。
b、播放錄音再感知課文,以選擇題的形式檢查學生理解課文的情況。
c、跟讀課文,為避免反復朗讀時的過于枯燥,設計小小配音員的訓練環節。
d、學生分角色朗讀對話,指導學生在朗讀時利用手勢、表情、動作、聲音等手法,以加強語言的表現力,更生動地傳達說話人的思想和感情,使學生能在熟練朗讀的基礎上更深地理解對話內容。
4、面向全體,作業分層
為了滿足不同類型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在作業布置上我嘗試進行分層教學
即讓程度較差的學生做a類作業;程度中等的學生做b類作業;程度較好的學生做c類作業,當然,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特長進行自由選擇。
a、朗讀并抄寫要求四會掌握的單詞和詞組;
b、聽錄音,朗讀課文,并根據所學話題進行自由交談并形成文字稿。
通過這樣的作業形式爭取讓每一個孩子都學有所獲,從而達到激勵全體學生努力學習的目的。
初中學科說課稿范文3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大家好!我今天說課的課題是《弘揚和培養民族精神》。
一、說教材
《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是九年級思品第五課《中華文化與民族精神》第二框內容。全課包括兩框內容,第一框講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和薪火相傳的傳統美德。中華文化包括傳統美德,民族的精神是中華文化精髓。本框主要讓學生了解民族精神對一個國家和民族的生存和發展具有重要作用,理解民族精神的基本內涵及其發展,感悟中國共產黨在不同時期領導各國人民對民族精神豐富和發展,自覺成為民族精神傳播者、弘揚者和繼承者。這一內容在思品課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九年級思品課的重要內容之一。
二、說學情
隨著對外開放的加深,世界各國文化對我們的青少年學生產生越來越多的影響,一些學生出現了崇洋媚外的現象,吃洋食、看洋劇、穿洋服、追洋星的風氣日盛。有些學生從小嬌生慣養,養成了好吃、懶做的習慣。這些對青少年學生的成長非常不利。面對世界范圍內各種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蕩,面對實現中華
民族偉大復興崇高使命,開展正面的民族精神教育,利用榜樣的帶動力和示范作用,切實培養民族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三、說教學目標
1、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學習探討,感悟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培養愛國熱情,激發學生積極做民族精神的弘揚者、傳播者和建設者。
2、知識目標:
、僦烂褡寰竦膬热莺秃诵;②明確中華民族精神是中華民族的魂,必須要弘揚;
、壅J識民族精神的'作用;④感悟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對民族精神的豐富和發展;⑤學會自覺做民族精神的傳播者繼承者弘揚者。
3、能力目標:能夠理解弘揚民族精神的積極意義;學會運用民族精神的內容特別是核心內容評價人物或事件。
四、說重、難點
重點:①民族精神的內涵;②民族精神的作用;③民族精神的繼承和發展。
難點:民族與時俱進的特點或民族精神的豐富和發展
五、說教法、學法
把傳統的講授方式與現代多媒體教學手段結合起來,精選歷史圖片讓學生在觀察、討論中自主探究民族精神的內涵、作用及其在各個時期的表現,從而認識和理解民族精神的內涵、作用、與時俱進不斷發展的特點。巧設情景,引發興趣與討論,激勵學生聯系學習生活實際探索弘揚民族精神的途徑與方法。
六、說教學程序
。ㄒ唬┘で橐、導入新課
1、播放《紅軍長征》動畫
2、教師導入新課
(二)師生互動、學習新知
1、放幻燈片,看圖片討論其表現出來的精神,并綜合四幅圖的共同主題(可分組進行討論,各組代表說出一個詞語,然后學生據說說出共同主題) ①學生代表發言,
、邳c播江總理圖片,教師朗誦后,學生齊聲朗讀民族精神
、鄄シ呕脽羝,學生思考,并試完成表中填空。加深對民族精神的認識。
2、學生填表并觀看反映面對自然災害和外敵入侵的幻燈片,引入對民族精神地位與作用的思考(提示讓學生讀課文P69最下面段,自己找出答案) ①是民族生存發展的精神支柱。
、谑敲褡逦幕,是民族魂,是中華民族生命機體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地位)
、凼菓饎購姅撑c困難的不竭力量之源。
3、學生研讀P70中間段和P71中段,播放幻燈片,引導學生了解民族的精神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和新中國成立后的突出體現以及改革開放注入了民族精神新內涵,從而認識民族精神發展。
①在新民主義時期: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等
②新中國成立后:大慶精神,兩彈一星精神,抗洪搶險精神,載人航天精神
、鄹母镩_放時期:注入新素質如自立意識,競爭意識,效率意識,開拓精神等。
4、設置情景,展開討論
情景一:某男生特別喜歡韓國明星演員,在穿著打扮上韓化,甚至走路時也學著貓步化。
情景二:在早餐時,該同學將又白又香的饅頭丟了去買“高級零食”。
情景三:上課時,這個同學常常趴到課桌上睡覺。
情景四:一個穿著樸實的女生撿到200元錢后,讓老師幫助找到失主并原物歸還。
討論:面對世界范圍內各種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蕩,我們中學生該怎么做
、僭谛碌臍v史條件下,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結合時代和社會發展的要求,不斷為之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內容。
、谝^承和發揚中華文化的優良傳統,從學習生活中的小事做起,培養勤勞、勇敢、創新等精神,養成艱苦奮斗的好習慣。
、垡朴诒孀R各種落后的文化和腐朽文化,并自覺加以抵制;
④青少年要成為民族精神的傳播者、弘揚者和建設者,共同譜寫民族精神的新篇章。
(三)深入實踐、鞏固提高
1、教師導入實踐,開展知識競賽,豐富學生的知識,再認知民族精神
2、鼓勵學生設計標語,提高學生自我表述民族精神的能力
3、分析案例,提高學生的審題及歸納能力
4、引導學生聯系自身實際,暢談弘揚民族精神的具體做法(學生暢談后放答案)
(四)調動情感、結束新課,教師朗誦結束語,緊接著播放《學習雷鋒》的動畫
七、說板書設計(略)
八、說效果預測:
既引導學生讀書,有指導學生看畫,用多媒體影像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自主學習,分組學習討論,且聯系學生實際,讓學生內心震撼,產生共鳴。注重知識落實和重點的突破,切用填表,問答等多種形式讓學生得到實際訓練,因而效果會不錯的。
初中學科說課稿范文4
一、教材結構與內容簡析
本節內容在全書及章節的地位:《慣性現象》是初中物理新教材八年級下冊第四章第六節《慣性慣性定律》的第一課時內容,本節的學習為后面學習慣性定律起著重要的鋪墊作用。因此,雖然內容相對簡單,但對于慣性定律的理解,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二、教學目標
根據上述教材結構與內容分析,考慮到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學目標:
在多媒體演示實驗和學生自主實驗中,通過有趣的慣性現象,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和求知欲;并培養學生有重點地觀察實驗現象,和準確按照實驗要求進行操作的能力。在對慣性現象產生的原因進行討論和解釋時,糾正學生對慣性概念可能存在的一些錯誤認識,加強學生使用物理語言的規范性和準確性,從而達到進一步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的目的。
三、教學重點、難點
本著課程標準,在吃透教材基礎上,我確立了如下的教學重點、難點:本節課的重點是對慣性概念的理解和運用,難點在理解慣性是物體本身固有的一種屬性。
四、教法
物理是一門培養人的思維,發展人的思維的重要學科,因此,在教學中,不僅要使學生“知其然”而且要使學生“知其所以然”,我們在以師生既為主體,又為客體的原則下,展現獲取知識和方法的思維過程;诒竟澱n的特點,應著重采用實驗與討論的教學方法。即:通過對慣性現象的觀察、分析和討論,加深學生對慣性概念的理解,從而達到會用慣性概念解釋現象的目的。
五、學法
我們常說:“現代的文盲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掌握學習方法的人”,因而在教學中要特別重視學法的指導。
為上這節課作鋪墊,我提前一周讓學生以慣性為題出了一期黑板報,使學生對慣性有一個初步的了解,起到預習的效果,在接受這節課的知識時不會感覺太過生硬。在慣性概念和對慣性現象的解釋方法的得出中,采用了學生自主分析、討論、歸納的方法,充分體現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培養其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六、教學程序及設想
1、由把教學內容轉化為具有潛在意義的問題,讓學生產生強烈的問題意識,使學生的整個學習過程成為“猜想”,繼而緊張地沉思,期待尋找理由和解釋過程。在實際情況下進行學習,可以使學生利用已有知識與經驗,同化和索引出當前學習的新知識,這樣獲取的知識,不但易于保持,而且易于遷移到陌生的問題情境中。對于本課教學中的演示實驗和學生活動,都采用先猜測,后實驗,再分析解釋的方法,使學生思維貫穿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利于知識的不斷鞏固和理解。
2、分析實例。我們在分析實例時,不僅在于怎樣解釋現象,更在于為什么這樣解釋現象,而及時對解題方法進行概括,有利于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例如:在對鐵鍬鏟沙的現象分析中,按照這樣的步驟來解釋:沙子開始和鐵鍬一同運動,當鐵鍬在外力作用下突然停止運動時,沙子由于具有慣性,仍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所以脫離鐵鍬飛了出去。在具體事例的分析中,通過對學生語言的規范,進一步加深他們對慣性概念的理解,并鍛煉了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
3、能力訓練。
通過活動卡上的練習,使學生能鞏固所學知識與解題思想方法。
4、總結結論,強化認識。
知識性內容的小結,可把課堂教學傳授的知識盡快化為學生的素質;解題思想方法的小結,可使學生更深刻地理解物理思想方法在解題中的地位和應用,并且逐漸培養學生的良好的個性品質目標。
5、板書(略)。
6、布置作業。
針對學生素質的差異進行分層訓練,既使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又使學有佘力的學生有所提高,從而達到拔尖和“減負”的目的。
初中學科說課稿范文5
一、說教材
(一)對教材的理解
《鄉愁》是語文版七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一篇詩歌。本單元是一個現代詩單元,要求學生在反復誦讀的基礎上體會其中豐富的想像,優美的意境和詩人抒發的真摯的感情。鄉愁作為人類普遍的一種情結,是詩歌創作歷久常新的主題之一,文學留下了許多抒寫鄉愁的名篇佳作,余光中的《鄉愁》便是其中情意深長動人的一曲,因為他抒寫的不是一般的游子思鄉之情,而是在特殊年代由于海峽阻隔而產生的對大陸的思念之情,更是漂泊到孤島上去的千千萬萬人的思鄉情懷,具有強烈的現實感和鮮明的時代感。詩人從平凡的生活中提煉出郵票、船票、墳墓、海峽這一組意象,層層推進,生動形象地抒發了鄉關之思,故國之戀。全詩構思精巧,復沓手法以及疊音詞的運用更增添了詩的.音韻美。
(二)目標的設定
結合單元教學要求和本課的特點,我確立以下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了解作者其人及寫作背景,準確理解這首詩的主題。
能力目標:提高學生欣賞、分析詩歌的能力。
情感目標: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的崇高感情。
根據以上教學目標,我特確定以下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體會本詩運用獨創的詩歌形象,表現主題的特點。
二、說教法
1、情景教學法。
創設情景導入,激發情感,營造氣氛。
2、誦讀法。
鑒賞詩歌的第一步就是讀!叭衷娖叻肿x”,教學中,教師采用配樂朗
讀,學生練讀,到交替運用輪讀、個讀、齊讀和散讀等多種方式,引導學生真正學會讀書,欣賞、領悟短文的優美語言和意蘊。
3、寫作訓練法。
本詩中的四個形象組成了四幅不同的畫面,通過想景悟情,讓學生用散文的語言來改寫,從而將飄渺抽象難以捕捉的鄉思愁緒變得具體可感。
三、說學法。
1、誦讀法。詩歌的鑒賞離不開朗讀,通過反復朗讀,品味詩歌內容,領悟詩歌的主題。即誦讀——想象——悟情。
2、想景悟情法。學會展開想象與聯想,欣賞詩歌優美的意境,培養審美情趣。
四、說教學程序。
(一)創設情景。
(同時播放《天凈沙·秋思》的畫面,《思鄉曲》作為背景音樂。)導入語:“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瘪R致遠的一首秋思,道出了多少游子凄涼斷腸的鄉愁,是啊,樹高千尺也忘不了根,無論你走得多遠,但總猶如風箏一樣,有一根用眷眷愛心織成的線緊緊握在母親手中。你的根是在故園的井土之中,故園暫不能還,便滋生了那寶馬香車也載不了的鄉愁!鄉愁啊鄉愁,你是什么摸樣為什么千百年來人們想起你總是心驚魄動,總是淚水漣漣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臺灣詩人余光中的鄉愁(板書),讓我們一起走進那如煙如霧的鄉愁世界。(聲畫結合,目的是塑造氛圍讓學生盡快的入情入境。)
(二)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1、師配樂范讀。要求:感受詩的感情基調,體會詩中蘊涵的感情。
2、生試讀一遍,讓生指出在朗讀此詩時應把握的朗讀技巧。
展示朗讀要求:
1、讀出節奏;
2、讀出重音語速(舒緩),語調(深沉),感情(真摯),節奏(多停頓,不宜讀長句),播放《鄉愁》視頻朗讀。讓學生自由練讀2-3遍,抽查個讀,師簡評。指導學生讀出節奏,停頓,重音。
(三)解讀詩歌。
1、想景捂情。
過渡語:古人說:“詩中有畫,畫中有詩。”鄉愁本來是一個抽象的概念,但在本詩中作者用什么事物來形象寫出。學生討論回答:郵票、船票、墳墓、海峽。
創設意象是詩歌中經常用到的創作手法,抓住詩作中的意象來感悟詩歌是詩歌學習的一種方法,那么如何來感悟呢展示:
詩是精當含蓄的藝術,我們不能僅停留在這四項事物上,要知道“一切景語皆情語”,更應該透過這些形象的事物來想象在何時、在何地、何人在做什么事,這樣特定的氛圍中流露出怎么的情感。請同學們就其中一節進行想象,從而體會詩人內心的情感。
就第一小節,“郵票”作了個展開想象的范例。展示:
郵票,可以想象在一個春寒料峭的晚上,外出求學的少年思念母親,但是路途遙遠隔著萬水千山不能回到她的身邊。只有在昏黃的燈下把這份依戀和思念傾注在信箋間,再小心翼翼地貼上這小小的郵票。因為只有它可讓自己的心兒飛越萬水千山,李白是“我寄愁心于明月”,小作者只能“唯寄愁心于郵票”。他仿佛又想到離家時媽媽送他到小村外,關心的話兒說不完,那溫馨的春風多像母親慈祥的愛撫,那三月的陽光多像母親眷眷的愛心,那風中依依的柳條多像母親那不舍的深情。真是郵票小小,深情依依。
下面大家展示想象,仿照范例也行,自由發揮也可以,一個人獨立完成也行,三兩個同學完成也可以,把你的想象傾注于筆端。寫過之后,讓學生前后互評,推舉寫的好的在全班朗讀。
2、歸納四種鄉愁,展示:
小時候——郵票,母子分離,對母親的思念:長大后——船票,夫妻分離,對妻子的依戀:后來——墳墓,母子死別,對母親的追念:現在——海峽,游子與大陸的分離,對故土的眷戀。
3、最后一小節與前三小節在情感的抒發上有什么不同和聯系
學生討論回答。師展示:
個人思鄉之情上升到普遍的家國之思。真是一首懷鄉詩,滿腔故園情。
(四)回顧寫作背景及作者并且與當前政治形式結合,滲透愛國教育。
【初中學科說課稿】相關文章:
小學科學磁鐵說課稿11-07
小學科學杠桿說課稿02-27
小學科學說課稿06-25
小學科學活動說課稿09-09
小學科學優秀說課稿09-09
小學科學說課稿【推薦】12-22
小學科學說課稿【熱門】12-22
【熱】小學科學說課稿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