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數學有理數的乘方說課稿
作為一名教職工,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說課稿,通過說課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講課缺點。那么大家知道正規的說課稿是怎么寫的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初中數學有理數的乘方說課稿,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初中數學有理數的乘方說課稿1
教學內容分析:
《有理數的乘方》是人教版七年級上第一章第五節內容,是有理數的一種基本運算,從教材編排結構上,此節內容共3課時,本課為第一課時,是在學生學習了有理數的加、減、乘、除運算后學習的,是有理數乘法的推廣和延續,也是后續學習有理數的混合運算、科學計數法和開方及指數冪運算的基礎,起到承前啟后的作用。通過本節課學習可以讓學生發現規律,培養學生的歸納能力,感受化歸及分類的數學思想。
教學目標分析:
。1)、知道乘方、底數、指數和冪的概念,會進行有理數的乘方運算;
(2)經歷有理數乘方概念的推導,培養學生觀察、比較、分析、概括的能力,進一步感受化歸、分類的數學思想方法
。3)學生嘗試利用知識的遷移獲得新知,通過發現問題、研究問題,探索規律,增強數學應用意識。
教學重難點分析:
1、學情分析:從知識基礎看,學生在小學已學習了求正方形的面積及正方體的體積,具備求一個正數的平方和立方的知識水平,且剛學完有理數的乘法,能幫助學生很好的理解乘方的定義及表示,實現知識的正遷移。但學生對于有理數乘方的符號法則的掌握上會有難度,對于這類計算容易混淆,是本節課的難點。
2、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乘方定義,會進行有理數的乘方運算;
教學難點:有理數乘方運算的符號法則的形成與運用
教法學法分析:
教法:啟發式教學,多媒體輔助教學;
學法:觀察、比較、歸納,合作探究。
教學過程設計:
1、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1)、邊長為3的正方形的面積是___3×3可以記作___,讀作_________.
。2)、棱長為3的正方體的體積是___3×3×3可以記作___,讀作_________.
通過創設問題情境,喚起舊知,為學習新知做好鋪墊
2、自主探索形成新知
觀察下列各式有何特征?
(1)2×2×2×2=
。2)(-3)×(-3)×(-3)=
引導學生通過類比、探究、歸納乘方定義及表示,實現知識的遷移,培養學生歸納、概括的能力。明確乘方是乘法的特殊形式,體現化歸的數學思想。
3、應用新知鞏固概念
練習1、2鞏固乘方定義及乘方表示的注意點,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例題進一步強化乘方運算
4、探索研究發現規律
通過題組訓練,探索規律,合作交流,獲得乘方運算的符號法則,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主體作用,體現分類的數學思想。
5、應用新知鞏固訓練
進一步鞏固學生對符號法則的運用及利用乘方的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6、拓展思維知識延伸
利用故事提高學生學習數學興趣,培養學生應用數學解決解決問題能力,激發學生的探索的熱情。
7、課堂小結歸納反思
鍛煉學生及時總結的良好習慣和歸納能力
教學評價分析:
對學生探究過程的參與及與同學合作交流進行評價,以增強學生學習主動性;
。1)關注學生的智力參與度
。2)學生的課堂參與度
2、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采取分層練習的評價方式,以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知識技能的發展。
初中數學有理數的乘方說課稿2
一、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讓學生理解并掌握有理數的乘方、冪、底數、指數的概念及意義;能夠正確進行有理數的乘方運算。
能力目標:在生動的情境中讓學生獲得有理數乘方的初步經驗;培養學生觀察、分析、歸納、概括的能力;經歷從乘法到乘方的推廣的過程,從中感受轉化的數學思想。
情感目標:讓學生通過觀察、推理,歸納出有理數乘方的符號法則,增進學生學好數學的自信心。經歷知識的拓展過程,培養學生探究的能力和動手操作的能力,體會與他人合作交流的重要性。
1、教學重點:
有理數的乘方、冪、底數、指數的概念及其相互間的關系;有理數乘方的運算方法。
2、教學難點:
有理數的乘方符號法則的理解。
二、說教學方法
啟發誘導式、實踐探究式。
三、說教學設計
。ㄒ唬﹦撛O問題、引入新知
a(1)邊長為2的正方形的`面積是多少?
。2)棱長為2的正方體的體積是多少?
。3)學生活動:
我們把一張紙對折后裁開,可以裁成幾張紙?對折兩次后可以裁成幾張紙?對折三次呢?
猜想對折10次后可以裁成幾張紙?
對折20次后的紙張的厚度比我們大唐發電廠的煙囪的高度還高,你信嗎?
學完這節課后,你就知道結果了。
。ㄗ寣W生思考回答、教師引導、歸納同時板書問題答案)
學習新知:
。ǘ、自主學習新知:
1、閱讀書了解什么是乘方?還有那些新的概念?
2、同學們想一想?以上乘法與前面學習過乘法有什么不同?
。ㄗ寣W生觀察回答,教師引入乘方、冪、底數、指數的概念、歸納同時板書問題答案)
板書:求n個相同因數的積的運算叫做乘方。
乘方的結果叫做冪。
一個數可以表示成這個數本身的一次方,指數1通常省略不寫。
3、提出問題:到目前為止,對有理數來說,我們學過的運算有哪些?分別是什么?運算結果叫什么?(讓學生討論交流回答,教師板書問題答案)。
板書答案:
運算:加、減、乘、除、乘方
結果:和、差、積、商、冪
4、檢驗學習:
在這里,我設置了三組題,第一組學生組內完成,采用組內互檢方式完成。
第二三組題先由學生獨立完成,在由組長檢查,并讓兩名學生到黑板上展示交流,教師給予點評。
(三)探究乘方的符號法則
設置了四組習題探究規律:
1、完成下面的計算:
22= 32= 43 = 104=
(-3)2= (-2)4= (-3)4=
。-3)3= (-10)3= (-2)5=
02= 03 = 04= 06=
2、思考:根據上面計算的結果想一想:正數的冪的符號與指數有何關系;負數的冪的符號與指數有何關系?
師生總結:正數的任何次冪都是正數;0的任何次冪都是0;負數的奇次冪是負數,負數的偶次冪是正數。
板書結論:負數的奇次冪是負數,負數的偶次冪是正數。
正數的任何次冪都是正數,0的任何正整數次冪都是0
。ㄋ模⿲W習使用計算器計算乘方的方法。
1、每組一個計算器,教師講解,學生操作。
2、解決引例折疊20次后紙張的厚度。如果一張紙的厚度為0.2毫米,試用計算器求出結果。
。ㄎ澹┬〗Y反思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你還有什么疑惑?
課堂檢測、布置作業。
(目的:為鞏固本節所學的知識,了解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及應用知識的能力。)
初中數學有理數的乘方說課稿3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上午好!非常高興有機會和大家共同交流,謹此向各位評委、各位老師學習。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七年級數學上冊“有理數乘方”第一課時的內容。根據新課程標準提出的“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并進行解釋和運用的過程,從而使學生在對數學理解的同時,在思維能力、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方面得到進步和發展”的理念。我在設計中力求“自主探索、動手實踐、合作交流”成為學生學習的主要方式。接下來我將對本節課的設計從以下四個方面加以說明。
一、 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與作用:
有理數乘方是有理數的一種基本運算。從教材編排的結構上看,共需四個課時,本課為第一課時,是在學生學習加、減、乘、除運算的基礎上來學習的,它既是有理數乘法的推廣與延續,又是后面繼續學習有理數混合運算、科學記數法和開方的基礎,起到承前啟后、鋪路架橋的作用。
2、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標的要求及七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我將制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如下:
、、知識與技能:
讓學生理解并掌握有理數的乘方,冪,底數,指數的概念及意義;能夠正確進行有理數的乘方運算。
⑵、過程與方法:
在生動的情景中讓學生獲得有理數乘方的初步體驗;培養學生觀察、分析、歸納、概括的能力;經歷從乘法到乘方的推導過程,從中感受轉化的數學思想。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讓學生通過觀察、推理,歸納出有理數乘方的符號法則,增進學生學好數學的自信心;讓學生經歷知識的拓展過程,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與動手操作能力,體會與他人合作交流的重要性。
3、教學重點與難點:
有理數乘方的意義及運算是本節課的教學重點,而有理數乘方中冪,指數,底數的概念及其相互間關系的理解是本節課的教學難點。
二、教法學法
1、學情分析:
在知識掌握方面,由于學生剛學完有理數的加、減、乘、除運算,對許多概念、法則的理解不一定很深刻,容易造成知識的遺忘與混淆。所以在本節課的學習中應全面系統的加以講述。
在知識障礙方面,學生對有理數乘方中相關概念的理解及其符號規律的推導、應用方面可能會有模糊現象。所以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應予以簡單明白,深入淺出的分析。
在學生特征方面:由于七年級學生具有好動、好問、好奇的心理特征。所以在教學中應抓住學生這一特征,一方面要運用直觀生動的形象,引發學生的興趣,使他們的注意力始終在課堂上;另一方面要創造條件與機會,讓學生發表見解,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2、教學策略:
根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教材內容并結合七年級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維特征。我將以多媒體為教學平臺,采用啟發式教學法與師生互動式教學模式。通過精心設計的問題與活動,不斷創造思維興奮點,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親自動手操作,探索結論。教給學生多觀察、勤動手、大膽猜、肯鉆研的研討式學習方法,使學生在動腦、動手、動口的過程中獲得充足的體驗與發展,從而調動起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與積極性。
三、教學過程
1、設置游戲,引入新課:
首先借助多媒體及課前準備好的硬紙片讓全體學生共同做兩個折紙游戲。
游戲一是把面積為1的長方形硬紙片沿中間對折,使兩邊能夠完全重合。引導學生思考:如此折疊五次后所得長方形的面積是多少?得出算式: × × × × ;
游戲二是讓學生把長方形紙片對折后再沿折痕剪開,將得到的所有紙片重合放置后再對折、剪開。如此操作五次之后共有多少張硬紙片?得出算式:2×2×2×2×2;
最后引導學生思考這兩個算式的特點,引入新課。
這個環節通過學生動手操作,使其從直觀上理解了乘方運算的特點,并為后續學習起到了導航作用。
2、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先讓學生分組討論下面算式特點:① × × × × ,②2×2×2×2×2,③(-3)×(-3)×(-3)×(-3),④(-0.3)×(-0.3)×(-0.3)
接著讓學生思考正方形面積與邊長a的關系,正方體體積與棱長a的關系,得出:a·a=a ,a·a·a=a 。然后讓學生類比出上面四個算式的記法與讀法,最后引導學生猜想:a·a·……·a的結果,總結出冪、底數與指數的概念。
n個a這個環節的設計意圖是讓學生從游戲結果出發,通過正方形面積與正方體體積的表示方法,類比出乘方的表示形式,總結出相關概念。既體現了學生思維的過程,又滲透了轉化思想。
3、遷移訓練,總結規律:
在這個環節中,我首先要求學生把算式①﹙-4﹚×﹙-4﹚×﹙-4﹚,②﹙-2﹚×﹙-2﹚×﹙-2﹚×﹙-2﹚,③﹙- ﹚×﹙- ﹚×﹙- ﹚,④﹙- ﹚×﹙- ﹚寫成乘方的形式,并說出其底數和指數分別是多少?接著評析例1,結合例1的解題結果,總結出負數的冪的正負的規律。然后啟發學生思考將例1各題的底數換為正數或0,結果會怎么樣呢?在學生練習討論的基礎上總結出有理數乘方的符號規律。即:負數的奇次冪是負數,負數的偶次冪是正數。正數的任何次冪都是正數,0的任何正整數次冪都是0。最后結合例2,要求學生掌握計算器的用法,并運用計算器完成課本上的練習,進一步理解有理數乘方的符號規律。
本環節的設計意圖是通過變換例1的條件讓學生加以練習,進而歸納出結論。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其初步接觸到數學的奇妙,提高其積極性與主動性。
4、應用新知,嘗試練習:
本環節我主要設計了兩組練習,第一組練習是以運用符號規律為目的,讓學生通過計算﹙-2﹚ 、-2 、﹙ ﹚ ,進一步掌握有理數乘方符號規律的運用方法,并使其在對比﹙-2﹚ 與-2 ,﹙ ﹚ 與 的基礎上總結出:當底數為負數和分數時,一定要用括號把底數括起來。
第二組練習是以乘方的實際應用和綜合應用為目的而設計的,共兩個習題。希望借助第一題幫助學生學會運用所學的乘方知識解決實際問題,促使其樹立一個學數學、用數學的思想。而第二題則是乘方與有理數大小比較的綜合應用,可幫助學生提高數學分析能力和綜合解題能力。
5、歸納小結,形成體系:
首先鼓勵學生暢所欲言的總結本節課的收獲與體會;然后幫助學生自主建構知識體系;接著布置本節課的課內與課外作業;最后說一下本節課的板書設計。
四、設計說明
本節課的教學設計,依據了《新課程標準》的要求,立足于學生的認知基礎來確定適當的起點與目標。內容安排是從引入概念出發,到有理數乘方符號規律的發現與應用,逐步展示知識的過程,使學生的思維層層展開、逐步深入。在教學中利用多媒體及學具輔助教學,展示圖片與動畫,使學生體會到數學無處不在,運用數學無時不有,并能從數學的角度發現和提出問題。如從簡單的折紙游戲中就可得出不同類型的運用乘方問題,并能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和方法去探索、研究和解決。體現了新課標的教學理念。
【初中數學有理數的乘方說課稿】相關文章:
初中數學有理數乘法說課稿04-08
初中數學有理數減法說課稿(通用7篇)04-09
初中數學有理數加法說課稿(精選5篇)04-08
初中數學有理數教案08-26
初中數學有理數加減法說課稿(通用5篇)04-08
初中數學《有理數》教學反思08-18
初中數學說課稿-《數軸》11-21
初中數學優秀說課稿《垂線》11-15
初中數學說課稿(15篇)11-04
初中數學說課稿15篇11-04